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除菌抗生素的筛选试验、叶片对头孢唑啉钠的敏感试验、叶片对卡那霉素的敏感度试验、茎段对卡那霉素的生根敏感试验,成功建立了欧美杨108号转蜘蛛杀虫肽与Bt毒蛋白嵌合基因的转化系统。转化时所选的除菌抗生素为注射用头孢唑啉钠;除菌时,头孢唑啉钠的质量浓度为1000mg/L;在筛选转化体时,卡那霉素的临界质量浓度确定为30mg/L;确定了生根培养基中卡那霉素的临界质量浓度为20mg/L。欧美杨108号转蜘蛛杀虫肽与Bt毒蛋白嵌合基因转化系统的成功建立为该杨树品种的基因工程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种方法筛选以npⅡt为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小麦植株,结果表明,由未成熟种子获得的植株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卡那霉素筛选时(A方法),50 mg/L的卡那霉素能有效抑制非转化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由成熟种子自然发芽获得的植株在滤纸上进行卡那霉素滴注筛选时(常规方法,B方法),80~100 mg/L的卡那霉素能较好地抑制非转化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相对于B方法的常规筛选方法,A方法具有材料对卡那霉素敏感性高、筛选周期短而且筛选结果可靠性高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的以npⅡt为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小麦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优良的大葱遗传转化体系,以卡那霉素(Kana)、潮霉素(Hyg)以及除草剂Basta(Bar基因)作为抗性选择剂,研究其对大葱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葱愈伤组织分化对Kana不敏感,Kana不适宜作为大葱遗传转化中抗性选择标记,Hyg适宜的选择浓度为50 mg/L,除草剂Basta适宜的选择浓度为0. 10 mg/L。  相似文献   

4.
潮霉素和PPT对水稻愈伤组织筛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以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基因)和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的载体和农杆菌组合转化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粳稻品种农垦58S和籼稻品种培矮64S,以两个筛选标记基因的相应筛选剂潮霉素(Hyg)和PPT(Basta)对水稻愈伤组织进行筛选研究,初步确定了不同筛选剂对不同水稻愈伤组织的筛选浓度,并比较了两个筛选标记基因的筛选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筛选剂的浓度要求不一样,粳稻品种以Hyg 50mg/L,PPT30mg/L较为适合;籼稻品种以Hyg 50mg/L,PPT 10mg/L,较为适合.PPT(Basta)对粳稻品种农垦58S筛选有效,而对籼稻品种培矮64S来说则易产生假阳性.Hyg作为水稻愈伤组织的筛选剂比PPT(Basta)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草木犀遗传转化植株的适宜的除草荆选择压力。[方法]分别以草木犀试管苗的子叶、下胚轴和破坏生长点的茎尖为外植体,在含有0、1、3、5、10mg/L除草剂草丁膦的分化培养基Ms+BA3mg/L+LAA0.2mg/L中对其进行分化培养,筛选适宜的除草剂选择压力,在此选择压力下,对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并对转化芽进行分子水平检测。[结果]当除草剂浓度为3mg/L时,所有外植体均无再生芽;转化培养后,子叶、下胚轴和破环生长点的茎尖的再生率分别为0.48%、4.29%和10.1t%;分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成功转入草木犀转化芽中。[结论]除草剂对草木犀外植体的适宜选择压力为3mg/L,破坏生长点的草木犀茎尖对外源基因的转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百合基因转化直接分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东方百合(Lilium seberia)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再生系统的建立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鳞片及小叶离体直接分化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百合基因转化工作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鳞片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 l.0mg/L BA 0.5mg/L NAA (0.1-1.0)mg/L2,4—D为宜,小叶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 1.0mg/L IAA 0.5mg/L BA;确定了不同外植体适宜的抗生素筛选浓度,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鳞片75mg/L、小鳞片叶为120mg/L、小叶柄为75mg/L、小叶片为50mg/L,头孢霉素或羟苄青霉素选择压可用250mg/L。  相似文献   

7.
