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科尔沁沙地1年生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适宜条件、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等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和比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幼苗叶片含水量逐渐降低,茎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根系含水量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大于适宜条件;叶片面积在适宜条件和轻度胁迫下显著增加,在中度胁迫下下降;比根长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无法存活。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榆树幼苗保证存活生长的最低土壤含水量为7.15%。  相似文献   

2.
以抗旱性较强的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红丽’幼树为试材,采用"喷施ABA+干旱处理"和"喷水+干旱处理(对照)"2个处理组,测试不同干旱条件下ABA处理的观赏海棠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可溶性蛋白和脱水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ABA处理的‘王族’叶片RWC显著升高,REC和SPC显著降低,而‘红丽’的相应指标变化则相反。SDS-PAGE分析表明:ABA处理分别引起了干旱处理过程中‘王族’叶片14.8,18.0,46.2,50.9,78.1,145.2ku和‘红丽’叶片14.4,18.0,32.8,46.2,89.6,141.0ku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分别诱导‘王族’叶片14.8,51.0ku和‘红丽’叶片14.4,32.8ku脱水素的积累;ABA处理显著地的诱导2品种叶片干旱处理开始时脱水素的积累,并降低干旱处理7天后‘王族’叶片14.8,51.0ku和‘红丽’叶片14.4ku的积累。ABA能够诱导正常水分条件下观赏海棠叶片脱水素的表达,但当植株处于干旱胁迫时,ABA抑制其叶片中被诱导的脱水素的积累,并且此抑制作用与品种间抗旱性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观赏桃Amygdalus persica属桃属中的花桃,以花色艳丽、开花繁茂、品种丰富、花态别致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蔡甸区大好河山景区2012年2月从武汉植物园引种‘菊花桃’、‘迎春’、‘满天红’等3个品种进行了栽培试验,2014年5月对这3个品种进行了生长量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瑛  胡晓清 《绿色科技》2023,(13):163-166+177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云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正常水分处理为对照,设置3个水分胁迫处理,分别为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对云杉云杉幼苗的生长特性、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云杉云杉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影响显著,显著降低了云杉幼苗种苗高、地径、新梢长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其中在轻度干旱下的影响不显著,随着干旱程度继续增加,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水分胁迫显著提高了丙二醛含量,SOD、POD、CAT、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中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说明轻度胁迫对云杉没有显著影响,云杉幼苗可以承受中度水分胁迫,重度胁迫超过其自身承受范围。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发育。通过选取辽宁阜新章古台沙地1年生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田间持水量80%、60%、40%和20%等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株高、基径及叶片、茎和根系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幼苗茎和根系的生物量逐渐降低;但轻度干旱胁迫增加了株高和基径的生长,提高了叶片生物量,以抵御干旱胁迫的影响。中度干旱胁迫下,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分配的比例,从而更利于获取水分资源适应干旱环境;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无法存活。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榆树幼苗保证存活生长的最低田间持水量为40%。  相似文献   

6.
为给观赏桃的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照手桃’Prunus persica‘Terutemomo’为研究对象,在其花前期及花中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GA),研究其对‘照手桃’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花前期还是花中期的处理,GA对‘照手桃’花芽、花蕾及花瓣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并对‘照手桃’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C/N值及内源激素(GA、IAA、ZR、ABA)产生有利的刺激效果,增强了‘照手桃’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照手桃’开花。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结构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结构的影响,了解其干旱适应机理。[方法]以7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设置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5%20%(重度干旱胁迫)、20%25%(中度干旱胁迫)、25%30%(轻度干旱胁迫)和自然状况(对照),通过制作石蜡切片、临时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及测定叶片外部形态特征、叶片下表皮气孔特征、叶肉和叶脉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油茶单叶鲜质量、单叶干质量和单叶饱和质量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叶片厚度、叶片大小显著降低;叶片下表皮气孔面积、气孔周长、气孔开度、气孔器大小均显著减小,气孔密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叶片上表皮、下表皮厚度显著减小,上角质层厚度、下角质层厚度显著增加,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显著降低,海绵组织厚度变化差异不显著;叶片主脉厚度与主脉突起度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而显著增加,木质部厚度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及维管束短径在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低于对照,不同干旱处理对韧皮部厚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油茶叶片结构的变化均是油茶应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特征,油茶植株能够根据水分亏缺程度调整叶片结构以维持生存和生长,对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观赏桃在湖南省长沙地区的观赏特性及其价值,为长沙地区引种栽培桃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桃花园中18个观赏桃品种的花期物候期及其花色、花量、花瓣数、花冠直径(盛开时花朵自然张开的直径)、雄蕊、雌蕊、萼片数等观赏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相关观赏性指标进行赋分评价.