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蓝莓果中花色苷的定量分析方法。蓝莓样品经酸化乙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酸性较强的2%甲酸水溶液(A)和2%甲酸乙腈溶液(B),检测波长为520 nm,花色苷含量以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表示。结果表明: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在1.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蓝莓果中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回收率为92.61%,RSD为0.75%,且样品中花色苷物质分离度、精密度均良好;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和0.5 μg/mL。经测定,灿烂、圆蓝、巴尔德温这3个蓝莓品种中圆蓝品种花色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品系草原龙胆的花色素苷组成、含量及与花色表型之间的关系,以12个草原龙胆(Eustoma grandiflorum)品系花瓣为研究材料,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L*a*b*系统描述花色,定性定量分析花瓣中花色素含量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色素苷组成。结果表明:通过花色描述12个草原龙胆品系可分为4个色系:蓝紫色系、粉紫色系、橙红色系和白色系。定性分析中,所有草原龙胆品种的花瓣色素提取液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不含或含有少量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除两个品种外均含有花色苷,但不同品种之间花色苷组分和含量存在差异。在10个品系草原龙胆花瓣中共检测到6种花色苷成分,推定成分为:飞燕草3,5-二葡萄糖苷、飞燕草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乙酰-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乙酰葡萄糖苷及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草原龙胆花瓣颜色的呈现与花色苷种类有关,花瓣色彩度与花瓣中花色苷总含量成正相关。研究结果为草原龙胆新品种培育、花色改良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蓝莓栽培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为蓝莓品种的引进、推广及其果实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四川地区11个蓝莓品种(奥尼尔、明星、双丰、比洛克西、密斯梯、绿宝石、莱格西、布里吉塔、红粉佳人、灿烂和巴尔德温)的农艺性状、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等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品种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不同功能性蓝莓品种.[结果]11个蓝莓栽培品种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6.21%,其中灿烂的单株产量最高,为7.32 k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下同),双丰的单株产量最低,为1.38 kg,显著低于除比洛克西外的其他品种;公顷产量最高的是绿宝石,为26391.75 kg;布里吉塔的果实最大且均匀,单果重为2.11 g,比洛克西的果实最小,单果重仅0.64 g;灿烂的花色苷含量最高,为251.00 mg/100 gFW,显著高于除巴尔德温(225.26 mg/100 gFW)外的其他品种;比洛克西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5.30%,显著高于除双丰和灿烂外的其他品种;还原糖含量也以比洛克西最高,为11.58%,显著高于除双丰和巴尔德温外的其他品种;灿烂和红粉佳人的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分别为0.139%和0.143%,而双丰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为0.45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株高与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一级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即在蓝莓种植过程中可通过适当修剪枝条控制株高和冠幅以获得高产.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相近遗传背景的蓝莓品种灿烂和巴尔德温可聚为一类,奥尼尔、明星、莱格西、布里吉塔和绿宝石可聚为一类,双丰和密斯梯聚为一类,红粉佳人和比洛克西则分别单独聚为一类,说明遗传差异是导致蓝莓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结论]在四川地区,蓝莓品种奥尼尔、明星、红粉佳人、布里吉塔、莱格西和绿宝石适宜观光采摘鲜食,比洛克西适宜加工利用,灿烂、巴尔德温、密斯梯和双丰适宜鲜食和加工,生产上可根据用途不同而进行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黑大豆种质资源种皮花色苷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黑大豆种质资源种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酸性甲醇浸提60个黑大豆种质种皮中的花色苷,通过与标准品对照,用HPLC法分析其种皮花色苷的组成及含量,同时用pH示差法测定各种质的总花色苷含量,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法测定各种质种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60个黑大豆种质中共检测到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葡萄糖苷6种花色苷组分。其中有44个品种中检测到上述全部6种花色苷组分,而其余16个品种只含有其中的4-5种。