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四川3个不同地区的老鹰茶及老鹰茶植物的鲜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醇提物,测定多酚和黄酮含量以及抑菌和抗氧化性活性.结果表明:6种样品醇提物的提取率最高的为石棉老鹰茶鲜叶,为(26.73±0.68)%;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石棉老鹰茶鲜叶,分别为(22.10±0.11)%和(16.77±0.14)%.6种样品醇提物对4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强;其中石棉老鹰茶鲜叶对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2.56±0.09)cm.6种样品醇提物的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高于对照品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6种样品抑菌和抗氧化能力结果由强到弱为石棉老鹰茶鲜叶>叙州老鹰茶鲜叶>青川老鹰茶鲜叶>石棉老鹰茶>叙州老鹰茶>青川老鹰茶.试验表明四川3个不同地区的老鹰茶及老鹰茶植物的鲜叶均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其中石棉老鹰茶植物的鲜叶相对更好,可优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等级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高、中、低三类不同等级的普洱茶为研究对象,研究比较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香气成分及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低两类等级的普洱茶相比,总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醇类香气成分总量、杂氧化合物香气成分总量、黄酮总量以及茶色素含量等,一般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等级的普洱茶与高或低等级的普洱茶相比,除总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活性、茶多酚含量和黄酮总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理化成分的含量一般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抑制羟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活性、黄酮总量、茶褐素含量以及醇类香气成分总量等是区分普洱茶等级的重要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法对金柑果皮精油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金柑果皮精油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柑果皮精油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7∶1 m L/g、超声时间1.25 h、超声波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金柑果皮精油得率为2.24%,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金柑果皮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黑曲霉、酵母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0.5%、0.5%、0.5%、0.1%。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柑果皮精油对食用油脂的货架期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绿茶和白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采用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绿茶中的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0℃、料液比为1:50 g/mL、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110 min,提取率为19.68%;白茶中的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70℃、料液比为1...  相似文献   

5.
2种提取工艺对橄榄果实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橄榄果实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探讨有机溶剂和超声波提取对多酚提取量和总还原力FRAP的影响,并分析比较2种提取方法,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料液比为1∶6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50%,其多酚提取量和总还原力FRAP分别为79.07 mg/g和740.45μmol/g。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料液比1∶40、提取时间20 min、超声功率180 W及乙醇浓度60%,该条件下多酚提取量和总还原力FRAP分别为85.26 mg/g和952.27μmol/g。超声波提取具有多酚提取量高、抗氧化活性强、提取时间短、溶剂耗量少的特点,优于有机溶剂提取。  相似文献   

6.
以紫薯‘济黑’为原料,酸化乙醇为溶剂提取其中的花色苷成分,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确定紫薯花色苷最佳浸提条件为:乙醇浓度60%、浸提时间127 min、液料比18∶1,该条件下紫薯花色苷实际浸提值为2.680 mg/g。以VC作为对照,从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清除率及总抗氧化活性4个方面考察了紫薯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紫薯花色苷粗提物对DPPH、O_2~-·和·OH均有较好的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245、332.291和70.830 mg/L,均小于VC的IC50值,紫薯花色苷粗提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为101.38 U/mg,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海南植物鹧鸪茶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鹧鸪粗粉(D50为120.45 mm)、细粉(D50为65.86 mm)、超微粉Ⅰ、超微粉Ⅱ和超微粉Ⅲ5种粉体的表征与理化特性。通过色度测定、粒径测定、电镜扫描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探究5种不同粒径鹧鸪粉体的加工特性、流动性,以及5种粉体茶多糖和皂苷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粉体粒径逐渐减小,其溶解度、润湿性、流动性均增大,膨胀度、持水力减小;鹧鸪茶超微粉的茶多糖、皂苷含量明显高于粗粉、细粉;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延长,茶多糖含量逐渐增大,皂苷含量各不相同。不同粒径鹧鸪茶粉体的特性各不相同,综合比较得出,超微粉的溶解度、茶多糖、皂苷含量较高,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加工方便。因此,鹧鸪茶超微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选用高、中、低三类不同等级的普洱茶为研究对象,研究比较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香气成分及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低两类等级的普洱茶相比,总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醇类香气成分总量、杂氧化合物香气成分总量、黄酮总量以及茶色素含量等,一般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等级的普洱茶与高或低等级的普洱茶相比,除总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活性、茶多酚含量和黄酮总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理化成分的含量一般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抑制羟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活性、黄酮总量、茶褐素含量以及醇类香气成分总量等是区分普洱茶等级的重要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小檗碱在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引起的茶树叶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以松针炭疽菌(C. fioriniae)、喀斯特炭疽菌(C. karstii)、重庆炭疽菌(C. chongqingense)、山茶炭疽菌(C. camelliae)和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5种不同茶炭疽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小檗碱对不同炭疽菌的抑菌活性,并比较了其抑菌活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碱对C. camelliaeC. chongqinggense的抑制效果最好,在质量浓度为12 mg·mL-1时达到100%抑菌率,其次是C. gloeosporioidesC. karstiiC. fioriniae,其抑菌中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EC50)分别为2.828、3.288、4.164、4.778、5.104 mg·mL-1。