[结果]18个观赏桃品种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多油辣木幼苗设置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幼苗叶片组织含水量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则是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强度下先增后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天数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在处理前期变化不大,而后期出现大幅度的增加,且会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而加大;相对电导率也都是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大和干旱时间的延伸而不断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是轻度干旱胁迫下呈现上升趋势,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下都是随着时间的延伸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叶绿素变化范围不大,但均低于对照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辣木幼苗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对其抗旱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柳杉等24个喀斯特山地主要适生树种一年生幼苗不同季节的耗水量进行比较研究、各树种幼苗在不同土壤干旱水平(A:无干旱胁迫;B:轻度胁迫;C:中度胁迫;D:重度胁迫)下的耗水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幼苗耗水量的季节变化为:常绿树种幼苗耗水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落叶树种幼苗耗水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不同土壤干旱水平下,各树种幼苗耗水量均表现为:A>B>C>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花榈木幼苗接种不同根瘤菌对中度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筛选促进幼苗抗旱的优良菌株。[方法]以接种不同菌株根瘤菌的花榈木幼苗和不接种的花榈木对照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进行持续干旱的胁迫试验。测定接种不同根瘤菌后的花榈木幼苗在中度干旱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荧光等相关生理指标,并对各处理幼苗进行隶属函数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能显著降低中度干旱胁迫对花榈木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与对照比较降幅为29.4%73.9%。与对照相比,接菌处理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以及SOD活性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99.8%、135.3%和200.2%,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降低26.2%78.0%,光合速率最高比对照提高11.6倍。受到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根瘤菌的花榈木幼苗PSⅡ反应中心内的光能转化效率和PSⅡ的潜在活性提高,对干旱胁迫的调节适应能力较强。[结论]不同根瘤菌菌株对幼苗的抗旱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接种10号、11号、9号、16号、7号、13号菌株的花榈木幼苗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62 0.81,为高抗旱处理,可初步作为优良的抗旱菌株。  相似文献   

12.
比较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4种ERM真菌对桃叶杜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ERM真菌均能显著促进桃叶杜鹃幼苗的生长,提高桃叶杜鹃在水分胁迫下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对照不接菌处理表现出较好的抗旱能力;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接菌组比对照(CK)能合成更多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来维持桃叶杜鹃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接菌组较CK有效提高水分胁迫下桃叶杜鹃SOD、POD、CAT保护酶活性;接菌组显著降低水分胁迫下MDA含量生成,接菌与不接菌处理差异显著;ERM真菌能有效增强桃叶杜鹃的抗旱能力,以TY29和TY35处理在轻度水分胁迫下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促进毛红椿幼苗抗旱性机制,以毛红椿幼苗为材料,探究接种AMF对毛红椿幼苗在正常浇水(NW)、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处理下的生长和光合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毛红椿幼苗生长和生理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但接种AMF可缓解干旱胁迫对苗木生长的抑制,显著促进毛红椿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P<0.05)。接种AMF与对照(CK)的毛红椿幼苗叶片除气孔导度(Gs)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差异不显著外,Gs在另外3个干旱胁迫处理下及蒸腾速率(T 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在4个干旱胁迫处理下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接种AMF毛红椿幼苗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较CK提高了26.45%,其可溶性蛋白(Sp)含量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旱胁迫下,与CK相比,接种AMF毛红椿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4.
