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和缓艾美耳球虫石河子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株卵囊大小为18.4~20.5μm,卵囊指数为1.11,最小潜在期是93 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6 h,粪便内卵囊的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7 h,卵囊产量高峰是感染后第5天。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该球虫株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从河北省保定市暴发球虫病的某鸡场鸡粪便中成功分离出1株和缓艾美耳球虫(Eimeria miti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了研究。该虫株主要寄生于小肠后段,潜隐期为97 h,孢子化时间为22 h,卵囊呈球形,平均大小为15.9μm×14.4μm,卵囊指数为1.10,PCR鉴定为纯种的和缓艾美耳球虫,将其命名为和缓艾美耳球虫保定株。该虫株排卵期为感染后第4~10天,其中第5~6天为高峰期。SPF鸡分别感染5×10~4个、1×10~5和2×10~5个和缓艾美耳球虫保定株孢子化卵囊后,均出现精神不振、排水样粪便等球虫病引起的临床症状,且各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78.5%、63.5%和59.3%,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该虫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表现为发病和减重。  相似文献   

3.
利用从南宁市郊养鸡场球虫病鸡粪便中收集的球虫混合种卵囊感染小鸡,再应用单卵囊分离感染技术,从感染鸡盲肠中收集的卵囊分离纯化获得1株纯种球虫,经鸡体传代增殖,对该虫株的卵囊大小和卵形指数、潜在期、排卵高峰期、最短孢子化时间、寄生部位、致病性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测得该虫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25.743±1.94126)μm×(21.4±1.85985)μm,平均卵型指数为1.2067±0.07;潜在期为140 h;其排卵囊峰期在第6~9天,最高峰在第7天;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9 h;寄生部位在盲肠;对两周龄的艾维茵鸡,当使用5×104的孢子化卵囊感染剂量时死亡率为7.5%。根据这些测定和观察到的指标综合鉴定该分离株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并命名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广西南宁株(Eimeria.tenella-GXNN),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鸡球虫病的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某兔场兔球虫混合感染样品中获得1株球虫,用其接种无球虫兔进行增殖,根据其形态、大小等特征和PCR鉴定确定其种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虫株寄生于小肠中后段,卵囊呈梨形,孢子化后有卵囊残体,潜隐期为198h,孢子化时间为36h。通过随机测定100个孢子化卵囊后发现,孢子化卵囊的大小为(26.7~34.5)μm×(16.9~24.1)μm,形状指数1.41~1.55。对照相关文献并进行PCR鉴定,确定该虫株为纯种肠艾美耳球虫。当兔感染3×103个/只以上该虫株孢子化卵囊后,出现精神沉郁,排出干粪或稀粪等球虫病临床症状或死亡,且增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感染3×103个/只该虫株孢子化卵囊后第11天剖检,小肠中后段可见明显的肠壁增厚,褶皱增多并伴有出血;病理切片可见空肠黏膜充血、出血,浆液渗出,黏膜层见大量典型虫体。结果表明该虫株具有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某兔场兔球虫混合感染样品中获得1株球虫,用其接种SPF兔进行增殖,根据其寄生部位、形态、大小等指标确定其种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虫株寄生于十二指肠、空肠,卵囊呈长卵圆形,橙黄色,卵膜孔开口于窄端,有残体,潜隐期为98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24h。通过随机测定100个孢子化卵囊后发现,孢子化卵囊的大小为(31.8~39.0)×(19.5~23.4)μm,平均大小35.80×21.36μm,形状指数1.68。对照相关文献,确定该虫株为纯种中型艾美耳球虫。SPF兔感染该虫株后,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顿,排出软粪或稀粪,且增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虫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鉴定造成太谷区某鸡场57日龄蛋鸡死亡的鸡球虫种类,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本试验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单卵囊分离技术从病死鸡粪便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球虫;将分离球虫口服接种SPF鸡,观察并测定卵囊最短孢子化时间、裂殖体寄生部位和大小、卵囊寄生部位和大小、潜隐期、死亡率、增重情况、肠道病变记分等指标,了解该虫株的生物学特点并初步鉴定其类型,随后采用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技术进一步确定虫株类型。结果显示,分离虫株的裂殖体寄生于空肠,平均大小为(63.17±7.66)μm×(47.12±6.91)μm,卵囊仅盲肠可见,平均大小为(19.92±0.20)μm×(19.27±0.11)μm,虫株潜隐期为152 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 h,接种5.0×104个卵囊/羽和1.1×105个卵囊/羽的分离虫株可分别造成40%和50%的实验鸡死亡,相对增重率下降至31.61%和20.87%,病变记分分别达到3.9和4.0;SCAR标记扩增显示,分离虫株与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的同源性达97.1%,命名为E.necatrix-CN-SX-...  相似文献   

7.
