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蛴螬,是危害蓝莓根部的重要害虫,被蛴螬啃食的蓝莓,起初树叶发黄,最终的枝叶干枯死亡。另外,蓝莓被蛴螬啃食后更容易得根腐。据2016年蛴螬危害调查结果,其中有一园区,因蛴螬危害造成2 700株蓝莓树死亡,危害率高达6%,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就山东半岛蓝莓园蛴螬的发生时期及防治措施做一总结,为蓝莓生产中蛴螬防治提供技术支持。1蛴螬危害识别第一步:看树,蛴螬咬食蓝莓须根后,使蓝莓很快出  相似文献   

2.
<正>蚜虫是蓝莓栽培中最常见虫害之一,蚜虫严重时会造成蓝莓幼叶畸形,萎蔫甚至落叶,严重时可以抑制花芽的形成降低来年的产量。蚜虫虫害会造成严重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控与防治,尽量减轻其危害。1特点蚜虫呈梨形,颜色有绿、黄和黑色三种,体长3毫米左右(图1),通常能在新且多汁的叶片和嫩茎处找到(图2)。成虫可不通过交配直接产卵繁育下代,生育期的雌  相似文献   

3.
正在蓝莓种植中,叶片发黄是经常遇到的问题。蓝莓叶片发黄时表明蓝莓树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光合作用,最终导致蓝莓产量下降以及花芽形成减少。1发黄原因蓝莓叶片或整个树体发黄有很多原因,诸如:土壤pH不合适,蓝莓病害(如:根腐病),虫害(如:蛴螬咬根后),栽培处理措施不当如:在刚刚用锯末改良土壤上移栽蓝莓树,可能由于纤维素分解菌耗氮肥而导致蓝莓树体因缺氮而发  相似文献   

4.
正蓝莓是近年来引进栽培的杜鹃花科越橘属小浆果果树,其栽培历史时间短,蓝莓枝叶果均呈酸性(pH值在4左右),病虫害发生较少。但笔者在山东临沂和贵州黔东南州进行蓝莓技术指导时发现有的蓝莓树叶片叶缘被啃食,出现深浅与大小不等的缺口,叶片受损严重,已影响到蓝莓的正常生长,经调查确定是遭受了象甲危害。为有效控制象甲危害,现将象甲识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铜绿丽金龟是蓝莓生产上的重要危害之一。幼虫和成虫都食害蓝莓果树,危害特别严重。铜绿丽金龟成虫食害蓝莓幼嫩叶片、花、蕾和果实,其幼虫啃食蓝莓的根,为害蓝莓植株的生长,严重的可导致植株死亡。通过调查,掌握了铜绿丽金龟在蓝莓上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为今后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基质栽培的蓝莓由于生长快,挂果早,近年来在云南南部地区发展迅速,我国其他省份也逐步开始尝试种植。由于基质栽培蓝莓生长速度快,因此其栽培技术略不同于地栽蓝莓,尤其是植株修剪。云南红河州地区的基质栽培蓝莓,一般在5月即使树体仍挂有大量果实,也对树体进行平茬重剪(图1),  相似文献   

7.
正灰霉病是蓝莓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在露地、设施栽培中均有发生,但发生普遍程度不同,其中尤以冬暖式大棚栽培中灰霉病发生普遍、危害程度重。蓝莓灰霉病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可侵染蓝莓花、果实、叶片、果柄以及枝条等部位,对蓝莓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在长期指导防治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蓝莓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1危害症状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蓝莓植株失绿的叶片和土壤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蓝莓失绿植株的根际土和黄化叶片为试材,分析了各根际土壤的K、P、Ca、Mg、Zn、Cu、有效铁含量和植株叶面积、叶绿素a、叶绿素b、有效铁含量等指标,以探究蓝莓植株黄化的原因。结果表明:4种蓝莓的各级黄化叶的叶面积(重度黄化叶下降15.5%~37.5%)、叶绿素b(重度黄化叶下降43.8%~71.0%)和有效铁含量低于健康叶(重度黄化叶下降14.7~19.7%),重度黄化叶的叶绿素a含量低于健康叶(下降72.5%~76.8%);4种蓝莓黄化植株的根际土壤有效铁含量低于健康植株(重度黄化植株的下降16.7%~22.1%),依次为健康植株>轻度黄化>中度黄化>重度黄化;重度黄化植株根际土壤的K、P含量高于或等于健康植株;除"蓝金"品种外,其它品种重度黄化植株根际土壤的Ca含量低于或等于健康植株;除"伯克利"品种外,其它品种根际土壤的Mg含量与健康植株相等;除"莱克西"品种外,其它品种根际土壤的Zn含量低于健康植株;4种蓝莓重度黄化植株根际土壤的Cu含量与健康植株相等。因此,蓝莓植株叶片黄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中的有效铁含量较低,K、P含量过高,从而造成叶片有效铁含量过低,叶绿素含量下降,最终导致叶片黄化。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南方蓝莓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沛且较为集中,加上土壤质地黏重,排水性较差,容易发生涝害,导致土壤透气性下降,影响根系呼吸,轻则引起落叶,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长江流域蓝莓产区果实成熟期恰逢雨季(6—8月),在露地栽培条件下果实常因降水过多导致裂果(图1),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目前我国南方蓝莓避雨栽培中,避雨  相似文献   

