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和6-BA不同药剂浓度(0、20、40、80 mg/L)和不同浸种时间(3、6、12、24 h)处理带果荚和去果荚的降香黄檀种子,结果表明:去果荚的种子用GA340 mg/L溶液浸泡12 h的发芽率最高,达到78%,壮苗指数和根冠比最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毛马齿苋种子播种出苗率,分析不同时间浸种以及采用GA3、NAA和6-BA 3种外源激素处理对其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没有提高毛马齿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效果;GA3、NAA和6-BA三种激素浸种处理均能提高毛马齿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适宜的浸种浓度分别为GA3 30 mg/L、10~20 mg/L NAA或6-BA 30 mg/L。其中GA3有效浓度范围较宽泛,建议采用,但GA3处理不能解除该种子发芽的需光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萼紫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条件下毛萼紫薇Lagerstroemia balansae结实率很高,但自然萌发率和成苗率极低。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能够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有效促进幼苗生长。本研究采用TTC染色法测定毛萼紫薇种子的生活力,比较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TDZ、IAA、6-BA和NAA处理下毛萼紫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萼紫薇种子生活力较低;(2)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较高,幼苗长势良好;其次是0.02 mg/L的TDZ处理,再次是200 mg/L IAA的处理;(3)1~20 mg/L的6-BA和NAA处理对毛萼紫薇种子的萌发无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GA3、TDZ、IAA能有效促进毛萼紫薇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
聚乙二醇对苦瓜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和不同PEG浸种时间对苦瓜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PEG浓度和浸种时间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苦瓜种子的萌发.其中以20%PEG浸种18 h效果最好,表现为能显著提高苦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简易活力指数,增强与种子萌发相关的α-淀粉酶和脱氢酶的活性,降低种子的膜脂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照射促进冬小麦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紫外线照射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系聊大2号为材料,采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分别照射休眠的干种子及吸水萌动(浸种3 h)的种子,然后在自然光和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比较了不同时间段种子萌发的动态变化及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UVB85μW.cm-2照射3 h;UVC 420μW.cm-2照射1 h;UVC处理1 h附加照射6 h UVA或1 h UVB)对干种子和吸水萌动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发芽较自然光下(CK)及黑暗下快,相关时段发芽率均高于CK,但不影响最终发芽率,只是缩短了种子萌发的时间。UV处理(UVB 85μW.cm-2照射3 h;UVC 420μW.cm-2照射1 h)的干种子及吸水萌动种子的α-淀粉酶活力在萌发前随时间的推移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可提高2.5%~68.7%,发芽后α-淀粉酶活力下降,但仍高于CK,且UVB与UVC处理种子的α-淀粉酶活力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不同波段的紫外线照射对种子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GA3和100mg/LIAA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株高、生物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并且GA3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发芽率的促进作用较IAA明显,而IAA对丸粒化披碱草幼苗株高、生物量的促进作用较GA3明显。当GA3浓度大于50mg/L时,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而IAA各浓度均未对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GA3和IAA处理对丸粒化披碱草幼苗根冠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籼粳型超级杂交稻甬优6号不同种子处理剂和处理方法对种子传播为主的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治效果的比较研究表明,1.5%二硫氰基甲烷(的确灵)800倍液浸种48h或浸种48h后再温汤处理,以及25%咪鲜胺(使百克)3000倍液浸种24h或浸种48h后再温汤处理或日浸夜露间歇浸种48h后再温汤处理等方式处理后,甬优6号种子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与用清水处理的无明显差异。结果说明二硫氰基甲烷和咪鲜胺除了常规方法浸种对甬优6号种子比较安全外,还可在其浸种基础上再采取温汤处理,以提高浸种处理对干尖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甜菜种子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磨光和浸种。为探究磨光量、GA3浓度、浸种时间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设置了5个磨光量、5个GA3浓度、3个浸种时间,对甜菜种子进行引发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00 mg/L GA3浸种8 h,大(B)、中(M)种子的发芽势较其0 mg/L GA3处理分别提高6.59%、10.04%,发芽率分别提高6.19%、9.56%;GA3浓度为100 mg/L和200 mg/L时,B、M种子平均发芽时间较低,GA3可加速种子萌发;100 mg/L GA3浸种8 h,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比其0 h处理提高10.48%、5.51%、88.12%,其发芽率显著高于16 h处理(P<0.05)。GA3浓度和种子磨光、浸种时间和种子磨光量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两因素交互显著影响种子主要萌发指标。【结论】100 mg/L GA3浸种8 h,对较大粒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H2O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白沙1016和花育9122两个花生品 种为材料,通过种子萌发试验,设置(22±1)℃常温对照和(12±1)℃低温处理,首先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进行浸种预 处理,分析了H2O2浸种对花生种子低温萌发相关指标的影响,筛选最适H2O2浸种浓度,然后采用最适H2O2浸种处 理后,测定其对发芽花生种子胚中氧化损伤和活性氧含量、脯氨酸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 两个品种花生的相对发芽率、芽长/种长比、发芽指数及种子的活力指数,延长了平均露白时间,H2O2浸种预处理可 显著缓解低温对花生种子萌发的抑制,以1% H2O2浸种效果最好。同时,H2O2浸种预处理还显著降低了H2O2的积累 以及膜脂过氧化程度,促进了脯氨酸的积累,提高了脯氨酸合成酶鸟氨酸转移酶(OAT)和△1-吡咯琳-5-羧酸合成 酶(P5CS)活性,抑制了脯氨酸降解限速酶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表明H2O2浸种预处理可通过调控脯氨酸代 谢途径,促进低温条件下萌发花生种子内脯氨酸的积累,缓解氧化损伤,从而增强花生种子的低温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多裂骆驼蓬提取物对燕麦生长的影响,以不同浓度多裂骆驼蓬提取物将燕麦种子浸泡15h后,进行室内常规培养,在不同时间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幼苗培养14d时根系和茎叶的干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发芽率越低;浸种可促进幼苗根系活力,增强叶片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幼苗生长量,增大根冠比。  相似文献   

11.
