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揭示猪圆环病毒免疫对猪瘟和口蹄疫免疫应答,以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特进行了本试验.试验选择了4窝14日龄健康仔猪共计44头,每窝按公母比例及初始体重相近的要求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1 mL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和1 mL生理盐水,并于30和60日龄各组全部分别注射猪瘟苗2头份(2 mL)和口蹄疫苗2 mL.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猪口蹄疫灭活苗、猪三联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的免疫程序,试验依次分组进行了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不同剂量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的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合格率在35日龄时接近70%临界值,35日龄后母源抗体合格率呈急剧下降趋势,且不足以抵御外界病毒侵袭;不同剂量口蹄疫疫苗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有效保护期(均为16周)相同,而不同剂量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有效保护期不同,适当加大猪瘟疫苗注射剂量(2 mL/头)可增强免疫效果,但过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不能持续增强免疫效果,且会造成疫苗浪费;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猪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有效保护期(均为18周)相同。说明仔猪在28~35日龄时用1 mL/头口蹄疫(O型灭活苗)和2 mL/头政府采购专用猪瘟活疫苗(脾淋苗)同时左右颈部肌肉注射接种进行初免,然后每隔4个月采用同样方法、同样剂量免疫1次,猪瘟活疫苗(脾淋苗)与猪三联活疫苗应轮流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PCV2灭活疫苗及其不同免疫程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2个试验,分别为试验1、试验2。试验1选择16日龄的仔猪1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头。试验组分别注射疫苗A、B、C 1头份,14d后二免1头份;对照组只注射1mL生理盐水。结果显示:(1)6~80日龄,A组、B组和C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8.81%、18.97%和19.71%,与对照组26.89%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A组和B组的死亡率均为3.33%,比C组的6.67%下降50%,与对照组10%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在120日龄结束试验时,A组和B组平均体重分别为58.3kg和58.9k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3.7kg(P0.01);A组和B组的料肉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疫苗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随机挑选15窝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仔猪90头(每窝6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确保有同窝猪2头。试验1组在21日龄注射疫苗A 1头份,间隔14d再注射1头份;试验2组在21日龄注射疫苗A 2头份,间隔14d再注射生理盐水2mL;对照组在21日龄注射生理盐水2mL,间隔14d再注射生理盐水2mL。结果显示:试验1组的免疫效果要稍好于试验2组。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参与引起的疾病症候群较为复杂,疫苗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疫苗的实际免疫效果及其对其他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根据PCV-2病原和WH疫苗株特点,项目组设计了1组母猪、4组仔猪的免疫试验,并持续监测了免疫抗体及仔猪母源抗体变化情况,同时评估PCV-2免疫对其他疫苗(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仔猪一次性免疫,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间隔2周~3周加强免疫,效果较好,保护抗体可持续到105日龄以上。母猪配种前和产仔前两次免疫,至仔猪断奶后,母猪抗体较高,所产仔猪,28日龄母源抗体较高。PCV-2疫苗免疫不影响上述3种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其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的影响,通过对合肥某猪场640头母猪的PCV-2疫苗免疫,统计其免疫前与免疫后各1年的繁殖性能数据,并分析其繁殖性能的差异,同时采用ELISA和PCR方法检测4头免疫母猪所产仔猪不同日龄血清中PCV-2抗体及其核酸。母猪PCV-2疫苗免疫后与免疫前的繁殖性能进行比较显示,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增加0.36头和0.43头,差异极显著(P<0.01);窝产弱仔数减少0.11头,差异显著(P<0.05);仔猪吮初乳后10日龄时抗体水平高于其他检测日龄,至30日龄时迅速下降,之后随着日龄增长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各组试验仔猪均未检测到PCV-2核酸。表明母猪接种PCV-2疫苗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并能降低所产仔猪的PCV-2感染,仔猪20日龄左右首免PCV-2疫苗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效果,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用国产和进口的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用4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对250头母猪和1000头仔猪进行了免疫试验。试验期间,按比例定时采集免疫猪的血液,用ELISA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证明猪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无论国产苗或进口苗都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无论跟胎免疫、1年2次普免,每隔4个月定时免疫,效果均良好。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达100%,仔猪49日龄前抗体合格率达100%,75日龄后抗体逐渐降低,120日龄后基本消失。为了使猪体免疫力更强,不给野毒入侵的机会,建议仔猪在首免后,适当时间进行二次加强免疫。而只给公猪、母猪春秋两季免疫,不给仔猪免疫组,仔猪在35日龄后抗体降为阴性,不能抵抗野毒的侵袭,这种免疫方法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效果,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用国产和进口的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用4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对250头母猪和1000头仔猪进行了免疫试验。试验期间,按比例定时采集免疫猪的血液,用ELISA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证明猪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无论国产苗或进口苗都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无论跟胎免疫、1年2次普免,每隔4个月定时免疫,效果均良好。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达100%,仔猪49日龄前抗体合格率达100%,75日龄后抗体逐渐降低,120日龄后基本消失。为了使猪体免疫力更强,不给野毒入侵的机会,建议仔猪在首免后,适当时间进行二次加强免疫。而只给公猪、母猪春秋两季免疫,不给仔猪免疫组,仔猪在35日龄后抗体降为阴性,不能抵抗野毒的侵袭,这种免疫方法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猪脑心肌炎(EMCV)与猪圆环病毒(PCV-2)二联灭活疫苗EMCV/PCV-2,并选择小鼠和猪进行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效力试验。结果显示:EMCV/PCV-2二联灭活疫苗对小鼠、仔猪、后备母猪和不同妊娠阶段母猪均安全。免疫小鼠时的最佳接种剂量为0.1mL,首免和二免的保护率分别高达80%和100%,免疫效果均高于相应单苗,并可产生各自的高水平抗体;免疫仔猪时的最佳接种剂量为2mL,免疫效果略高于相应单苗和PCV-2商品苗,且平均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低,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可完全有效抵抗EMCV和PCV-2强毒株的攻击。该疫苗为2种疾病的联合免疫提供了可能,达到"一针防两病"的效果,满足了EMCV免疫的潜在需求。  相似文献   

9.
