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渔获量从1960年的4,000万吨上升到1985年的8,400万吨,增加了一倍以上,1986年的产量呈上升趋势。食用鱼的渔获量稳步增加,同时呈下降的趋势。在过去10年中,食用鱼占总渔获量的27%。  相似文献   

2.
总渔获量全世界渔获量,1960年3,950万吨,1985年增至8,400万吨,1972年首次剧降,由于智利、秘鲁鳀鱼剧减,世界总渔获量6,160万吨,中上层鱼类的渔获量,从1960年1,290万吨增为1984年的3,200万吨(同期底层鱼类从860万吨增至1,890万吨),在世界总渔获量中所占比率,以70年代中期的28%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印度洋地区渔业资源呈上升趋势,1983年印度洋地区总渔获量达395.9万吨,其中鱼类为341.2万吨,甲壳类为35.7万吨,软体动物为6.5万吨。按渔区划分计算,1983年西印度洋地区总渔获量达218.4万吨,其中鱼类为191.5万吨,甲壳类为25.4万吨,软体幼物为1.5万吨。西印度洋地区中底鱼资源主要经济种类约19种,1983年其产量达62.6万吨,底鱼资源中产量最高的种类是一种尚未鉴定的类似鲈鱼的种类,1983年其渔获量为22.8万吨,该鱼种产量呈上升趋势,1980年为19.8万吨,1981年19.2万吨,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前半期世界渔获量进一步增长,从1980年7,200万吨增至1984年8,000万吨。近几年来世界渔获量的增长速度每年不超过1-2%。1975-1983年世界渔获量的种类组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部分有价值的传统经济鱼类逐渐减少,而部分非鱼类捕捞对象相应的增加,世界渔获量中上层鱼类的比重占三分之二,其中灯笼鱼科和钻光鱼科的中上层鱼类占优势,它是当今发展海洋渔业的极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正> 一、现状丹麦在1988年以1800万吨的渔获量使其鱼类和贝类的上岸量增加17%,但其捕捞产值下降2%,约为5.04亿美元。上岸的食用鱼稍有下降,减少30万吨。用于制作鱼粉和鱼油的鱼类达到150万吨,增长20%。丹麦鱼类和贝类产品出口的总产值为10.9亿美元,约比1987年增长3%。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年七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说,据初步统计,世界1989年渔获量接近1亿吨,比1988年增长2%,比1985年到1987年的世界平均年渔获量增长10%.近几年,世界渔获量激增,1988年达到了创记录的9650万吨,比1987年增加350万吨.在几年前,世界年渔获量要达到1亿吨看来是不可能的,但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建立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已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渔业资源,增加  相似文献   

7.
渔业动态     
1985年世界渔获量估计减产据FAO估计,1985年世界渔获量比1984年的8,277万吨有所下降。依据是狭鳕、日本沙丁鱼和智利沙丁鱼(这三种鱼的合计产量占了1984年世界渔获量的1/6)的产量在1985年1——7月期间均呈现减少,其次底鱼的渔获量和主要生产国的金枪鱼渔获量也呈现减少。这样,1985年的主要水产品(金枪鱼、底鱼及虾类)的价格,在同年年底前就始终保持着上升趋势。此外,根据有关方面事先预测,1985年在国际市场上成交的鱼类与其它水产品的数量有相当的增加,惟印度、墨西哥、印尼等国所产的对虾的  相似文献   

8.
外刊信息     
<正>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5—1986年水产品形势与展望》报道,初步数字表明,1985年世界渔获量达到8,438.6万吨,超过了创记录的1984年8,322.5万吨产量,增产1.4%。发展中国家的渔获量为4,196.3万吨,较1984年的4,067.5万吨增长  相似文献   

9.
<正> 1980~1988年,世界渔获量逐年增加,从7220.1万吨增加到9650.0万吨,同时,人类消费量也相应增多(见表1)。预计1989年的渔获量将超出这个数值,并且有增加到1亿吨的趋势,仅在几年前,这还被人们认为是难以实现的目标。那么世界渔获量为什么会增加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国受200海里的管制,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挖掘所管  相似文献   

10.
渔业动态     
1986年世界渔获量达8,920万吨据FAO报道,1986年世界渔获量又增加400万吨,达到8,920万吨,比1985年的8,494.53万吨增加5.7%,这是近20年来增长最快的。其中,发展中国家总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52%,而秘鲁、智利增产最多。亚洲国家亦有好收成,产量达3,600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40%。由于摩洛哥减产,非洲总产量降至320万吨。发达国家渔获量与1984年持平,日本、苏联都增产,加拿大增产2%,美国增8%,而欧洲产量继续下降。外贸市场仍看好,去年国际交易量增长4%,达1,300万吨,价值升20%,达创记录的230亿美元,出口国家加拿大居首位,占28%,丹麦因价值增44%而升为出口第二大国,第三、第四分  相似文献   

