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作物为害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间试验和大田调查结果表明,在武威市南美斑潜蝇主要为害作物从重到轻依次为菜豆、蚕豆、黄瓜、西葫芦、芹菜、茄子、辣椒、番茄、其大田虫叶率分别为56.8%、45.0%、42.5%、29.5%、21.8%、28.0%、29.3%、24.2%,叶百有虫分别为543、568、643、46、286、255、163头。  相似文献   

2.
3.
对南美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了几项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结果:①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共有寄主植物21科80种,其中混合发生寄主植物有11科49种;②温度是制约其发生为害的主要因子,冬暖大棚是其冬季及早春继续发生为害的重要场所,并成为露地发生的主要虫源;③在发生区内,主要通过自然传播扩散;④.8%阿巴丁、1%海正灭虫灵对两种斑潜蝇防治效果较好,达95%以上;⑤控制为害应强化植物检疫,选用以生物农药为主的农药品种,在适期内,狠抓冬暖大棚和豆科、葫芦科、伞型花科、菊科、蓼科等主要寄主作物的早期防治和连续防治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南美斑潜蝇黄板诱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斑潜蝇又名拉美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是一种植物检疫对象,1993年在云南省首次发现。在东川,南美斑潜蝇在秋季危害逐渐明显,在次年1-3月形成发生危害高峰。危害对象主要是蚕豆、黄瓜和菜豆,一般造成30%。50%的减产率,严重的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6.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4个形态指标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难以作为这两种斑潜蝇幼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南美斑潜蝇对蔬菜寄主的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对豆科、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旋花科和伞形花科的20个蔬菜品种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蔬菜作物的选择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豆科>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旋花科>伞形花科。在豆科蔬菜中南美斑潜蝇最嗜食四季豆,其次是嗜食豇豆,对四棱豆的嗜好性较弱,对毛豆表现为非嗜好性。在葫芦科蔬菜中南美斑潜蝇最嗜食瓠瓜、黄瓜、丝瓜和南瓜,对苦瓜表现为非嗜好性;南美斑潜蝇对不同番茄品种的选择性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工霜冻模拟箱 ,对南美斑潜蝇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南美斑潜蝇蛹的过冷却点温度为 - 1 2 .2 7℃ ,结冰点温度为 - 1 1 .0 1℃ ;随着蛹的发育 ,其冷却点和结冰点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说明发育初期蛹的抗寒能力最强 ;秋季蛹的抗寒能力略强于夏季蛹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拟合了南美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组建了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及生殖力表,计算了种群增长参数,分析了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表明,在20~25℃的适温范围下,南美斑潜蝇有着很强的种群增长能力,而27.5℃以上的温度条件不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迄今为止,该害虫在中国虽为局部分布,但在一些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容易暴发成灾,这可能与其温度适应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土壤处理对南美斑潜蝇蛹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8.46%的南美斑潜蝇老熟幼虫在0~2cm土壤表层化蛹;土壤深翻(〉15cm)、水分调节(蛹体浸水和过饱和灌水)、辛硫磷毒土处理可有效控制南美斑潜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南美斑潜蝇幼虫龄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口沟长、头咽骨长2个形态指标中,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幼虫的口沟长在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的分龄指标.通过研究表明:1龄口沟长度为(0.038 7±0.000 38)mm;2龄为(0.051 3±0.000 36)mm;3龄为(0.061 6±0.000 35)mm.其龄期与幼虫口沟长度的关系为y=-2.077 8+81.008 5x.  相似文献   

12.
用药膜法(成虫)、浸叶法(幼虫)分别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及田间种群对Avermectin类农药的敏感性,并在1998年至2002年对昆明市官渡区南美斑潜蝇和元谋县美洲斑潜蝇田间种群进行了敏感性监测。结果表明,Avermectin类农药对斑潜蝇同一种群的成虫和幼虫的毒力不同,幼虫比成虫更为敏感;在云南省南美斑潜蝇的4个田间种群中,最为敏感的是云南省曲靖市蚕豆南美斑潜蝇种群,最具有耐药性的是昆明市北郊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温室蔬菜南美斑潜蝇种群;1998年至2002年的田间监测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田间种群对1.8%爱福丁乳油的敏感性呈波形曲线变化,其中2000年官渡及元谋的2个斑潜蝇田间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实验种群与田间种群的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南美斑潜蝇比美洲斑潜蝇更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南美斑潜蝇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食性昆虫通常利用寄主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寻找食物和产卵场所,植物也可利用其挥发物对前来取食和产卵的昆虫产生趋避作用.本文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菜豆、黄瓜、南瓜和番茄等4种寄主植物挥发物对南美斑潜蝇成虫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寄主植物的健康植株和受害植株均对南美斑潜蝇成虫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其中菜豆的引诱力最强,番茄最差.说明寄主植物挥发物在南美斑潜蝇成虫选择寄主植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选用6种常用杀虫剂对南美斑潜蝇幼虫、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类的库克对南美斑潜蝇幼虫的毒力大于其他5种药剂。供试药剂对潜蝇成虫的毒力差异较大,毒力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新硫磷>安民乐>奥绿>氯氰菊酯>库克>安棉特。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冀东地区南美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其最佳防治方法,采取分区设点的方式调查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在冀东地区温室发生10~13代,露地一年发生5~6代,不同的温湿度南美斑潜蝇的发育历期不同,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70%.防治其最适的药剂组合为2.0%阿维、50%潜克、5%尼索朗1:29:5混配3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最适时期为卵期,防治效果达到95.83%,减退率达到96.43%,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详细描述了南美斑潜蝇的采集和室内继代饲养方法,为其生物学特性、室内药剂筛选、遗传特征、抗性测定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利用证据权法,选择温度、湿度、降水量及日照时数作为影响南美斑潜蝇数量的证据层,通过计算后获得其相应的先验概率(P先验)、权重(W)及相关系数(C)等,并根据后验概率(P后验)的计算结果对各预测点进行验证,可知有80%的发生点分布在中、高概率区,说明该预测模型对农业虫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短期高温对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探讨了4种日短期高温(31、34、37、40℃)对南美斑潜蝇种群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短期温度的升高,南美斑潜蝇的产卵期、产卵量和存活率明显下降,而发育历期反而延长。31℃时,南美斑潜蝇的内禀增长率(λ)分别为-0.0090和0.9910;34℃时,rm和λ则分别为-0.0685和0.9338,均呈下降趋势;当温度上升至37与40℃时,该虫已不能完成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9.
拉美斑潜蝇(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didodrensis (Blam-chard)]是近年来发现的检疫性害虫,该虫潜入植物叶片,取食叶肉细胞,是蔬菜、花卉、瓜果和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笔者从1999~2000年通过大田定点定株系统监测和室内培养观察,基本摸清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发展规律;同时对其综合防治亦进行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南美斑潜蝇幼虫龄期的研究表明,南美斑潜蝇幼虫龄期可分为三龄,即初龄(一龄)幼虫口钩宽度27μm;二龄幼虫口钩宽度50μm;三龄幼虫口钩宽度70μm.研究同时表明,拉美斑潜蝇幼虫虫体大小与龄期无关,不能作为判断虫龄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