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传宝 《内陆水产》1993,(10):17-17
网箱养殖吃食性鱼类,投饲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投饲量的确定、投饲方法的选择,既影响鱼类生长,又关系到饲料效率的高低、效益的好坏。为使网箱鱼类长得好,又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投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周志新 《科学养鱼》2006,(12):68-68
准确掌握投饲量是水产养殖成功的保证。它既能使养殖对象吃饱吃好,又不至于造成饲料浪费。在介绍定量投饲方法前,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饵料系数的概念:评价饲料质量最常用的指标是饵料系数。饵料系数是指鱼体增加单位体重时所消耗饲料的重量。饵料系数以低为好,计算公式:饵料系数=饵料消耗量/鱼体增重量。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定量投饲方法一:以鱼类净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计算年投饲量、月投饲量、日投饲量。年投饲量:根据鱼类净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来进行推算,即鱼种放养量×净增重倍数×饵料系数。鱼类净增重倍数一般为4~5。全价配合饲料饵…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主要是指直接以饲料形态损失于水域环境的饲料。这部分饲料可能漂浮于水面、溶解于水体、沉入水底,不能被鱼类直接摄食、利用。就目前的资料来看,由于不同的养殖方式、养殖对象和投饲方法,以及养殖技术的差异,导致最终饲料的损失量有较大的差别。国内有关网箱养鲤鱼做的投饲损失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水库网箱养殖鲤鱼的饲料直接损失量在13.87%~23.09%,既增加了饲料成本投入,也加大了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养殖中饲料损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粉末状饲料损失粉末状饲料在投饲过程中部分随风飘走…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对水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大多数养殖手段是遵循传统的人工经验,人工投饲存在投饲量控制不精准、自动化程度低以及人工成本大等问题,需要一种精准化、智能化的投饲方法提升饲料的利用率。利用六轴传感器对鱼池水面波浪进行分析,通过传感器获取鱼群进食状态函数曲线,利用主成分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参数,对比不同间隔下特征参数的贡献率。结果显示:间隔60 s时的分析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选择6个贡献率更高的参数作为是否继续投饲的判断指标,如果连续3次测得2个特征参数低于所设阈值,则视为投饲结束。基于鱼群摄食规律研究的投饲方法使投饲过程更加符合鱼群的摄食需求,饲料利用率达到85%以上,节约养殖成本并降低了污染。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鱼群的精准化投饲,为实现鱼群的自动化投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文彬 《科学养鱼》2003,(12):59-59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喂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养殖增产增收增效益。现将八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一、掌握常规标准鱼类的食量及其代谢强度,随气候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确定投喂数量的一般标准。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  相似文献   

6.
不同投饲率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及鱼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一种饲料5个投喂水平(鱼体重1.0%、2.0%、3.0%、4.0%、5.0%)在水温26~28℃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5±1.69g)进行了40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随着投饲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饲料利用率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平稳再下降的趋势;鱼体的水分含量随投饲率的增加而下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投饲率的增加而升高,投饲率对灰分无影响。根据最大相对增重率和最大饲料利用率,确定日本黄姑鱼幼鱼适宜投饲率在水温26~28℃时为3.0%。  相似文献   

7.
对二龄团头鲂鱼种夜间投饲和不投饲进行了对比试验,观察其对生长、饲料系数和池水溶解氧的影响。试验历时106天,结果表明,夜间投饲对团头鲂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池鲂鱼个体重比对照池平均增加15.8g,差异显著(P<0.05),亩产试验池比对照池平均增产94kg。饲料系数试验池和对照池相关不大。溶解氧在7月10日前试验池略低于对照池,7月10日到8月末,试验池比对照池低0.53~1.30mg/l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投饲船能根据实时船速自动调整投饲速率,从而把虾饲料比较均匀地抛撒至沿着虾塘四周的"食道"上,研制了一种根据虾塘四周"食道"而设计的实时船速自动调节投料量的投饲系统.该系统采用超带宽(UWB)定位系统来定位船体的位置,由单片机解算出投饲船的实时行驶速度,根据船速、虾塘"食道"周长和总投饲量计算出投饲船的实时投饲速率...  相似文献   

9.
实用的自动投饲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鱼类投饲试验和鱼类养殖研究中,需要一种连续投喂干饲料的机器,其价格要比普通自动投饲机低,建造容易,在特定时间间隔里可靠地预先调节投放数量。本投饲机按照上述标准而设计,因为现有自动投饲机的价格过高而又复杂。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鱼类养殖中投饲和排污的定时、定量精度及节水效果,降低劳动强度,采用新型PLC、螺旋杆送料机构、减速电机、撒料盘、液位传感器、造流器、电动阀、自动双通道排污装置等,参考人工养殖流程设计开发出一套集成自动投饲与排污的鱼类养殖系统,该系统容积1.57 m3,适宜养殖密度低于23 kg/m3.对系统进行了设备性能测试及鱼...  相似文献   

11.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投饲技术是直接影响饲料系数和养殖生产效果的重要因素。饲料的投喂技术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十分重要,是现代水产养殖生产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实用技术。1、投饲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养殖品种食性不同,消化系统的结构也不一样,生长速度和达到最适生长时所需要的营养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它们的摄食习性和摄食率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生长快的鱼摄食量大,投饲率应高些;生长较慢的鱼摄食量较少,投饲率可低些。例如,在26℃的水温条件下,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2%的颗粒饲料,鱼的体重为100克,对于生长速度较慢的鲫鱼来说,2.8%的投饲率便已足够,而对于生长速度较快的鲤鱼,投饲率要达到3.3%。  相似文献   

