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奶牛饲养中,瘤胃酸中毒的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高比例玉米饲喂的奶牛.我们曾诊治多例奶牛瘤胃酸中毒,现将诊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也称慢性瘤胃酸中毒,是瘤胃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形式之一。该型奶牛的发病率比较高,会直接影响奶牛健康以及饲养场的经济收益。本文分析了引发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原因,介绍了病牛的发病情况以及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结合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提出了防治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奶牛瘤胃消化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疾病 ,以发病急、病程短、病症重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用综合措施防治奶牛瘤胃酸中毒 ,效果理想。1 发病规律及病因该病主要发生于 3~ 6岁、1~ 3胎的奶牛 ,5胎后的奶牛发病较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为最高。临产牛和产后 3d内的奶牛发病较多 ,发病与产奶量成正比例 ,产奶量越多 ,发病率愈高。发病原因有多个方面。1 .1 采食过量或误食大量易产酸发酵的精料 若大量饲喂小麦、大麦、玉米及大豆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 ,这些饲料在牛…  相似文献   

4.
高淀粉、低纤维日粮已成为当前高产奶牛或育肥牛羊的典型营养特征,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会增加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本文分析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负面影响,并总结了其营养调控措施,旨在为养殖业预防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饲养奶牛的过程中,奶牛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断提高精饲料的喂给量,特别是奶牛临近分娩前及产后加大饲料喂给量,使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瘤胃酸中毒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采食大量的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后,瘤胃内积累大量乳酸,造成微生物群改变,引起的酸中毒,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性能.本文从奶牛瘤胃酸中毒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望给相关人员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因TMR制作方法不当,饲喂后奶牛发生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病因、主要症状及发病机制,介绍了应用瘤胃切开术治疗两例奶牛瘤胃酸中毒的操作与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给牛饲喂大量碳水化合物饲料,致使乳酸在牛瘤胃中蓄积而引起牛全身代谢障碍的疾病.笔者介绍了奶牛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临床症状,并提出了该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是目前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pH下降,从而引起瘤胃亚急性酸中毒.奶牛发生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瘤胃液细菌内毒素浓度升高.高浓度的内毒素转运至血液引发急性期反应,血浆中矿物质和代谢物水平发生改变,从而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对高精饲粮下瘤胃中内毒素的产生和转运以及内毒素引发的急性期反应进行综述,同时,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一些减少内毒素产生和转运的新方法,旨在为更好地控制或减少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内毒素对奶牛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奶牛生产实践证明奶牛60%~70%的死亡发生 于犊牛阶段,其中犊牛酸中毒占一定比例.犊牛酸中毒又称为瘤胃酸中毒,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引起的一种乳酸中毒.本病在犊牛消化道疾病中是比较常见的,发病率为10%~15%左右,死亡率可达50%.哺乳犊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在真胃和肠内受消化液中酶的作用消化的,犊牛真胃液中含有很多凝乳酶是真胃内消化的特点.仅以牛奶为养料的犊牛,其瘤胃没有机能活动,因此嗳出的液体中无甲烷.  相似文献   

