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通过对河北省862份大豆品种资源分析,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96%,脂肪平均含量为17.51%,夏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于春大豆,脂肪含量低于春大豆。籽粒以黄种皮,褐脐,椭圆形,中小粒种为主。黄种皮,褐脐,椭圆粒,大粒品种蛋白质含量高;青豆,浅脐,圆粒,极大和特大粒品种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比法首次对吉林省小粒大豆的超歧化酶(SOD)活力及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小粒大豆各品种间超氧歧化酶活力比大粒大豆各品种间差异大,经中的杂效种超氧歧化酶活力低于已稳定的栽培品系,小粒大豆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低于大粒大豆。  相似文献   

3.
采用对比法首次对吉林省小粒大豆的超氧歧化酶(SOD) 活力及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小粒大豆各品种间超氧歧化酶活力比大粒大豆各品种间差异大,进化中的杂交种超氧歧化酶活力低于已稳定的栽培品系,小粒大豆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低于大粒大豆。  相似文献   

4.
用20 mg/L的GA3溶液处理开花后10 d的不同粒型冬小麦品种。处理后大粒品种籽粒和旗叶中的内源GA3含量高于小粒品种,而ABA含量却低于小粒品种,其变化趋势均为单峰曲线,大粒品种籽粒和旗叶中的内源GA3的峰值高于小粒品种,而ABA的峰值低于小粒品种;大粒品种籽粒和旗叶中GA3/ABA的峰值均高于小粒品种,且灌浆末期仍保持较高水平;两品种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低-高-低"趋势,蛋白质含量则表现为"高-低-高"趋势,且灌浆中后期大粒品种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上升较快,而小粒品种上升缓慢。  相似文献   

5.
大豆籽粒大小差异对豆芽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芽豆主产区的55份大豆品种为试材,模拟工厂化豆芽生产工艺条件,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技术,系统研究了大豆籽粒大小差异对豆芽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百粒质量与百芽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大豆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中小粒、中粒、中大粒大豆品种相比,小粒大豆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偏低(...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大豆品种耐旱性的生理基础,通过对13份春大豆优良各质的吸胀特性与萌发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吸水系数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加,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吸水系数大的品种,萌发早、活力强;吸水速度在0-0.5h内为最快时期且具有两种的吸水速率动态模式;小粒种的吸水系数大于大粒种,在0-3h,人的吸水速率明显快于大粒种;0-0.5h内和1-2h内的吸水速率对品种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豆粒、荚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对粒重不同大豆材料的籽粒物质积累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中小粒材料鼓粒速率呈慢-快-慢的单峰曲线,鼓粒速率峰值(5~8 mg/d)出现在始粒期后20 d左右,大粒材料鼓粒速率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始粒期后12,24 d左右,并且第二个峰值(20~27 mg/d)明显高于第一个峰值(12~18 mg/d).大粒材料的鼓粒速率明显大于小粒材料.大粒材料在籽粒鼓粒期间子粒有较低还原糖含量和较高的淀粉含量,在鼓粒前期大粒材料荚壳中淀粉含量明显高于中小粒材料.  相似文献   

8.
特用大豆种质选育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用大豆系指对日本、韩国等外贸出口制纳豆、豆芽用极小粒(小粒)大豆;对日本出口制酱用高糖大豆,以及菜用大粒大豆(毛豆),营养保健用双青豆、黑大豆等.  相似文献   

9.
对四川省389份大豆高蛋白(≥48.0%)品种资源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高蛋白品种资源以黄粒、直立生长、有限结荚、白花、灰毛为主。春大豆生育111.7±20.6天,株高51.1±16.5cm,百粒重15.4±5.0g,蛋白质49.0±0.8%,脂肪16.9±1.0%。夏大豆生育145.5±25.1天,株高74.4±30.3cm,百粒重12.4±4.3g,蛋白质含量49.2±1.0%,脂肪含量16.0±1.0%,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春大豆r=-0.11)或极显著(夏大豆r=-0.52)负相关。筛选出高蛋白,极早熟和特大粒品种资源20份。  相似文献   