13.
<正>在投喂配合饲料的池塘养殖生产方式下使用投饲机进行饲料的投喂,养殖鱼集中在投饲区摄食饲料。在摄食过程中,养殖鱼类在局部区域高度集中,会导致该区域水体溶解氧显著下降,到投饲时间点后期就会出现溶解氧不足而影响鱼类摄食,鱼体出现短时间的缺氧应激;同时,由于局部区域水体溶解氧的不足,也会影响该区域水体浮游生物、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本试验选择江苏大丰华港养殖区、华辰水产养殖公司的池塘,在池塘投饲区底部增加了压缩空气底部增氧设施,在饲料  相似文献   

14.
浅议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主要是指直接以饲料形态损失于水域环境的饲料。这部分饲料可能漂浮于水面、溶解于水体、沉入水底,这部分饲料不能被鱼体直接摄食、利用。那么,在正常情况下损失的饲料量有多大呢?就目前的资料来看,由于不同的养殖方式、不同的养殖对象、不同的投饲方法以及养殖技术的差异,导致最终饲料的损失量有较大的差别。国内关于网箱养鲤的投饲损失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水库网箱养殖鲤鱼的饲料直接损失量在13.87%-23.09%。这么多的饲料未能被鱼摄食而浪费掉,既增加了饲料成本投入,又增加了…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养鱼业的不断发展,集约化精养已成为主要养鱼模式,在一个养殖周期中,每日里渔民们做得最多的是投饲,看起来枯燥无味的投饲,其实在养鱼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环节。役饲包括最适投饲量、投饲方法、投饲次数、时间与速度等。一、投饲且影响投饲量的因素主要是鱼的摄食量和消化速度、水质、水温等环境因素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加工方法等。鲤鱼的消化速度在10℃、15℃、20℃、25℃时食物通过消化管的时间分别为16-18、10、6.5和4、5小时,温度越高,通过时间越短.日摄食量越大。投饲量过大、过频势必加快自物…  相似文献   

16.
配合饲料喂鱼的一个显著优点是能够使鱼集中上浮抢食,进行定时定量投喂,以大幅度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这是高产精养池塘投饲方法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在实际养殖生产中,一些主养中下水层鱼类的精养池塘出现了主养鱼长期不上浮摄食,只在水中或池底觅食的情况,无法达到“四定”投饲要求,败坏了水质,  相似文献   

17.
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在完全依赖投喂配合饲料养殖水产动物的生产方式下,只有约占投喂饲料总量30%的饲料用于增加水产动物的体重;约有15%~20%的饲料在投喂过程中损失而进入养殖水体。在投喂过程中饲料损失的主要原因有:颗粒粘结度不高而致使粉化率较高、饲料颗粒规格不适合水产动物摄食、投饲量过大等。  相似文献   

18.
崔超 《海洋渔业》2014,36(1):35
在室内水族箱条件下,以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4.42±0.06 g)为对象,探讨了投饲频率对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实验采用等量投饲法,共设置4个投饲频率(2次·d-1、3次·d-1、4次·d-1和6次·d-1,分别记为F2、F3、F4和F6组),投饲实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随着投饲频率增加,实验鱼的增重率升高,饵料系数下降。其中,F6组增重率最高,为461.33%,但与F3组(409.67%)和F4组(443.33%)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相应地,F3、F4与F6组实验鱼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F2组(P0.05),而F3、F4与F6组之间的饵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F2组和F6组肥满度较低,且显著低于F3组和F4组(P0.05);此外,实验鱼脏体比和肝体比随着投饲频率的增加而略有下降,但各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肝脏淀粉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随投饲频率的增加而升高,胰蛋白酶活性的差异则不显著;提高投饲频率还可降低鱼的氨氮排泄率,其中F6组的耗氧率也显著低于其它组。结果显示,适当增加投饲频率可提高俄罗斯鲟的消化酶活力,降低蛋白被用于能量代谢的比例,从而提高了幼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结合本实验的结果和生产实际情况,建议人工养殖鲟鱼幼鱼的投饲频率大于等于4次·d-1为宜。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国内外在对虾养殖技术中,试用一种“规则性停食投饲法”(也叫“规则性绝食”或“周期性停食”——Periodic starvation),即改变原来每日连续投饲的传统习惯,采用有规律的间断性安排,以日为单位,试行几日投饲、几日停投的办法,使养殖的对虾既满足营养需要和增加体重,又节省饲料和劳力,对于成本经济核算来讲颇有益处。一般来说,对于养殖小、中虾阶段是适宜的。由于停投饲料期间,对虾并不排除摄食剩余饲料和其它有机物质,并非真正的“绝食”或“停食”。所以更确切地讲,采用这种投饲方法,称为“间断性投饲”比提为  相似文献   

20.
上海型鱼用颗粒饲料投饲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水产总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先后与上海市南汇县水产养殖场,宝山县农机修造厂协作,试制成鱼用颗柱饲料投饲机四种,现分别送上海市上海县新泾公社、江苏吴县黄桥公社机械化养鱼池试用。其中三种为自动型,可以控制每天投饲次数,每次投饲持续时间及投饲量,自动化程度较高。另外一种为鱼动型,利用鱼类搔动椤动撞料板而投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