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是所有受试黑大豆种质中含量最高的花色苷组分。不同黑大豆种质间各单体花色苷和总花色苷含量及其ORAC值抗氧化能力差异均较大,其中总花色苷含量的变幅为98.8—2 132.5 mg/100g,ORAC值的变幅为212.5—1 834.6 μmol TE/g,且各种质总花色苷含量与其ORAC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 0.62, P<0.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60个黑大豆种质聚成营养和花色苷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的三大类群。【结论】不同黑大豆种质种皮花色苷组成基本相同,但其各花色苷单体及总花色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花色苷是黑大豆种皮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蓝莓因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而备受关注。对安娜(Anna)、比洛克西(Biloxi)和南方之星(Star)等3个南方高丛品种蓝莓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生长期、果实品质和产量等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3个蓝莓品种在南京地区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安娜果实甜度高、皮厚、果粉多,属于高糖低酸蓝莓品种;比洛克西果实花色苷含量较高,适合作为以提取花色苷类抗氧化物质为目的的品种;南方之星的果期相对集中,易于采摘且果实相对比安娜和比洛克西大,是优良的鲜食品种,适合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草莓果实花色苷成分组成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莓不同品种花色苷成分组成特点,本试验以17个品种草莓为试材,利用液质联用仪(HP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对果实花色苷的种类与含量进行研究。在草莓果实中检测到9种花色苷,但不同品种所含花色苷种类、含量及比例有所不同。其中花葵素3-葡糖苷、花葵素3-芸香苷、花葵素-丙二酰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和花葵素3-甲基丙二酰葡糖苷在草莓中含量较多,尤以花葵素3-葡糖苷含量最高,占总花色苷的58.6%~93.6%。通过主成份分析和品种聚类分析,根据总花色苷含量高低、花色苷种类丰富程度和花青苷含量的高低的综合因素,将草莓品种分为丰富型(RA)3个、高花青苷型(HC)6个,普通型(MA)6个和低花色苷型(LA)2个。其中‘农大19-32’总花色苷含量最高,所含花色苷种类丰富,表明可以通过育种和筛选技术获得果实花色苷含量更高、种类更丰富和果品色彩更丰富的草莓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7.
杨晓慧  陈为凯  何非  王军 《西北农业学报》2017,26(11):1648-1654
以5个红色酿酒葡萄品种(‘美乐’‘赤霞珠’‘马尔贝克’‘小味尔多’‘马瑟兰’)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检测各品种成熟期果皮的花色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5个红色酿酒葡萄品种的花色苷组成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美乐’的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的所有比例较高,‘赤霞珠’中的花翠素类和未酰化类花色苷的所有比例最高,‘马尔贝克’的特征花色苷是花翠素-3-香豆酰葡萄糖苷和甲基花翠素-3-香豆酰葡萄糖苷,‘小味尔多’含有较高的甲基花翠素类和花翠素-3-乙酰葡萄糖苷。另外,‘马瑟兰’含有较高的香豆酰类花色苷,尤其是二甲花翠素-3-反式香豆酰葡萄糖苷,且未检测到花青素类花色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花色苷与葡萄酒年份及产区的关系,为葡萄酒感官品鉴提供依据。【方法】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为标准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来自不同产区的45款不同年份酿制的红葡萄酒的花色苷组成及其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45种不同年份酿制且来自不同产区的红葡萄酒中,共测定出花翠素-3-O-葡萄糖苷、花青素-3-O-葡萄糖苷、3′-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等9种花色苷,其中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和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为主要单体花色苷,分别占总花色苷的50%和15%,是葡萄酒的主要2种呈色物质。葡萄酒花色苷与其年份和产区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不同酒样单体花色苷组成及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与酒样的生产年份、葡萄品种、产区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以粉色郁金香品种Tulipafosteriana‘Albert heijn’为对照,研究其红色芽变品种‘上农早霞’开花过程中花色、色素组成及含量的变化。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进行花色描述,利用特征颜色反应确定色素类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花色苷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Albert heijn’和‘上农早霞’花朵完全着色时花瓣中含花色苷及黄酮类,含少量叶绿素,不含类胡萝卜素。‘Albert heijn’花瓣中检测到矢车菊3-O-芸香糖苷和天竺葵3-O-芸香糖苷,以前者为主。‘上农早霞’花瓣中检测到天竺葵3-O-芸香糖苷、天竺葵3-O-乙酰芸香糖苷和天竺葵3-O-双糖苷,其中天竺葵3-O-乙酰芸香糖苷含量最高。花朵发育过程中2品种花瓣中各花色苷含量不断上升,‘上农早霞’总花色苷的含量及上升幅度显著高于‘Albert heijn’。