10.
HPLC法分析山西不同大豆品种皂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粒重、种皮颜色和生态类型大豆材料中皂醇含量的差异性,筛选高皂醇含量基因型大豆材料,为大豆高皂醇含量品种选育和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生态类型的72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用HPLC法对大豆皂醇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供试大豆品种总皂醇含量变异范围为0.92~4.02mg·g~(-1);小粒型材料皂醇A、皂醇B和总皂醇含量显著高于中粒型和大粒型材料;黑色种皮大豆材料皂醇A和总皂醇含量显著高于黄色和绿色;野生大豆材料皂醇A和总皂醇含量显著高于栽培种;不同组织胚中皂醇A、皂醇B和总皂醇含量最高,种皮最低。[结论]不同大豆品种皂醇含量差异显著,且小粒、黑色、野生大豆材料中皂醇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对74份木瓜属种质资源果实的绿原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和总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木瓜中未检测到绿原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106~0.108 mg/g、0.694~0.840mg/g,总黄酮含量为16.135~28.182 mg/g;日本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117~1.694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441~0.911 mg/g、0.366~0.487 mg/g,总黄酮含量为16.424~19.804 mg/g;皱皮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096~2.746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60~1.836 mg/g、0.110~1.604 mg/g,总黄酮含量为6.661~40.839 mg/g;毛叶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297~4.017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11~1.520 mg/g、0.031~1.345 mg/g,总黄酮含量为8.428~39.517 mg/g。  相似文献   

12.
腐殖质对丁草胺在水中的光解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太阳光,氙灯,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胡敏酸,Fu啡酸对水中丁草胺光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压汞灯和氙灯光辐射下,HA和FA均使丁草胺的光解速度减缓,而在自然光下HA,FA却使丁草胺光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3.
人参中焦谷氨酸的分离及其在加工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从中国红参中提取分离鉴定出焦谷氨酸,其含量测定表明,从高到低依次是群人参>红参>大力参>生晒参;在红参不同部位分布依次为须根>根茎>侧根>主根。通过试验阐明了焦谷氨酸在不同加工方法中转化机理,主要是人参中的谷氨酸与焦谷氨酸互为可逆反应所致,由于不同加工方法处理条件不同,焦谷氨酸与谷氨酸达到某一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施用苹果酸对烟叶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苹果酸对烟叶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20d施用苹果酸增加了上、中部叶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降低了下部叶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40d施用增加了中部叶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降低了上、下部叶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60d施用对上、下部叶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影响不大,但降低了中部叶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不同时期的苹果酸处理提高了二元或三元羧酸的含量和比例,降低了高级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这种作用随苹果酸施用时期的推迟有降低的趋势。本试验说明早施苹果酸有利于增加叶片中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而且对提高二元或三元羧酸和降低高级脂肪酸含量和比例的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的澳洲龙纹斑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动态变化,同时探讨并比较处于商品鱼阶段的澳洲龙纹斑、石斑鱼、鲟鱼肌肉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变化,以期推广澳洲龙纹斑的养殖技术与引导消费,本研究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澳洲龙纹斑亲鱼、商品鱼、幼鱼以及石斑鱼商品鱼、鲟鱼商品鱼中肌肉氨基酸含量,系统分析了澳洲龙纹斑不同生长阶段氨基酸组成的变化规律,同时比较了不同种类商品鱼氨基酸组成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澳洲龙纹斑氨基酸总含量最高为商品鱼70.96%、其次为幼鱼69.24%、亲鱼最低为65.36%(以干基计算),在氨基酸组成中亲鱼和商品鱼的比例较为接近,而幼鱼的氨基酸组成比例则有所变化,在必需氨基酸中,其EAA/TAA值则比亲鱼以及商品鱼低2%左右,而在非必需氨基酸中,EAA/NEAA比值又高于亲鱼与商品鱼2%左右;澳洲龙纹斑、石斑鱼、鲟鱼3种商品鱼肌肉中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之和均超过50%(澳洲龙纹斑57.17%,石斑鱼57.68%,鲟鱼57.85%),其反映了3种商品鱼肉质味道鲜美度是处在同一等级上;同时,澳洲龙纹斑商品鱼(E/T比值为40.34、E/NT比值为67.62)符合WHO/FAO提出的E/T应为40%左右和E/NT应为60%以上的参考蛋白质模式标准。  相似文献   

