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19日,2007年度第二批热作行业标准审定会在海南省文昌市召开,木薯等26项热作行业标准通过审定。其涵盖了热带作物种子(苗)、生产技术规范、病虫害防治、产品、检测方法等方面,这些标准的发布将对完善我国热带作物标准体系、规范热作产业从品种选育到产品采收以及质量检测全过程、优化我国热作产业链、提高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审定制度,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实行登记制度。国家和各省(市、区)大多制订了《主要农作物品种推广应用前省级审定操作规范》或《品种审定条件与程序》等,多个省区参照主要农作物审定的条件和程序组织了热带作物(水果等)品种审定。从实际操作中看,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中存在一些问题。全国热作品审委员会正在制订有关的品种审定规范22种,期望能够规范品审工作。而《规范》的质量对于热作品种审定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热带作物品种管理,促进热带作物选育种成果审定和转化应用,推动热带作物产业持续发展,经报农业部农垦局(南亚办)批准,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与中国热带作物学会联合成立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开展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工作。10月31日,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海口市隆重召开。品审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我国种业发展意见》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热作品种审定规范化工作的正式起步,对我国热作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现将李伟国局长和潘显政主任在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通知与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组成名单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4月28-29日,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培训班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举办。参加这次培训的主要有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从事热带作物品种选育开发工作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与推广人员,共150余人。这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推进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促进热带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副主任、品审委副主任吴金玉在开班讲话时指出,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制度不健全、规范不完善、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为适应今后一个时期现代热作产业建设的需要,下阶段要着力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品种审定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5月25—26日,"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及品种审定培训班"在湖北省宜昌市顺利举办。此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推进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审定工作,促进热作种业科技创新。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从事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及热带作物品种选育开发工作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与推广人员,共160余人参加了培训。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副主任、品审委副主任韩沛新作开班讲话,通报了近年来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促进热作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及热作产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热作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拥有丰富的热带作物品种资源和较高的育种技术水平,培育出的热作新品种多表现出丰产、抗逆等优良品质,对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热作产品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热区农业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一年,我国热区的农民和职工增收、热作产业增效、热作产品竞争力增强,热区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主要热作产品产量和出口幅度均有较大增长,热区农民收入也有较大提高。2004年,全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总面积786万公顷,与上年持平,但热作产品总产量比上年增长3.5%,达到13935万吨。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适应热带作物育种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实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已初步建立了主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规范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和评价的标准,加强了种质资源圃的基础建设,建立了一支从事热带作物种质保护工作的稳定队伍,加快了热带作物品种选育进程,为热带作物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农业部组织专家对2008年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进行了考核评审,授予儋州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等9个圃为农业部第一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对热作种质资源圃进行授牌管理,提高了种质圃的规范管理水平,对加快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有效保护和创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海南热带作物种子种苗的质量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热作种子种苗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热带农业》2004,(1):19-20
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龚菊芳在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随着我国兑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承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推进,既给我国热带作物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热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加快实现热作产业增效、热区农民增收、热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新一届热作学会一定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垦》2007,(2):46-46
自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开发我国的热作资源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热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热作主管部门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热区各地加大了热带作物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热作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热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品种单一到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和产品多样化的历史性转变,热带作物种植面积由1986年的253万公顷发展到2005年的780万公顷,年总产量由1986年的4100万吨发展到2005  相似文献   

13.
5月8-9日,2013年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品审委)年会暨品种审定规范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品审委副主任吴金玉主持会议,并通报了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变更情况:潘显政同志不再担任品审委主任职务,经报农业部农垦局备案,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主任冯广军同志担任该职务。谭耀文、蒙绪儒等3位  相似文献   

14.
自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开发热作资源以来,热区各地加大了热带作物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已进入了世界热作生产大国的行列,多种热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科技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热作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1,(11):14-14
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月18日在海口挂牌成立。该工程中心依托热科院组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服务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的热作产业,以橡胶、香蕉、菠萝、胡椒和香草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良种繁育、高产栽培、营养与病虫害防治和产品加工等工程化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为重点,通过自主创新和对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解决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急需技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热带作物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小麦种衣剂质量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农药行业标准,结合小麦种衣剂特点及企业生产实际,对研制的小麦种衣剂进行质量检测,经对其pH值、悬浮率、成膜性、包衣均匀度、脱落率及低温稳定性等质量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该种衣剂(10%吡虫啉.4%农抗120)各项指标均符合生产标准,产品的稳定性、成膜性及安全性均较好,符合种衣剂剂型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日,农业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行业标准审定会,审定由农药检定所起草的《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一)》和《农药残留试验良好实验室规范》,来自全国卫生、植保、质检、科研、标准等领域的11位专家组成了专家审定组,对标准进行了审定。  相似文献   

18.
《热带农业科学》2009,29(11):F0004-F0004
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于2007年4月经科技部批准,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组建,是我国唯一的热带作物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服务于我国海南、广东、云南等热区八省区的热作产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坚  方佳  孙好勤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173-179,182
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迅速,热带、南亚热带作物总产值、进出口贸易总量逐年上升,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热作产品需求逐年增长,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热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继续提高;贸易额不断增长,进出口贸易逆差不断加大;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的作用将不断增强;通过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在外交战略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热带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热作工程中心")探索出了一种以多种作物为对象,由多种类型科研单位共建,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农口科研院所类国家工程中心运行新模式。文章从技术研发与集成、人才培养与引进、成果转化与推广、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该模式的成效,指出该模式能增强热作工程中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水平,塑造热带特色旅游品牌,提高重要热带作物产品竞争力等,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