柔嫩艾美耳球虫YL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1×103个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杨凌株(YL)孢子化卵囊感染7日龄雏鸡,对其潜隐期、最早孢子化时间、卵囊形态及大小、孢子囊大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另外,对9、11及13日龄的鸡分别经口感染1×103个E.tenella YL株孢子化卵囊,对肠道病变记分、平均增重、死亡率、血便排放情况等几项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同一剂量E.tenellaYL株孢子化卵囊对不同日龄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11日龄的鸡感染后相对增重减少17.7%,病变记分平均达3.0分,9日龄组和13日龄组相对增重分别降低12.0%和17.3%,病变记分分别为2.5分和2.6分。同时测得E.tenella YL株的潜隐期为110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7h,卵囊大小为22.3~27.7μm×17.1~23.0μm,孢子囊大小为9.9~13.6μm×6.2~7.4μm。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60只3035日龄健康兔为研究对象,经口感染8.0×104个/只孢子化纯种E.stiedai卵囊,从感染后第1天开始,每2d收集粪便,进行卵囊计数,计算其OPG;于感染后5、10、15、20、25、30、35、40、45、50d剖杀动物,取其肝脏和血清,测定肝脏指数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在染虫后第13天才从粪便中检出卵囊,之后卵囊排出逐渐增多,至感染后第24天达到峰值,而后逐渐减少,至第40天几乎检不出;感染初期试验兔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SOD活性有明显下降,两项指标在感染后期逐步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试验组肝脏指数则随感染时间逐渐增大,表明球虫感染所致的肝脏病理氧化应激损伤了机体的抗氧化平衡,而机体的代偿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机体抗氧化能力。旨在为研究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对兔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5×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石家庄株孢子化卵囊感染14日龄雏鸡,对卵囊潜隐期、最早孢子化时间、形态及大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并以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和抗球虫指数(ACI)为指标,检测了常用抗球虫药对其敏感性。结果表明:(1)该虫株寄生于盲肠,呈宽卵圆形,壁光滑,分2层,多数可见极粒。卵囊大小范围为(19.68~27.76)μm×(15.21~23.99)μm,平均大小为(23.41±2.22)μm×(19.34±2.27)μm,卵囊指数1.21。孢子囊大小范围为(8.30~14.28)μm×(4.05~9.15)μm,平均大小为(11.69±1.53)μm×(6.74±1.26)μm,孢子囊指数1.73。潜隐期和最短孢子化时间分别为133h和20h。(2)该虫株对马杜霉素、克球粉与球敌呈完全抗药性;对瑞冠球呈轻度抗药性;而对氨丙啉和金三特无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获得了2株纯种球虫,鉴定为和缓艾美球虫与早熟艾美球虫.主要鉴定指标:和缓艾美球虫:卵囊呈球形或亚球型,囊壁光滑无色,卵囊内有1极体,无内、外残余体;测100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14.96±1.38μm×(13.65±1.20)μm,测100个孢予囊的平均大小为(9.23±1.20)μm×(5.29±0.53)μm;潜在期96 h,最短孢子化时间15.5 h;虫体主要寄生于小肠下段.早熟艾美球虫:卵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极体,无内、外残余体;测100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19.21±2.10)μm×(16.40±1.75)μm,测100个孢子囊的平均大小为(10.62±0.90)μm×(6.85±0.75)μm;潜在期84 h,最短孢子化时间20 h;虫体主要寄生于鸡十二指肠与空肠前段.分别用此2株纯种球虫的孢子化卵囊20×10<'4>、60×10<'4>个感染30日龄黄羽肉鸡各10只,另设1个不感染对照组,结果感染2株纯种球虫的鸡均未发生死亡,但平均增重与不感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感染和缓艾美球虫的2组鸡肠道均出现可见病变,感染早熟艾美球虫的2组鸡肠道病变计分为零.