花朵完全开放时‘上农早霞’花瓣中总花色苷含量为‘Albert heijn’总花色苷含量的3.1倍,此时‘Albert heijn’花瓣中矢车菊苷元衍生物含量占总花色苷含量的70.8%,而‘上农早霞’中天竺葵苷元衍生物含量占总花色苷含量的94.9%。‘上农早霞’与‘Albert heijn’花瓣中花色苷组成及含量差异是造成两者花色不同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解析地方大麦籽粒的花色苷成分及其含量差异,有利于挖掘花色苷或花色苷单体含量较高的大麦种质。本研究利用甲醇溶液提取25个颜色不同的地方大麦品种籽粒花色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花色苷成分及其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盐城红茎’大麦(ZJ16)等5个地方大麦品种籽粒不含花色苷成分;‘上海六棱紫’大麦(ZJ19)等20个大麦品种籽粒含有包括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在内的36种花色苷成分,每个品种籽粒平均含有6.4种成分;其中,‘宜平长方头’(ZJ174)含有17种,ZJ174等4个品种籽粒还含有滞留时间不同的特有成分。不同品种中花色苷质量分数在0.00~182.41μg/g之间,其中,ZJ174的最高。黄色籽粒均不含花色苷成分,紫色、紫黑色、黑色、蓝色和褐色籽粒分别含有24,22,14,11和2种成分。与褐色等3种籽粒中花色苷质量分数相比,紫色和紫黑色籽粒中花色苷质量分数较高,5种颜色的大麦籽粒均含有不同滞留时间的高质量分数成分和特有成分。不同品种和颜色不同的大麦籽粒中花色苷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不同,大麦籽粒颜色可作为花色苷成分的辅助选择标记。‘宜平长方头’(ZJ174)、‘黄岩乌茎麦’(ZJ207)、‘黑大麦’(YAU)、‘喜马拉雅22’(DQ6)等4个大麦品种可用于花色苷的提取,也可用作专用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不同果皮颜色中国野生刺葡萄(Vitis davidii)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为中国野生刺葡萄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白色及黑色果实的中国野生刺葡萄、欧亚种葡萄‘白比诺’及‘黑比诺’为材料,利用HPLC-ESI-MS/MS分析不同发育期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序列检测分析几种刺葡萄VvmybA1基因序列的不同,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花色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锦葵色素葡萄糖苷(Malvidin 3-O-glucoside)仅在黑色果实转色后被检测到,其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色果实和‘黑比诺’中的含量分别为0.12~7.14 mg/kg与4.90~180.79 mg/kg,其他花色苷如矢车菊素3,5-O-双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5-O-glucosid)、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Delphinidin 3-O-glucoside)、花葵素3-O-葡萄糖苷(Pelargonidin 3-O-glucoside)、矮牵牛色素3-O-葡萄糖苷(Petunidin 3-O-glucosid)等在黑、白色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期均能检测到,其含量为0.01~49.28 mg/kg。VvmybA1a等位基因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白色果实中都存在,且序列与欧亚种一致;VvmybA1c等位基因只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色果实中可检测到,与欧亚种相比其序列有33 bp的插入片段和47 bp的缺失片段。MybA1基因只在黑色果实成熟期表达;合成花色苷的关键结构基因UFGT在供试葡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在黑色果实成熟期显著高于白色果实;F3′5′H、GST及OMT等结构基因也在黑色果实成熟期表达上调,而其他结构基因的表达则在中国野生刺葡萄和欧亚种之间表现出了较大差异。【结论】中国野生刺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具有特殊结构,与欧亚种葡萄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不同果皮颜色中国野生刺葡萄(Vitis davidii)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为中国野生刺葡萄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白色及黑色果实的中国野生刺葡萄、欧亚种葡萄‘白比诺’及‘黑比诺’为材料,利用HPLC-ESI-MS/MS分析不同发育期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序列检测分析几种刺葡萄Vvmy-bA1基因序列的不同,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花色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锦葵色素葡萄糖苷(Malvidin 3-O-glucoside)仅在黑色果实转色后被检测到,其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色果实和‘黑比诺’中的含量分别为0.12~7.14mg/kg与4.90~180.79mg/kg,其他花色苷如矢车菊素3,5-O-双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5-O-glucosid)、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Delphinidin 3-O-glucoside)、花葵素3-O-葡萄糖苷(Pelargonidin 3-O-glucoside)、矮牵牛色素3-O-葡萄糖苷(Petunidin 3-O-glucosid)等在黑、白色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期均能检测到,其含量为0.01~49.28mg/kg。