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农户”模式稳定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爱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5):229-230
“公司+农户”模式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采用率最高的经营模式之一,学者们从交易成本理论、关系契约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等不同视角对该模式的稳定性研究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市场不确定性、契约不完备、履约机制不完善以及利益驱动与利益分配是导致公司与农户之间违约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产品和资产的专用性、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合同条款的设计、“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农户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公司+农户”模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制定规范完善的合约、增加专用性投资、组织形式创新以及关系治理等策略,可以提高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履约率,增强“公司+农户”模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鸭梨是阳信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文章在分析公司与农户行为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导出了双方履约的均衡条件。研究表明:现有的“公司+农户”组织模式难以满足这一条件,“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才是阳信鸭梨产业的有效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3.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帆  涂炳坤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513-4517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结合在一起.“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户实现了订单农业生产,一方面改变了农户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农户生产的风险,使农户的收入得到了保障;同时使原来分散的...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化最初的发展模式("公司+农户")存在的不足,探讨了该模式的三种衍生模式("公司+中间组织+农户"模式;"公司+加工专业户/养殖大户+农户"模式;"公司+农户+期货/期权"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衍生模式的不足。进一步探究新的组织模式("公司+农户+公司"),阐述其定义,提出促进该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肉牛产业助推丰都扶贫8万农户走上致富路 说起肉牛,已经逐渐成了重庆丰都的地理标志,而恒都肉牛更成为助推丰都扶贫的龙头产业. 据了解,恒都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发展机制,创造性推出“公司购牛、农户领养、回收犊牛、母牛归户”的“母牛领养”模式,使缺乏启动资金的农户“零投入”即可参与肉牛产业发展,带动8万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升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关系,是小农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开展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关系提升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提升“公司+农户”的关系稳定性,“公司+农户”良好的关系质量能够提升“公司+农户”的关系稳定性,“公司+农户”的关系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公司+农户”关系稳定性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农业企业有意履行社会责任能够直接或通过提高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质量间接提高企业与农户的关系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模式探索与比较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捷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3):194-196
基于长期以来对天津市北辰区和西青区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以天津北辰区泰华枣业种植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天津市国宗梦得农副产品配送合作社为代表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并对这两种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几点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公司+农户”模式存在的双重道德风险及公司和农户的时间偏好成本,通过静态博弈模型揭示“公司+农户”模式履约率不高的原因在于市场风险的存在,即市场价格的波动,契约稳定的市场价格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特定数值.同时分析违约金额、市场交易成本和时间偏好成本对契约稳定的价格区间幅度的影响,发现违约金额、市场交易成本和时间偏好成本正向影响契约稳定的价格区间幅度.  相似文献   

9.
“公司+农户”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知识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农户”是我国农业产业化采用率最高的经营模式,它在推动我国农业新技术扩散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在分析“公司+农户”型农业技术扩散内涵与过程的基础上,明确农户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角色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界定农户知识行为的内涵与构成,剖析农户知识行为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农户三种知识行为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的调查情况,分析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农超对接”中“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为研究对象,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该发展模式技术效率水平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中不同产品、不同阶段的技术效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且农户阶段技术效率水平最低;同时,“农户+合作社+超市”发展模式在我国“农超对接”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该模式的整体技术效率水平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农户长效增收,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机制。本文基于江苏G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户和企业实地调查,对园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模式以及带动农户增收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园选择“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的农户较多;“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2种利益联结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农户收入,且“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模式能带动更多农户增收5万元以上;农户自身文化程度、对利益联结模式的了解程度、农田补贴等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合作社可作为中介组织发挥利益联结作用,促进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宣传和培训等途径,加强农户对利益联结模式的了解,提升农户分享利益联结红利;产业园应大力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对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丽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315-2316
从河南省特色农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出发,把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概括为"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4种,总结这4种模式的特点和问题,进而从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促进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都比较适合种植万寿菊,该县与宁夏立达尔公司签订协议,发展万寿菊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取得不错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现阶段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模式现阶段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模式主要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该模式由合作组织为社员提供畜禽良种,开展技术服务,然后将农户饲养的畜禽(产品),按照订单或契约收购,统一组织销售;第二类是“基层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共青团、妇联或村委等基层组织出面协调,农户参与,形成“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利益群体,按照“四统一”或“六统一”的组织形式组织生产和销售;第三类是“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这样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有可能是现阶段合作社经济在中国的一种实现形式。产业化组织采用什么模式,归根到底要看是否有利于增强企业和整个农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农业产业化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其深层的历史背……  相似文献   

17.
陈书梅  沈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301-2302
分析了国内外畜牧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据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和家禽业小规模、大群体养殖的产业特点,结合ERP的管理理念,开发能满足家禽企业需求的“公司+信誉养鸡户”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苏信 《农家致富》2023,(8):16-17
<正>江苏省常熟市海明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蔬菜为主的各类农产品,自有生产基地2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辐射农户3000多户,形成“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蔬果产业化组织经营模式。公司拥有职工300多人,  相似文献   

19.
从长远来看,目前实力较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从"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步发展"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从而使农产品加工增值大多数甚至全部归农户所有,大幅度提高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服务实力和专业农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农户模式合作困境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种重要的组织模式.在公司与农户的合作中,合同履约率低和履约成本高已成为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的两大主要困境.从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产生的背景出发,借助博弈模型对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的两大困境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促进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性合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