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从南宁市郊区某鸡场感染球虫病的病鸡粪便中收集到混合卵囊,采用改良过的琼脂单卵囊分离法从中分离纯化出2个球虫虫株,并对其中的1个球虫分离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为:该株球虫卵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卵囊平均大小为(22.51±0.4790)μm×(15.94±0.5599)μm,平均卵型指数为1.41212±0.06714,裂殖体平均大小为31.33 μm×27.46 μm,潜在期为120 h 50 min,排卵高峰期为感染后第6天,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 h 50 min,寄生部位为小肠中、下段,属中等毒力的球虫虫株。通过将这些测定和观察到的指标与各类文献中所记载的各种鸡艾美耳球虫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经过综合分析后,将该分离株球虫鉴定为布氏艾美耳球虫,并且将它命名为布氏艾美耳球虫南宁株,记为Eimeria.brunetti-GXNN。对该虫株的成功分离鉴定,为进一步了解本地球虫虫株的生物学特性,开展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7,(12):2315-2320
为深入研究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揭示其与宿主细胞的互作及免疫机理,以E.stiedai阿拉尔分离株的新鲜孢子化卵囊为材料,采用Gateway技术分别构建了E.stiedai孢子化卵囊cDNA原核和慢病毒表达文库,并测定了文库质量。分析表明,表达文库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1.5kb,重组率为100%,慢病毒表达文库和原核表达文库容量分别为3.5×106,3.9×106 CFU/mL,符合高质量文库的标准,可用于进一步开展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为研究E.stiedai的入侵及免疫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柔嫩艾美耳球虫西宁株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费勒鹏氏法收集西宁某鸡场鸡粪中的球虫卵囊,经单卵囊收集和繁殖法扩繁柔嫩艾美耳球虫西宁株,并进行了该虫株卵囊形态、卵囊形状指数、孢子化时间、潜隐期和繁殖指数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虫株卵囊为长卵圆形,平均大小为20.08 μm×16.55 μm,卵形状指数为1.21,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 h,潜伏期为114 h,每个卵囊的繁殖指数为6.34.以平均增重、病变记分和死亡率为指标进行了该虫株的致病性研究,显示该虫株有致病性,感染组与不感染对照组的体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各感染组平均病变记分与不感染对照组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对来自我国河南省汤阴县的布氏艾美耳球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包括卵囊大小、最短孢子化时间、最小潜在期、致病性、免疫原性以及内生性生活史,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实验室虫株。布氏艾美耳球虫汤阴株平均大小为29.2μm×22.5μm,最小潜在期为119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21h,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组织学研究显示,这个种至少有3代裂殖生殖。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6,(2):94-96
用毒害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接种50只15日龄无球虫感染的雏鸡,感染后第6~12天,每隔12 h收集1次粪便,按常规方法分离卵囊。未孢子化卵囊经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用1.1 mol/L蔗糖溶液漂浮法纯化卵囊。采用玻璃珠涡旋法破碎卵囊壁,最后用孔径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过滤获得纯化的卵囊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毒害艾美耳球虫卵囊壁的结构及其蛋白组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分离和鉴定早熟艾美尔球虫(Eimeria praecox),观察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分离单一虫株,通过卵囊形态学、PCR技术和18SrRNA基因检测,对其进行性状观察、虫种鉴定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在获得的5株单一虫株中,对其中一株的卵囊形态、寄生部位、最短孢子化时间和最短潜在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株球虫具有E. praecox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分离自肠道的卵囊明显小于分离自粪便的卵囊;最短潜在期为81h;经PCR鉴定为E. praecox,命名为E. praecox上海株。