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莓品种‘甜查理’为研究对象,分别接种地表球囊霉(Gv)、根内球囊霉(Gi)、摩西球囊霉(Gm)、根内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1∶1的混合菌种(Gi+m),以不接种的灭菌土为对照,观察草莓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状况,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草莓的促生长作用明显,可以减少草莓从移栽到开花所需天数,提高单果重,但不同种类AMF对草莓的促生长作用不尽相同,其中接种Gm对草莓的促生长作用最大,接种Gi+m和接种Gi对草莓的促生长作用次之,接种Gv对草莓的促生长作用较小。因此,摩西球囊霉(Gm)和‘甜查理’草莓的共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菌剂对丰香组培苗生长发育和白粉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香草莓微繁殖苗为试材,分别以重茬土和混合基质为栽培基质,比较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菌剂、木霉(Trichoderma)菌剂和有效微生物群(EM)菌剂对草莓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产量、白粉病抗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重茬土还是混合基质,供试的3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均可促进丰香草莓微繁殖苗的生长势,提高草莓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增加果实产量,其中AMF菌剂处理的效果显著,其叶面积和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均是CK的1.5倍左右,产量比CK增加68.6%(重茬土)、39.5%(混合基质)。AMF菌剂处理和木霉菌剂处理植株中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是CK植株的2.6~5.5倍。在提高草莓微繁殖苗白粉病抗性上,木霉菌剂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在重茬土和混合基质上,木霉菌剂处理植株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6.7和19.2,分别为CK植株的51.8%和59.1%。  相似文献   

3.
以‘红颜’‘章姬’2个草莓品种脱毒苗和常规苗为试材,比较脱毒苗与常规苗在植物学生长特性和果实抗病性方面的表现,以期为上海地区草莓优质种苗的繁育、母苗选择、育苗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脱毒苗在炼苗期叶片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0%~6%。在相同栽培模式下,‘红颜’脱毒苗的生长势较常规苗株高、冠径、单株匍匐茎和单株花序分别增加了8.40 cm、1.70 cm、1.75条、1.77个;‘章姬’脱毒苗的生长势较常规苗株高、冠径、单株匍匐茎和单株花序分别增加了3.89 cm、0.74 cm、1.60条、1.10个。同时‘红颜’脱毒苗定植后果实病害发生率从常规苗的17.33%降低到脱毒苗的2.66%;‘章姬’脱毒苗定植后果实病害发生率从常规苗的13.33%降低到0%。不同栽培模式下繁苗,‘红颜’脱毒苗在单层X支架式栽培下生长势较单层单列式栽培模式下株高、冠径和单株匍匐茎数目分别增加了6.10 cm、2.48 cm与2.77条。‘红颜’‘章姬’脱毒苗比常规苗在繁苗期生长势更旺盛,‘红颜’脱毒苗在生产时期果实病害发生率比常规苗极显著性降低,‘红颜’脱毒苗采用常规地垄式栽培比立架栽培植株生长势和繁苗率高。  相似文献   

4.
草莓新茎分枝与独脚金内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独脚金内酯对草莓新茎分枝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超快速液相-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方法(UFLC-ESI-MS/MS),测定不同新茎分枝数的‘红颜’(Fragaria ananassa‘Benihoppe’)和‘C5’植株根和新茎在不同分枝发育过程中独脚金内酯含量,并采用半定量PCR对7个独脚金内酯合成和信号转导基因(FaD27、FaCCD7、FaCCD8、FaP450、FaD14、FaD53和FaD3)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草莓植株中检测到5-脱氧独脚金醇、独脚金醇和列当醇3类天然独脚金内酯成分,它们在‘红颜’和‘C5’不同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不同‘。红颜’和‘C5’中独脚金内酯含量随着分枝发育时期呈规律性变化,新茎中均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根中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随着分枝发育‘红颜’中独脚金内酯含量逐渐增加,而‘C5’独脚金内酯含量逐渐降低。半定量PCR结果显示FaD27基因在‘红颜’的根和新茎中表达量差异明显,并且该基因的表达量与独脚金内酯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推测‘红颜’分枝较少以及‘C5’分枝较多与草莓根中合成独脚金内酯含量增加和减少直接相关,新茎中分枝前期独脚金内酯含量降低能够增加草莓新茎分枝,但随着分枝增加新茎中会积累较多的独脚金内酯从而抑制分枝的进一步增加。研究为独脚金内酯在草莓中调控新茎分枝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15个草莓新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其在北京市昌平区日光温室内高架基质栽培的生长、开花、果实品质及产量等性状,与主栽品种‘红颜’相比较,筛选出适宜高架栽培、满足观光采摘多品种需求的优良草莓品种。结果表明:‘晶瑶’‘圣诞红’‘隋珠’植株长势较强;‘圣诞红’‘隋珠’‘越心’第一花序开花较早;‘晶瑶’‘隋珠’‘圣诞红’与‘红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红颜’最稳定;‘京承香’‘京留香’和‘红袖添香’等大部分京香系列品种平均单果重大于‘红颜’;‘晶瑶’单株结果数量最多;‘京泉香’单株产量最高。综合得出,‘红颜’仍是生产上比较优秀的主栽品种,为了丰富园区品种多样性,推荐选择‘圣诞红’‘隋珠’‘晶瑶’3个品种作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6.
