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不同种源的五指毛桃Ficus hirta种苗,开展种植株行距、植穴规格、施肥等引种栽培试验。结果显示:(1)来自广东河源和广西灵山两个种源2.5年生的造林成活率达到98%以上;两个种源树高、地径和冠幅、根生长量,以及地上部分鲜质量、地下部分鲜质量、干质量差异均不显著。(2)不同植穴规格对2.5年生五指毛桃冠幅极显著,对树高影响不显著,对地上部分的质量和地下部分质量的影响显著;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50 cm植株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质量分别比试验群体平均值提高了48.90%和32.64%。(3)不同的种植株行距处理和不同的基肥处理对2.5年生五指毛桃的树高、地径和冠幅,对地上部分的枝、叶、果和地下部分的主根、侧根的鲜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小株行距0.8 m×0.8m单位产量大于其他两种较大株行距。(4)五指毛桃11个指标间均呈现极显著水平。因此适当增大植穴规格、合理提高种植密度和控制树高、增大冠幅是提高五指毛桃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竹叶黄酮和香豆素类内酯的提取及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淡竹叶中总黄酮和香豆素类内酯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得到了较佳提取工艺条件:粒径80目,乙醇浓度70%(v/v),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h,料液比30∶1(mL/g),提取2次。该工艺条件下,淡竹叶总黄酮和香豆素类内酯得率分别为19.61mg/g和9.38mg/g。此外,对淡竹、毛竹、孝顺竹、箬竹和早竹叶中的黄酮与内酯含量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淡竹叶中两者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沙棘叶黄酮甙元类成分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军宪  王启祥 《沙棘》1997,10(3):33-34
从沙棘叶中分离得两种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它们分别是异鼠李素和槲皮素。以上两种成分均为首次由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油茶叶的黄酮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油茶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种黄酮体化合物,经分析为:1.槲皮素;2.槲皮素-3-0-鼠李吡喃糖甙;3.槲皮素-3-0-葡萄吡喃糖-(6→1)-鼠李吡喃糖甙。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广东省九连山林场开展碳汇林套种五指毛桃 Ficus hirta 的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利用双 因素方差分析法,从坡位、密度以及坡位和密度的交互作用 3 个因素来研究其对地径、苗高、冠幅、根 长和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五指毛桃地径、冠幅、根长和根重产生显著影响;不同密度对 五指毛桃地径、冠幅、根长和根重产生显著影响;不同坡位与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五指毛桃的地径、苗 高、冠幅、根长和根重均产生极显著影响;五指毛桃地径和苗高长势最佳的是位于中坡的密度为 6 255 和 3 120 株 /hm2 的植物样本;冠幅长势最佳的是位于上坡和中坡的密度为 3 120 株 /hm2 的植物样本;地下 部分最有优势的是为位于上坡的密度为 2 760 株 /hm2 的植物样本。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马尾松林下种植五指毛桃的生长性状及最佳采收期,针对马尾松林下种植的不同生长年限的五指毛桃的植物学性状,以及佛手柑内酯、补骨酯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年生五指毛桃在株高、基径、根长、最大根径4个指标上的增长率最高,处在速生期,2年生比1生年增长了217.13%、77.34%、229.42%、108.96%;其次是3年生,3年生五指毛桃比2年生在上述指标上增长了41.79%、36.12%、11.36%、51.43%。同时,在总生物量增长上,2年生增长率为325.74%;3年生为49.50%;4年生为29.13%。而分析五指毛桃活性成分的含量,1~4年生五指毛桃的佛手柑内酯含量分别为1.197、0.275、0.446、0.312 mh/g;而补骨酯素的含量分别为0.178、0.146、0.149、0.134 mh/g。可见,3年生五指毛桃的活性成分含量要高于2年生和4年生。综合分析后得到马尾松林下种植五指毛桃最佳采收期是3年。  相似文献   

7.
板栗壳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系统预试和单项预试,初步确定了板栗壳中含有酚类、有机酸、糖、多糖(或甙类)、内酯、香豆素、鞣质、甾体(或三萜)和黄酮等成分。  相似文献   

