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班峰 《蚕桑通报》1999,30(4):56-56,
桑疫病又称烂头病,桑细菌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杭嘉湖蚕区均有发生,环太湖一带桑园;由于地势低洼,招风多湿,易发本病。本病为害桑树的新梢及嫩叶,使叶片出现褐斑,腐烂或卷缩,顶芽枯萎,新梢变黑,枝条细短,叶片较小,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根据发病症状不同,桑疫病分为黑枯型和缩叶型2种。黑枯型表现为明显的新梢变黑,烂头症状,病株有棕褐色点线状病斑,春夏均有发病,秋期7,8月份尤为严重。缩叶型,多在春期发生,叶片向后卷缩,后期穿孔,枝条多为裂口状病斑。本所桑园地处施家桥三工区,濒临公路,背靠荒山…  相似文献   

2.
李明芝 《北方蚕业》2001,22(1):28-29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危害桑树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河南省重点蚕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危害情况表现为:受害严重的桑园株发病率在60%左右,高达90%;新植桑园年损失桑株4%左右;严重受害桑园在植桑后十年中与正常桑园比经济损失达80%,与正常农作物比经济损失40%,桑园生产年限缩短10年左右。这种病害对蚕桑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威协性很大,已引起国家农业部重视,决定在我国重点蚕区对该病实行联防联治。   1 黄化型萎缩病的识别   1.1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识别。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在桑树生长期间,症状表现比较典型,在不同发病阶段,发病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所以病株一旦在田间出现,容易识别。该病的发生及症状表现,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   发病初期:一般从一根或2~3根枝条的顶端开始,表现出节间距离特短,叶片黄化、瘦小并稍向叶背卷缩;从整根枝条看,病、健叶大小十分悬殊,病小叶在健叶上方形成菊花状丛生。此期一般在5月中旬和8月下旬。   发病中期:随着病情发展,多数枝条乃至全株枝条表现症状,病势从枝条上部开始逐渐向下部蔓延,病叶更加黄化瘦小,明显向叶背卷缩,枝条中上部节间变短,腋芽早发,生长出较多的细小侧枝,但枝条中下部节间,叶片生长正常。此期症状一般在7~8月份表现集中。   发病后期:整株叶片黄化更甚,卷缩成猫耳朵状,靶条细弱,腋芽不断萌发,造成整株桑细枝丛生成簇,宛如扫帚状,2~3年内终致枯死。此期病状,在桑树夏伐后,表现突出,重病桑园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桑疫病已成为我市主要病害,发生面广,危害较重,对我市蚕桑生产造成较严重影响。桑疫病主要有桑缩叶型细菌病和黑枯型细菌病。经专家鉴定,近年在我市发生的主要为缩叶型细菌病。该病为害枝条和叶片,被感染的叶片初期出现油渍状病斑和褐色病斑,后期穿孔;叶脉受害后,叶片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宿豫区进行老桑更新和低产桑园改造,大面积引进育71-1新桑品种,桑疫病发生较重,本文结合实际,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桑疫病的危害症状及主要发病因素,并有针对性的介绍了一些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5.
“桑保Ⅰ号、桑保Ⅱ号”对桑疫病防治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如皋市6300km2桑园中,育71—1品种桑栽植面积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90%以上。由于该桑品种对桑疫病的抗性较差,加上我市春季多大风,夏秋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加速了桑疫病的传播蔓延。自2003年至今,桑疫病的发生呈现出逐年加重、逐步扩大的趋势,发病严重的田块,秋季整园的桑树枝条顶端发黑枯萎,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6.
<正>1993年我市桑瘿蚊暴发,受害面积近万亩,受害严重的有8000亩左右,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1/4,其中西渚乡严重受害桑园面积近4900亩,占全乡桑园总面积的72%。受害桑树枝条封顶,侧枝丛生,条短叶老,可利用叶少,影响中晚秋蚕饲养,单西渚乡少发中晚秋蚕种2500多张,减产蚕茧37%。  相似文献   

