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今年,省、县共安排了40万元在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进行池沼公鱼受精卵增殖放流活动。计划增殖池沼公鱼受精卵20亿粒,实际增殖22.38亿粒,超额完成计划的11.9%。除此以外,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河北省2013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实施方案》,今年,承德市承担的池沼公鱼增殖放流任务指标是潘家口水库增殖放流池沼公鱼受精卵5亿粒,投资15万元。按照省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指挥部的统一要求,4月7-16日,承德市渔政站在潘家口水库横城子村设置采  相似文献   

3.
《河北渔业》2008,(4):65-65
河北省2008年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开局良好。时间安排最早的第一项池沼公鱼受精卵人工增殖工作圆满完成。省渔政处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指挥部监督人员于3月25日赴潘家口水库,对承德市畜牧水产局组织实施的池沼公鱼受精卵人工增殖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验收。实际增殖池沼公鱼受精卵达8亿粒,超额完成了7.5亿粒的放流计划。4月2日,监督人员赴潘家口、大黑汀两水库,对唐山市畜牧水产局组织实施的池沼公鱼受精卵人工增殖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验收。  相似文献   

4.
《河北渔业》2008,(5):64-64
4月15—18日,河北省渔政处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指挥部监督人员赴官厅水库。对张家口市畜牧水产局组织实施的池沼公鱼受精卵、淡水鱼种人工增殖放流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验收。截至4月18日,张家口市在官厅水库共增殖池沼公鱼卵2.7亿粒,圆满完成2008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计划;共增殖花白鲢鱼种1.66万kg。剩余的0.84万kg淡水鱼种计划在今年秋季进行放流。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场     
承德、唐山两市池沼公鱼人工增殖项目完成验收工作2007年4月7日至8日,河北省渔政处组织渔业资源增放流监督组人员,到承德、唐山两市对池沼公鱼人工增殖项目进行现场验收。监督组人员包括省渔政处、增殖所在地市、县渔政人员、增殖水域相邻县渔政人员和渔民代表。监督组按照《河  相似文献   

6.
3月19日上午,磁县农牧局在东武仕水库开展了池沼公鱼增殖放流活动。从保定大西洋水库引进的5000万粒池沼公鱼发眼卵被放入东武仕水库网箱内进行孵化。预计年底产量可达40万kg,产值320万元。  相似文献   

7.
《河北渔业》2004,(3):54-55
潘家口水库属大型跨界水域,涉及唐山、承德二市,迁西、宽城、兴隆三县,水面约6 6 6 7hm2 (10万亩) ,是理想的增殖渔业资源的水域。宽城县和迁西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潘家口水库的渔业资源增殖工作十分重视。宽城县召开了潘家口水库增殖池沼公鱼现场会,对增殖工作做了具体细致的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水产局根据资源调查移殖池沼公鱼的建议,1984、1985两年成功地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移殖。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移殖场所,扩大了移殖范围。通化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于1984年4月由云峰水库移入池沼公鱼亲鱼340斤(约2.5万尾)和人工受精卵100万粒,投放到本地区的柳河县和平水库,吉林省水产研究所于1985年4月将水丰水库的池沼公鱼人工受精卵100万粒移殖到吉  相似文献   

9.
刘鲲 《河北渔业》2007,(4):62-62
2007年3月30日至3月31日,河北省渔政处刘耀林处长带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督组人员,前往迁西、宽城两县检查池沼公鱼人工增殖工作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30至4月9日.河北省渔政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舒组人员.分别到承德、唐山、张家口市对池沼公鱼人工增殖放流工作进行现场监督验收。  相似文献   

11.
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也是最早开发的渔业基地,湖内有28种淡水鱼类,年产鲜鱼4000余吨,有鱼罐头系列多种深加工产品出口海外。博斯腾湖流域面积为1061平方公里。水面155万亩,湖水系纯净的天山雪水汇集而成。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草鱼、鲢、鳙、池沼公鱼、贝加尔雅罗鱼等。在养殖业上,两年来耗资240万元向大湖投放草鱼、链、镛70余吨。在名特优品种引进上,1991年3月,移植池沼公鱼发眼卵1.04亿粒,1996年限捕的情况下,捕捞量达400吨。1996年移植大银鱼卵550万粒,当年年底见活体鱼107尾,1997年又投放3500万粒。同年引进美国大口胭…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与渔业》2008,(7):33-33
(3)池沼公鱼池沼公鱼为亚冷水性小型鱼类,0~4℃的低温是池沼公鱼发育成熟所必须的条件。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一般1龄陛成熟,大部分亲鱼产卵后即死亡。移植池沼公鱼以受精卵为好,投放时间一般在3~5月。受精卵投放在孵化框上,孵化框设置在有微流水的水域。第一次引受精卵应在2000粒/亩左右,第二、三年继续引入。经2~3年引种和池沼公鱼的自然繁殖增殖,一般可形成群体产量。  相似文献   

