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岷山红三叶以其富含异黄酮类物质,在国内外的保健和医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岷山猫尾草以其自身优良品质和特殊的高原生产环境,成为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极强竞争力的赛马专用优质饲料。以岷山红三叶和岷山猫尾草为主体的特色草产业,成为定西南部贫困山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着力抓好基地建设、龙头培育、技术服务和市场流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2.
定西市饲草资源丰富,基本形成了陇中紫花苜蓿、甘肃红豆草、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等特色优质牧草生产基地。本文介绍了定西市草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饲草基地、加速草产业市场化发展进程、提升草产业发展科技支撑水平、培育草产业发展新引擎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集饲用和药用价值于一体的牧草新秀--岷山红三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是甘肃省岷县的优良地方牧草品种,是集饲用和药用价值于一体的优质豆科牧草,是发展当地草产业的龙头产品.为此对该牧草的产地环境条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饲用价值、药用价值、产业化进程及市场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岷县的自然生态状况出发,分析论述了以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为主的特色草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种子产量及其生态学特点、草种生产中取得的主要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草种的主要增产措施,为岷县乃至其它同类地区最大限度提高草种产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岷山红三叶与冬小麦保护播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比较岷山红三叶与冬小麦保护播种,岷山红三叶春播后生长期喷施盖草能化学除草和岷山红三叶春播苗期人工除草3种不同处理的株高、草产量、投入、产出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运用岷山红三叶与冬小麦保护播种技术,比盖草能除草和人工除草经济适用,不仅降低了播种当年杂草对岷山红三叶的危害程度,且播种第2年的株高、鲜干草产量均和其他2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提高了岷山红三叶播种当年和第2年后的经济效益,是目前人工防治田间杂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根瘤菌梯度、接种方式和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以每千克岷山红三叶种子接种16g根瘤菌效果较好。接种根瘤菌的方式、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以拌种和不施氮肥效果较好。综合根瘤菌梯度、接种方式和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A2B2C1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
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根瘤菌梯度、接种方式和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以每千克岷山红三叶种子接种16g根瘤菌效果较好。接种根瘤菌的方式、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以拌种和不施氮肥效果较好。综合根瘤菌梯度、接种方式和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A2B2C1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8.
接种根瘤菌与施肥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根瘤菌梯度、接种方式和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以每千克岷山红三叶种子接种16 g根瘤菌效果较好。接种根瘤菌方式、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以拌种和不施氮肥效果较好。综合根瘤菌梯度、接种方式和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影响以每千克岷山红三叶种子与16 g根瘤菌肥拌种,不施氮肥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日前,一场被誉为是"官逼民富发羊财"的"羊"务运动正在定西大地务实展开。该行动在给定西农民"扩充"腰包的同时,也将有力助推定西全市畜草产业转型升级。"十一五"以来,定西市积极落实基础母畜扩群、玉米秸秆转化利用、规模养殖、品种改良等关键措施,畜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今后该市将以羊产业为突破,从养殖大户入手,以加快发展肉羊产业作为养殖业迅速扩张的突破口,全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全市建设1000个养羊专业村,每个村培育100户养羊大户,每个养羊大户饲养量达100只以上,每个专业村饲养量达1万只以上),推动全市畜草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岷山红三叶已形成了适应高寒阴湿气候条件的特性,在海拔2 000-3 000 m的地区生长良好,鲜草产量达30 000-52 500 kg/hm2,粗蛋白质含量19.75%,且含异黄酮8‰-10‰,是集草、药用一体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通过分析岷山红三叶产业的科研基础、区域环境、群众基础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岷山红三叶改良亚高山草甸退化草地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岷山红三叶对亚高山草甸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运用岷山红三叶改良退化的亚高山草甸草地,可抑制马先蒿等毒害草的生长,迅速提高天然草地的草丛高度,使地上植物量提高30%,可食植植量所占百分比显著增加,极大地改善了亚高山草甸草地的质量和生产能力,表明运用岷山红三叶改良亚高山退化草地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品种来源、品种特性、示范推广及产业化进程,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种行距对岷山红三叶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不同行距处理对岷山红三叶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种子田以条播、行距40 cm为最好,种子产量比对照提高60%,种子成熟早,产量高,籽粒饱满,质量好,而且当年鲜草和收种后秸秆产量也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7.6%和30.0%。两试点中,纸坊点比旋窝点生长速度快,越冬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4.
虎凌云  王志明  岳民勤 《草业科学》2009,26(11):161-162
通过研究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 cv.Minshan茎叶分离技术表明,传统方法加工脱粒种子费工费时,成本高,效率低,种子浪费较大;茎叶分离技术加工种子省时省工,成本低,效率高,种子纯净度高。用人工铡刀切短全株鲜草加工鲜草时,工作量大,费工费时,成本高,加工速度慢;用茎叶分离技术加工鲜草时,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用工量少,成本低,提高了鲜草就地烘干打捆的效率,而且加工的草捆无粗老茎秆,异黄酮含量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5.
岷山红三叶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岷山红三叶下胚轴和子叶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获得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 mg/L 2,4-D+0.5 mg/L6-BA+2%蔗糖+0.6%琼脂,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1 mg/L IAA+0.5 mg/L 6-BA+2%蔗糖+0.6%琼脂,芽诱导培养基为:B5+0.06 mg/L NAA+2%蔗糖+0.6%琼脂,每瓶可以长出2~10条茎,将茎转入生根培养基后愈伤继代可持续出芽。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05mg/LNAA+1.5%蔗糖+0.8%琼脂。建立再生植株约需160 d。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种方式对岷山红三叶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海拔2 450 m的岷县南部高寒阴湿地区进行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cv.Minshan干草丰产栽培试验,得到以下结论:条播为岷山红三叶进行干草生产的最佳播种方式,行距以20 cm最为理想,该行距下生长速度快,而且产草量最高。播种当年A组(行距20 cm)鲜草产量比对照组(撒播)高出4 987.5 kg/hm2,是对照组的1.27倍,差异极显著(P<0.01);A组鲜草产量比B组(行距40 cm)高101 kg/hm2,差异显著(P<0.05)。生长第2年,A组鲜草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和B组,是对照组的1.16倍,差异极显著(P<0.01),是B组的1.02倍,差异显著(P<0.05)。不同播种方式对岷山红三叶鲜干比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岷山红三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干草产量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分枝数显著负相关,分枝数和草产量相关性极低。不施磷肥或不灌水的情况下,分别增大灌水量(1 000 m3/hm2)和施肥量(P2O5360 kg/hm2+K2O 90 kg/hm2),岷山红三叶的分枝数较多,草产量较高;如果磷肥施用量增加(P2O5120 kg/hm2+K2O 90 kg/hm2),可适当减少灌水量(500 m3/hm2),分枝数和草产量也较高。灌水量和施肥量对红三叶株高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田新会 《草业科学》2009,26(10):127-130
试验采用H2SO4、NaOH、KNO3和丙酮药剂对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以观察这些药剂对种子休眠的破除效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能有效破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不同药剂、不同质量分数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同,4种药剂中,用40% H2SO4溶液处理10 min的效果最佳,其发芽率比对照(50%)提高37%。其次是30% H2SO4溶液处理15 min、0.2% KNO3溶液处理12 h、40% NaOH溶液处理10 min、30% NaOH溶液处理15 min和10 min,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4%、31%、30%、30%和29%。丙酮溶液处理的效果较差,仅使发芽率提高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