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选择更适宜高寒牧区种植的一年生饲草,在玉树州称多县开展了小黑麦春季不同播期试验,对不同播期处理下株高,产草量等指标测定对比。结果表明:小黑麦株高在抽穗期受到播期的影响显著,但是在乳熟期影响不显著;不同播期对小黑麦产量的影响显著,播期太早和推迟都会直接影响小黑麦的产量,通过各种产量对比,小黑麦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播期应控制在5月20~30日之间,可作为抗灾保畜的优质饲草进行利用。试验结果可为制定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宋谦  田新会  杜文华 《草业科学》2016,33(7):1367-1374
通过研究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新品系(P_2、P_4)在甘肃省高寒牧区(肃南、合作、玛曲)的草产量及营养价值,以筛选适宜种植区域,以石大1号和中饲1048为对照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试点间、小黑麦材料间和材料×试点交互作用间的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4个小黑麦材料在3个试点的干草产量表现为P_2(14.42t·hm~(-2))P_4(11.72 t·hm~(-2))中饲1048小黑麦(10.03 t·hm~(-2))石大1号小黑麦(9.70 t·hm~(-2)),粗蛋白总含量为P_2(13.31%)P_4(12.17%)中饲1048小黑麦(8.37%)石大1号小黑麦(7.40%),中性洗剂纤维总含量为P_2(61.65%)中饲1048小黑麦(63.82%)P_4(64.89%)石大1号小黑麦(68.14%),酸性洗剂纤维总含量为P_2(41.97%)中饲1048小黑麦(42.15%)P_4(43.35%)石大1号小黑麦(45.06%)。综合分析,小黑麦新品系P_2高产优质,最适宜在甘肃省高寒牧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首次利用小黑麦在北方地区能够越冬生长的特性,试种小黑麦,生产半季饲料,使得原来北方地区一年一季种植作物,变为一年两季或一季作物一季牧草,从而为北方地区生产奶牛优质粗饲料开辟出一条新路,解决了奶牛优质粗饲料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3个小黑麦品种在高寒牧区不同生育时期生理指标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83P-91的综合性状最优,其最大生长速率2.34 cm/d,茎叶比1.2~1.8,分蘖数3.3,单穗重量1.48 g,鲜草产量4 642 g/m2,抽穗期叶片上、中、下部平均光合速率(Pn)9.4 CO2 mg/(dm2.h)、蒸腾速率(Tr)158 H2O mg/(dm2.h)、水分利用率67.3 mg/g、气孔阴抗(SR)2.0 cm/s。综合表明83P-91具有丰产栽培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河滩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3个不同生长年份的生产性能、植株高度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1)4个紫花苜蓿品种前3个生长年,其年干物质产量不断上升.到第3年达到顶峰;从3年平均产量来看.以亮苜400产量最高.2)紫花苜蓿不同茬次的产草量呈现"U"型的变化趋势.第1个峰值在第1茬,并且可以持续到第2茬,第2个峰值在最后一茬.7、8月苜蓿的产量均降至最低;株高的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提高产量的重点在于春季和秋季的生产.3)紫花苜蓿的株高和干物质产量呈现显著(P<0.05)的正相关,叶茎比和粗蛋白含量同样呈极显著正相关.和粗纤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苜蓿的选育工作中,可以通过在田间测定植株高度、叶茎比,预测该品种饲草的产草量、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进而预测其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丰富高寒地区优质饲草资源,试验针对8个燕麦品种(资源)开展生产性能评比,通过对株高、叶长、干鲜重等农艺性状指标及不同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同一收获时期青甜4号、青甜1号与加燕2号叶长宽最大,营养品质较佳;能够作为优质的饲草种植,有效解决当地草畜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8.
