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外来红树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对乡土红树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的化感作用,研究通过室内栽培试验,分别用低浓度(0.1 g·mL-1)、中浓度(0.3 g·mL-1)、高浓度(0.5 g·mL-1)的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和叶水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和幼苗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萌发的化感作用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无影响”,对幼苗生长则表现为“无影响”;叶水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萌发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化感作用,以及对幼苗生长整体表现为“低浓度无影响高浓度抑制”的化感作用;对于红海榄幼苗叶片酶活性(SOD、POD)的影响,仅中等浓度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对红海榄幼苗POD活性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湛江市特呈岛红树林为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并运用径阶结构以及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标对特呈岛红树林群落主要种群结构进行分析,同时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相似性分析其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特呈岛主要是以白骨壤纯林和红海榄纯林为主,红海榄+白骨壤+木榄群落的多样性最高。白骨壤和红海榄的生态位宽度极其相似,木榄的竞争力最弱;白骨壤种群与红海榄种群重叠适中处于动态的稳定状态,而红海榄与木榄两物种之间的种间竞争较大;白骨壤、红海榄、木榄的生态位相似性比较低。因此,白骨壤和红海榄种群稳定,红海榄与木榄形成竞争。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对临高县博厚镇红牌湾海滩的10hm2红树林和新盈镇和贵村6.67hm2红树林进行区域生态修复,分别将其划分为3个和11个小班区,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海南本土红树植物红海榄、榄李和白骨壤在修复区种植.通过总结该次临高县近海岸红树林种植修复关键技术,为后期其他区域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不同潮位红树林群落结构及动态规律,本文对雷州半岛徐闻官曹红树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年龄结构和多样性等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离岸高潮位和和中潮位均为白骨壤+红海榄群落,低潮位为白骨壤群落,反映随潮位的降低,群落物种数逐渐减少,白骨壤种群在各潮位均为优势种,具较宽生态位,而次优势种群红海榄则只分布于中高潮位,生态位相对较窄.白骨壤和红海榄在所出现的潮位中,其幼苗和苗木均较多,年龄结构均属于增长型.各群落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D)、Shannon(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大小顺序关系均为中潮位的白骨壤+红海榄群落>高潮位的白骨壤+红海榄>低潮位的白骨壤群落.隐含着高潮位物种竞争剧烈,均匀度较小,中潮位物种关系稳定,均匀度较大,低潮位物种受环境严重胁迫表现适生选择性.白骨壤和红海榄在所出现的潮位中,种群格局均属于集群分布,反映其典型的胎生红树特征.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湛江特呈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海榄纯林、红海榄+木榄+白骨壤混交林和红海榄+白骨壤混交林3种群落类型中红海榄林分结构进行调查。运用重要值指数、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对比分析、地径与树高的相关模型拟合、最小距离指数和连接度指数对特呈岛红海榄的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海榄在群落灌木层中处于优势地位,并与木榄处于长期竞争状态;红海榄地径与树高最佳拟合模型为多项式回归方程:H=1.268 1+0.219 9 D-0.003 9 D~2;红海榄林分空间连接度低,呈离散状态,纯林的最小距离指数低于混交林,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湛江特呈岛不同红海榄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体分析法对特呈岛红树林保护区3种不同红树林群落中红海榄支柱根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用标准正态分布检验实际CE指数偏离1的显著性,同时运用威布尔分布、正态分布、伽玛分布3种模型对红海榄纯林、红海榄+白骨壤混交林以及红海榄+木榄混交林中红海榄支柱根的最小距离分布进行拟合及检验。结果表明:红海榄支柱根在3种群落类型中其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检验结果显示其CE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离达极显著水平(u2.58);3种概率密度函数对不同群落类型中红海榄支柱根的最小距离分布的拟合效果不同,其中威布尔函数拟合效果最好(显著水平(α=0.01)。