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贝诺孢子虫病(下称贝病)是由贝氏贝诺孢子虫(Besnoitia besnoiti)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为此,我们应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试验并选出了几种适于现地应用的、初见成效的药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庆地区发生奶牛贝诺孢子虫病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奶牛贝诺孢子虫病在我省系首次报道,本文就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血液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生物学实验和现地诊断法等作了比较全面的叙述,可作为认识和了解这一新病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禽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科隐孢子虫属的贝氏隐孢子虫、火鸡隐孢子虫寄生于家禽的呼吸系统、消化道、法氏囊和泄殖腔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隐孢子虫病呈全球性分布,能使鸡、鸭、鹅等多种家禽致病,是仪次于球虫病的高发性原虫病。近年来,由于禽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典型的禽隐孢子虫病病例在规模化禽场已很少  相似文献   

4.
5.
奶牛眼虫病寄生于牛眼内,是由蝇类流行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现将该病在我场首次发生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4月10日,河北省滦南县扒齿港东高庄村一奶牛在产后30天发病,笔者前去应诊。具体诊治情况如下:1症状不吃精料,仅吃少量干草,不反刍,体温38.5℃,心律58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患牛粪便干燥,尿黄且有泡沫。产奶量减少60%。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10月份,哈尔滨市某养牛场饲养的78头奶牛陆续发病,表现为眼的周围、颈部、臀部、四肢、尾根等部位脱毛,形成痂皮,食欲下降,消瘦,产奶量减少。1临床症状真菌孢子污染损伤的皮肤后,在表皮角质层内发芽,长出菌丝,使毛发脱落形成无毛斑,从而皮肤出现粗糙、脱屑、渗出和结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情况2007年8月份的一天,奶农李某前来就诊,说他养的10多头奶牛中有3头出现不同程度的跛行,开始以为是异物所伤,但过几天发现其中一头采食量、产奶量下降了,所以感觉有问题。  相似文献   

9.
奶牛酮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病,是由于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生糖物质不足,致脂肪代谢紊乱,使组织中酮体的浓度增高,导致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常见于产后2~6周内,多发于舍饲期间缺乏运动且营养良好的4~9岁的高产奶牛,病牛产奶量和乳的质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 临床症状2019年2月21日,笔者接诊一头4岁荷斯坦奶牛,主诉产犊已有24d,5d前发病,产奶量急剧下降,由原来的26kg/d下降到现在的16kg/d。该牛体温正常,背毛粗乱,精神沉郁,食欲降低,不愿吃精料,只采食少量粗饲料,消瘦,皮肤弹性减弱,呼吸数减少呈腹式呼吸,反刍减少,瘤胃迟缓,蠕动音减弱,产奶量下降,乳汁中泡沫增多,尿呈淡黄色水样,奶、尿及呼出的气体有特殊的醋酮气味(烂苹果味)。  相似文献   

10.
1983年末期,在以前曾关过狗的牛舍中饲养的32头黑白花犊牛里,有8—10周龄的16头牛在4周的时间内相继死于肉孢子虫病。犊牛症状为厌食,粘膜苍白,体重骤减与浅表淋巴结显著增大。死犊剖检:尸体消瘦,可见淋巴结均呈肿胀,骨  相似文献   

11.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发病快。死亡率高,晚期治愈率低。现将一例该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牛酮血病是由于日粮中糖和生糖物质不足,蛋白质和脂肪过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产生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所引起的一种代谢病。本病多发生于壮龄、经产、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常在产后两星期左右发病,个别产后2~3d或泌乳期发病。  相似文献   

13.
奶牛焦虫病是一种由蜱传播而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寄生于红细胞内,使宿主各器官系统与中枢神经之间的正常生理关系遭受破坏而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沉郁、脉搏增快、呼吸困难等。2 0 0 3年5月2 0日笔者遇到一例奶牛焦虫病,其临床症状与常规有异,后经血检确定为焦虫病并治愈。2 0 0 3年5月1日畜主发现牛体温升高达4 0 2℃,经人介绍购买了黄金Ⅰ号(四川精华)连用4d ,每次肌注后体温下降,但几小时后又回升,后又用了奇效精品(硫酸庆大小诺霉素)仍无效。后请兽医诊治用过大剂量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维生素C、地塞米松、安钠咖等静注…  相似文献   

14.
一例奶牛气肿疽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年2月20日,沁城乡奶牛场3808号7岁奶牛右侧臀部发现肿胀,以为摔伤造成的局部肿胀,先后用了跛行镇痛灵进行治疗。治疗4日后无效,肿胀从臀部延伸至飞节,皮肤高度肿胀。笔者根据就诊实践,断定其为牛气肿疽病,并加以治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焦虫病是奶牛常发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以高热不退,贫血,黄疸下痢或血痢,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血尿,产奶量下降等症状。现将1例奶牛焦虫病病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肇东市某农场奶牛养殖小区共有874头奶,2011年6月中旬该小区有过A型口蹄疫病史,怀孕母牛和牛犊表现体质虚弱,预后不良,食欲正常,精神状态逐渐好转。8月初因连续阴雨天气,奶牛运动场积水较多,小区大部分牛只长期被圈养在牛舍内。另外,由于尿水和粪便堆积的原因舍内垫板极其潮湿,奶牛不愿站立,多呈卧姿。奶牛反复起卧,前肢突出部位经常接触并摩擦潮湿木板,起立时前膝还会碰撞到饲槽,造成奶牛前膝挫伤。整个小区患病奶牛42头。  相似文献   

17.
2015年6-8月期间,山东某规模奶牛场180头奶牛先后出现蹄子肿胀、溃烂,无法站立,采食饮水困难,腹泻,逐渐消瘦等症状,死亡或淘汰80多头,损失重大。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和16Sr RNA基因同源性分析,分离出葡萄球菌。通过对死淘牛蹄部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对牛舍环境、日粮搭配、饲养管理等进行调查分析,最后确认该病例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蹄叶炎。其诱因可能与牛舍环境、日粮搭配、饲养管理等因素相关。基于发病原因对奶牛场制定综合防控措施,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牛主要以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虚弱、流产、腹泻为特征。1病原附红细胞体形态呈球形、卵圆形、逗点形或秆状。大小为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甘南县巨宝镇一养牛户饲养的奶牛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经采用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河北省迁安市太平庄乡某养殖户养奶牛4头,2005年12月份有一头奶牛出现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日渐消瘦的症状,于12月26日来我站求治。1 临床症状病牛精神沉郁,体温41℃,呼吸加快,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产奶量严重下降,流泪,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多汗。另外有尿血症状且贫血症状明显,可视黏膜苍白,略有黄疸症状。2 诊断2.1 直接检查采血直接做血液涂片,16×40倍镜下镜检发现红细胞边缘有小圆球状或半月状突起,整个看起来象红细胞周围长满毛刺。2.2 涂片检查取血液涂片用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染成粉红色或紫红色的虫体。3 治疗用0.5%的黄色素注射液加在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用量为0.6~0.8毫升/千克体重;同时配合维生素B_(12)注射液肌肉注射,用量为每次20毫升。间隔24小时重复用药一次。注意用药后将奶牛拴在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以免因光敏造成奶牛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