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9,(1):22-25
为了选择更适宜高寒牧区种植的一年生饲草,在玉树州称多县开展了小黑麦春季不同播期试验,对不同播期处理下株高,产草量等指标测定对比。结果表明:小黑麦株高在抽穗期受到播期的影响显著,但是在乳熟期影响不显著;不同播期对小黑麦产量的影响显著,播期太早和推迟都会直接影响小黑麦的产量,通过各种产量对比,小黑麦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播期应控制在5月20~30日之间,可作为抗灾保畜的优质饲草进行利用。试验结果可为制定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新品系(P_2、P_4)在甘肃省高寒牧区(肃南、合作、玛曲)的草产量及营养价值,以筛选适宜种植区域,以石大1号和中饲1048为对照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试点间、小黑麦材料间和材料×试点交互作用间的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4个小黑麦材料在3个试点的干草产量表现为P_2(14.42t·hm~(-2))P_4(11.72 t·hm~(-2))中饲1048小黑麦(10.03 t·hm~(-2))石大1号小黑麦(9.70 t·hm~(-2)),粗蛋白总含量为P_2(13.31%)P_4(12.17%)中饲1048小黑麦(8.37%)石大1号小黑麦(7.40%),中性洗剂纤维总含量为P_2(61.65%)中饲1048小黑麦(63.82%)P_4(64.89%)石大1号小黑麦(68.14%),酸性洗剂纤维总含量为P_2(41.97%)中饲1048小黑麦(42.15%)P_4(43.35%)石大1号小黑麦(45.06%)。综合分析,小黑麦新品系P_2高产优质,最适宜在甘肃省高寒牧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5.
6.
黄河滩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3个不同生长年份的生产性能、植株高度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1)4个紫花苜蓿品种前3个生长年,其年干物质产量不断上升.到第3年达到顶峰;从3年平均产量来看.以亮苜400产量最高.2)紫花苜蓿不同茬次的产草量呈现"U"型的变化趋势.第1个峰值在第1茬,并且可以持续到第2茬,第2个峰值在最后一茬.7、8月苜蓿的产量均降至最低;株高的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提高产量的重点在于春季和秋季的生产.3)紫花苜蓿的株高和干物质产量呈现显著(P<0.05)的正相关,叶茎比和粗蛋白含量同样呈极显著正相关.和粗纤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苜蓿的选育工作中,可以通过在田间测定植株高度、叶茎比,预测该品种饲草的产草量、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进而预测其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丰富高寒地区优质饲草资源,试验针对8个燕麦品种(资源)开展生产性能评比,通过对株高、叶长、干鲜重等农艺性状指标及不同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同一收获时期青甜4号、青甜1号与加燕2号叶长宽最大,营养品质较佳;能够作为优质的饲草种植,有效解决当地草畜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8.
10.
【目的】比较分析甘肃中部地区不同小黑麦种质的农艺性,筛选出在甘肃兰州地区农艺性状较好的小黑麦种质。【方法】分别测定6种参试小黑麦种质,测定小黑麦种质田间形态特征(株高、枝条数、叶片数)和单株地上生物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25株高最高(154.27 cm),但其叶片数较少(57.6个/株),枝条数最少(10.47个/株);藏饲1号株高(143.15 cm)次之,但枝条数较多(11.9个/株),叶片数较多(64个/株),单株地上生物量最高(80.79 g);甘农7号枝条数最多(13.82个/株),但其前期株高增长缓慢;甘农4号分蘖性能优异(12.49个/株),叶片数最多(69.7个/株),但叶片数最少(54个/株)。【结论】藏饲1号小黑麦种质在甘肃中部地区农艺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小黑麦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简介1 1 小黑麦 (Triticale)是一种新开发的高产优质饲料作物。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和黑麦进行属间杂交 ,并对杂种F1代染色体加倍人工综合而成的异源多倍体新物种 ,由于小麦亲本不同又分为异源八倍体和异源六倍体小黑麦。1 2 1970年加拿大首先推广应用的第一个品种是罗斯纳六倍体小黑麦。自 70年代以来 ,我国相继育成八倍体冬性和春性小黑麦 ,并在云贵高原等地首先推广种植。小黑麦兼备小麦和黑麦双亲的优点 ,具有良好的丰产性、较强的抗逆性、丰富的营养性、广泛的适应性。在加拿大、波兰、美国、法国、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等许… 相似文献
12.
13.
为挖掘迪庆藏族自治州冬春季饲草供给来源和探究适宜与青贮玉米(Zea mays)轮作的饲草种植模式,本研究在香格里拉小中甸地区开展了11个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tmack)和3个黑麦(Secale cereale)品种的秋播引种试验.主要通过株高、产量、抗逆性和营养品质来评价供试小黑麦的生产表现.结果表明:1)供试小黑麦和黑麦品种在产量和抗逆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黑麦品种均存在倒伏现象,小黑麦均未发生倒伏.鲜草产量较高的有小黑麦中饲1048、C6、优能和冀饲3号,鲜草产量分别为28.0、27.3、26.9和26.0?t·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2)不同供试饲草品种营养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C35、优能、冀饲2号、C10、C16小黑麦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均在7.03%以上;小黑麦的可溶性糖含量整体显著高于黑麦品种(P?0.05).3)通过饲草产量、抗逆性和全株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初步得出适合在迪庆高寒地区秋播种植的小黑麦品种有冀饲2号、优能、冀饲3号、甘农2号和中饲1048,可与夏播青贮玉米形成轮作体系.迪庆高海拔高寒地区秋播小黑麦可有效利用冬闲田,与夏播青贮玉米形成轮作体系,由原来的一年一熟种植模式转变成二年三熟的种植模式,为当地牦牛养殖的饲草全年均衡供应提供了优质饲草来源,缓解了迪庆高海拔高寒地区草畜矛盾. 相似文献
14.
15.
16.
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河平原区对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以及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试验得出:冀饲-1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能与春播作物形成一年两作,适于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利用;冀饲-2在海河平原地区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4 854.3kg/hm2和777.0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是海河平原区主要品种推广种植。旱作条件下种植,饲用小黑麦株高比正常管理条件下降低64.6%~83.4%,分蘖数和成穗数分别减少60.0%~74.7%和85.3%~98.1%,鲜干草产量分别降低69.3%和70.2%,利用价值不大,只有在一定的灌溉和施肥条件下种植才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本研究以10个小黑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参试品种(系)的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及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种子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晋饲草1号’的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牧草粗脂肪含量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145.55 cm, 11 894.16 kg·hm-2,1 036.09 kg·hm-2,1.35%和6.72 t·hm-2。小穗数和穗粒重均以‘石大1号’最高,分别为34.10个和3.13 g;籽粒粗蛋白含量以‘鉴47’最高(15.07%)。不同品种(系)小黑麦可聚为三类,主成分综合排名前三的品种(系)分别为‘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因此,‘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适宜作为饲料型小黑麦在宁夏雨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饲用小黑麦产量与播量、施肥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小黑麦产量与播量、施肥关系,建立了一般耕作和管理条件下,小黑麦产量、投资效益等函数模,运用微机寻优,筛选出亩产量大于370千克、400千克,投资效益在于12千克/元的高产稳产农艺措施;播量17.5千克/亩,基肥磷酸二铵12.5千克/亩,抽穗期追施纯N9.2千克/亩,分蘖期与灌浆期少追或不追N肥,试验还对诸因子的效应,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