徐伟东  黎菊  陆强 《中国稻米》2021,27(3):47-50
调研了浙北稻麦连作区稻田糠稷发生及分布状况,并考察了糠稷种子萌发特性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植株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旨在为有效防治糠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糠稷在浙北稻麦连作区直播田发生的相对优势度在0~2.8%、机插田发生的相对优势度在0~3.6%;糠稷种子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光照36℃(12 h)/黑暗28℃(12 h)条件下,浓度为1 000 mg/L、500 mg/L的GA3溶液和浓度为0.2%、0.1%的NaOH溶液浸种24 h,糠稷的发芽率超过90%,较清水处理差异显著,说明糠稷种子存在休眠特性;田间糠稷发生密度越高,对水稻株高抑制率和水稻减产量越明显,当糠稷密度达125株/m2时,对水稻株高抑制率达4.17%,水稻减产率达61.42%;低龄或高龄糠稷植株对恶唑酰草胺和敌稗·丁草胺二种除草剂均较为敏感,低龄糠稷植株对五氟磺草胺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碱性盐(Na2CO3)处理膜荚黄芪种子,分析各种盐分对黄芪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5%、0.10%浓度的盐碱处理能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芽率、发芽势、α-淀粉酶活性、株高、叶面积呈升高趋势,而高于0.15%浓度的盐碱处理则抑制黄芪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芽率、发芽势、α-淀粉酶活性、株高、叶面积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和气温增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本研究旨在揭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其种子活力是否受这两个重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_2Enrichment)系统,以常规水稻武运粳23为供试材料,设置对照(Ambient,环境空气)、CO_2浓度增高(比Ambient高200μmol/mol)、温度增高(比Ambient高2℃)和CO_2浓度与温度同时增高四个处理,成熟期收获种子进行实验室标准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独CO_2浓度增加使成熟种子浸种24h浸出液电导率平均增加16.5%,但使种子露白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下降7.8%、10.0%、17.4%和8.9%。相似地,单独温度增高或CO_2浓度和温度同时增高处理对上述参数影响的方向一致,但影响的幅度变小,多未达显著水平。与环境生长温度相比,高温环境下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使成熟种子浸种24h浸出液电导率、露白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变小,表现在CO_2浓度与温度处理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种子发芽后芽和根系性状对高CO_2浓度或高温均无显著响应。以上结果说明,大气CO_2浓度增高200μmol/mol环境条件下,常规粳稻武运粳23成熟种子露白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但在同时适度增温的生长环境下这种负面影响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选用不同浓度壳聚糖和不同种类的微量元素(铁、锌、铜、锰),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明确不同浓度壳聚糖和微量元素种类对花生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物量、根与子叶残留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对花生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影响,其浓度过高过低均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微量元素对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生物量积累均为促进作用,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菘蓝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三种处理方法即ABT浸种﹑CaCl2浸种﹑吸湿回干以及对照对菘蓝种子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中,在5%PEG6000胁迫条件下,菘蓝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达到最大为30.67%、21.01,说明菘蓝种子本身具有一定抗旱性,适当水分胁迫对菘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胚根下胚轴生长有促进作用,高胁迫对上述指标有抑制作用;电解质外渗率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三种处理方法中,CaCl2浸种处理提高菘蓝种子抗旱性的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6.
李磊  陈波  张海清 《作物研究》2010,24(3):164-167
种子发芽出苗率低是制约三倍体无籽西瓜生产的主要原因。试验以红小玉为材料,用0.1%H2O2,0.1%CuSO4+2%KNO3+KH2PO4混合液和20 m g/kg的GA3丙酮溶液作引发剂,在固体基质中吸湿32 h后回干,通过砂床发芽试验,测定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素质。结果表明,种子萌发率提高了44.6~62.4个百分点,并显著提高了发芽势、幼苗鲜重和根系活力。其中,GA引发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88.23%,与破壳处理(CK 1)接近,比未处理(CK 2)提高了62.47个百分点;3种处理的苗鲜重均显著高于CK 1和CK 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幼苗根系活力,以0.1%H2O2处理效果最佳。3种引发剂结合固体基质引发处理,均可有效提高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率,并为培育壮苗奠定了基础。在固体基质处理过程中,西瓜种子吸水缓慢,给细胞膜的修复提供了时间,是种子可以达到引发促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PEG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创奇518陈种子为材料,利用赤霉素(GA3)、聚乙二醇(PEG)及其复合引发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研究玉米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引发处理间玉米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及株高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聚乙二醇具有明显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作用,赤霉素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玉米出苗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