7.
我县现有桑园4万亩,其中老桑园1.2万亩,新桑园2.8万亩,年产蚕茧2.2万担左右,是江西最大的蚕桑基地县之一。近年来,我县桑园普遍流行着桑膏药病,致使树势早衰,桑叶减产,影响桑蚕生产的发展。笔者对此病的发生和防治多次进行调查研究,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3,40(3):51-51
问:今年春我种了三亩桑,7月份发现有些桑树全株叶片同时出现失水凋萎,但叶片仍保持绿色,相邻的老桑园也有部分桑树枝条中上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变褐干枯,逐渐扩展到全株,最后桑树死亡,但树体枯死速度较慢,这种桑病是什么病?如何防治?答:根据你的描述,推断此病是桑青枯病。此病是因细菌侵染桑树根部导管,妨碍水分运输,造成叶片干枯。病菌传播途径主要有带病苗木的种植、嫁接,以及土壤、流水、剪枝、锄头等工具的传播。该病通常在4~11月发生,7~9月份为害严重。幼龄桑发病较老桑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桑地较地势高的桑地发病重。防治方法:(1…  相似文献   

9.
桑树断枝病是我省近年来在桑树上发生的一种新型病害,国外未见报道,其症状与四川省断梢病相似,病害主要发生在春伐桑枝条的基部,故我省定名为桑树断枝病.该病在我省首次发生于兰溪市横溪镇国庆村,1974年少量桑园局部发生,1978年曾再度少量蔓延,到1989年大暴发,全镇26个村均有此病发生,其发病率达80%以上,枝发病率高达90%以上,全镇466公顷桑园中有266公顷发病,占总面积57%,本病已成了该镇的主要病害,春叶损失2500吨,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蚕桑生产.1995年据海宁桑保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镇部分桑园桑拟干枯病发生较多,此病常与芽枯病并发,使冬芽不能萌发,轻者造成春叶减产,影响春蚕饲养;重者全株枯死。针对该病发生与流行规律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该病多发于早春桑树发芽前后,发病初,在冬芽附近的枝条表面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随病势扩展相互连接成大病斑。当病斑环绕枝条一周时,病斑上部枝条坏死,病部外皮平滑易剥离。 1 发生原因该病病原为真菌中的子囊菌,病原菌孢子在枝条  相似文献   

11.
桑疫病是蒙自市冷泉镇春季主要桑树病害,影响春蚕的饲养量和春蚕收蚁时间。本文对不同海拔不同地块桑园的桑疫病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桑园桑疫病细菌的存在是桑疫病发生的前提条件,低温、冰雹、北风是桑疫病发生的诱因。桑疫病的危害程度与桑园的海拔高度、桑树品种、地形、管理水平以及提前预防、灾后防治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东台市是江苏省重要的蚕茧主产区。桑橙瘿蚊是我市近年来夏秋季桑园害虫中危险性最大的害虫。于1990年9月在我市新农镇临海村发生,1991~1992年蔓延到新街、新曹、三仓镇等,发生面积近2000亩。2000年秋蚕期在我市13个镇面积近3万亩桑园暴发成灾,2003年6月仅在4个蚕桑镇发生,面积2000多亩,经过全力防治,有效控制了其危害和蔓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为此,我们对该害虫暴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介绍如下:1 危害症状 桑橙瘿蚊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和嫩梢之间,以口器锉伤顶芽组织,吸取汁液,致使顶芽弯曲畸形,枝条封顶,停止向上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盐城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桑树品种比较单一,原当家品种“湖桑32号”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与“育71-1”相比,枝条弯曲、产叶量低、抗虫性差等,不适应当前新的生产模式的需要。“湖桑32号”的亩平发种量一直维持在3张左右,而“育71-1”桑园亩平发种量达4张以上,但“育71-1”桑品种也有二个显著弱点:一是春季易受晚霜危害;二是桑树易发生桑疫病。所以,选择推广抗逆性强、适宜条桑育的优良桑品种,提高亩桑经济效益、减轻劳动强度是当前蚕桑生产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桑白绢病发生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衷远 《四川蚕业》2003,31(1):37-37
1 桑白绢病发生为害趋势及症状、菌态。桑白绢病 ,在我县已开始发生和为害。据调查 ,1 997年到 2 0 0 2年在速成高产桑园中连续发生病株 ,病原可向四周扩散 ,为害周边桑树。其症状是在桑株接近地面干基部3~ 7厘米处有白色丝状物围绕干基周围。被害部皮层表面出现带光泽的白色菌膜。然后变质腐败 ,菌丝向下生长为害根部直至全部根被害 ,桑苗或 1~ 1 0年生树龄段产桑被害 ,叶片突然凋萎呈青枯状 ,或枝叶纤细 ,叶小发黄 ,突然枯死 ,叶片青枯状。桑白绢病的病桑株 ,在室内观察 ,被害干基与土壤处 ,产生白色丝状物 ,后生黑色菌核 ,病菌初为白…  相似文献   