显微镜镜检发现,小檗碱对5种炭疽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均存在明显影响,随小檗碱浓度的增加,部分菌丝出现不规则膨大现象,分生孢子形态也出现扭曲变形;生物活性检测发现,小檗碱处理后,不同炭疽菌的细胞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研究结果明确了小檗碱对茶树炭疽菌的抑菌活性及应用前景,为炭疽菌引起的茶树病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木奶果果皮多酚水浴振荡辅助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木奶果果皮多酚的水浴振荡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并以V_C为对照,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提取时间63 min、提取温度65℃、乙醇浓度66%、液料比42∶1(m L/g),木奶果果皮多酚提取量为31.2 mg/g,与模型预测值31.0 mg/g相近,最佳工艺实用性强。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木奶果果皮多酚对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2.3、2.35、0.141 mg/m L,最高清除率分别为90.6%、99.1%和61.9%,说明木奶果果皮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鹧鸪茶是海南民间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和药用植物,自古以来就是海南人民长期饮用的一种别样茶,目前已在海南开发成为具有保健功能的畅销旅游产品。本文对当前鹧鸪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对鹧鸪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鹧鸪茶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扦插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和插穗剪切方式等对鹧鸪茶扦插生根和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00 mg/L的NAA处理8.0 h以上对鹧鸪茶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采用保留3个腋芽和5片叶片的剪切方式对鹧鸪茶插穗的移栽存活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南省的92份鹧鸪茶种质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咖啡碱含量和氨酚比等5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鹧鸪茶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游离氨基含量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氨酚比。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7.70%,能够反映5个品质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基于各种质在5个品质性状上的差异,对92份鹧鸪茶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第Ⅰ、Ⅱ、Ⅲ类3个类群,第Ⅲ类群综合表现最好,抗氧化的保健功效突出,且咖啡碱含量最低,可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本研究结果可为鹧鸪茶的开发利用以及优良无性品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鹧鸪茶提取工艺,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水提液中多酚提取率(Y1)、游离氨基酸总量(Y2)和水浸出物含量(Y3)的影响。将提取液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速溶粉,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对茶粉及速溶粉挥发性成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得到速溶鹧鸪茶提取工艺参数为时间28 min、温度58℃、料液比1:21,在此工艺参数下制得的提取液的多酚提取率为14.53%,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0.97 mg/g,水浸出物含量为33.45%。茶粉和速溶粉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2种,其中茶粉含44种,速溶粉含52种,二者相同挥发性成分为26种。本研究可为鹧鸪茶生产工艺条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鹧鸪茶是具有海南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和药用植物,已开发成为广受欢迎的特色旅游产品,但大规模的人为无序开发对野生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通过对海南野生鹧鸪茶进行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保护利用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南全省10个市县共13个调查地点中,仅2个地点的野生鹧鸪茶基本未受到人工影响,其余地点的野生植株长势较弱,人为破坏较严重,部分生境已受到人工开垦的影响;先后收集保存285份鹧鸪茶种质资源,并在异地建设种质资源圃安全保存;对收集保存的285份资源进行5个描述性状和6个数值性状的植物学鉴定评价,其中描述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69~1.74,数值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93~2.11,说明收集保存的鹧鸪茶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可为人工培育优良鹧鸪茶无性品系提供了资源基础和评价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甘肃酒泉产甜叶菊中总黄酮提取条件、成分与其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采用乙醇超声水浴提取法,探讨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功率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条件的影响;用HPLC柠檬酸-甲醇流动相梯度洗脱法测定甜叶菊中芦丁、圣草枸杞苷、山奈素、槲皮素、橙皮苷的含量;用FRPD和DPPH法评价甜叶菊茎叶中总黄酮提取物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乙醇超声水浴的最佳提取条件:80%乙醇、提取功率450 W、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0 min、温度85℃、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率最高可达到0.88%;HPLC法检测甜叶菊茎叶中5种黄酮成分,以芦丁的含量(701.42μg/g)为最高,槲皮素含量(451.55μg/g)居其次,橙皮苷含量(297.54μg/g)与山奈素含量(241.21μg/g)较少,圣草枸杞苷含量(57.44μg/g)极微;用FRPD和DPPH法评价甜叶菊茎叶总黄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高达10.02 mg/g DW,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二者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性(R=0.769~0.792)。这为甜叶菊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鱼腥草总黄酮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清除 DPPH·和·OH 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 41%,料液比(g∶mL)1∶40,超声 功率 200 W,超声温度 50 ℃,超声时间 40 min,微波功率 260 W,微波时间 40 s。该工艺条件下,鱼腥草总黄酮提取 率为 5.65%,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说明超声-微波辅助提取鱼腥草总黄酮的工艺稳定可靠。鱼腥草总黄酮对 DPPH·和·OH 的清除率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均明显高于同浓度的 BHT 溶液。说明鱼腥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益智和鹧鸪茶的特性和药理作用等,探讨了天然益智鹧鸪茶的加工制作,通过品评,确定了益智鹧鸪茶的理想配方为益智干果(40 %~60 %)、鹧鸪茶(10 %~30 %)和白砂糖(20 %~40 %)。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木瓜籽精油(PSO),测定PSO的总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应用GC-MS分析测定PSO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木瓜籽精油最佳蒸馏时间是2.5 h,料液比和浸泡时间分别是1∶8(w∶V) 和1 h;与合成抗氧化剂相比,PSO的总抗氧化能力偏低,当PSO浓度达到5×10-5 mg/mL和8 mg/mL时,其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分别达到100%和70%以上;PSO化学成分主要是安息香醛、苯乙醛、苯乙腈和异硫氰酸苄酯,其中异硫氰酸苄酯的相对含量占98.28%。说明该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的异硫氰酸苄酯,可为工业上生产异硫氰酸苄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