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5-6月,在山西省屯兰川林场开展了不同配方高效引诱剂防治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试验,结果显示:β-蒎烯:α-蒎烯:3-蒈烯1:1:3或全部是3-蒈烯的两种配方为最佳配方,平均费用82.5元/hm2.2006年5-6月,使用β-蒎烯:α-蒎烯:3-蒈烯为1:1:1配方的引诱剂对红脂大小蠹进行了防治,林木被害率下降64.5%,平均侵入孔数下降58.9%.  相似文献   

2.
油松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红脂大小蠹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布于山西的油松树脂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成份为(R)-( )-α-蒎烯、(S)-(-)-β-蒎烯和(S)-( )-3-蒈烯,占萜烯总量的97%以上,其中(S)-( )-3-蒈烯的比例最大,另外还有香叶烯、( )-柠檬烯、莰烯、孟二烯和水芹烯等成份.触角电位反应中,雄性红脂大小蠹对油松挥发性物质中(S)-(-)-α-蒎烯、柠檬烯和(S)-( )-3-蒈烯的反应较为强烈,而雌性红脂大小蠹对油松挥发性物质中(S)-( )-3-蒈烯、柠檬烯、(S)-(-)-α-蒎烯和香叶烯的反应较为强烈.雌性红脂大小蠹较雄性红脂大小蠹对这些挥发性物质更为敏感.寄生于我国油松的红脂大小蠹对树体挥发物的反应与原产地美国有较大的差异,产生变化可能与寄主挥发物成分和环境变化有关,但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使用Porapak Q吸附剂,采用动态顶空的吸附方法,连续抽取11个不同阶段的对照、损伤与虫害油松的挥发物成分.运用GC、GC-MS与图谱峰面积进行挥发物成分定性与单萜相对含量的定量分析.与对照和损伤油松相比,虫害油松含有高比率的(+)-α-蒎烯(超过90%)和月桂烯,但(+)-3-蒈烯,(-)-β-蒎烯,莰烯和柠檬烯含量较低.(+) -3-蒈烯含量对照和损伤油松高于虫害油松(低于4%).(+)-3-蒈烯含量从损伤4天后的最低水平逐渐恢复到对照油松中含量水平.(-)-β-蒎烯和柠檬烯在不同处理的油松中含量相近,但在接入雌雄虫后3个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尽管目前不确定我国的红脂大小蠢是否在危害油松后释放信息素,但研究表明红脂大小蠢可能会利用各种单萜成分细节上的变化作为化学信号,从而实现寄主的选择和种群聚集.本研究对于揭示油松抗性机制,完善红脂大小蠢的监测与防控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安福县湿地松资源及其松节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安福县有湿地松4万hm^2,并已陆续进入采脂期,预计到2005年松香产量可达1万t,松节油达到2000t,资源较为丰富。以湿地松松脂为原料,由安福县林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松节油,经GC分析,α-蒎烯含量为61.90%,β-蒎烯含量为30.95%,蒎烯含量为92.85%,属于高β-蒎烯含量松节油。  相似文献   

5.
蒎烯分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真空间歇精馏装置分离松节油中的α-蒎烯和β-蒎烯。在设计的日处理量为1t和1.5t松节油的两套网孔波纹填料塔中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在试验工艺条件下获得纯度为99.26%的α-蒎烯和纯度为97.5%的β-蒎烯产品。  相似文献   

6.
高β-蒎烯思茅松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高β-蒎烯的思茅松优良无性系,对40个5年生思茅松高产脂嫁接无性系及1个对照的松脂中β-蒎烯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0个无性系的松节油中B.蒎烯含量大于对照的有10个,较对照β-蒎烯含量平均提高18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陛系间β-蒎烯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β-蒎烯的无性系遗传力为0.99;初步选择出10个高β-蒎烯含量的高产脂优良无性系,其β-蒎烯含量的遗传增益为185%。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11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委托石家庄市科技局邀请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知名同行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红脂大小蠹高效引诱剂及应用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编号:03752026A)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审查了现场检测报告、查新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经质疑答辩,一致认为:本课题通过对油松针叶、小蠹虫排泄物等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和对红脂大小蠹进行触角电位测定,找出对红脂大小蠹起引诱作用的6种化学成分,据此配制成18种引诱剂,从中筛选出了红脂大小蠹经济高效的引诱剂产品,并在国内找到原料的替代产品,用其合成的引诱剂,诱虫量为加拿大诱芯的2-3倍,成本比加拿大诱芯低70%以上,林间应用的最佳释放速率为250-350mg/d。研制出了适宜林间应用的引诱剂诱芯并研究其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红脂大小蠹高效引诱剂林间引诱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脂大小蠹是原产北美近年传入我国的一种危险性森林害虫 ,生活隐蔽 ,防治难度很大。为筛选出对我国油松林中红脂大小蠹种群有高效引诱作用的药剂 ,为今后控制红脂大小蠹的危害提供经济、实用、高效的监测方法和防治技术提供技术和物质依据 ,作者于 2 0 0 2年 5~ 7月在石家庄井陉和邢台内丘两地 ,先后进行了连续 2次的引诱试验。试验以加拿大生产的商品和松节油分别作为对照 ,共对 2 7种不同药剂的林间引诱效果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2B -7号引诱剂引诱效果显著好于加拿大对照 (a=0 .0 1 4) ,每个诱捕器平均诱虫数量比加拿大引诱剂多 96.3 9%。初步测算其成本比购买加拿大产品低 3 0 %~ 5 0 %以上。  相似文献   