最近邻体分析法及威布尔函数能较好地对红海榄支柱根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生长调节剂对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幼苗生长及营养物质的影响,以红海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选择6-BA、NAA、GA3和IAA 4种生长调节剂,各设置3个浓度,测定不同处理下红海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形态、生物量、根系指标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生长调节剂处理总体上提高了红海榄幼苗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及根系指标;除NAA 100和150 mg/L处理降低叶长外,其他生长调节剂处理总体上可提高叶片形态指标;各处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种植时间波动变化,各生长调节剂处理总体上可提高两种营养物质的含量。4种生长调节剂分别以6-BA 400 mg/L、NAA 50 mg/L、GA3100 mg/L和IAA 150 mg/L效果较佳;其中,GA3100 mg/L处理效果最好。适宜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红海榄幼苗生长及营养物质含量均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湛江特呈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海榄纯林、红海榄+木榄、红海榄+白骨壤、红海榄+木榄+白骨壤混交林4种群落类型为对象,运用最小距离指数、连接度指数分析红海榄支柱根的空间连接和分布规律;同时,采用分形维数与拓扑指数确定红海榄支柱根的分形特征,分析根系分支状况以及分形特征与支柱根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海榄同级支柱根之间的空间连接程度不高,近于随机分布格局;4种群落类型中红海榄支柱根均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为1.468 5~1.554 5,具有较强的利用与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红海榄支柱根拓扑结构复杂,拓扑指数为0.366 4~0.448 5,接近叉状分支模式,有利于扩展生态空间和增加植株的稳定性;根系分形维数与支柱根数量、平均连接长度等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9.
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细分聚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的构建,对于红树林造林和经营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异质性是导致模型精度降低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如何解决异质性问题,成为构建模型的关键。细分方法是解决异质性的手段之一。本研究选择广东省湛江市廉江高桥红树林保护区、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以及海南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次多指标进行调查,按照不同区域的细分预测模型,然后再采用聚合的方法构建预测模型。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产量与冠幅、叶宽、种宽、叶面积指数、叶形指数、地径呈显著相关关系,表明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产量与其表性状关系密切,最终构建的3个细分模型R2分别为0.894、0.629、0.701,经t检验均呈显著性。文章通过通径分析可知3个细分模型皆通过冠幅来直接影响红海榄的胎生繁殖体结种数量和模型构建。在正常情况下(即群落和树种皆为健康)采用细分的方法按区域构建预测模型更具现实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种类的红树树种在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生长适应性及环境对其生长影响,为红树林生态修复和树种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选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和桐花(Aegiceras corniculatum)栽植于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比较分析其红树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差异。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成活率较高,以木榄最高;红海榄、秋茄和木榄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稍高于桐花。生物量检测结果显示,红海榄、秋茄和木榄生物量也高于桐花;SOD酶、POD酶和MDA含量均以秋茄最高,桐花的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树种对环境适应性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秋茄、红海榄、木榄和桐花。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沿海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管理和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内容。对沿海红树林的调查表明 :广东沿海红树林现存面积 14670hm2 ,其中湛江市各县 (市、区 )红树林占总面积 84 .8% ;全省主要红树林植物有 2 6科 4 0种 (其中真红树 10种 ,半红树 11种 ,伴生植物 19种 )。红树林主要树种有 :秋茄、红海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白骨壤、海漆、榄李、角果木、老鼠勒等。