15.
桑枯枝性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市1998年春首次在邳州市炮车镇蒋庄村和龙池村两块育2号桑园发现桑枯枝性菌核病,1999年除邳州一些桑园严重发生病害,铜山县棠张镇、睢宁县桃园镇一些早生桑桑园亦相继发生该病。近二年因认识到位,措施有效,加之春旱,此病明显得到控制。1病害症状该病在4~5月份为害桑树新梢、桑花、枝条,为害时,在新梢基部及老枝条芽的周围出现小的褐色斑点,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衢州市桑青枯病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衢州市桑青枯病调查初报衢州市农业局吴俊,祝剑波,严可建,徐永恒1992年秋,我市高家镇西村姚德荣户1.1亩三年生桑园中,零星发现枝条中、上部叶片枯萎,继而全株死亡的桑树,1993年该块桑园发病率已达48.3%,其中四行已100%感病,在其它乡村桑园中...  相似文献   

17.
许梅 《四川蚕业》2004,32(2):14-15
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是桑树枝干主要病害,这两种病常常混生并发共同为害。近年来我市引进的早生高产育71—1桑品种,抗寒能力相对较低,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冬季低温冻害严重发病率更高,影响桑园产量。为此笔者对该两种病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谢风  水清 《广西蚕业》2006,43(2):51-52
桑树烂头病又称桑树细菌性黑枯病、桑疫病,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病斑有两种类型:一种由叶片气孔侵染引起,发病初期呈油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半透明斑点,后扩大转变为黄色至黄褐色病斑,周围叶色稍褪绿,气候干燥时中央会串孔;另一种是通过叶柄、叶脉从维管束感染引起的,病叶叶脉变褐,由叶脉限制形成多数细小的多角形病斑,在叶脉、叶柄上产生暗黑色稍凹陷的细长条斑,严重时叶片皱缩,大部分发黄脱落.病菌侵入嫩梢时,嫩梢和芽叶变黑腐烂,形成烂头.病害蔓延到枝条时,病枝上出现粗细不等的点线状棕褐色斑,斑点上常溢出淡黄色的珠状菌脓,严重时病斑可深入枝条深层组织.  相似文献   

19.
桑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土名烂头病,常见有黑枯型和缩叶型两种,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春秋两季遇长时间阴雨和高温就会大面积发病。一般春季多发缩叶型桑疫病,夏秋季多发黑枯型桑疫病。自2002年以来,桑疫病在全区重点蚕区均有发生,以黑枯型桑疫病为主,并呈逐年蔓延上升之势,已成为我区桑树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桑叶大量减产,严重的整株枝条枯死,对蚕桑生产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陆琳  朱建  周超 《蚕桑通报》2022,(3):52-56
<正>桑疫病是桑树细菌性病害,是如皋市桑树病害重点防控对象。近十多年来,桑疫病在我市桑园呈高发重发态势,对蚕桑生产的危害越来越重。据2020年春调查,我市东陈、城北、搬经、江安、石庄、吴窑、磨头、城南、如城等镇(街道)桑园均有发生,发生面达60%~70%,受害桑园面积达667 hm2以上。其中发病严重的桑园,春季发芽率不到三分之一,桑叶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春蚕因缺叶出现了倒蚕现象,严重影响了蚕农经济收入。为了进一步探索桑疫病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