9.
高产脂湿地松松节油成分的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定湿地松松脂成分来估算松节油含量及其5种主要成分含量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并以186株高产脂湿地松为研究对象,用Smith-Hazel综合选择指数法对高产脂湿地松松节油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以"核心-主群体"育种系统来选择高产优质脂用湿地松种子园的建园材料。结果表明:湿地松松节油含量及其组分的家系遗传力在0.34020.5713之间,单株遗传力在0.21120.4773之间,处于中等水平,有较高的遗传效应。有7个高含油率、高β-蒎烯的单株入选为核心育种群体,获得51.57%的松节油含量和97.89%的β-蒎烯含量的遗传增益,有86个单株入选为育种主群体,获得14.70%松节油含量、4.22% a-蒎烯、10.26%莰烯、22.99% β-蒎烯、17.69%双戊烯、13.49%月桂烯的现实增益,为我国优质脂松持续改良工作提供了优良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华山松大小蠹对9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5种非寄主挥发性化合物水杨醛、壬醛、三氯乙烯、二氯甲基甲醚和顺-3-己烯-1醇,4种寄主挥发性化合物β-蒎烯、(+)-3-蒈烯、β-石竹烯和(+)-α-蒎烯,应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初步研究了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对这9种化合物的EAG反应和趋向反应。结果表明:雌虫对三氯乙烯、(+)-3-蒈烯和β-石竹烯,雄虫对壬醛、二氯甲基甲醚、(+)-3-蒈烯和(+)-α-蒎烯有明显的EAG反应;β-蒎烯、(+)-3-蒈烯和(+)-α-蒎烯对华山松大小蠹雌成虫有较强的引诱作用;三氯乙烯对雄成虫有较高的引诱率,且显著高于对雌成虫的引诱率。试验结果可为华山松大小蠹的行为控制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山西省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发生地区做了连续调查,结果表明:油松抚育间伐林红脂大小蠹危害重于对照林;割脂与未割脂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差异显著(P=0.001),割脂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重于未割脂油松林;过火与未过火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差异显著(P=0.014),过火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重于未过火油松林;油松混交林与油松纯林红脂大小蠹危害无显著差异(P=0.828),混交林不能减轻红脂大小蠹对油松的危害;不同郁闭度下对应的平均有虫株率不完全相同(P〈0.000 1),郁闭度为0.3,0.4的林分受害最为严重;阴坡与阳坡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差异显著(P=0.000 1),阳坡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危害重于阴坡油松林。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择高α-蒎烯的思茅松优良无性系,对5年生的40个思茅松高产脂嫁接无性系及1个对照的松脂中α-蒎烯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节油中α-蒎烯含量大于对照的有28个,较对照α-蒎烯含量平均提高21.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α-蒎烯存在极显著差异。α-蒎烯的无性系遗传力为0.99。初步选择出18个高α-蒎烯的高产脂优良无性系,其α-蒎烯的遗传增益为23.8%。这18个无性系的松节油可以直接作为α-蒎烯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树木解剖及昆虫饲养选择的方法调查红脂大小蠹的捕食性天敌,发现一种鞘翅目颚甲科的昆虫为红脂大小蠹的天敌.利用Y-型嗅觉仪进一步研究发现健康油松挥发物、虫害油松挥发物及虫粪挥发物对该天敌昆虫都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尤其对虫害油松挥发物趋向行为更强烈.该天敌昆虫在栖境定位和寄主选择过程中所利用的挥发物主要来自上述3类挥发物.4种单萜烯化合物对此种天敌昆虫的室内引诱实验发现,(S)-( )-3-蒈烯对天敌的引诱作用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4.
塑料裙干基密闭熏蒸法防治红脂大小蠹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是危害油松的国内新纪录种。在红脂大小蠹主要侵入部位,树干距地面50cm的主干上用0.06mm厚度的塑料布围成塑料裙,内置56%的磷化铝片剂(3.2g/片),每株3-4片进行密闭熏杀防治红脂大小囊,效果可达93.6%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产脂力思茅松样本的松脂化学成分与割脂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研究了云南省景谷县10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产脂力思茅松松脂化学成分,并根据平均产脂力大小分为高(2.84g/10cm)、中(1.26g/10cm)、低(0.24g/10cm)产脂力样本。结果表明,产脂力与割脂角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枝下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割沟长、割面负荷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特征的相关性不显著。思茅松松脂主要化学成分为:α-长叶蒎烯、长叶烯、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3-蒈烯、α-萜品油烯、胡椒酚甲醚、环苜蓿烯、洒剔烯、甲基丁子香酚、金合欢烯、长叶龙脑,其中α-长叶蒎烯、长叶烯、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较高。α-长叶蒎烯、长叶烯的含量与产脂力呈显著正相关,而β-蒎烯、3-蒈烯的含量与产脂力呈显著负相关,α-蒎烯含量与割脂角度呈显著正相关,3-蒈烯含量与树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洒剔烯与割沟长、割面负荷率均呈显著正相关,金合欢烯与割面负荷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红脂大小蠹不同配方的植物性诱芯野外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方法对红脂大小蠹不同配方的植物性诱芯野外进一步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 )-3-蒈烯的引诱效果最好;(R)-( )-a-蒎烯完全没有引诱效果;少量添加柠檬烯、香叶烯、绿叶素,会减弱(S)-( )-3-蒈烯的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17.
红脂大小蠹诱捕效果影响因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引诱剂防治红脂大小蠹以其经济、简便、无污染的优点,成为监测和防治该虫的重要方法。但是,不同位置诱捕器对红脂大小蠹的诱捕效果不同,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诱剂种类及其释放速率,诱捕器距虫源距离、诱捕器所处环境位置等因素都对诱捕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应用引诱剂防治红脂大小蠹时,应将引诱剂释放速率调整到250~350 mg/d,诱捕器设置在林外10 m处温暖干爽、四周空旷且距虫源聚集地较近处,诱捕器间距100 m。  相似文献   

