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养鳗业的概况;浙江省台州市养鳗业第二次兴起是在九三年由玉环县发达养殖公司引进福建养鳗技术进行日本鳗试养后开始。当时成鳗收购价在14—16万元/吨,沿海有关县(市)乡镇企业家,看到养鳗效益显著,投资养鳗业比办任何工业都合算,而且赚钱多,周转时间又短,故蜂拥而起,纷纷投人资金办起养鳗场或公司,到九六年底已办一定规模养鳗公司约五十家,占地1700亩。据我们掌握资料:95—96年全市放养日本鳗苗1000—1500万尾;96年弓l进欧鳗和少数美洲鳗苗500多万尾;97年放养欧鳗苗1800余万尾,美洲鳗苗470万尾及少量日本鳗苗。商品鳗…  相似文献   

2.
鄢毅 《内陆水产》1996,22(3):19-19
欧洲鳗鱼养殖技术近年来,随着养鳗业的发展,养鳗面积不断扩大,日本鳗鲡苗越来越紧缺,引进欧洲鳗苗进行试养的鳗场越来越多。我县养殖欧洲鳗苗已有三年的历史,在三年的欧鳗试养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本文就欧鳗成活率在90%左右的养殖技术作一论述,供同行...  相似文献   

3.
鳗鲡又名河鳗,是优良的养殖鱼类。养鳗业收益大,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省较发达,被誉为“淘金业”。我国养鳗正在发展中,但是河鳗的人工繁殖尚未解决,鳗苗至今还得靠捕捞天然苗。捕捞天然鳗苗除解决养鳗需要外,还可以出口换外汇,有“一两鳗苗一两黄金”之称。为了提高鳗苗捕捞产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陆鳗鲡养殖起始于70年代初,养殖品种为日本鳗鲡,80年代进入规模性生产,至今方兴未艾,鳗鲡总产量达8万吨,总产值50亿元,促进了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中的问题,一方面是养殖规模急剧扩大,一方面是日本鳗鲡天然苗种资源锐减,而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短时间内又难以解决,致使苗种缺口很大,苗价一路攀升,去年日本鳗鲡苗每尾价格高达13元以上。养殖成本的日益增大,效益下降,使养殖者难以承受,不少养殖场被迫停产。这种现象已严重制约我国养鳗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近几年来,我国大陆在无意或有目的的引进了欧洲鳗进行试养,但除福建、江苏省部分养鳗场  相似文献   

5.
鳗鲡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古今中外均被视作滋补佳肴。有些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展人工养殖,世界鳗鲡总产量达十多万吨,仍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价格昂贵。养鳗业虽然迅速兴起,但鳗鲡人工繁殖至今未突破难关,养殖的鳗苗仍然依靠天然采捕,造成鳗苗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限制鳗鲡养殖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鳗鲡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要充分合理利用鳗苗资源,应做到年捕捞量不超过资源补充量。鳗鲡是降海产卵溯河生长的洄游鱼类。但关于日本鳗鲡的产卵场和产卵后的回归情况仍未模清。最近报导的日本鳗鲡产卵场在14°N—16°N,134°E—143°E海域,即冲绳  相似文献   