13.
《河北渔业》2004,(4):54-54
通过“引岳入淀” ,华北明珠白洋淀重新焕发了生机。为了恢复白洋淀渔业资源 ,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 ,省水产局拿出 7万余元专项资金 ,由省渔政处具体实施 ,在白洋淀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6月 3日上午 9时 ,增殖放流仪式在白洋淀大堤上举行 ,省渔政处处长刘耀林同志主持仪  相似文献   

14.
1996年5月和1997年2月分别向杨眉水库移植池沼公鱼卵2 500万粒,孵化放流公鱼苗1 600万尾.1996年8月首次试捕到成活公鱼.试验证明公鱼能适应贵州省水域环境.目前公鱼已形成群体产量,用单层刺网(30 m×2.5 m)捕捞,网次产量1.5~2 kg,预计公鱼可能鱼产量为83.2 kg/hm2.  相似文献   

15.
由新疆水产研究所承担的《池沼公鱼在新疆大水面移殖推广》科研课题,于1995年5月18日在阜康市天池通过专家验收。 1989年4月首次从吉林省引进池沼公鱼发眼卵(受精卵)1亿粒投放在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内。1991年春发现有池沼公鱼群体新一代,至1993年共捕获成鱼38.5吨,并向博斯腾湖、乌伦古湖、天池、塘巴湖水库、石城子水库等水体投放池沼公鱼受精卵2.63亿粒,共捕捞成鱼42.2吨。1994——1995年间,又向赛里木湖、克拉玛依水库等水体投放受精卵4.25亿粒,捕捞139.4吨。先后共推广移殖水面达381万亩。 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组提供的《池沼公鱼在新疆大水面移殖推广课题总结》和《博斯腾湖池沼公鱼移殖研究》二篇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可靠,对各移殖推广水体进行了调查模底,曾举办二期池沼公鱼培训班,多次组织人员进行移殖推广,作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显著,社会效益明显,为全区水产养殖业又增添了一个新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1990—1991年在岗南、横山岭、口头、八一、白草坪水库(养鱼水面5100ha)移植池沼公鱼卵3.83亿粒,孵化鱼苗2.20亿尾.1991年秋冬捕捞池沼公鱼365t,单产71kg/ha,创产值160.6万元,利润147.2万元,投入产出比1:12。  相似文献   

17.
陆振阁 《水产科学》1993,12(3):28-29
1988—1989年北票市龙潭水库连续两年移植池沼公鱼发眼卵450万粒,1990—1991年两年捕捞池沼公鱼18.1吨,平均每年每亩增产4.21kg,池沼公鱼收入5.43万元,占水库渔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近几年池沼公鱼移植推广工作进展迅速。1984~1985年向风城县土门子水库移植受精卵250。万粒,移植亲鱼7100尾,1986年在该库采卵受精1亿粒,并捕到了群体公鱼。该库移植成功并通过了技术鉴定,且被确定为全国水利系统池沼公鱼引种基地,每年可供给受精卵10~20亿粒。辽宁省还向浑江、汤河、铁甲等水库移植受精卵5000万粒,计划在今后的三年内在全省普及放养。辽宁省池沼公鱼移植情况介绍$辽宁省水利电力厅 @解玉杰~~  相似文献   

19.
池沼公鱼人工移植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甸县1986—1988年分别向太平哨、太平湾、八一、水丰、河口路堤等5座水库移植池沼公鱼受精卵5.32亿粒:1988年,移植水域池沼公鱼产量已达13万公斤。新增产值18.2万元。本文介绍了池沼公鱼的移植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20.
百字讯     
<正> 1991年4月,抚宁县从辽宁省绥中县大风口水库引进池沼公鱼发眼卵2150万粒,投放在洋河水库试养,现已初见成效。受精率约75%,孵化率约65%,七、八个月之后捕捞上市。每天捕获35kg,最大的鱼可达15cm长、14g重。目前该水库已形成一定的池沼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