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硫氰酸钠(Na SCN)是白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在人体内释放的氰根离子可使组织不能利用氧而中毒,并妨碍机体对碘的吸收,从而引起甲状腺疾病。在原料乳或者奶粉中掺入硫氰酸钠达到15 mg/kg时有明显有效的抑菌、保鲜作用,可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2.
吴建懿 《中国乳业》2020,(12):47-49
概述了硫氰酸钠的来源和应用,对国际上关于硫氰酸钠的研究和法规进行了梳理。为了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硫氰酸钠的质量分数有一个可参考的分布数据,对25 个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随机抽样研究。结果表明,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硫氰酸钠完全来自原料乳天然本底含带,数据趋势揭示一个可能性,全脂奶粉和脱脂奶粉以生牛乳为主要原料,承载了牛奶天然本底绝大部分的硫氰酸钠来源,同时也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天然含带硫氰酸钠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生鲜乳中掺入硫氰酸钠后可有效抑菌、保鲜。但硫氰酸钠具有毒性,少量的食入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本试验采用离子色谱法于2014年对河北省唐山市4个县的乳头奶和罐奶共计643批生鲜乳样品进行了硫氰酸钠的监测,以评估唐山地区生鲜乳的质量安全。结果表明,643批生鲜乳样品中硫氰酸钠含量总体情况符合正态分布,最小、最大、平均含量分别为0.13、15.7和2.52mg/kg。对乳头奶中的硫氰酸钠和罐奶中的硫氰酸钠进行比较,发现乳头奶中的硫氰酸钠和罐奶中的硫氰酸钠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中唐山地区生鲜牛乳不存在人为添加硫氰酸钠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某乳品厂奶粉加工环节中,分别取原料乳、过滤乳、净化乳、奶粉及浓缩乳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过滤乳、净化乳、浓缩乳的杂质含量较低,分别为9,3.11,3.7mg/kg;而原料乳和奶粉的杂质含量较高,分别为16mg/kg,和14mg/kg奶粉杂质超出国家标准2mg/kg。分析结果表明,原料乳杂质高是因为挤奶及收购过程污染所致,而奶粉杂质偏高则是加工过程产生焦粉所致。  相似文献   

5.
乳业信息     
人大代表建议对鲜奶制品实行统一标识来京出席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一些奶业专家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乳制品在原料使用问题上误导欺骗消费者,并对国内奶业造成了不良影响,他们建议对鲜奶制品实行统一标识。黑龙江省奶业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修亭代表说,近年来,我国奶类总产量大幅上升,奶制品消费正逐步由奶粉消费为主转向液态奶消费为主。但是在液态奶的生产中,有些企业采取进口奶粉作原料,还原加工成液态奶:一种是在原奶中掺入近30%的奶粉,混合加工后按鲜奶销售;另一种是以奶粉为原料生产调味乳,但在标识上仍注明原料为…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生鲜乳中硫氰酸盐的使用情况,对上海地区500份生鲜乳进行硫氰酸钠含量分析,对272份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和菌落总数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总体符合Pearson5分布,90%的含量在0.2~3.71 mg/kg之间,最大含量、最小含量和平均含量分别为9.66、0.2和1.5 mg/kg。②272份生鲜乳中菌落总数含量在110~1100000 CFU/mL,97.5%的含量在110~300000 CFU/mL。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和菌落总数含量相关性不明显,硫氰酸钠含量未对菌落总数含量产生明显影响,R2=0.02。③基于生鲜乳中硫氰酸钠的平均含量和最大含量得到,个体每千克体重硫氰酸钠的平均暴露量和最大暴露量分别为0.0025和0.016 mg。结合相关硫氰酸钠的风险评估研究,表明本研究中上海地区生鲜牛乳中的硫氰酸钠的含量属于正常的生理浓度,对人体正常膳食无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保存条件和处理方式对生乳样品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生乳样品分别设置不同处理,包括保存条件处理(—20℃冷冻保存1、7和30 d, 0~6℃冷藏保存4、8、24和48 h)、解冻温度处理(冻存24 h后,于25、40、60℃3个温度下解冻)、解冻次数处理(冻存24 h,于40℃水浴分别解冻1、3、5次)、防腐剂(硫氰酸钠、重铬酸钾、叠氮钠、溴硝丙二醇、甲醛)处理,然后进行样品中硫氰酸钠检测,结果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收率分析,探究不同处理对生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结果】冷冻保存1、7和30 d后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收率为97.4%~103.1%。冷藏保存4、8、24和48 h后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回收率在94.5%~102.1%。冻存24 h后,3个不同解冻温度的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收率为97.8%~99.0%。冻存后分别解冻1、3、5次的结果显示,乳中硫氰酸钠含量随解冻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检测回收率为95.3%~101.8%,在可接受范围。添加不同防腐剂的乳中硫...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原料乳中硫氰酸钠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逐层分析和合成,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外标曲线拟合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在0.1mg/LM.0mg/L范围内,离子色谱法测定原料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02mg/L,k=2。该评定对采用外标法定量的离子色谱法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属于违禁添加物之一,过量的硫氰酸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引发急性毒性作用,引起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少量摄取硫氰酸钠可妨碍机体对碘的吸收利用,引起甲状腺疾病。对生鲜乳中硫氰酸钠的含量、来源、毒性作用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控制生鲜乳中硫氰酸钠的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乳及乳制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必需品,其质量问题是消费者关注重点。