VvmybA1a等位基因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白色果实中都存在,且序列与欧亚种一致;VvmybA1c等位基因只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色果实中可检测到,与欧亚种相比其序列有33bp的插入片段和47bp的缺失片段。My-bA1基因只在黑色果实成熟期表达;合成花色苷的关键结构基因UFGT在供试葡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在黑色果实成熟期显著高于白色果实;F3′5′H、GST及OMT等结构基因也在黑色果实成熟期表达上调,而其他结构基因的表达则在中国野生刺葡萄和欧亚种之间表现出了较大差异。【结论】中国野生刺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具有特殊结构,与欧亚种葡萄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8个蓝莓品种果实的理化成分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理化成分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糖酸比在10.12%~18.61%之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在2.8×104~3.7×104 U/kg之间;K、Mg、Ca、Fe、Zn等元素的含量均较高,维生素B1、B2、B6和Ve的含量也较丰富;灿烂、园蓝、粉蓝3个品种的花青素苷总量分别为187.84、350.76和269.67 mg/100g。另外,对蓝莓果实各理化成分的功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野生黑果枸杞资源果实多酚组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其果实在传统中药中被用来治疗心脏病、月经异常及停经等疾病。近年来,发现多酚特别是花色苷类物质是其主要的功效成分。测定并评价不同产地野生黑果枸杞果实中花色苷等多酚的组成情况,为黑果枸杞的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采用HPLC-MS 方法分析鉴定黑果枸杞酚类物质组成及结构;并根据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总花色苷含量及多酚共有峰峰面积分别对26个不同产地黑果枸杞的多酚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6个不同产地的黑果枸杞资源果实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总花色苷含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8.25-87.77 mg GAE·g-1、18.03-60.44 mg RE·g-1、8.21-31.46 mg·g-1。不同产地的材料间差异较大,其中青海格尔木乌图美仁、新疆甘河子、新疆巴仑台镇、宁夏贺兰12-01黑果枸杞总酚、总黄酮及总花色苷含量较高;通过HPLC-MS分析鉴定,19个多酚类化合物被鉴定出。其中7个为酰化类花色苷,主要花色苷为Petunidin-3-O-rutinoside (cis-p-coumaroyl)-5-O-glucoside。在所有供试黑果枸杞不同产地的材料中共检测到12种共有酚类化合物,其中Petunidin-3-O-rutinoside (cis-p-coumaroyl)-5-O-glucoside在所有供试黑果枸杞中的含量均最高,是黑果枸杞花色苷类多酚的主要成分。各产地样品HPLC特征图谱相似,有个别质量较差的情况存在;聚类参数不同,聚类结果略有差异。根据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总花色苷含量聚类,聚为7类,甘肃民勤中渠、新疆喀什、宁夏贺兰12-1聚为第六类,新疆甘河子单独聚为第七类,该两类总酚、总黄酮及总花色苷含量均含量分别介于57.74-87.77 mg·g-1、41.52-55.46 mg·g-1和12.25-28.54 mg·g-1。总酚、总黄酮及总花色苷含量都很高,特别是新疆甘河子产地,可作为以多酚和花色苷含量为指标的优质良种材料。根据共有峰面积共聚为5类,其中宁夏贺兰12-1、青海格尔木乌图美仁、新疆甘河子为一类,该类峰面积很高,其中主成分峰面积介于2 350.84-3 092.94。新疆巴轮台镇单独一类,其主成分峰面积高达为3 579.96。【结论】26个不同产地的黑果枸杞中多数富含多酚类物质,特别是酰化矮牵牛素花色苷含量丰富,是较好的开发富含花色苷类多酚的功能性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花色是植物的重要观赏性状,花色苷在花色呈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花色苷种类及其含量进行分析,可以为解析花瓣呈色的机理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以映山红亚属3个杂交组合的双亲及其子代共36份样品为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定性定量检测花瓣中花色苷的组分,并分析花色苷在亲子代中的分离变化规律。  结果  本研究中共检测到17种化合物,其中芍药色素3-O-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半乳糖苷、锦葵素3-O-半乳糖苷和矮牵牛素3-半乳糖苷首次在映山红亚属植物中检测到。映山红亚属植物中的花青素以矢车菊素和芍药色素为主,且主要以阿拉伯糖苷的形式存在。其中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色素与映山红亚属花瓣的红色着色相关。飞燕草素3-阿拉伯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和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映山红亚属花瓣的紫色着色相关,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与花瓣紫红色着色相关。花色苷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矢车菊素类和芍药色素类糖苷表现出超亲遗传的特性,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表现出偏向父本遗传的特性。  