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菊花为药食同源植物,其精油含量丰富。菊花精油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酚类、酯类、醛类、酮类和醇类化合物,其中一些成分对抗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食品保鲜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文中综述了菊花不同部位精油化学成分组成、菊花精油的抗菌机理和保鲜作用,以期为菊花精油在抗菌和保鲜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红芳 《保鲜与加工》2020,20(5):225-230
纳米银由于具有显著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超强的活性以及杀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本文综述了纳米银抗菌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分析了抗菌膜中银在食品模拟液以及真实食品中的释放特性,讨论了抗菌膜用于食品保藏的安全性,指出了抗菌膜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纳米银抗菌包装膜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纳豆菌代谢产物抗菌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纳豆菌通过液体发酵产生的抗菌物质对许多致病菌具有抑菌的作用,概述了目前对纳豆菌抗菌物质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活性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性、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成为医药、食品、畜牧业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抗菌肽膜损伤型和非膜损伤型的抗菌机理,不同来源获得抗菌肽及其在医药领域和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天然抗菌肽的推广及应用关键在于能否高效获得,并降低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对微生物细胞膜、蛋白、遗传物质的破坏作用以及对果蔬中乙烯的代谢抑制和氧化作用,使其具有优良的杀菌、食品保鲜效果,是稳定可靠的食品保鲜剂。主要对二氧化氯的生物安全性、抗菌保鲜机理、抗菌效果以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森林凋落物中尝试分离与鉴定具有抗菌与抗氧化活性的真菌资源。以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为材料,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凋落物真菌,通过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进行真菌鉴定,利用平板打孔药剂扩散法测试抗菌活性,通过TLC-DPPH法进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本研究共分离得到65株真菌,它们分别隶属于47个属,54个分类单元,其中有16株真菌的序列相似性≤98%。这16株真菌中有8株有抗细菌活性,有10株有抗真菌活性,有6株菌的粗提物有抗氧化活性。发现3株真菌同时具有抗菌、抗氧化活性,它们最相近菌属分别为Phaeosphaeria、Cephalosporium和Ophiobolus。大兴安岭真菌资源丰富,本研究为抗菌及抗氧化的真菌天然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与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离鉴定森林凋落物中可培养的真菌,并发现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研究它们的主要抗菌代谢物,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凋落物真菌资源提供备选菌株。本研究通过颗粒法分离森林凋落物中的可培养真菌,用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鉴定分离到的真菌,采用打孔药剂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利用柱层析法分离抗菌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学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共分离得到63株真菌,它们隶属于36个属、48个分类单元,它们中有14株菌ITS相似性小于98.5%。通过抗菌活性筛选发现,11株真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其中Berkleasmium sp. SGSF622抗菌活性较强。通过PDA培养基对该株真菌进行发酵,获得乙酸乙酯提取物3 g。通过抗菌活性追踪分离,得到其含量最高的抗菌化合物622A。通过核磁共振及高分辨质谱分析,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为螺二萘类化合物Sch53825,它的分子式为C20H13ClO5.,其抗青枯劳尔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250μg/mL。研究首次在Berkleasmium属真菌中分离到化合物Sch53825,并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侧孢短芽孢杆菌BL-21(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产生的抗菌物质的类型,对其发酵液抗菌活性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杯碟法检测了B.laterosporus BL-21代谢产物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蛋白酶稳定性;通过硫酸铵盐析、CM-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SDS-PAGE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结果表明:B.laterosporus BL-21产生的抗菌物质在50℃以下稳定,在pH 7~8时抑菌效果最好,对蛋白酶敏感;发酵液中含有多组分抗菌物质,其中一个组分的分子量为20.1 k Da。B.laterosporus BL-21的发酵液能抑制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对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来源及抗菌活性物质的多样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涡流产生的水力空化效应对壳聚糖抗菌微球包封率的影响,探讨水力空化强化壳聚糖抗菌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五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涡流出口压力、空化时间、壳聚糖浓度、甲基异噻唑啉酮(MIT)浓度、三聚磷酸钠(TPP)浓度对壳聚糖抗菌微球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涡流出口压力0.3 MPa,空化时间15 min,壳聚糖浓度3.0 g/L,MIT浓度0.6 mmol/L,TPP浓度2.5 g/L,载抗菌剂的壳聚糖微球包封率达(50.17±1.95)%,说明水力空化适合用于强化壳聚糖抗菌微球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1.