18.
40个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的松脂化学组成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5年生试验林中的40个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及1个普通思茅松(对照)林木松脂的组成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林木松脂化学组成中的异海松酸含量约为普通思茅松的6倍,其可作为高产脂思茅松选择的一项参考指标.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林木松脂中松节油的化学组成变异丰富,可将其分为高α-蒎烯、高β-蒎烯和高△3-蒈烯3类.据此初步评选出18个高α-蒎烯类型、10个高β-蒎烯和10个高Δ3-蒈烯类型的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红脂大小蠹防治技术规程》(LY/T 2025-2012)要求,通过踏查油松过火木和设立标准地详查,发现红脂大小蠹为新侵入奈曼旗的全国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且火烧迹地是红脂大小蠹天然单诱导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伴生菌诱导的云南松挥发性化合物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基于HS-SPME-GC/MS前期的分析结果,用8种云南松主要挥发性成分作为气味源,用多臂嗅觉仪测定云南切梢小蠹的嗅觉反应,筛选有较强引诱力的4种化合物测定不同气味组合对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力,研究伴生菌对云南松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伴生菌间诱导云南松韧皮部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组分有差异,α-蒎烯和β-月桂烯的相对含量增高,β-蒎烯、4烯丙基苯甲醚、金合欢烯的相对含量减少,Ophiostoma canum能诱导云南松产生3-蒈稀、β-石竹稀,Leptographium conjunctum、O.ips和O.Abietinum能诱导云南松产生莰烯。嗅觉实验表明,8种挥发性化合物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能力存在差异,其中4-烯丙基苯甲醚、金合欢烯、α-蒎烯和长叶烯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力最强。气味源组合3213(即:α-蒎烯2 mg/ml、金合欢烯1 mg/ml、4-烯丙基苯甲醚0.5 mg/ml和长叶烯2 mg/ml)对云南切梢小蠹有较好的引诱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开发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