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芨芨草草地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分布广泛,数量较多,类型复杂,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隐域性草地,全区共有2751.38万亩,占全区盐化草甸面积的46.17%,分布于7盟2市51个旗县境内,从生态地理分布来看,典型草原地带最多,占58.24%,荒漠草原地带次之,占32.71%,草原化荒漠地带占7.54%,阿拉善荒漠地带占1.51%。不同类型的结构、初级生产力及其地区分布各有其特点,在10个草地型中,以芨芨草、羊草、杂类草面积最大(占芨芨草草地面积的44.28%)、利用价值最高。应将其列入内蒙古中西部牧区近期内建设抗灾基地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其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青海省9个天然草地类产草量、可食饲草量及其在时间、空间分布差异分析,表明青海草地的主体是高寒类组草地,面积占全省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5.83%,草地总产草量和可食产草量也占全省草地总产草量和可食产草量的85.54%和83.99%;近40年来,高寒草原类、高寒草句类和温性荒漠草原类等3个草地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其中退化最为明显的是高寒草甸类,其次是温性荒漠草原类,居第三位的是高寒草原类.从分布区域看,全省牧区6个藏族自治州可食饲草总量为206.06×108kg,占全省可食饲草总量的91.67%,表明青海藏区六州是青海天然草地的主要分布区域,是高寒类草地的主产区,也是青海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天然草地20,500万亩,牧区9县天然草地面积11,480万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55.98%。甘肃省天然草地可分为高山草原(草甸)草地类,干旱草原草地类,半荒漠(荒漠)草原草地类,湿润草原草地类四个大的类型。而牧区的天然草地仅分布在高山草原(草甸)和半荒漠(荒漠)草原草地类两个类型中。从河西到甘南,牧区天然草地每亩产鲜草量在40.78~233.12公斤之间。总的看,我省(指甘肃,下同)天然草地的改造与扩大难度大,但牧区天然草地的建设,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资源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面积212.65万hm2,有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原类、草原化荒漠类、干荒漠类、山地荒漠类、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沼泽类、高寒沼泽类、灌丛草甸类、疏林类草地12类。各类草地在全县的分布、面积和生产力各不相同: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为75.25万hm2,而山地草甸类面积最小,仅为273hm2;高寒沼泽类年生物量最高,平均产可食鲜草10791kg/hm2,高寒草原类年生物量最低,平均产可食鲜草1945kg/hm2。全县可利用草地155.42万hm2,可载畜140.94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评价天然草地各类型饲草的质量,采用模糊概率综合质量比较法对海南州天然草地各类型饲草,在常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质量评定,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各类型中温性草原类饲草品质最好,其次是高寒草原类,高寒草句类、低平地草甸类、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饲草分别居第3、4、5、6位。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海西州天然草地资源现状及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慧清  李世雄 《草业科学》2010,27(6):153-157
根据2005-2009年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地资源的监测结果发现,目前该州天然草地可划分为高寒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高寒草甸、低地草甸和高寒草甸草原6类;海西州可利用草地面积不断减少,与2007年相比,2008年和2009年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分别减少226.07和169.31万hm2;各类型草地鲜草总产量大幅度降低;草地连年超载过牧,且逐年加重,2005、2007和2009年全州草地分别超载13.97、26.56和33.94万羊单位;草地生态破坏,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现象。分析海西州天然草地资源现状,建议对现有天然草地实施封育保护,加强人工草地建植,调整畜群结构,严格控制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兰玉蓉 《青海草业》2004,13(1):27-30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有1620×104hm2,占全区退化草地面积的32.40%。退化草地生产力很低,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长期超载过牧、鼠类危害和气候变暖等影响,加快了高寒草甸的退化速度。因此,对退化的高寒草甸类草地进行综合治理的探讨势在必行,针对退化原因,提出了以草定畜、防治草原鼠害和建立人工草地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库鲁斯台草地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卫国 《草业科学》1995,12(6):18-21
文章介绍了库鲁斯台草原的自然概况,对该区的平原草甸草原,平原森林草甸草原,平原沼泽甸草原,平原荒漠草原等草地类型的分布,面积,植被盖度,草层高度,产草量,理论载畜量,植物组成,着生土壤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同时分析了该区草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草地管理和保护,加快退化草地改良和建设,普及草业科技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及治理额敏河,合理利用河水资源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草地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天然草地面积696.9万公顷,依据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可分为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高寒荒漠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及沼泽类等8类、38个草地型。主要由于水分、热量条件的变化,导致柴达木盆地草地类型在东半部以温性草原类为主,西半部以温性荒漠类为主。受地形地貌特征及海拔高度的影响,草地类型垂直分布格局明显,从盆地中心至边缘呈现沼泽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温性荒漠类或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或高寒荒漠类。  相似文献   