荷斯坦牛红细胞抗菌肽的纯化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荷斯坦奶牛血液为原料,制备红细胞粗提物,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抗菌肽,用琼脂糖弥散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的阳离子峰具有抗菌活性,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阳离子峰活性分布区域进行分离,获得了8个峰,8个峰对大肠杆菌均具有活性,F1、F3、F4、F5、F6和F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活性,F2、F4、F5、F6和F8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活性。因此,试验成功地从牛红细胞中分离纯化到了抗菌肽,其中,F6的抗菌谱较广和抗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对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来源及抗菌活性物质的多样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以菌草竹荪7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为供试药剂,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其对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以期探索提取菌草竹荪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溶剂。结果表明,菌草竹荪2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强,抑菌圈直径可达38.56 mm,乙酸乙酯提取物次之,抑菌直径为31.66 mm。鉴于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提取效率和抑菌效果的高低,乙酸乙酯为提取菌草竹荪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敏感试验在当前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持续增长的形势下,已成为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药敏检测方法的完善与发展是快速获取科学、准确微生物耐药谱的前提,也是实现有效临床治疗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介绍了当前应用于微生物药物敏感检测的常规方法,如纸片扩散法、稀释法、Etest法等,简要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特性,并对近年来一些新兴发展的快速药敏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以及展望了不同类型药敏检测方法的发展和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沙棘叶总黄酮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滤纸片法对沙棘叶总黄酮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MIC值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0.625%,枯草芽孢杆菌2.5%,大肠杆菌及根霉5%。结果表明,沙棘叶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在相同时间内,总黄酮提取液的浓度越高,抑菌率越高,而且同一浓度的沙棘叶总黄酮的作用时间越长,其抑菌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研究以大蜡螟末龄幼虫为材料,诱导后获得免疫血淋巴为抗菌粗提物,并分为新鲜,冷冻,加热三种不同的处理,进行了对两种常见细菌和1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检测,并进行了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分离。结果表明,大蜡螟抗菌物质对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金黄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明显,抑菌活性单位在10左右;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的抑菌活性,其中对苹果树皮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到65%以上;经过凝胶过滤分离,及对分离组分的抑菌活性测定,筛选出较合适的洗脱液为50mM乙酸铵,各分离组分抑菌活性差异明显,粗提物被分成了两个差异显著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了观察非洲鸵鸟皮肤抗菌肽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T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雏鸡免疫系统的调节能力。选取5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T)从1日龄开始每天在饮水中加入浓度为1μg/ml的鸵鸟皮肤抗菌肽提取物,对照组(C)饮水中不添加抗菌肽提取物,分别于1、4、7、10、17日龄时随机抽取5只雏鸡称重后处死,采取免疫器官称重并运用ANAE染色方法测定免疫器官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发现抗菌肽能够提高10~17日龄雏鸡体重,提高4~7日龄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及7日龄免疫器官的T淋巴细胞数量( P < 0.05)。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非洲鸵鸟皮肤抗菌肽可以促进促进雏鸡免疫器官发育,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8.
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是我国东部海域广泛分布的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水产养殖贝类,其血淋巴中含有多种抗菌肽分子。为了解厚壳贻贝血细胞和血清抗菌肽分子的组成特点,采用多维高效液相色谱对厚壳贻贝血清及血细胞的抗菌肽进行分离纯化,从中鉴定了多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抗菌肽分子,质谱鉴定结合cDNA文库数据分析表明厚壳贻贝血细胞和血清的抗菌肽主要属于Mytilin和Myticin抗菌肽家族,分子量在3 000到7 000 Da之间,血细胞和血清抗菌肽在分子组成、抗菌谱方面均存在差异,此外还发现有分子量在10 000 Da左右的新型抗菌肽分子。以上工作为深入了解厚壳贻贝Mytilin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了解厚壳贻贝的免疫机制以及从中筛选具有开发价值的抗菌肽分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蛙皮抗菌肽是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肽,是蛙类生物机体先天性免疫的重要防御成分。目前,从青蛙皮肤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结构新颖、作用独特的活性抗菌肽,有望成为感染类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新的药物资源,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对近年来蛙皮抗菌肽的活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