油菜遗传转化体系中卡那霉素浓度的筛选及抑菌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i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的下胚轴转化方法,将一抗病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在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进行了卡那霉素(Km)浓度的筛选及抑菌剂的选择,以确定合适的选择压力及适宜的杀菌剂.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培养基中附加25 mg/L Km较适宜;抗性苗筛选过程中羧苄青霉素(Cb)对芽苗分化影响较小,且在500 mg/L时能够很好的抑制农杆菌的过度生长.生根培养基中添加头孢霉素(Cef)和Cb对根分化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玉米抗卡那霉素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简单有效地筛选抗卡那霉素标记基因玉米的方法,分别用玉米自交系"昌7-2"和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不同体积的卡那霉素溶液分别浸种3、4 d后播种,调查播种10 d后的玉米幼苗白化率,确定玉米对卡那霉素的抗性,结果表明用卡那霉素浸泡玉米种子,玉米苗的白化率不但与卡那霉素浓度有关,而且与浸种的用液量有关,杂交种和自交系之间差异并不大,利用100 mL浓度为200 mg/L的卡那霉素溶液浸种3 d后播种,白化苗率基本可以达到100%,用100 mL浓度为150mg/L的卡那霉素溶液浸种20粒种子3 d后播种进行抗性筛选,经过对玉米T1代转基因植株的筛选试验进行验证准确度达到了84.8%,表明该方法可行,可作为筛选玉米转化抗卡那霉素标记基因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对薰衣草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卡那霉素(Kanamycin)和头孢霉素(Cefotaxime)对法国孟士德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cv.Munstead)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卡那霉素为抗性选择标记时,叶盘的选择压力为10mg/L,愈伤组织的选择压力为20mg/L;在以头孢噻肟钠为抑菌剂用于薰衣草叶盘遗传转化实验时,其浓度为200mg/L时即可有效抑制农杆菌的生长,同时又不会对薰衣草愈伤组织产生明显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薹菜子叶-子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用含GUS和NPTⅡ基因的农杆菌侵染子叶-子叶柄,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GUS组织染色,证实外源基因转化到植物基因组中。卡那霉素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含卡那霉素(Km)15 mg/L时,非转化再生植株全部白化。转基因抗性芽筛选的适宜的卡那霉素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11.
反义AcInv基因转化马铃薯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马铃薯反义AcInv基因,采用农杆菌介导法,选用生产上推广的9个普通四倍体栽培种,对影响转化的各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卡那霉素(Km)的适宜浓度为100 mg/L;生根过程中为50 mg/L。外植体的预培养为:茎段2 d,叶盘3 d效果较好;农杆菌浓度当OD600值为0.5时对茎段和叶盘的转化效果均较佳;茎段和叶盘侵染时间分别达8 min和10 min时转化率较高;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时间分别为2 d和3 d时,茎段和叶盘的转化率较高;各个品种的外植体在卡那霉素抗性培养基上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只有1号(“大西洋”)最后从愈伤组织上分化成苗,形成正常植株,植株再生率为11.2 %,PCR扩增检测表明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为阳性。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对高粱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羧苄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抑菌试验,以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的抑菌效果较好.头孢霉素对高梁愈伤组织的毒性表现出比羧苄青霉素大.浓度低于500 mg/L羧苄青霉素对高梁愈伤组织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分化率随着羧苄青霉素浓度的提高而下降.在农杆菌介导高梁遗传转化时,选用羧苄青霉素是合适的,浓度以250 mg/L为宜.高梁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反应比卡那霉素更敏感,高梁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的反应在褐化(死亡)率上表现不同.在以潮霉素作为抗性筛选标记时,选择压以50~75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3.