结论  本研究从花色苷种类和含量角度解析了映山红亚属花色呈色机制,同时也为花色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以晋西黄土高原地区四个单品种(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和梅鹿辄)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和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技术对其理化指标和花色苷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赤霞珠酒的总酚含量和蛇龙珠酒的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在四个品种的葡萄酒中共检测中36种花色苷物质,其中包括5种花色苷单体,15种花色苷衍生物和16种聚合花色苷,并且有32种物质在四个品种的酒样中同时被检出。蛇龙珠酒中5种花色苷单体含量最高,其它三个品种较为接近。品种和生态条件能对葡萄酒的酚类物质总量及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花色苷(Anthocyanins)是蓝莓果酒色泽和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但在发酵过程中许多因素会导致花色苷的分解,包括pH值、发酵温度、SO2等因素。花色苷含量的减少不仅会使蓝莓果酒的色泽降低,还会影响其营养价值,从而大幅降低产品价值。因此,为提高蓝莓果酒色泽与风味,以“莱格西”蓝莓为试验原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蓝莓果酒的主发酵工艺参数,并对优化后的蓝莓酒进行品质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探究初始pH值、SO2添加量、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主发酵工艺参数,最后分别采用气相色谱(GC)、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SPME-GCMS)对蓝莓酒中高级醇及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最佳主发酵工艺参数为:初始pH值为3.1、SO2添加量为120 mg/L、发酵温度为24℃、酵母接种量为0.5 g/L,在此条件下,花色苷含量为(110.78±3.56)mg/L,感官评分为82.54,从蓝莓酒中共检测出4种高级醇,总量为252.9...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种植地域对“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武汉、西安、陵水、宁波等14个地区种植了该黑米品种,通过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不同种植地域来源的“华墨香5号”样品中靶向代谢物,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种植的“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来自西安地区样品检出量最高,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2.855 mg/g、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0.491 mg/g、原儿茶酸0.088 mg/g;黄石地区样品检出量最低,分别为0.865、0.162、0.048 mg/g。表明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积累显著受到种植环境影响,为生产高营养价值黑米,需针对特定品种筛选合适的种植地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花色苷组成成分及其理化因子对换锦花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换锦花花色苷成分,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ADA)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和金属离子浓度等理化因素对换锦花花瓣花色苷呈色变化规律的影响。  结果  ①矢车菊素、天竺葵素和飞燕草素是换锦花花色苷主要成分。②温度低于30 ℃、避光和pH≤3.0时换锦花花色苷溶液比较稳定;高温、强光和高pH会使花色苷降解,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程度越大;Al3+、Fe2+、Cu2+、Fe3+均使花色苷溶液颜色发生变化,Ca2+、Zn2+、Mg2+和K+对花色苷呈色影响不大,但金属离子浓度为0~0.01 mol·L?1时对换锦花花色苷有一定的增色效应,Fe2+浓度越高增色作用越明显。③高温、强光和pH的变化对换锦花花色苷主要成分质量分数有一定的影响。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质量分数随着时间、光照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则呈相反趋势,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在光照和温度不同条件下较稳定。随着pH增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质量分数逐渐降低,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逐渐增加。  结论  换锦花花色苷的主要成分是矢车菊素、天竺葵素和飞燕草素;高温、强光和高pH对花色苷有降解作用,可导致花色苷之间结构的转变。图7表1参29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元宝枫不同季节、不同生理状态叶片中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索元宝枫叶片颜色的遗传调控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元宝枫不同基因型叶片中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的季节差异。在春季新稍嫩叶中,基因型1-1号和6-1号均含Cy3R和Cy3G,基因型1-6号仅含Cy3G;基因型1-1号花色苷含量最高(38.66 ug/g)。在秋季转色叶片中,基因型6-1号含有Cy3R、Cy3G和Cy Dig 3种花色苷,基因型1-6中花色苷含量最高(152.16 ug/g)。基因型1-6号中春季和秋季叶片中检测到完全不同种类的花色苷,春季叶片中含有Cy3G,秋季叶片中含有Cy3R和Cy Dig,其他两个基因型检测到的花色苷种类也有差异,秋季转色叶片中花色苷平均含量是春季新稍嫩叶中的4倍,所有3种基因型的春季新稍嫩叶中都没有检测到Cy Dig。元宝枫不同基因型的叶片中花色苷种类和含量不同,同一基因型在不同季节不同生理状态的叶片中花色苷种类和含量也不同,秋季叶片转红色的基因型含有高量的矢车菊素的葡萄糖苷,秋季叶片转黄的基因型也含有稍低量的矢车菊素的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