11.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奶牛采食大量能在瘤胃内高度发酵产生乳酸的饲料引起的一种前胃机能障碍的急性中毒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常表现为毒血症、脱水、瘤胃蠕动停滞、身体虚弱.在兽医临床中比较常见,对奶牛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瘤胃酸中毒是奶牛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于采食了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饲料后,在瘤胃中分解发酵,导致瘤胃内微生物群落失调,产生大量乳酸,瘤胃内pH值下降,继而引发瘤胃积食和肌体酸中毒症状.本病以发病突然、死亡迅速,并以严重的毒血症、脱水、瘤胃鼓胀、胃肠蠕动停滞和高度虚弱为特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现将一例奶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因大量饲喂富含淀粉类精料或腐败的糖化饲料后,在瘤胃中产生大量乳酸和蓄积并吸收而引起的酸中毒.临床上以全身代谢紊乱、急性消化不良、脱水、酸中毒以及神经症状等为主.发病突然、经过急剧、病程短、消化紊乱、瘫痪和休克为特征.临床上又称为酸性消化不良、乳酸酸中毒等.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笔者先后共诊治15例奶牛瘤胃酸中毒,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素华  李岩 《猪业科学》2002,19(9):19-21
在奶牛生产中,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过量饲喂精料会引发奶牛疾病.对瘤胃酸中毒、瘤胃上皮角化不全、奶牛肥胖症、脂肪肝、皱胃疾病等致病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许涛 《中国乳业》2023,(8):57-62+68
高淀粉含量的谷物精料能够为奶牛提供较多的能量,因此在奶牛的泌乳期,往往会加大其饲喂比例,但奶牛摄入高含量的精饲料后会导致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含量上升,pH下降,从而引发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此病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不易发现,还容易诱发乳房炎、肝脏损伤、蹄炎等多种疾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较大危害。本文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定义、危害,以及目前行业内较为认可的引发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三种学说进行了概述,同时对预防该病的营养调控措施进行了综合讨论,以期为奶牛场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牛瘤胃酸中毒是一种多发生于奶牛身上的疾病,主要由于精饲料喂量过多、精粗饲料比例不当所造成,严重可引起死亡。笔者于2016年07月05日至2016年07月15日在克州阿克陶县进行"将科技为基层服务"期间,当地县兽医站接诊1例奶牛瘤胃酸中毒的病例,通过对奶牛瘤胃酸中毒的病例、病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讨论,为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提供更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饲养中,瘤胃酸中毒的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高比例玉米饲喂的奶牛。我们曾诊治多例奶牛瘤胃酸中毒,现将诊疗体会总结如下。(一)症状病牛食欲消失,体温下降,皮肤发凉,心律加快,呼吸急促,瘤胃有积液,蠕动减慢或停止,瘤胃液pH值为5.0以下。粪便稀软,严重时出现腹泻,粪便中可见  相似文献   

18.
1乳酸中毒   临床性瘤胃乳酸中毒是发生在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代谢性疾病.当奶牛产犊后或产奶高峰期饲喂精饲料过多时,瘤胃趋于乳酸发酵,乳酸的酸性较强,会使瘤胃pH值降低至6以下.在正常情况下,瘤胃中产生的乳酸会被立即转化为丙酸,因而瘤胃中无乳酸累积.但在精料饲喂量突然增加时,乳酸会在瘤胃中大量累积,通过瘤胃壁进入血液,故血液pH值也会随着降低(从7.4降至7.3),奶牛出现乳酸中毒,严重的乳酸中毒会造成死亡,但大多数情况下,奶牛往往表现为食欲减退、呆滞、拉稀、产奶量下降等.预防奶牛乳酸中毒的方法,一是注意逐渐增加精饲料给量,二是在日粮中添加缓冲剂,如碳酸氢钠等.   ……  相似文献   

19.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因大量饲喂富含淀粉类精料或腐败的糖化饲料后,在瘤胃中产生大量乳酸和蓄积并吸收而引起的酸中毒.临床上以全身代谢紊乱、急性消化不良、脱水、酸中毒以及神经症状等为主.发病突然、经过急剧、病程短、消化紊乱、瘫痪和休克为特征.临床上又称为酸性消化不良、乳酸酸中毒等.2008年2月至2012年1月,笔者先后共诊治16例奶牛瘤胃酸中毒,现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验证.  相似文献   

20.
高产奶牛饲料浓度高,精料比例大,这样高能量、高蛋白的日粮水平容易造成奶牛消化机能紊乱、瘤胃酸中毒、真胃移位、酮病发病率高等病症。缓解这一弊病的措施就是在日粮中补加碳酸氢钠等缓冲物质,这一方法已在不少奶牛场(户)中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