8.
沙棘黄酮化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高锦明  张鞍灵 《沙棘》1998,11(2):34-40
沙棘黄酮是沙棘主要药用成分。按化学结构将沙棘黄酮分为6类约32种,以槲皮素和异鼠李素黄酮醇为主,讨论了沙棘黄酮的测定和分布,并提出了我国今后沙棘合理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忻耀年 《沙棘》2002,15(1):15-19
介绍了从沙棘果肉中提取和精制沙棘黄酮的技术和工艺。合理设计、借助溶剂纯化脱脂去杂的工艺,以及真空喷雾干燥的使用,不仅可降低生产的运行费用,同时保证了所生产沙棘黄酮具有较高的品质,该设备同样也可用于沙棘叶中黄酮的制取。  相似文献   

10.
大孔树脂分离油茶皂苷和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用大孔树脂分离粗油皂苷成分的方法。通过实验有效地将其中的黄酮与皂苷分离,达到纯化油茶皂苷的目的,而且得到一种黄色结晶。  相似文献   

11.
榕属植物在福建省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强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129-133
榕属植物具有生性强健、形态优美、遮荫效果好、耐修剪、寿命长等优点 ,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在福建省园林中应用广泛。文中介绍了榕属植物在福建省园林中的应用类型 ,列出了福建省园林中应用的主要榕属植物 ,并指出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爱玉子与薜荔为同属不同种的藤本植物,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较大的区别。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和研究,着重介绍爱玉子与薜荔在形态特征、隐花果特性、天然分布以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以供有关学者和拟引种爱玉子的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叶榕榕管蓟马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云南思茅城市绿化树小叶榕常年受榕管蓟马为害,经观察,该虫一年发生9~11代不等,世代重叠,无明显越冬现象,每年5~6月和9~10是为害高峰期,在冬季和气温持续达30℃以上时,虫口减少,为害较轻;采用合理株距(>5m)、加强管理和使用安全高效农药,能有效控制该虫为害。  相似文献   

14.
菩提树一种新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菩提树的一种新病原真菌Ag09,经分离鉴定该病原菌为柱状田头菇的一个双孢菌株。该真菌子实体可在菩提树树干上发生,导致植株早衰、死亡。根据所采集的标本对其形态特征、菌丝体、担子梗数、细胞核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刺玫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吉林产刺玫果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性质对照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α-D-(6-O-白芥子酰基)-吡喃葡萄糖基-β-D-(3-O-白芥子酰基)-呋喃果糖(1)、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2)、金丝桃苷(3)、槲皮素(4)、异甘草素(5)、β-胡萝卜苷(6)、β-谷甾醇(7)。其中化合物1、2、5为首次从刺玫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薜荔茎段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薜荔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丛生芽诱导和快繁技术.实验结果表明,B5为最适合的基本培养基,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各激素对诱导丛生芽的作用大小为:6-BA>NAA>KT>IAA,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B5 1 mg/L NAA 0.1 mg/L IAA 1mg/L KT 2 mg/L 6-BA 蔗糖20 g/L 琼脂0.75%;生根培养基以B5 3 mg/L NAA 0.1 mg/L IAA 1 mg/L KT 2 mg/L6-BA 蔗糖20 g/L 琼脂0.75%为宜.  相似文献   

17.
榕属植物在园林空间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榕属(Ficus)植物作为岭南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植物,通过其各种生物学特性,在植物空间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广州及附近城市园林绿地的调查,阐述了榕属植物在园林空间构建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总结出榕属植物通过孤植、列植、垂直绿化、空间点缀、形成空间序列等形式,构成植物空间。并对空间构建过程中,榕属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的配合以及榕属植物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调查记录了云南普洱市小叶榕的5种害虫,并分述其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及其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榕树烂皮病病原及流行原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对引起我省部分城区榕树烂皮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初步认为病原菌为担子菌Septobasidium sp.,同时对该病的发生及流行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回归最优设计进行无花果施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回归正交设计中的二次饱和D-设计对无花果的合理施肥进行试验,寻求产量最大的施肥组合以及最佳经济效益的施肥肥料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