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目的】以近年来广西发展的一年三熟"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其增产、增效机理及玉米、大豆种间作用关系,为更好的利用推广该模式的间套作优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土地当量比(LER)、种间竞争力(A)、产量、经济效益等不同量化指标对广西"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A1)、"春玉米/夏大豆"(A2)2种间套作模式和"春玉米—夏大豆"(A3)、"春大豆—夏大豆"(A4)2种一年两熟轮作种植模式进行评定,以探讨A1种植模式产量、经济效益及种间竞争力变化。【结果】相较于各作物单作,一年三熟"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下,春大豆、春玉米植株变高,产量降低;夏大豆百粒重增加,产量增加;LER=2.490,Ams10,Ams20,全年粮食总产量、经济效益高于A2、A3和A4,施肥量最少,生态效益最好,表现出明显的间套作优势。【结论】"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可同时满足粮食增产、经济效益增长等多目标的要求,可在广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通过光温系数的修正,计算了甘肃河西走廊单作小麦、单作玉米、单作豌豆、小麦间作玉米、豌豆间作玉米等5种作物种植模式的光温潜力.结果表明,大多数单作种植模式不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间套作种植可以衍生作物覆盖时间,当前主要的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小麦间作玉米、豌豆间作玉米)更有利于热量资源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四川大豆稳步发展,年播种面积增加到40万hm2以上,2021年全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任务扩种大豆6.67万hm2,大豆种植方式主要是旱地新两熟制模式、玉米间套作和幼林间作模式.当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规模化种植经营逐步形成,传统的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耕地面积有限、大豆玉米供需缺口巨大及争地问题突出等困扰国家粮油安全的“卡脖子”问题,农业农村部于2022年起在全国试点着力推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对传统间套作模式的重要创新,兼具土地资源优化、土壤肥力及作物产能提升等多重优势,最初在我国西南地区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果良好,但该技术模式对品种选择、田间配置、机械化应用等要求较高,在全国推广成效中存在区域差异。本文通过淮北市连续两年的示范基地测产和田间调研分析结果,准确掌握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当地的应用推广成效,探讨技术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优化完善区域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陕南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经过多年栽培实践,将马铃薯玉米间套技术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有机结合,总结出了马铃薯-玉米-大豆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在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基础上,增收一季马铃薯和一季大豆,增加了粮豆产出,提高了种植效益,在陕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本文对该模式及关键技术做了详细介绍,以期能够进一步指导种植户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间套作种植模式,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助力。结合区域种植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遴选了产值高、效益好,用养结合,且产业前景较好的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优化集成了相关的种植技术,经过多年实践,构建了适宜丘陵旱地带状套作的用养结合高效种植模式——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大豆。该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效益,可结合区域特点,以及养殖业、蔬菜加工业的规模和需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玉米与不同作物间套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玉米单作方式相比,玉米与不同作物间套作更能提高玉米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植株氮磷钾养分累积以及产量。4种间套作方式中,玉米花生、玉米大豆间作在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方面提高幅度较大;植株氮磷钾养分累积方面,则以玉米大豆间作处理的氮素累积最大,可达224.6 kg/hm2,以玉米红薯套作处理的磷、钾养分累积最大,分别为117.72、352.84 kg/hm2;产量方面,玉米红薯套作、玉米大豆间作较玉米单作增产率分别达75.7%、47.5%。  相似文献   

8.
正间套作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内土地生产能力的集约化和现代化农业栽培技术。农作物间作是指在同一个地块或者同一个生育期内,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长发育时间相同或相似的农作物。而套作技术主要是指在前茬作物生长后期,在前茬作物行间播种或者其他农作物的农业生产方式。间套作技术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光和内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具有积极作用。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  相似文献   

9.
小麦-玉米-大豆高产间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玉米-大豆高产间套模式,一年三熟种植,调整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在陕西省陇县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研究,阐明玉米间套大豆的5种不同规格带状模式对主栽作物玉米和次栽作物大豆产量、产值等方面的影响,从而科学地提出了最佳的玉米间套大豆的复合带状模式,其比对照复合增产10.170%(主栽玉米4.160%、次栽大豆161.000%)、复合增值25.510%(主栽玉米4.340%、次栽大豆161.000%),其增产增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建平县位于辽宁西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要地貌特征,耕地中水田少,旱田多;旱田中坡地多,平地少。这样的地势地块多以种植玉米为主,但是单纯的清种玉米产量低,质量差。近几年,玉米与大豆间套作技术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两者间套作种植能充分利用空间利用光热资源,两种作物优势互补,既  相似文献   

12.
玉米、棉花与其他作物间套种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种植体系.在多层次的合理间套中,必须明确玉米、棉花是间套作物中主要作物的地位,要妥善解决好玉米、棉花与间套作物争光、争肥、争地的矛盾,千方百计减少玉米、棉花的影响,做到稳定玉米、棉花单产.玉米、棉花与多种作物的间套是一种复合的群体结构,要针对间套作物的生育规律与特点,采取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豆玉米供需矛盾是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重要难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将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支持并推广该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套作,充分利用玉米的边行优势,实现作物间的协同共生,是现代高效集约化、新型立体农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以地域划分的间作或套作种植模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大豆和玉米适宜品种选配按地区进行了阐述,对田间配置参数中的带宽、行比、带间距、密度与播期按种植模式进行了归纳,对田间管理的施肥、控旺、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进行了详述,对复合种植技术中所选用的播种机械和收获机械进行了综述,并着重对国内外播种机械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播种机进行探究,指出目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没有规范的指引、复合播种机过于简单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精密化播种机械的建议,以期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播种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间套作是在主要作物间隙种植其它作物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农作物间套种可以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农民增产增收,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玉米和花生是传统的农作物,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这两种作物的共生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推广,成为主要的间套作方式之一。结合间套作作物的特点,选择相互适应的农作物进行套种,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复种指数,作物间可以相互影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通过共生期营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土地短缺成为农业逐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如何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是当前阶段的重点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间套作技术使土地短缺有了一定缓解。基于此,本文针对大豆—玉米间套作主要模式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和大豆是勐伴镇主要的旱地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大春播种时少雨干旱及部分香蕉地退蕉还田之后,两种作物年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稳定在2.2万亩左右,占全镇粮豆播种面积的67.1%。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2012至2013年,在勐伴镇钟山村指导群众进行玉米、大豆作立体间作高产栽培模式种植(即起厢种植大豆,隔沟起厢种植玉米)获得成功。从种植过  相似文献   

17.
玉米和大豆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重要的农业产品,既是重要的食物需要,又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和工业的加工原料.然而,玉米和大豆是同季旱粮作物,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将永远无法满足玉米和大豆净作用地需求[1].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短缺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高产出、可持续发展道路. 1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农作物间套种是一种传统的农业技术,是生长在同一田地上的2种或2种以上的农作物,它们的生长时间与生产季节均相近,按照一定占地比例将它们进行种植的技术。阐述了国内外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概况,论述了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发展的意义,介绍了农作物间套种的原则,并提出了发展农作物间套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禄丰县常年种植玉米13.5万亩,大豆1.1万亩左右,且多为净种,每年一茬,这种单一的传统种植模式,对于合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增产潜力成为制约因素。为改变这一状况,禄丰县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玉米间套大豆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取得明显成效。现结合生产实际将玉米间套大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应用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时,能够利用玉米与大豆2种作物互补的特点,将2种作物种植在一起,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农田的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深入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的概念、优势、应用的方法,并提出了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推广的措施,希望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