以草莓品种‘丰香’、‘章姬’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钙处理对草莓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外源钙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草莓叶片脯氨酸的含量,降低质膜透性,缩小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幅度,从而减轻膜的损害,提高草莓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油茶成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对油茶成林光合作用的影响,从而为油茶大田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参考,以7年生‘长林4号’油茶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处理:重度干旱胁迫(T1,土壤含水率15%~20%)、中度干旱胁迫(T2,土壤含水率20%~25%)、轻度干旱胁迫(T3,土壤含水率25%~30%)和对照(CK,无干旱),采用自动灌溉设备控制土壤水分,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油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加,油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呈下降的趋势,胞间CO_2浓度(C_i)总体呈现上升趋势;P_n、T_r、G_s日均值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逐渐下降,日变化曲线由"双峰型"逐渐过渡为"单峰型",C_i在中度、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轻度干旱胁迫、对照处理下C_i日变化曲线呈"W"型变化,且均在10:00和14:00出现低谷,WUE在重度干旱胁迫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存在小幅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5种狼尾草的耐旱能力,对它们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与生理变化进行研究,进行为期20d的自然失水胁迫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狼尾草叶片含水量持续下降,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矮株’狼尾草,最小为东方狼尾草;自然干旱胁迫后第20天,5种狼尾草的根冠比增加幅度由高至低依次为:东方狼尾草29.3%、‘紫叶’狼尾草28.7%、‘小兔子’狼尾草12.1%、‘阔叶’狼尾草6.9%、‘矮株’狼尾草-20.0%;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狼尾草的膜透性均呈上升趋势,上升的幅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东方狼尾草55.2%、‘紫叶’狼尾草74.3%、‘小兔子’狼尾草163.4%、‘阔叶’狼尾草183.1%、‘矮株’狼尾草194.3%;比较枯叶率和生理指标后认为5种狼尾草耐旱性由强至弱的次序为:东方狼尾草、‘紫叶’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阔叶’狼尾草、‘矮株’狼尾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毛桃种子适宜的冷藏破眠时长,探究不同类型桃品种、不同接芽类型以及不同嫁接时间对冬季桃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为桃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方法]以‘霞晖6号’‘紫金红3号’‘银河’3个类型桃品种处于休眠期的叶芽和复花芽为接芽,以提前破眠培养的毛桃实生苗为砧木,设置不同砧穗组合,分别于2019年的1月24日和2月24...  相似文献   

18.
以科尔沁沙地糖槭、元宝枫和桃叶卫矛为材料,研究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3种乔木的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3种乔木的光响应曲线均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对糖槭的光能利用率影响最大,对桃叶卫矛的影响最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3种乔木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逐渐降低,元宝枫和桃叶卫矛的光补偿点呈先增后降趋势;在干旱胁迫后期,桃叶卫矛和元宝枫对光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更适合在半干旱沙地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叶珙桐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相关物质的影响,以探究光叶珙桐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设置对照组、5%、10%、15%、20%PEG-6000梯度浓度对3年生光叶珙桐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提取叶片中RWC、SOD、POD和CAT和MDA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光叶珙桐幼苗遭受干旱胁迫程度加剧与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RWC急剧减少,SOD、POD与CAT酶活均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2)SOD变化不显著,在光叶珙桐抗旱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最小;而POD活性和CAT活性均变化明显,二者协同作用,在不同程度的胁迫下分别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以降低自由基对植株造成伤害;(3)POD活性在24h轻度胁迫处理下高出CK组409.14%,CAT在重度胁迫处理下高出CK组191.49%,二者在严重胁迫(20%PEG)处理下又降至接近CK组水平,说明POD在轻度胁迫时POD发挥其保护作用,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CAT发挥着保护膜脂的主要作用,在严重胁迫下二者活性均降低;(4)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在干旱胁迫初期,在保护酶协同作用下减少了MDA的生成,在严重胁迫处理时含量积累升高到CK组含量的29.86%,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剧保护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光叶珙桐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水因子成为光叶珙桐生长的主要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产自广西的4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桂无1号’(桂1)、‘桂无4号’(桂4)、‘岑软2号’(岑2)和‘岑软3号’(岑3)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通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别对其设置10%、20%和30%共3个浓度梯度,给予持续12、24、36 h以及营养液恢复12 h处理,测定幼苗各处理的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4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4个油茶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小于对照,其中桂1和桂4下降幅度最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胁迫处理36 h后,桂1和桂4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而岑2和岑3的叶绿素含量升高且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岑2和岑3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较桂1和桂4明显。复水后,岑2和岑3较多生理指标有恢复迹象。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能力排序为岑软3号岑软2号桂无1号桂无4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