2008年卫生部明确规定乳及乳制品中用于保鲜的硫氰酸钠属于违法添加物质,但由于硫氰酸钠在动植物体内及各类食品中均有微量的天然存在,因此对生牛乳中硫氰酸钠的风险评估无法界定。本文从生牛乳中硫氰酸钠使用情况、来源、中毒机理及检测方法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生牛乳中硫氰酸钠限定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原料乳中糊精掺假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利用FOSS120红外光谱仪,对哈尔滨市区及其周边县原料乳的相关项目进行测定,建立了原料乳标准数据模型。应用此数据模型对原料乳中掺入的有害成分进行鉴别,可以对原料乳中使用糊精造假行为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国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整顿工作,并由卫生部牵头,先后公布了四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简称“黑名单”。这四批黑名单中,共有5种物质涉及生鲜乳,并有可能在生鲜乳中违法添加,他们分别是三聚氰胺、硫氰酸钠、皮革水解蛋白、β-内酰胺酶和工业用火碱。下面就皮革水解蛋白添加物的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乳是一种富含丰富营养的食品,包括各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其极易变质腐败,保藏期非常短。硫氰酸钠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用作防腐剂用于牛乳的保鲜抑菌,广泛使用。但因其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存在潜在危害,2008年被明确规定禁止用于牛乳保鲜剂。目前,乳中硫氰酸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等。笔者对近年来硫氰酸钠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探究各种方法的优劣,为更精准有效地检测乳中硫氰酸钠的含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芳  陈兵  张朔望 《中国奶牛》2014,(15):33-36
今年上半年我国生鲜乳价格经历了上涨、停滞和回落的过程,目前依然处于下行通道当中,部分散户和小规模养殖户陆续退出奶牛养殖行业,但大企业的原料奶出售价格依然相对平稳。尽管我国生鲜乳价格已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但与国际原料奶价格差距依然巨大,行业向低温化、鲜奶化转型势在必行;饲料价格整体企稳,玉米价格出现上涨势头,对奶牛养殖行业的压力逐步增大;乳制品产量下跌,去库存压力依然很大,市场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随着生鲜乳价格的回落,液体乳及乳制品PPI涨幅逐月下滑,而CPI也因为市场不振逐月回落;乳制品终端价格方面,酸奶的同比涨幅较大,而牛奶和奶粉类产品同比涨幅较小;乳制品企业亏损额较去年有显著增加;鲜奶进口依然快速增长,但增速明显回落,全年奶粉进口有望突破100万吨大关,但我国奶业出口形势仍然不见起色。  相似文献   

15.
商情新闻     
●今年奶粉价格可能要还要涨一成近日,中国奶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乳产品原料价格上调,必然会导致国内奶粉今年全线提价,至于涨幅,业内人士预计将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牛奶质量评定与计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料乳又名生鲜牛乳,它是指从正常饲养的、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乳房中挤出的常乳.影响牛奶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品种、饲养管理、挤奶措施、卫生状况等.不新鲜的牛奶加热时凝结,这种牛奶不能消毒或进一步加工;含有抗生素或其它化学物质的牛奶,来源于不健康奶牛,不适合加工,也不能用于消费;乳脂、蛋白等含量低的牛奶加工时乳制品产量较低,或者营养价值较低[1].乳品加工部门在大规模生产之前,必需对所收购的原料乳进行质量评定,看其是否可以加工,以及适合加工成哪一类型的乳制品.并根据检验结果实行按质论价的收购方法,促进奶农生产出优质的原料乳.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三鹿奶粉事件使我国奶牛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同时引发了消费者对乳品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我们除了加强原料奶监督与管理外,还要通过改善奶牛的饲养环境保持奶牛健康从而提高原料乳的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不同配比的奶粉还原乳进行了制作酸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配比为6:1的奶粉还原乳,加入4%的蔗糖,制作酸奶的效果好,对乳酸菌的发酵能较好的适应,成品凝块硬度适中,质地均匀,具有酸甜可口的风味,成品酸度为92.8°T。虽然原料成本比用鲜奶生产酸奶高0.08元/瓶,但制作不受鲜奶供应的限制,适于家庭制作和小规模的专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导致原料乳变质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产蛋白酶活力。[方法]对广东省恒远市某规模化牧场提供的蛋白水解、脂肪上浮的变质原料乳稀释,涂布在MPC琼脂平板上。将平板于6.5 ℃恒温培养箱培养10 d,挑取形态不同的单菌落在LB液体培养基复壮增菌,提取其DNA,利用16S rDNA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该菌株的蛋白酶活力及高温钝化后酶残留率进行测定。[结果]MPC琼脂板菌落形态单一,原料乳中分离鉴定出的两株菌均为霍氏假单胞菌,该菌株在28 ℃下对乳平板的水解圈为(15.35±0.56)mm,经135 ℃处理5 s,其蛋白酶残留率为43.63%。[结论]变质原料乳中分离到两株霍氏假单胞菌,并且该菌可产生热不敏感的蛋白酶,该酶的存在会造成原料乳中蛋白质水解,导致UHT乳在货架期内出现蛋白水解、胀包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原料乳中嗜冷菌检测的准确性,制定更加合理的嗜冷菌检测标准流程。[方法]本试验根据《NY/T 1331—2007乳与乳制品中嗜冷菌、需氧芽孢及嗜热需氧芽孢数的测定》中的MPC中平板计数法对新疆地区10个不同养殖模式牧场,共计120份原料乳样品在不同检测时间下的嗜冷菌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10-2和10-3两个稀释梯度下,3个不同模式牧场嗜冷菌检测结果均随着检测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现代化牧场和传统牧场嗜冷菌即时检测结果与间隔12 h和24 h的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养殖小区嗜冷菌即时检测和间隔24 h差异显著(P<0.05),间隔12 h检测结果与即时检测和间隔24 h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间隔时间对原料乳中嗜冷菌检测结果存在影响,样品检测间隔时间越久,最终检测结果越大,导致最终结果不具有准确性和说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