作者引进‘点雪’‘雪妹’‘隋珠’‘艳丽’‘皇家御用’和‘京藏香’6个草莓新品种,以‘红颜’为对照,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通过对植株长势、果实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丰产性和抗病虫能力的比较,综合得出,‘隋珠’和‘艳丽’优势突出,初选为包头市草莓设施栽培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7.
以'甜查理'草莓为研究对象,接种摩西球囊霉,以NaCl与Na2SO4摩尔比为1∶1的混合盐模拟盐毒害,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不同盐浓度处理下草莓根系拓扑结构等各项指标的影响,明确AMF缓解草莓复合盐毒害的机理。结果表明,盐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草莓植株的总根长、根系总体积、总根表面积以及投影面积,与对照相比,接种AMF对盐胁迫下草莓根系拓扑结构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接种AMF缓解了复合盐胁迫对草莓根系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红颜’草莓,又名红颊,代号99。是以‘章姬’ב幸香’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草莓品种。东港市草莓研究所于1999年从日本引进,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目前已成为我国温室草莓主栽品种之一。据全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红颜’草莓累计推广面积3万hm2,比‘丰香’增产近20%,增产量达14.6万t,增加社会效益24.7亿元。其中仅东港地区累计推广面积就达1.33万hm2。目前‘红颜’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地区主栽的‘红颜’、‘枥乙女’和‘章姬’草莓品种为试材,根据草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分析了3个草莓品种的形态指标、感白粉病情况及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枥乙女’的感病率、最高感病等级和病情指数均低于‘红颜’和‘章姬’,其抗白粉病能力最强,故选种‘枥乙女’品种,可以有效降低草莓白粉病的病情指数,为实现优质的草莓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区试验方法,分析‘红颜’、‘章姬’、‘鬼怒甘’3个草莓品种在5个果实生长期中硬度和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草莓品种的果实糖度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不同的采收期对3个品种果实糖度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均以12月30日采收的果实糖度最大,但3个品种间果实糖度差异不明显,以‘红颜’果实糖度最大,‘章姬’次之;草莓果实硬度总体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不同的采收期对3个草莓品种果实硬度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3个品种间果实硬度差异也不明显,同时,表现出果实生长期平均气温越低草莓果实越硬;提出玉溪地区鲜食草莓的最适宜采果期在12月14日~次年2月29日。  相似文献   

11.
放线菌制剂对连作草莓开花及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清  来航线 《北方园艺》2010,(6):177-179
将Act 12菌剂通过撒施、蘸根、撒施+蘸根的方式接种于草莓植株,分析了Act 12菌剂对连作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蘸根接种、撒施+蘸根接种开花数分别较对照提高60.9%、80.4%,草莓果实数较对照分别提高43.4%4、0.0%;Act 12菌剂对连作草莓生长有显著增强抗连作障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21—2022年以‘浙樱粉1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微生物菌剂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菌剂1 (复合微生物菌剂)后,植株较粗壮,生育期提前,果实大,品质好,耐贮天数长,产量比对照(不施菌剂)高33.1%,收益比对照高29.7%;施用菌剂2(医壤枯草·地衣芽孢杆菌)后,植株大小与对照相差不大,但收获期早于对照,果实品质也较好,产量比对照高11.9%,收益比对照高11.4%,因此这两种微生物菌剂在番茄种植中可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叶面肥对大棚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面喷肥对于提高草莓果实品质、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大棚栽培‘章姬’草莓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肥料(立加得复合微生物菌肥、坤之缘蚯蚓有机液肥、大量元素水溶化肥)对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肥料后,草莓的株高、冠径、叶片大小和产量均有一定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而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硬度有明显提高,且以叶面喷施立加得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鉴定草莓品种的耐热性,以‘红颜’‘宁玉’‘宁丰’‘丰香’‘章姬’‘甜查理’6个草莓品种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用30、35、40、45、50、55、60℃进行高温处理,根据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6个草莓品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5.32℃(‘章姬’)、45.92℃(‘红颜’)、46.03℃(‘宁玉’)、46.20℃(‘