新必妥对仔猪体液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取21日龄的健康仔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对照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15mL/kg体重(试验1组)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25mL/kg体重(试验2组),分别于21、60日龄各免疫1次.以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免后14~35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免后5~15d试验2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选取35日龄的健康仔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肉注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对照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15mL/kg体重(试验1组)和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25mL/kg体重(试验2组),以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后14~35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2~60d试验2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国产与进口猪伪狂犬病娅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效果,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笔者选用国产和进口的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用3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对240头母猪和1200头仔猪进行免疫试验。试验期间,定时随机采集免疫猪的血液,用ELISA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母猪和仔猪无论免疫国产或进口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均良好。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达100%,仔猪49日龄前免疫抗体合格率达100%,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但免疫猪群在75日龄后抗体逐渐降低,120日龄后基本消失。为维持猪体免疫力,不给野毒入侵的机会,建议仔猪首免后,在适当时间进行二次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1.
评价某国产和某进口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在新疆规模猪场的田间免疫效果,为规模化猪场合理选择疫苗提供数据参考。选择新疆某规模化养猪场猪只1 83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国产疫苗组 (第Ⅰ组)、进口疫苗组 (第Ⅱ组)和对照组 (第Ⅲ组),记录疫苗免疫后猪只的临床症状、成活率、日增重、屠宰肺部病变评分等指标,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国产和进口2种疫苗的安全性均良好,注射部位无红、肿等不良反应,免疫猪只的精神和食欲正常。免疫组仔猪平均咳嗽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显著 (pagenumber_ebook=81,pagenumber_book=79<0.05),但是国产疫苗组和进口疫苗组2个免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agenumber_ebook=81,pagenumber_book=79>0.05);国产疫苗组、进口疫苗组仔猪成活率分别为91.80%、91.20%,对照组仔猪成活率为89.20%;国产疫苗组、进口疫苗组仔猪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9 g、32 g;国产疫苗组、进口疫苗组和对照组猪的肺部病变评分分别为3.05±1.05、3.65±1.04和6.87±2.12,免疫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agenumber_ebook=81,pagenumber_book=79<0.05),但免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agenumber_ebook=81,pagenumber_book=79>0.05)。某国产和某进口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PRRSV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PRRSV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试验将13头46日龄的健康仔猪随机分A、B、C 3组,48日龄时A组猪进行滴鼻接种PRRSV LC毒株(TCID50为1×10-5.25/0.1 mL)3 mL/头,B组猪滴鼻接种未接毒正常细胞培养物3 mL/头;50日龄时A组、B组猪免疫猪瘟疫苗4头份,C组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4 mL;免疫后1,7,14,21,28,35天利用ELISA和MTT等方法检测试验组猪猪瘟抗体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A组猪瘟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低于B组(P<0.05)有极显著的,说明PRRSV对仔猪免疫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田间评估母源抗体对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影响,将14日龄仔猪分成8组分别进行试验,接种四种不同类型的市售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应用ELISA检测血清抗体等方法评价免疫效果。结果为:14日龄仔猪猪圆环疫苗抗体的S/P值为1.98~2.08,经F检验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8和68日龄为1.67~1.8和0.99~1.24;134日龄为1.4~2.0,经检验各疫苗免疫组间无显著差异。