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是指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发的一种疾病,往往发病迅速,且危害很大。在通常情况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会与大肠杆菌、鸡支原体以及鸡新城疫等混合感染,从而在影响鸡的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危害十分严重。鉴于此,本文将首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简单说明,然后重点分析其诊断方法、治疗技术以及预防措施,为日后更好地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供一些建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症的传染病,造成1 000多只鸡发病,已经死亡鸡200多只。对剩余800只感染发病鸡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IBDV往往与鸡新城疫、大肠杆菌以及鸡支原体病形成混合感染,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将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进行分享,旨在为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腔上囊炎、甘保罗病等,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疾病.然而,又因为多数雏鸡是在母源抗体水平甚高的日龄被感染的,所以病毒感染使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引起免疫抑制,造成机体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引起多种疾病继发感染.本文就一起罗曼商品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治过程及防制方法进行阐述,并对发病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腔上囊炎、甘保罗病等,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疾病.本病遍布于全世界大多数养鸡业集中的地区,在个别鸡群中可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然而,又因为多数雏鸡是在母源抗体水平甚高的日龄被感染的,所以病毒感染使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引起免疫抑制,造成机体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引起多种疾病继发感染.本文就一起罗曼商品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治过程及防制方法进行阐述,并对发病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疾病,鸡大肠杆菌病更多继发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病毒性疾病,给养鸡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近期我站诊治的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大肠杆菌病混感病例诊治情况及防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突然发病、排白色稀便、肌肉出血、法氏囊肿胀、坏死或萎缩为特征的雏鸡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雏鸡,在感染后对法氏囊造成的损伤严重,法氏囊作为中枢免疫器官,会影响到B细胞的产生,从而使得抗体产生受到影响,使得病鸡出现免疫抑制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鸡群对其他疾病的易...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养鸡场的感染是普遍现象,因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所造成的发病、死亡和免疫抑制等问题,在养鸡场表现严重,给养鸡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广大养鸡者应引起对该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以及死亡率高,且能够引起鸡体免疫抑制,成为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基于此,笔者对IBD进行了综合阐述,旨在为本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能引起机体发生原发感染、发病甚至死亡外,更严重的是致使被感染鸡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产生免疫抑制,结果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致使鸡并发或继发多种疾病后,造成更大的损失。现将我县某鸡场发生的一起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鸡肾脏疾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的肾脏疾病已成为鸡病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疾病。由于肾脏疾病本身的特点,也由于现阶段鸡病的流行及发病的复杂性,造成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忽视了肾脏疾病的发生与存在,以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造成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一是传染性的原因,二是非传染性的原因。这些因素往往单独或交织在一起引起发病。1.1传染性的原因。①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已经从患鸡的肾分离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②传染性法氏囊病:多见到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是同时存在的,然而引起肾病的病原体,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腹泻及法氏囊水肿、出血以及有干酪样渗出物为特征[1]。本病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大量从国外引种,检疫不规范导致此病传入我国。由于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给养鸡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易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提出个人见解,给同行们  相似文献   

1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波罗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生病的鸡耐过后,还会使机体引起免疫抑制,因此是影响养鸡产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十多年来,养殖量的增加,加上广西的养殖又多是粗放式养殖。一些养殖户,不重视疫苗的预防,而造成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造成较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雏鸡免疫抑制疾病,主要引起3~12周龄的雏鸡和青年鸡发病。该病的危害性主要在于造成鸡只直接损伤或感染,雏鸡严重免疫抑制,对其它病的疫病易感性增强,疫苗免疫失败。目前商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性疾病。本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若诊治不及时可造成鸡群大规模的死亡。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例非免疫鸡群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3~6周龄的鸡发病,还可导致感染鸡产生免疫抑制,致使机体免疫应答降低和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增高,造成更大的损失。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病毒的抗原变异及血清不同亚型的存在等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养鸡场的感染是普遍现象,因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所造成的发病、死亡和免疫抑制等问题,在养鸡场表现严重,给养鸡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广大养鸡者应引起对该病的高度重视。就如何加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笔者提出如下意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 bur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导致雏鸡和青年鸡发病死亡,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较高的死亡率,对养鸡业可造成严重危害。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虽然有疫苗预防,但保护效果欠佳,尤其发病时用一般化学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IBD对养鸡业危害巨大,一方面由于鸡只死亡率、淘汰率增加,影响鸡体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IBDV诱发免疫抑制,使鸡体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或无免疫应答,同时由于机体免疫机能下降,病鸡对病原体易感性增加,容易并发或继发多种其它疾病。本文就我国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特点、控制对策及治疗措施作一简述,以供从事养鸡生产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不仅引起鸡发病死亡,饲料报酬降低及增重减慢,更主要的是破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造成免疫抑制,从而使鸡对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增加,并导致鸡群各种疫苗接种出现免疫失败,从而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