丰香’)、47.21℃(‘宁丰’)、48.05℃(‘甜查理’),且与田间热害指数和死亡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日光温室穴盘育苗,在黄瓜播种时接种2种不同的捷克商品丛枝菌根真菌(AMF)组合菌剂BF和VT,比较了不同菌剂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VT和BF组合菌剂均能不同程度地侵染黄瓜幼苗根系,接种35d时侵染率分别为49.30%、37.65%;接种BF和VT菌剂的幼苗株高、茎粗、干质量、鲜质量均明显高于未接菌处理,且以接种VT菌剂表现最佳;与未接菌对照相比,接种VT菌剂可使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表明蔬菜专用菌剂VT对黄瓜幼苗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区试验方法,分析‘鬼怒甘’、‘红颜’、‘章姬’3个草莓品种和4个存储期对果实硬度及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果实正常和未熟采收相比,果实顶端、中部、基部的硬度均显著降低,而糖度则相反;3个品种果实的硬度、大果和小果的硬度及糖度存在一定差异但不明显,3个品种不同果实部位的硬度各异,而且‘红颜’和‘章姬’品种差异显著;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3个品种果实糖度差异不明显。并提出玉溪市草莓果实采收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技术及JIP-test分析,研究了4℃低温胁迫1、2、4、6 d对一季草莓‘红颜’和四季草莓‘圣安德瑞斯’光系统Ⅱ的影响,结合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分析2个草莓品种的低温适应性。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K相可变荧光占FJ-Fo振幅的比例(Wk)无显著增加,PSII放氧复合体未受到伤害;但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2个草莓品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性能指数(PIabs)降低,发生光抑制;同时用于电子传递到Q-A以下的效率(ψo)和电子传递的量子比率(φEo)也在降低;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o),反应中心吸收、捕获的能量(ABS/RC、TRo/RC)随胁迫时间延长大致呈增加趋势,但低于各自对照;‘圣安德瑞斯’虽在胁迫后期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较‘红颜’多,但没有更多用于推动电子传递(ETo/RC),而是通过热耗散(DIo/RC)减轻对植株的伤害,相反‘红颜’反应中心数量增加后吸收的能量多用于推动电子传递;4℃低温下,2个草莓品种质膜透性相对稳定;与各自对照相比,‘红颜’叶片的各参数在低温胁迫后变化幅度缓于‘圣安德瑞斯’。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结果显示,‘红颜’对低温的适应性优于‘圣安德瑞斯’。  相似文献   

18.
不同补光光质对日光温室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以LED白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补光光质对草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红、蓝混合光为4∶1处理的草莓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其叶片纵横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日光温室草莓以红光∶蓝光为4∶1进行补光,最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增加草莓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促进部分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的改善,补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吉林省推广的草莓品种,丰富吉林省设施草莓品种结构,促进吉林省草莓产业的发展,以‘红颜’‘艳丽’为对照,观察‘妙香7号’‘妙香3号’‘圣诞红’‘隋珠’‘天仙醉’5个草莓品种在吉林省公主岭地区的引种表现,对其物候期、生长习性、开花结果习性、果实品质、产量、抗病虫能力及畸形果率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妙香7号’和‘圣诞红’2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吉林省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因型优质草莓组织培养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香’、‘章姬’、‘甜查理’、‘红颜’和‘卡姆罗莎’5个优质草莓品种的无菌丛生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激素配比和活性炭对草莓组织培养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草莓品种,其最佳增殖配方存在显著差异,5种基因型草莓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分别为:MS+0.8mg/L 6-BA+0.5mg/L NAA、MS+1.2mg/L 6-BA+0.8mg/L NAA、MS+0.8mg/L6-BA+0.8mg/L NAA、MS+0.8mg/L 6-BA+0.5mg/L NAA和MS+1.2mg/L 6-BA+0.5mg/L NAA,增殖系数分别为16.7、12.5、11.8、13.2和9.4。不同基因型草莓幼苗的适宜生根培养基有一定差异,‘丰香’、‘甜查理’和‘红颜’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 NAA,‘章姬’和‘卡姆罗莎’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 IBA,添加0.5%的活性炭可提高草莓的生根效果。草炭土+珍珠岩(1∶1)混合基质是理想的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为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