11.
渔业动态     
1985年世界渔获量超过 8,500万吨 1985年世界渔获量比1984年增加200万吨,创历史记录,达到8,529.7万吨。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渔业和海洋研究所E.Wong在渥太华召开的渔业讨论会上发表的题为《1985年鱼类上市量将大幅度增加》一文中谈到:1985年全世界总渔获量预计可从1980年的7,400万吨上升到7,900万吨,五年内约增加6.5%。其中大多数为一些低值鱼类,如岬无须鳕、明太鱼和斜竹(?)鱼。而墨鱼、金枪鱼、大麻哈鱼和虾、蟹等的产量,仍在稳步地增加。加拿大和美国计划将少量地增加经济价值高的底层鱼产量。  相似文献   

13.
据FAO报道,世界渔获量在1997年将达到创记录的1.156亿吨,比1995年的1.1291亿吨增加270万吨。这是由干中国的渔获量大幅度增加,其产量也继续居世界第一位。1996年,中国的渔获量由上一年的2440万吨增加到2730万吨,其中养殖产量占50%以上。秘鲁的渔获量由890万吨增加到960万吨、智利由760万吨减少到690万吨,日本由680万吨减少到660万吨,美国由560万吨增加到590万吨,印度由49P万吨增加到引0万吨,印度尼西亚由圳0万吨增加到420万吨,其余国家的渔获量总计为4560万吨。1996年,世界的虾类产量为300万吨。其中养殖虾的产量由干发生虾…  相似文献   

14.
渔业动态     
1989年世界渔获量接近一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年7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说,据初步统计,1989年世界渔获量接近1亿吨,比1988年增长2%,比1985年到1987的世界平均年渔获量增长10%。近几年,世界渔获量激增。1988年曾达到创记录的9650万吨,比1987年增加350万吨。  相似文献   

15.
外刊信息     
<正> 据FAO统计,1986年世界虾的渔获量195.4万吨,印度占第一位为21.5万吨,比1985年略有下降;中国居第二位20万吨,比1985年下降3万吨;美国第三位18.3万吨,印尼和泰国为第四、第五位,分别为15.4万吨和12.46万吨.1986年世界虾的贸易数量、输出量为66.6万吨,比1985年增加22%.中国、厄瓜多尔、印尼等国虾的出口量增加较多.输入量为64.9万吨,比1985年增加16.4%.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虾的进口量增加最多.在虾的输出国中,中国居首位,从1985年的2.2万吨增加到  相似文献   

16.
拉丁美洲诸国渔获量占世界的15%,占发展中国家渔获量40%以上。资源潜力很大,据专家评估,渔获量可达到2,200万吨,比现在的产量还可增加1倍。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形势下,日本渔业渡过了难关,渔获量仍居世界领先地位。1984年海水渔获量达1300万吨,1985年1217.1万吨。日本渔获量约占世界的15%。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1980—1985),世界捕捞量和养殖产量有了明显增加,年产量达8,500万吨(不含藻类),其中约1.000万吨来自淡水渔业和淡水养殖,海洋的鱼类生产力超过了200公斤/公里^2,世界人均渔获量为16.9公斤,水产动物蛋白在食品中所占的比例已达25%。随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农业和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世界渔获量在近几十年内翻一番。  相似文献   

19.
一、世界海洋的生物生产潜力近年来(1980—1985),世界捕捞量和养殖产量有了明显增加,年产量达8,500万吨(不含藻类),其中约1.000万吨来自淡水渔业和淡水养殖,海洋的鱼类生产力超过了200公斤/公里~2,世界人均渔获量为16.9公斤,水产动物蛋白在食品中所占的比例已达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农林省统计情报部最近发表日本1978年海洋渔业主要鱼种渔获量(见表)。在1978年总产量966.7万吨中,鱼类为829.8万吨,其中鲐鱼类163万吨(比1977年增加20%),沙丁鱼类188万吨(增加7%)。这两种鱼的总渔获占海洋渔业总产量中的36%,说明这两种在急增。其他产量增加的鱼类还有金枪鱼、鲣鱼、秋刀鱼。减产的鱼种主要有鳕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