测序结果显示,其18SrRNA基因序列长1747bp,与GenBank登录的相关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4%;该虫株对雏鸡呈轻度致病性。该虫株的分离和鉴定为丰富我国鸡球虫虫种资源,开展球虫病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毒害艾美耳球虫晚熟系选育及其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剂量为l200~20000个孢子化卵囊/羽的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北京株(中熟系)感染3日龄京星黄羽肉仔鸡,收集感染后第11天粪便中卵囊,孢子化后接种无球虫鸡进行连续传代,经传代16次后,发现其排卵囊高峰较母株(中熟系)推迟了2天,即由接种后第7天推迟到第9天,且连续3代排卵囊高峰均出现在第9天,有较好的稳定性。生活史研究表明,其各阶段虫体均比母株的大,但潜在期不变,推测可能是选育得到的晚熟系卵囊中尚含有少量中熟系卵囊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广西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单卵囊分离方法,并对一株广西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分离。方法采用电泳制胶槽来制作琼脂块进行球虫单卵囊的分离,单卵囊实验感染9只1日龄雏鸡,感染后收集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卵囊检测。纯种卵囊经口感染10只1日龄雏鸡,观测卵囊寄生部位、最短孢子化时间,以及其潜在期和排卵高峰期。结果2只雏鸡粪便中检出卵囊,单卵囊感染成功率为22%。通过对其中一株球虫的研究,根据其卵囊的形状、大小、寄生部位、潜在期、卵囊最短孢子化时间、排卵高峰期等生物特征,鉴定该株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一种单卵囊分离技术,可作为球虫单卵囊分离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4,(12):67-69
本研究对3株鸡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福建株、上海株和广东株进行免疫原性分析,其中广东株属于早熟株。将7日龄雏鸡分别免疫3株E.maxima孢子化卵囊,12 d后分别攻击相同剂量的同源及异源虫株孢子化卵囊,设不免疫攻虫对照组和不免疫不攻虫对照组,17d开始收集粪便直至无卵囊排出为止,每日计数卵囊,计算卵囊相对减少率。结果:雏鸡免疫后以同源虫株攻击,保护率均在98%以上,而雏鸡免疫后以异源虫株攻击,其交叉保护率在40.78%72.37%之间。提示:E.maxima对同源虫株的保护率明显高于对异源虫株的保护率,说明各分离株间抗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325-1329
本研究从河北省奶牛场有腹泻症状2月龄左右的犊牛粪便中分离卵囊,进行病原分离与虫株鉴定。采集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24份,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抗酸染色法检测隐孢子虫卵囊,观察卵囊形态、大小。提取卵囊基因组DNA,进行18S rRNA基因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进一步确定分离虫株隐孢子虫的种类/基因型,根据18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虫株亲缘关系。结果显示,5份样品检出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20.83%。形态学观察卵囊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5.0~8.2)μm×(4.2~6.3)μm,平均大小为6.6μm×5.3μm,卵囊指数为1.24,鉴定分离虫株为安氏隐孢子虫。PCR扩增出预期大小为1 188 bp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安氏隐孢子虫AB089285.2株、AB513856.1株、AY954885.1株的同源性为98.7%~98.8%,进一步表明分离的隐孢子虫虫株为安氏隐孢子虫。在种系进化关系上,分离株与安氏隐孢子虫AB513856.1株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揭示河北省奶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特征,实施有效防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