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治理和改良退化草场,针对不同的草场,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草原改良,总结出适合当地特点与实际的改良方法。本试验在松嫩平原西部的齐齐哈尔市的退化草场进行,对退化严重的草场采用深耕翻,改变原有的草群结构,  相似文献   

2.
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草地退化日趋严重,特别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羊草草地退化更为严重,草地生产力水平明显下降,为了遏制退化,保持生态平衡,提高草地生产力,从而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我盟在扎赉特旗太赉化草场进行浅翻改良退化羊草草地试验工作,因为笔者曾参加过该项工作,就羊草草地植被演替变化规律和改良羊草草地的配套技术,进行试验总结。  相似文献   

3.
为了配合牧区退化草场围栏建设,选择有代表性的退化草场(围圈起来),进行了改良、恢复植被的研究。通过三年实际,总结分析了退化草场改良、恢复植被的真实状况,并通过当地近几年退化草场围栏实效调查。对今后退化草场围栏建设所能产生的效益。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低湿草场翻耙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 ̄1993年在三江平原低湿草场上,采用翻耙,重耙松土,翻不耙等措施对退化的草场进行了改良试验,其研究结果表明,以翻耙结合和5月上旬重耙松土改良效果最好,二者分别比对照增产干草40.3%和26.3%,为低湿草场的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实体模式。  相似文献   

5.
青冈县地处松嫩平原,从1987年起我们在22300亩退化草场上,进行了草木樨与羊草混播改良退化草场的初试和中试,效果很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初试 1987年5月份,我们在柞冈乡退化草场上进行了初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择长山放牧场,面积2000亩。草场属于草甸草原类,生长着羊草及杂类草。碱斑面积占整个草场面积的  相似文献   

6.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现有草原4万公顷,其中“三化”草场为3万公顷,而严重退化草场为1.9万公顷。为使这些严重退化草场尽快恢复草原植被,加大草原的改良速度,本试验对严重退化的草甸类草场,进行了浅翻轻耙、松土补播等2种方式的改良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希拉穆仁退化草场综合改良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过度放牧和旅游践踏导致了希拉穆仁草原严重退化、沙化.改良退化轻度草场,实行禁牧封育即可取得明显的效果;而对于退化较重草场的改良,则应结合补播(植)、切根等多种技术,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在总结综合技术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提出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改良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1986~1992年在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草场上,对退化的草场进行了不同的改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种草、翻粑结合及5月上旬重粑松土改良草场效果比较显著,比对照增产19.2%~101.4%、31.2%和23.9%,人工草地比天然草地单位面积蛋白质提高1.97~4.60倍。  相似文献   

9.
松土改良坝上退化羊草草场的研究吕进英,王昆,任永霞(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史有才,李茂林(河北省康保县畜牧局)坝上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属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舌状延伸部分。近年来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草场退化严重,而以羊草建群或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天然退化草场封育改良是草原保护的一项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也是实行其他改良措施的基础。近年来,吉林省双辽市采取各种形式的围栏,对天然退化草场进行封育改良,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较好地调剂了牧草生产季节不平衡,解决了冬季牲畜缺草的问题。为了摸清不同封育年限的草场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1.
毕云霞 《草业科学》1996,13(5):71-72
对退化草场实行封育,并采用人工种草、耕翻松耙及人工补播等措施进行改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可提高草地植被的生物量,经济效益显著,草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引进美国免耕种植机械和技术对荒漠草原区退化草场进行了免耕种草草地改良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荒漠草原地带,免耕种草是在不破坏草原植被的前提下,改良草场、增加植被覆盖度有发展前景的措施。但在不同生态类型草场上免耕种草的效果不同,选择适宜的地段、牧草种类和作业时间是取得草地改良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大针茅+羊草退化草场进行了围栏封育、机械重 耙、松土、浅耕翻、浅耕翻+补播、施肥等项改良措施,经过五年的试验研究,表明这些改良措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其中围栏封育、浅耕翻和松土效果比较显著。这项试验研究为同类地区改良退化草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柴凤久  王玉林 《草业科学》1994,11(4):8-10,13
1986-1992年三江平原对沼泽化草甸退化草场进行了不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种草,翻耙结合和5月上旬重耙松土改良草场效果比较显著,分别比对照增产干草19.2%-101.4%,31.2%和23.9%。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黑龙江省对松嫩平原西部已经退化的天然草场,采用松土、松土外播、浅翻轻耙和施用化肥等技术措施进行培育改良,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进一步研究上述措施的效果,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984年在项目区内进行了大而积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草场资源调查和草原改良试验资料,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系统地阐述了鄂温克旗退化草场现状,原因,并提出具体治理措施,这些措施和建议对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牧区畜草双承包,开展草原有偿使用的改革,以及合理利用,治理和保护草原方面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建设、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等方面简述了松嫩草原退化草场改良的必要性,并详细论述松土、施肥、浅耕翻、重耙等改良技术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和经济效益。退化草场改良技术措施在吉林省已应用30多年,累计改良面积达50多万hm2,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将在今后的草场改良中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干旱寒冷,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是大多数高寒干旱地区的自然共性,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自然生态环境的严恶化,化德县坚持以建设灌丛草场改良草场,治理退化沙化。  相似文献   

19.
草场退化已成为阿旗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最新统计全旗草场沙化及板结退化面积已达50.4万hm2。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56.6%,其中典型严重板结退化草场近15.07hm2(不完全统计)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6.9%,平均每hm2产525公斤。由于草场产草量明显下降和退化速度?..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草原由于长期利用不合理,部分地段受鼢鼠危害严重和无节制的开发,造成草场出现了大面积退化,沙化,经过十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粮草混播技术和内引外联方式改良退化草场建立人工草场是目前适合于呼伦贝尔牧区东半部地区建立人工草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运用粮草混播技术建成的人工草场产草量比同类天然草场产草量提高2-3倍,而且草群纯度高,质量好,特别是在当前治理草场生态环境和大规模退耕还草的形势下,粮草混播是扼制草场退化,沙化,实现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畜牧业“双增双提”战略目标的好措施,好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