以细枝木麻黄3个无性系水培苗作为材料,研究了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 sulfate,Km)对细枝木麻黄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头孢霉素(cefotaxime,Cef)、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Cab)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Km对细枝木麻黄愈伤组织诱导适宜的选择压力是20mg/L,Km选择性筛选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质量浓度为40mg/L,愈伤组织芽分化的选择压力是40~50mg/L。在抗生素抑菌效果方面,Cef质量浓度为200mg/L、Cab300mg/L和Amp500mg/L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综合比较,对细枝木麻黄遗传转化研究最理想的抑菌剂是Cef,使用质量浓度低且能有效抑制根癌农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地黄叶片遗传转化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黄85-5无菌苗为材料,对叶片再生系统及其对卡那霉素和羧苄西林钠的天然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S 6 BA 2.0mg/L NAA 0.05mg/L是叶片再生的最适培养基;在地黄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的筛选压和羧苄西林钠的抑菌浓度分别以20mg/L和400mg/L为宜。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红豆杉细胞遗传转化体系,为红豆杉细胞的遗传改良打下基础。最优转化条件是:菌液光密度A600=0.6,侵染时间25 min,共培养最适温度21℃,共培养时间48 h;最适头孢霉素(Cephamycin,Cef)抑菌浓度为300 mg/L;最优的除菌及筛选方式为:用含100 mg/L头孢霉素的无菌水冲洗共培养后的细胞10 s,然后将细胞转至含300 mg/L头孢霉素的抑菌培养基上,两周后转至含150 mg/L卡那霉素(Kanamycin,Kan)或8 mg/L潮霉素(Hygromycin,Hyg)的筛选培养基上筛选。采用小愈伤团法筛选转基因纯系,GUS染色显示,筛选后转化细胞株的阳性细胞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张春涛  朱洪德  殷奎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84-11586
[目的]研究大豆子叶节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以期为大豆的遗传转化和抗性筛选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用3个不同基因型大豆为试验材料,以黄化率和分化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对大豆子叶节分化和丛生芽生根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大豆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不同,子叶节分化的卡那霉素临界筛选浓度为:垦农18为40 mg/L、绥农14和垦农4为60 mg/L;丛生芽生根的卡那霉素临界筛选浓度为:垦农18为15 mg/L、绥农14和垦农4为20 mg/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大豆的遗传转化和抗性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遗传转化中抗生素适宜筛选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油用向日葵新葵杂6号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梯度抗生素处理茎尖、子叶、胚轴转化外植体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对向日葵茎尖、子叶、胚轴不同部位遗传转化外植体的筛选效果。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向日葵茎尖、子叶、胚轴不同部位转化外植体的筛选适宜浓度为25~30 mg/mL,潮霉素对向日葵茎尖、子叶、胚轴不同部位转化外植体的筛选适宜浓度为7~10 mg/mL;PCR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植株外源基因已导入;不同部位的转化外植体对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未见明显梯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叶片在诱导愈伤组织阶段、愈伤组织分化阶段对卡那霉素的敏感程度。[方法]确定卡那霉素对紫花苜蓿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并在形成愈伤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卡那霉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对紫花苜蓿叶片诱导愈伤与分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卡那霉素对愈伤组织分化阶段的敏感程度比诱导愈伤阶段高;分化阶段选择压力要控制在25 mg/L以下;延迟加入卡那霉素或在分化阶段降低卡那霉素浓度是对筛选转化苗的可取办法。[结论]该研究为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紫花苜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天等1号辣椒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等1号辣椒的子叶、带柄子叶、带柄真叶和F lam ingo-b ill外植体进行了遗传转化,比较不同激素及其水平对不同外植体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外植体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仅有以F lam ingo-b ill为外植体所形成的愈伤组织,能在培养基M S ZT 1.0m g/L IAA 0.2m g/L A gNO32.0m g/L上诱导芽的分化(63%的分化率),在培养基M S ZT 1.0m g/L IAA 0.2m g/L A gNO32.0m g/L GA32.0m g/L上使诱导芽伸长(15%的芽伸长率)。抗性筛选最适卡那霉素浓度为50m g/L。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共获得33株抗性再生苗。PCR和PCR-Sou 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94%的抗性植株检测到报告基因nptII片段。  相似文献   

20.
以84K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叶片再生系统及卡那霉素敏感性试验,确立了稳定高效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0.5~1.0mg/L6-BA+0.01~0.1mg/LNAA组合时,叶片出芽率不到50%,每叶平均生芽数5~6个;1.0~1.5mg/L6-BA+0.02mg/L2,4-D组合时,叶片出芽率达90%~100%,每叶平均生芽数约20个。用后者附加不同质量浓度梯度卡那霉素,确定叶片外植体芽诱导卡那霉素临界筛选质量浓度为20mg/L。利用对84K杨芽生根效果较好的培养基GMS+0.01mg/LNAA+0.25mg/LIBA,附加不同质量浓度梯度卡那霉素,筛选出芽生根卡那霉素临界质量浓度亦为2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