6.
自1979年以来,我国的养鳗事业迅猛发展。到1989年止,全国鳗鱼养殖水面已扩大到533.4公顷,产量达到近10000吨;年创汇8000美元。近年来,天然鳗苗资源锐减,导致鳗苗价格上扬,使养鳗业一度趋于衰落。为了促进养鳗事业的发展,笔者对过去尚未充分利用的野生鳗种进行驯养试验,取得了较好养成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日本鳗鲡苗种资源锐减,造成日本鳗苗价格大幅上涨,致使日本鳗养殖成本日益增高,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养鳗业的深度发展。为了能从根本上克服当前养鳗业的障碍,我国部分养鳗发达地区如广东、福建及江苏等地,已尝试引进欧洲鳗的养殖,以期降低养殖成本。由于欧洲鳗的生活习性及养殖方式与日本鳗有较大的区别,而大部分鳗农只是延用过去养殖日本鳗的成功经验来管理欧洲鳗,加之引进欧洲鳗时条件不严格,使大量不健康的苗种也随之引入,致使欧洲鳗病害丛生,欧洲鳗发生大规模的病害,造成有相当数量的鳗农在养殖欧洲鳗方面遭到惨败。因此,我们将邢华同志编写的“欧洲鳗病害防治”一文予以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养殖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尤其在1994年以每吨规格鳗(4~6尾/公斤)的售价高达20万元左右而达到顶峰,各地便争先恐后的建立养鳗场,以致每尾鳗鲡白苗售价在1995年初一度高达17~18元。然而,1995年下半年,由于成鳗养殖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国际上日元的贬值等原因,成鳗价格一路下跌,至1995年底已跌至每吨规格鳗10万元左右,与1994年同期相比,降低了50个百分点。显然,这对于鳗鲡的养殖是个重大的打击。尤其是对1995年初刚刚建场投苗的养殖场无疑是致命一击。面对这种形势,不少养鳗场开始考虑到进欧洲鳗等其它种类的鳗苗进行养殖,用以解决目前鳗鲡苗价高而成鳗售价过低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海外渔业     
国外养鳗信息点滴养鳗业,国内外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本世纪初,日本人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开始养殖鳗鲡。由于日本养鳗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加上鳗价昂贵的刺激引起了欧洲对养鳗业的兴趣和重视。水温是养鳗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当水温达到22—24℃时,可给鳗苗适当投喂配合饲料。当水温达到25℃时,鳗苗能获得最佳生长。在这种适宜条件下,鳗苗饲养12—18个月,能达到商品规格。当水温下降到12℃以下,鳗苗便停止摄食。最近荷兰研制一种鳗鱼配合饲料,它的配方化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几年里,日本养鳗业十分景气,年平均产量为4万吨。自70年代初,日本开始推行“暖房养鳗”技术,饲料加工,鱼病防治和水质管理等技术随之提高,生产周期缩短,产量逐年增加。目前遍布全国的养鳗场约1500个,80%以上的成鳗产自室内高密度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11.
福建鳗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福建省鳗业生产的现状福建省养鳗业始于七十年代初期,是全国最早的养鳗省份之一,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从单纯养殖形成为养殖生产、烤鳗加工、饲料开发、出口销售、科技开发服务相配套,产业化水平较高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养鳗面积3.6万亩(其中:精养池塘1.1万亩,土池约2.5万亩)。大小养鳗场约1500家。1999-2000年度约投苗3.5亿尾,占全国投苗量5亿尾的70%,产鳗鱼6.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3万吨的50%。2000-2001年度投鳗苗  相似文献   

12.
鳗苗鉴别法     
目前世界上养殖的鳗鱼品种主要有:以法国产为主的称谓“欧洲鳗”;以美国、加拿大产为主的称谓“美洲鳗”;以印尼、澳大利亚等地产为主的称“澳洲鳗”;以亚洲的中国、日本等地产为主的称谓“日本鳗”,即目前我田普遍的养殖品种,其鳗苗称之谓“白仔”。由于国内外市场上鳗鱼的价格不断上涨,国内的养鳗业得到迅速发展,养殖用鳗苗的需求量也大幅度上升,一些国内外鳗苗经纪人往往利用时机,购进其他地区的廉价鳗苗销向国内养鳗场,而我国的环境条件和目前的养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后期,我国引进日本技术,进行淡水鳗饲养试点。随后,国家拨款在江、浙、粤、闽、沪五省市扶持地方建立了养殖基地。经过几年摸索、发展,到1988年已能出口活鳗6276吨,加工鳗2363吨,崭露头角。但由于忽视了鳗鱼品质的管理,1989~1990年间出现了“喹酸事件”,出口受阻,压塘严重,价格暴跌,最低时鳗价每吨仅2.3万元,不及高峰期的半价,养鳗业第一次跌入低谷。“喹酸事件”解决之后,1992年,首先从福清开始,大力发展养鳗业,养鳗场、饲料厂、烤鳗厂如雨后春笋,遍及八闽大地,全省迅速形成一股“养鳗热”。鳗价也一路顺风…  相似文献   