文中对红树林推广造林和恢复发展作了评价 ,为推进红树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广东沿海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和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内容。对沿海红树林的调查表明:广东沿海红树林现存面积14670hm^2,其中湛江市红树林占总面积的84.8%;全省主要红树林植物有26科40种(其中真红树10种,半红树11种,伴生植物19种)。红树林主要树种有:秋茄、红海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白骨壤、海漆、榄李、角果木、老鼠勒等。文中对广东红树林推广造林和恢复发展作了评价,为推进红树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北海市三大旅游景点之一 ,该保护区是中国大陆红树林分布面积较大 ,保存最完好 ,结构典型 ,品种最多 ,植株高大的天然红树林分布区 ,面积8000公顷 ,其中有林面积720公顷 ,现有红树林和半红树林10科14种 ,其中红海榄和木榄是中国大陆海岸保存最好和罕见的连片纯林。红树林是生长在海岸边和潮汐带海滩的一种常绿阔叶乔木 ,也是自然界中一种奇特的植物 ,不但能适应海水的高盐高渗透压 ,还能适应潮涨时长时间低氧浸泡 ,它的繁殖方式奇特 ,采用的是高等动物的方式———胎生 ,它的种子在树上就分化为一株…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位宽度对红树林植物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湛江市高桥红树林保护区高潮带中的木榄+桐花树群落、桐花树+木榄+秋茄+红海榄群落、桐花树+木榄+秋茄群落的研究,运用扩散系数、聚集强度指数对桐花树、木榄、秋茄、红海榄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与Hurlbert生态位宽度对4个树种的生态位宽度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红树植物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格局,且聚集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桐花树、木榄、秋茄和红海榄;4种红树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呈现相似结果,而且空间分布格局与其生态位宽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广西北海大冠沙、党江以及山口地区的红树林群落组成与结构,以其红树林内典型红树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设置8个样地进行典型取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红树林群落物种的种类、株数、盖度以及幼树、幼苗层树种的种类、数量和高度。结果表明:大冠沙地区白骨壤群落林相整齐,群落结构单一,仅生长有白骨壤树种,且林下无幼苗,亦未见有其他植物生长。党江地区桐花树群落长势繁茂,林下桐花树幼苗生长密集;该地区无瓣海桑人工林群落树体高大,树冠较稀疏且连续。山口地区秋茄群落冠幅较大,林下稀疏,秋茄根部发达且粗壮,该群落伴生有桐花树、白骨壤、红海榄;该地区的秋茄、木榄群落内均伴生有其他树种且林下有幼苗以及幼树更新。  相似文献   

16.
符小干 《热带林业》2010,38(3):25-26,8
论述退塘还林整地、苗木大小、淤泥含量、管护措施等因素对红树植物红海榄、秋茄成活率和保存率不同程度的影响,初步总结了退塘还林红树林的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适宜粤东地区潮间带深水区红树林造林树种,选择5个树种,在不同水位浸淹下(退潮裸露、退潮水深0~20 cm和退潮水深20~40 cm)进行了1年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5个树种对水位条件的敏感度强,随着退潮水位的加深,5个树种的保存率和年生长量逐渐降低;桐花和白骨壤的保存率高、生长快、长势较好,是适宜粤东地区潮间带深水区的优良红树林树种,秋茄、木榄和红海榄在退潮裸露区域可以正常生长,而在深水位地区则不宜种植;垫高种植,能明显提高红树林幼树的保存率,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造林树种的选择——以洛阳江湿地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红树林造林时,要充分考虑红树林的耐寒性、向海性和生态安全,根椐实际情况进行树种选择,同时应以混交林为宜,以减少病虫害,并考虑植物的形态、花期、花色差异进行美学搭配,提高其观赏价值。本研究以洛阳江湿地为例,根据红树林的耐寒性、耐盐性、向海性和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性原则进行树种选择,认为洛阳江红树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为桐花树、秋茄、白骨壤,引种树种为老鼠簕、木榄、红海榄等。  相似文献   

19.
红海榄植株为小乔木,拥有非常发达的支柱根,抗风消浪能力强。通过探讨红海榄支柱根的支撑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红海榄在红海榄纯林、红海榄+白骨壤混交林、红海榄+木榄混交林中,其支柱根都能形成受力结构合理、稳定支撑结构;当来自迎潮方向的作用力对红海榄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时,红海榄背潮方向上的支柱根的地径比迎潮方向上的大;不同群落的红海榄均形成不同的支柱根水平分布格局使其重力落在支柱根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特呈岛红海榄支柱根系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海榄是重要的红树植物之一,其大量的支柱根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红海榄支柱根在纵、横2个方面的分析,提示红海榄支柱的分布格局。对5种红海榄群落的研究表明,在垂直方向红海榄支柱根的分布高度为0~150 cm,其中大部分集中在30~80 cm。在水平方向上,红海榄支柱根主要分布在冠幅的20%~70%位置,即离树干基部54~190 cm区域,呈双峰分布,拥有2个密集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