试验表明仔猪在较高圆环母源抗体下免疫不同类型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后至120日龄内均能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但不同疫苗的成活率和增重效果则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不同免疫策略对猪场免疫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本试验将处于产前1个月的四胎次健康三元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A组(联合免疫组)母猪于产前27 d联合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圆柯欣+柯喘宁+稳柯健),其所产仔猪于21日龄联合免疫圆柯欣、柯喘宁和稳柯健;B组(对照组)母猪于产前34和27 d分别免疫稳柯健、猪圆环病毒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二联疫苗(圆-支二联疫苗),其所产仔猪于14日龄免疫圆-支二联疫苗,28日龄免疫稳柯健。统计和分析免疫各组临床指标、生产性能和持续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疫苗后,2个组的母猪采食情况均正常;2个组的仔猪整体精神状态良好,哺乳情况正常,均未出现咳嗽和喘气等呼吸道疾病。在试验期间内,2个组的母猪的窝产健仔数和仔猪出生健仔均重并无差别。A组和B组的出生至23日龄死淘率、出生至50日龄死淘率分别为3.77%、5.11%和4.07%、5.43%,A组略优于B组。抗体监测结果显示,A组母猪的CSFV和PCV2抗体水平较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仔猪的CSFV抗体阳性率与B组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腺病毒疫苗(Ad5-M/eno重组腺病毒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试验将12头仔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d5-M/eno重组腺病毒疫苗组、重组空载体腺病毒组和PBS对照组,分别于3组仔猪的颈部肌肉注射Ad5-M/eno重组腺病毒疫苗(浓度为1×1010 pfu/mL)、空载体重组腺病毒(浓度为1×1010 pfu/mL)和PBS各2.5 mL,于试验第0,21天分两次免疫。第2次免疫后第14天,麻醉后手术切除仔猪脾脏,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猪脾脏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仔猪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含量。于第1次免疫前(第0天)及免疫后第7,14,21,28,35,42,49天无菌采集各组试验猪的颈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每组仔猪抗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性抗体IgG效价及IgG1、IgG2a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评价Ad5-M/eno重组腺病毒疫苗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猪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PCV-2)后猪体内血液生理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本试验对12头50日龄仔猪采用人工接种PCV-2,使用血球分析仪和免疫投射比浊法对感染后3、7、14、21、35d不同时期的17个血液生理免疫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各指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显著性差异,且部分指标揭示了仔猪体内不同的临床特征。本试验为猪PCV-2感染过程中的血液学检测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可为PCV-2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选取51窝经产母猪后代,每窝选3头健康仔猪随机将其分为L组、M组和H组,通过跟踪3组试验动物不同周龄血清中猪瘟抗体阳性率的变化,确定猪瘟疫苗的使用种类、免疫次数及首免时间.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在5周龄时开始下降,6~7周龄内迅速下降且离散度高.第7周时阳性率降至20%以下且离散度较高;较早注射(3、4周龄)疫苗不能改变猪群母源抗体在5~7周龄时的下降趋势;30日龄仅免疫一次进口猪瘟疫苗不能使猪群后期产生较好抗体(H组);14周龄时L组阳性率最高,抗体均匀,效果最好.免疫一次的H组阳性率最低,抗体均匀度差.  相似文献   

18.
选取51窝经产母猪后代,每窝选3头健康仔猪随机将其分为L组、M组和H组,通过跟踪三组试验动物不同周龄血清中猪瘟抗体阳性率的变化,确定猪瘟疫苗的使用的种类、免疫次数及首免时间。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在5周龄时开始下降,6~7周龄内迅速下降且离散度高。第7周时阳性率降至20%以下且离散度较高;较早注射(3、4周龄)疫苗不能改变猪群母源抗体在5~7周时下降趋势;30日龄仅免疫一次进口猪瘟疫苗不能使猪群后期产生较好抗体(H组);14周龄时L组阳性率最高,抗体均匀,效果最好。免疫一次的H组阳性率最低,抗体均匀度差。  相似文献   

19.
1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进行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在未食初乳前,先注射1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15日龄接种气喘病疫苗:1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10~15日龄接种仔猪水肿病疫苗:2013龄肌注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20.
猪α干扰素对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酵母表达的PCV2 Cap蛋白在猪体的免疫特性以及猪α干扰素对其的免疫佐剂效果,将酵母表达的PCV2 Cap蛋白配比适量的铝胶或重组猪α干扰素制成亚单位疫苗.30日龄仔猪分别接种铝胶佐剂亚单位疫苗和猪α干扰素佐剂亚单位疫苗,同时设攻毒对照与空白对照,首免后21 d加强免疫,二免后14 d用PCV2 JS株攻毒.铝胶佐剂亚单位疫苗免疫猪体后产生了PCV2特异性中和抗体.猪α干扰素佐剂亚单位疫苗组仔猪免疫后产生的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都显著高于铝胶亚单位疫苗组仔猪.攻毒对照组的4只仔猪攻毒后全都产生了病毒血症,并有较长时间的发热;铝胶亚单位疫苗组4头仔猪中只有1头仔猪产生病毒血症,添加猪α干扰素亚单位疫苗组的仔猪攻毒后都没有产生病毒血症.综合分析试验猪的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和生产性能等情况表明Cap蛋白亚单位疫苗具有免疫保护效果,猪α干扰素可显著增强Cap蛋白亚单位疫苗接种仔猪的体液免疫反应,提高PCV-2 Cap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