16.
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建立一种测定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并对这些游离氨基酸分别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氨基酸分析仪法能够分离检测烟叶中的23种游离氨基酸(除了蛋氨酸),其回收率均在78.86%~101.46%,标准偏差均在8%以内,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回收率。最优的氨基酸提取方法是:样品过60目筛,用0.005 mol/L的盐酸超声萃取30 min。对不同的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发现不同种类烟叶所含有的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烤烟和香料烟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以Pro为主,而白肋烟以Asn为主;只有白肋烟中含有氨基酸Tau,而烤烟和香料烟里面几乎检测不到。[结论]氨基酸分析仪法是测定烟叶中游离氨基酸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龙眼、荔枝耐寒性不同的品种,其叶片膜脂脂肪酸组分含量不同.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叶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龙眼品种红核子等为81.74%—83.37%,荔枝品种陈紫、桂林、宋家香和乌叶为77.0%—79.67%,比耐寒性弱的品种高;不饱和指数(IUFA)亦大,龙眼(红核子、油潭本)、荔枝(陈紫、桂林、宋家香和乌叶)分别为221.12—226.34和212.97—221.45.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的比值差异显著,龙眼耐寒性较强的红核子等为2.4833—2.6766,耐寒性中等的赤壳硬枝等为1.3055—2.1283,耐寒性较弱的乌龙岭等为0.9084—1.0578;荔枝耐寒性较强的陈紫等品种为4.4833—4.6464,耐寒性中等的糯米糍等品种为3.2379—3.8213,耐寒性较弱的兰竹等品种为2.6153—2.9614.这可作为鉴别品种间耐寒性差异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植酸酶在鹌鹑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酸酶应用于鹌鹑日粮的试验表明,日粮添加0.012%植酸酶后,日粮总磷量降低35.9%,粪中总磷降低36.4%;同时,产蛋率提高2.0%,蛋重增加0.2g/枚,每日每只鹌鹑耗料减少0.2g,蛋料比降低0.12。生产1kg鹌鹑蛋可节约成本0.256元。  相似文献   

19.
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积累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不同器官不同时期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夏枯草根、茎、叶和花中均有分布,但含量不同;总黄酮在叶中含量最高,齐墩果酸在根中含量最高;熊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花中含量最高。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同一器官不同生长时期含量不同。研究认为夏枯草根、茎、叶、花中都分布有药用成分,可全草入药,并且在终花期至果实成熟期各部位药用成分含量较高,可在此期间采收。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肉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雪梅  池利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23-5824
[目的]探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肉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将苯甲酸和山梨酸经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后,经蛋白质沉淀和过滤,被测组分滞留于水相中与杂质分离。取相同体积样液和苯甲酸和山梨酸标准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结果]加入20%硫酸铜溶液10ml并放置40min能较好的盐析蛋白质。甲醇含量为5%时有较好的分离度和合适的保留时间,流动相甲醇与0.02mL/L醋酸铵配比为5:95,流速为1.0ml/min时,苯甲酸与山梨酸的色谱分离较好。苯甲酸、山梨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645、7.736min,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3%和3.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8%和91.6%;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0、0.5ng。[结论]采用该方法沉淀完全,检出限低,预处理较简便,损失少,线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