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生产套不套袋。市场差距有多大?河南省灵宝市寺河乡窝头村的果农说:“套袋苹果比没套袋的每公斤高六角钱,卖得快,很抢手。”作为农业部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区.窝头村果农去年尝到了苹果套袋的甜头:全村种植苹果1300亩,套袋1600万只,仅套袋一项户均就增收4.85万元。据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广水果套袋生产技术。苹果套袋率达40%左右,每年可为果农增收4.5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苹果套袋是目前生产高档苹果获得高效益的重要措施,经过严格疏果后的苹果全部套袋,可获得漂亮全红的高档苹果。可发挥品质好、能增产、无公害、果不烂的效果。采用套袋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苹果套袋在日本已有百年历史,而我国近几年来才较大面积推广。苹果套袋可提高果品质量,是生产高档绿色无公害果品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1996年.凌海市白台子乡果树站在8个村进行了苹果套袋试验。8年的实践表明,套袋苹果果皮细嫩,果面光、着色好,无污染残留,病虫果由原来30%下降到5%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确应用苹果套袋技术,不仅改变了苹果的品质,还能减轻果实农药残留,是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但生产中重套袋轻管理的现象严重,要生产出高品质的套袋果,必须配套其它栽培管理措施,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苹果。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优质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苹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无公害优质苹果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作者从苹果套袋的机理出发,针对当前苹果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庆阳市红富士苹果无公害套袋栽培技术,包括果园建立、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苹果套袋,娴熟的农民12s完成一个苹果套袋的全过程,工序烦琐,工作效率低。如何设计制作一种快速有效的苹果套袋,提出了一种探究性的研究课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半球面合体的苹果套袋,1s完成一个苹果的套袋,套袋速度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鲁东南果农为生产无公害苹果,实施了苹果套袋技术,既减轻了农药污染及果面病虫斑,又提高了果品品质和苹果产量,在生产中实现了双赢。套袋对于生产无公害苹果是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就将苹果的套袋经验总结如下:一、套袋前的准备工作1.苹果套袋对果园及土壤的要求选择树势中庸、健壮、树体结构合理、负载适量、病虫害轻、初果至盛果期树,同时,树冠和全园通风透光条件要好。  相似文献   

8.
红富士苹果套袋,可使果形端正,果面光洁,色泽艳丽,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目前,红富士苹果套袋是生产高档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关键措施。现介绍如下:1套袋前的管理1.1进行严格疏果。要求每个果台留单果,要把那些果形不正、果柄短的果及背上果全部疏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幅度减少,果实套袋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从苹果套袋栽培与免袋栽培方式的优点、缺点及发展前景等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以期为种植户选择合理的栽培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勤红自1987年开始经营2000平方米左有(约3亩)的苹果园,现如今,他已拥有4个果园,总面积1.5公顷,种植的品种有“首红”、“富士”、“嘎啦”、“美八”。他以生产礼盒苹果、贴字苹果、艺术苹果为主,并开发功能苹果如富硒苹果、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苹果、有机苹果。他的苹果每个能卖到3~5元,年套袋苹果23万只,投入4万元,毛收入12万元。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对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作了较详细阐述。红富士苹果花后40天开始套袋,果实在袋内需90天生长发育,采收前20-35天为摘袋适用。并对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在疏果,防治病虫,袋类别,套袋时期,提高套袋果含糖量等方面所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2发展套袋技术的生产意见 2.1提倡因地制宜精套袋,无袋栽培分步走苹果生产的发展方向是无袋栽培,其变化过程是:全套袋一部分果精套袋+因地因园制宜套不同类型的袋一基本不套袋。随着科技、经济、社会需求、劳动力价值的提高,逐步向美国、日本等苹果生产先进国家靠拢。这是螺旋上升的规律,并非简单重复。  相似文献   

13.
苹果套袋既能提高果品质量,又能增加经济效益,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是在生产中,由于缺乏正确的苹果套袋配套技术,经常出现套袋效果不明显,经济效益不显著甚至事倍功半的现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冀北苹果套袋栽培的健康发展。现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套袋,是目前我国生产“绿色苹果”必须采承的技术措施。纸塑袋结合全套袋,是苹果套袋技术的新发展,是多快好省地生产高中档无公害苹果,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 1 套袋前的技术管理 1.1 合理修剪。综合运用扭梢、摘心、疏枝等夏剪措施,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每667m~2留枝节不超过10万个。 1.2 严格疏花定果。选择果形端正、果萼紧闭、发育好的幼果套袋。套袋必须疏成单果,留强壮枝和下垂枝上的中心果。每667m~2留果8000~10000个。 1.3 防治病虫害。一般用进口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绿色功夫乳油2500倍+15%扫  相似文献   

16.
1苹果套袋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1.1树体修剪不合理,疏花疏果不到位。大枝过多,枝条过密,通风透光差,导致套袋苹果着色不好,质量差;留果量过多、过密,套袋苹果达不到优质果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套袋对早富1号苹果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套袋和未套袋果实香气成分,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早富1号苹果果实套袋与未套袋香气成分均以酯类物质为主,属于"酯香型"。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未套袋果实套袋果实;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套袋果实未套袋果实。早富1号果实主要香气成分均以乙酸乙酯、乙酸丁酯、2-甲基乙酸丁酯等物质为主。早富1号苹果果实套袋与未套袋香气成分基本一致,相对含量呈现差异。  相似文献   

18.
吉县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在苹果产业上大做文章,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了大气候。目前,该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超过2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已达13万亩,2006年产套袋苹果6.8万吨,销售收入近2亿元。全县直接从事苹果种植、经营、经纪、装运的农民600多人,苹果收入万元以上的农户超过3200多户,3万元以上的农户上千户,靠栽植果园建起新房的农民达60%以上,全县农民收入的65%来自苹果产业。  相似文献   

19.
<正>(接上期)3.2.2套袋的时间。除选用合适的果实袋外,套袋时期和方法是否正确,对套袋的最终效果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套袋时间是早点好,还是晚点好,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对此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对果锈比较重的金冠等品种,应在果锈的发生期前套袋。果锈的发生一般在开花后10~40d。因此,为防止产生果锈,金冠苹果应在落花后10d开始,套袋越早效果越好。对于红富士、新红星等着色品种,根据我们的试验,在河南苹果主要产区套塑膜果袋应从盛花2~3周、幼果直径1.5~2cm开始,5月20日结束的套袋效果最好。究其原因,其一是花后到套袋前是果实轮纹烂果病、  相似文献   

20.
套袋能有效地防止病虫为害;果皮细嫩,果点木栓化轻;促进果实着色,色泽鲜艳;还具有减少果锈和裂果,提高果面光洁度、减轻果实中农药残留等作用。在雹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具有避免或减轻雹害的效果。近年来,在苹果生产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套袋技术,对改善果实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果实套袋对果袋质量、套袋及摘袋时期、摘袋后管理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