14.
沙县地处闽西北山区,近年来,养鳗业发展迅速,现已兴建养鳗场10家,每年投放欧洲鳗白仔苗500万~600万尾。由于欧洲鳗苗种产地及其生物学特性与日本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养殖技术与日本鳗不同。欧鳗白仔苗培育阶段成活率的高低、规格是否整齐、能否降低三类苗数量,直接影响到全年商品鳗生产的产量和效益。几年来,对四个鳗场进行定期取样镜检,现场技术指导,发现疾病及时用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般白仔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类苗最低数量在9%,一般在10%~15%。一类苗最高数量达48%。现将白仔苗的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15.
鳗鲡养殖是我国新兴的高效养殖业。养鳗中—个突出的问题是:鳗鲡的个体生长差异较大,部分鳗苗经过2—3年饲养仍不能达到上市规格,变成留之无益、弃之可惜的“老头苗”(僵鳗),一般养鳗场“老头苗”占的比例在10-20%。形成“老头苗”既有先天性的原因,也有后天养殖过程中技术的问题。鳗鲡和其他动物一样,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及周边国家近几年日本鳗苗的天然产量持续下降、鳗苗严重不足.使得我国的日本鳗苗价格大幅度上涨,由1992年的每尾2元左右上涨到今年的8~9元,最高竟达12元,养殖生产者们难以承受.因此,近两年来许多养鳗单位及个人开始转养欧洲鳗.仅1994年,两广及福建一带就进口欧洲鳗苗40余吨,形成了养殖欧洲鳗热潮.但由于我国欧洲鳗养殖起步不久,养殖技术尚未很好掌握,故养殖成功者较少,失败者较多.因为欧洲鳗与日本鳗在行为生态及养殖技术上有很大差异,套用日本鳗养殖技术并不十分有效.为确保我国欧洲鳗养殖技术的尽快成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井田精进所著的鳗鲡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进入八十年代,海洋和淡水天然水域的渔获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水产品的更高的需求,从而刺激了养殖业迅速的发展。1988年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达1500万吨,每年递增率高达6%。因此养殖业对苗种的需求甚殷。其中尤以鳗苗最为紧缺。沿海捕获的日本鳗苗使日本、朝鲜、中国大陆及台湾省创造了巨额财富。仅台湾省1989年出口的养殖鳗创汇就有4亿美元。国内几十个人工养殖品种,没有任何一种水产品能和养殖鳗的经济效益相提并论。但是,急剧扩大的养鳗业需要的苗种只限于资源极其脆弱的天然捕获的鳗苗。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其养殖业发展,产  相似文献   

18.
欧鳗养殖管理与病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日本鳗鲡苗种资源的锐减,苗价飞涨,廉价的欧鳗苗就逐年增加地涌入我国,其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殖模式也不断发展丰富,除了采用传统日本鳗闻淡水止水式水泥地精养外,还发展了半碗水、流水养殖,淡水和海水的网箱养殖,淡水和半成水(多数利用原对虾养殖地)的土地养殖等。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欧鳗养殖技术已渐趋成熟,一些养鳗业主已取得比以往日本鳗缅养殖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仍有不少养鳗场亏损严重,其中主要原因均为水质不良,水量不足,养殖管理不善等导致疾病频发,引起鳗缅暴发性死亡以及药物中毒和环境污染致死等…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外省市成鳗养殖苗种需求,上海瀛新养鳗场的基建扩建工程日前已启动,建成后可为明年长江口鳗苗汛期发挥注足效能。 开发养鳗业是崇明县府、县农委充分利用长江鳗苗资源优势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养鳗业发展迅速,温室养鳗面积1987年已达18万余平方米,露天池面积600多亩。不过,随之带来的鳗病问题也愈来愈突出,使养鳗业者面临很大的风险。据调查,部分养鳗场相继出现鳗鱼烂尾现象,有的甚至造成大批死亡。我们于1987年7月24日~30日在如东县洋东养鳗场进行了添加食盐,泼洒呋喃唑酮等治疗鳗鱼烂尾病的试验,结果用5‰的食盐水治愈了5万尾患严重烂尾病的黑仔鳗,减少经济损失6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