8份饲用小黑麦在贵阳的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8份饲用小黑麦品种在贵阳地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试验表明:黔饲1号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 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黔饲2号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9 854.3 kg/hm~2和3 777.0 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可作为贵州当前主要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分析甘肃中部地区不同小黑麦种质的农艺性,筛选出在甘肃兰州地区农艺性状较好的小黑麦种质。【方法】分别测定6种参试小黑麦种质,测定小黑麦种质田间形态特征(株高、枝条数、叶片数)和单株地上生物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25株高最高(154.27 cm),但其叶片数较少(57.6个/株),枝条数最少(10.47个/株);藏饲1号株高(143.15 cm)次之,但枝条数较多(11.9个/株),叶片数较多(64个/株),单株地上生物量最高(80.79 g);甘农7号枝条数最多(13.82个/株),但其前期株高增长缓慢;甘农4号分蘖性能优异(12.49个/株),叶片数最多(69.7个/株),但叶片数最少(54个/株)。【结论】藏饲1号小黑麦种质在甘肃中部地区农艺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小黑麦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简介1 1 小黑麦 (Triticale)是一种新开发的高产优质饲料作物。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和黑麦进行属间杂交 ,并对杂种F1代染色体加倍人工综合而成的异源多倍体新物种 ,由于小麦亲本不同又分为异源八倍体和异源六倍体小黑麦。1 2  1970年加拿大首先推广应用的第一个品种是罗斯纳六倍体小黑麦。自 70年代以来 ,我国相继育成八倍体冬性和春性小黑麦 ,并在云贵高原等地首先推广种植。小黑麦兼备小麦和黑麦双亲的优点 ,具有良好的丰产性、较强的抗逆性、丰富的营养性、广泛的适应性。在加拿大、波兰、美国、法国、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等许…  相似文献   

12.
几种南方高产象草品种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在南方种植的高产优质象草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桂闽引象草等3个南方高产象草类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生长速度快,生产性能佳,营养丰富,鲜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均居3个供试品种的首位,鲜草产量达(290.73±24.47)t/hm2,比另外2个品种分别高14.08%、25.00%,差异显著(P0.05)。说明桂闽引象草是南方优质高产象草品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为挖掘迪庆藏族自治州冬春季饲草供给来源和探究适宜与青贮玉米(Zea mays)轮作的饲草种植模式,本研究在香格里拉小中甸地区开展了11个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tmack)和3个黑麦(Secale cereale)品种的秋播引种试验.主要通过株高、产量、抗逆性和营养品质来评价供试小黑麦的生产表现.结果表明:1)供试小黑麦和黑麦品种在产量和抗逆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14.
15.
以甘肃农业大学培育的5个小黑麦种质(C6、C10、C16、C23、C25)和引自乌克兰的3个小黑麦种质(W33、W34、W35)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种质间种子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株高、有效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的差异,以筛选种子产量较高的种质,并探寻影响小黑麦种质种子产量的因素,为饲料型小黑麦新品...  相似文献   

16.
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河平原区对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以及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试验得出:冀饲-1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能与春播作物形成一年两作,适于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利用;冀饲-2在海河平原地区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4 854.3kg/hm2和777.0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是海河平原区主要品种推广种植。旱作条件下种植,饲用小黑麦株高比正常管理条件下降低64.6%~83.4%,分蘖数和成穗数分别减少60.0%~74.7%和85.3%~98.1%,鲜干草产量分别降低69.3%和70.2%,利用价值不大,只有在一定的灌溉和施肥条件下种植才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本研究以10个小黑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参试品种(系)的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及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种子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晋饲草1号’的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牧草粗脂肪含量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145.55 cm, 11 894.16 kg·hm-2,1 036.09 kg·hm-2,1.35%和6.72 t·hm-2。小穗数和穗粒重均以‘石大1号’最高,分别为34.10个和3.13 g;籽粒粗蛋白含量以‘鉴47’最高(15.07%)。不同品种(系)小黑麦可聚为三类,主成分综合排名前三的品种(系)分别为‘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因此,‘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适宜作为饲料型小黑麦在宁夏雨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饲用小黑麦产量与播量、施肥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小黑麦产量与播量、施肥关系,建立了一般耕作和管理条件下,小黑麦产量、投资效益等函数模,运用微机寻优,筛选出亩产量大于370千克、400千克,投资效益在于12千克/元的高产稳产农艺措施;播量17.5千克/亩,基肥磷酸二铵12.5千克/亩,抽穗期追施纯N9.2千克/亩,分蘖期与灌浆期少追或不追N肥,试验还对诸因子的效应,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在冀南地区引进8个不同的饲用小黑麦品种,利用花生、棉花冬闲地对饲用小黑麦农艺性状、产草量、籽粒重量、抗逆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HT1048、冀饲2号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与其它饲用小黑麦品种在鲜草、干草产量上有较大提高,而且品种抗倒伏及抗病性上较强,适宜在冀南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饲料》2019,(4):3-3
从甘肃省平凉市农科院草畜研究所获悉,"饲用型小黑麦套作式种植模式研究"项目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16的鲜草产量最高(亩产3.01吨),粗蛋白质含量10%,复种饲用甜高粱亩产鲜草达4.3吨,复种青贮玉米亩产鲜草达3.35吨,每亩生物产量分别达到7.31吨和6.36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