10.
<正> 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全省天然草地面积5788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约为50176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39%。草场划分为灌丛草场、草原草场、草甸草场、荒漠草场和沼泽草场等五大类型。以灌丛草场和草甸草场为主体,约占全省可利用草场的2/3以上。组成草场的植物种类丰富,优良牧草种类以莎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西部地势高差不明显,但也有山地、丘陵、平原、沼泽之分,土壤类型分布有规律性,气候是大陆性,这些特点决定西部天然草场资源的特殊性。西部草原共划分为6类12组50个型,以平原草甸草原类为主要代表型,占西部草场的70%以上。其他草原类型还有沿河低湿地草甸类,沙丘坨甸疏林灌丛类,低山丘陵草甸草原类,大岗台地草原类。西部草场面积大,草质好,但由于利用不合理、私开滥垦、超载放牧加上基质条件和干旱,致使草地多数生长不良,草原低矮稀疏,草地优良牧草减少,产草量下降,退化草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恶化。据2000年调查统计,西部退化草场达65.8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48%。  相似文献   

12.
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3S技术),通过2000年美国陆地资源卫星影像(TM)资料解译制图,对乌海市草地资源现状进行监测,进而确定了乌海市的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温性荒漠类和低地草甸类4类草地类型的分布面积、不同季节(暖季和冷季)的产草量和载畜量,为乌海市草原合理利用、草原保护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以野外地面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2016至2020年5年间新疆尼勒克县内8个草地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载畜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和经济价值,为实现草畜平衡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尼勒克县8个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差异大,温性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和低地草甸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居于前列,载畜能力强;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低,载畜能力弱。山地草甸类草地的载畜量高、面积大,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草地载畜能力弱、经济效益低,但生态价值大,且破坏后修复难度大,建议通过发展人工草地进行土地置换,减少利用以促进其生态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1自然概况 平安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全县有天然草地面积6.13hm^2,其中可利用面积5万hm^2,占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1.79%,共有7个草地类,11个草场组,21个草地型,以荒漠草原类、山地荒漠类和山地草甸类为主,海拔2200—4700m,年平均气温0.3—6.4℃。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评价天然草地各类型饲草的质量,采用模糊概率综合质量比较法对海南州天然草地各类型饲草,在常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质量评定,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各类型中温性草原类饲草品质最好,其次是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低平地草甸类、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饲草分别居第3、4、5、6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评价天然草地类型饲草饲料品质的质量,采用模糊概率综合质量比较法对海南州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饲草饲料,在常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质量评定,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中温性草原类饲草饲料品质最好,其次是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低平地草甸类、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饲草饲料,分别居第3、4、5、6位。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同仁县草地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地面监测,路线调查与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监测青海省同仁县草地生产力,植被状况,生态利用等。调查表明,共生产各类饲草饲料2 542.9×10^4kg,其中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秸秆分别占87.3%,28.9%和12.7%。冷、暖季草地可食牧草产量分别为1 468 kg/hm^2和2 046 kg/hm^2。按各乡镇排列产草量高低依次为双朋西乡、扎毛乡、瓜什则乡、多哇乡、兰采乡、曲库乎乡和半农半牧区。按草地类型的载畜能力排列顺序依次为山地草甸、高寒草甸、山地草原、灌丛草甸、灌丛草原类、高寒沼泽和疏林。全县草地理论载畜量为61.7×10^4只单位。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现阶段所采用的放牧制度多数仍是原始的自由放牧。虽然近十年里省上对草原有了一定投入,但是草原建设改良面积只有330万亩,仅占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5%,目前,还未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古老的放牧制度,更未解决草地退化的老问题。据资料统计,吉林白城地区1958年有草地3792万亩,亩产草约130公斤,总产草量493万吨,理论载畜量158万只牛单位,实际载畜61.4万牛单位。到1983年,白城地区有草原2586万亩,亩产草55公斤,减产57%,总产量144万吨,理论载畜52.3万牛单位,实际载畜81万牛单位,超载54.9%。  相似文献   

19.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北岸,境内有天然草原3 853万亩(1亩≈667 m2),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5%,可利用草原3 578.8万亩。可食鲜草平均产量271.21 kg/亩,百亩草场平均产值2 727.13元,人工草地保留面积68万亩。全州存栏各类牲畜437.44万羊单位,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237万羊单位,秸秆和人工草地载畜量98.25万羊单位,超载102万羊单位。1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情况1.1禁牧补助按照禁牧区确定在生态脆弱、环境恶劣、退化严重的草场实施的要求,全州共划定禁牧草原面积1 180万亩,落实禁牧补助资金1.18亿元,采取一卡通的方式全额兑现给牧户。  相似文献   

20.
王博 《中国草地》1993,(5):29-31
昆仑山草地分布面积北坡占81.5%内部山原占18.5%;北坡以中昆仑山草地面积为最大,草地类型组合以草原草地比例居首,荒漠草地由西向东依次增大,草甸草地由西向东减少至消失;内部山原面积以东昆仑山为最大,高寒荒漠草原草地占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