10.
正青岛沃林蓝莓公司于2006年成立,经过14年的发展,蓝莓种植已具相当规模,种植面积在1.5万亩左右,在如此规模化的栽培管理中,虫害管理并不复杂与困难,归因危害蓝莓的害虫种类少,在开花前及花期,危害害虫主要是蚜虫和蓟马;在幼果期主要危害的害虫为蓟马;成熟期危害的虫害主要是果蝇与蓟马;采收后主要危害的害虫为蓟马与蛴螬,介壳虫与刺蛾类零星发生。然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一些新的害虫逐渐开始适应蓝莓,如叶螨,天牛等,2019年在一处蓝莓生产园区发生一定程度的叶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辽宁省营口市桃园(包括露地和温室栽培)桃潜叶蛾危害严重,受害植株70%叶片被害,严重时单叶有虫斑10余条,导致叶片发黄脱落,影响产量、果实质量,也影响树势和次年花芽的形成。温室桃园投入大,受灾后损失更加严重。因此,有必要明确露地及温室桃潜叶蛾的发生规律,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控制其发生危害。(1)为害特点桃潜叶蛾以幼虫为害叶片,在叶  相似文献   

12.
正花蓟马是蓝莓栽培中最常见虫害之一,花蓟马取食叶片会使新梢生长受阻,叶片弯曲畸形,叶节变短,茎干上有伤口(图1)。花蓟马虫害会引起蓝莓果实授粉率和结果率下降,造成减产损失。应加强蓝莓果园花蓟马虫害的监控与防治,防止其造成严重危害。1特点花蓟马长约1~1.3毫米,呈橘黄色(图2),取食植物组织细胞汁液。花蓟马生命周期短,在理想条件下仅有18~22天,1年可以完成几代,花蓟马喜欢聚居在一  相似文献   

13.
《果农之友》2015,(4):49
蜘蛛是温室和大棚栽培的重要害虫;通常以成螨、若螨在草莓叶背刺吸汁液、吐丝、结网、产卵和危害;受害叶片先从叶背面叶柄主脉两侧出现黄白色至灰白色小斑点,叶片变成苍灰色,叶面变黄失绿,危害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温室草莓生长中后期易遭受红蜘蛛的暴发危害,被害植株矮化早衰,叶片红褐色干枯,开花期受害,果实缩小硬实,畸形果增多,  相似文献   

14.
<正>蜘蛛是温室和大棚栽培的重要害虫;通常以成螨、若螨在草莓叶背刺吸汁液、吐丝、结网、产卵和危害;受害叶片先从叶背面叶柄主脉两侧出现黄白色至灰白色小斑点,叶片变成苍灰色,叶面变黄失绿,危害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温室草莓生长中后期易遭受红蜘蛛的暴发危害,被害植株矮化早衰,叶片红褐色干枯,开花期受害,果实缩小硬实,畸形果增多,严重影响草莓鲜果的产量及品质。危害严重的可减产30%~40%,甚至绝收。故管理上要采取如下措  相似文献   

15.
《果农之友》2013,(2):45-45
蜘蛛是温室和大棚栽培的重要害虫;通常以成螨、若螨在草莓叶背刺吸汁液、吐丝、结网、产卵和危害;受害叶片先从叶背面叶柄主脉两侧出现黄白色至灰白色小斑点,叶片变成苍灰色,叶面变黄失绿,危害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温室草莓生长中  相似文献   

16.
<正>越橘巢蛾是危害蓝莓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江苏、贵州、山东等地。其幼虫可蛀食蓝莓嫩梢,造成蓝莓嫩梢焦枯死亡,严重影响蓝莓生产。1越橘巢蛾的形态及危害特征1.1形态特征越橘巢蛾的卵呈扁平椭圆形,直径约0.5毫米,前期透明,后期棕褐色,散产于嫩叶背面。幼虫体长约1.5毫米,前期呈浅黄色,后期体色逐渐变为棕绿色(图1)。老龄幼虫吐丝结茧变成蛹,一般悬挂在枯死的叶片正面或枝干上。蛹羽化为成虫,体长约10毫米,虫  相似文献   

17.
基质不同于土壤,其内部性质相对一致,灌溉的水肥在基质中分布相对均匀,因此蓝莓可以持续稳定地获得水肥,实现快速生长。然而,很多种植户将购买的蓝莓幼苗直接种植,由于幼苗根系所携带的育苗基质与栽培基质不一致,使得两种基质之间存在水分运移屏障,水肥不能在基质中快速扩散。虽然蓝莓根系能够从育苗基质正常伸展至栽培基质,且快速生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常生长的蓝莓苗常突然死亡(图1)。原因是幼苗所携带的育苗基质位于根颈部,其吸收的水分比较难以向外运移,而此区域的根系逐步由吸收根转变为支撑根,水肥吸收能力减弱并消失,导致育苗基质水分常处于饱和状态(图2)。根颈部长期被水浸泡,容易导致表皮受病菌侵染(图3)。而根颈部是水肥向上运移的唯一通道,其损伤会导致植株快速缺水死亡。因此在蓝莓基质栽培体系下,种植时幼苗根系所携带的育苗基质应该清除干净,以免苗木陆续死亡,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8.
<正>斑翅果蝇是一种危害多种水果的毁灭性果实害虫,近年来在多个种植区发现蓝莓斑翅果蝇虫害,果蝇虫害扩散迅速,种群繁殖增长快,危害损失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控与防治,防止其造成危害。1斑翅果蝇特点斑翅果蝇是一种小果蝇,其特点是翅膀上有明显的斑点(图1),雌性果蝇在交配7~10天后在蓝莓果实内产卵,一般在一个果实只产一个卵(图2),其在15~30天内可产25~100个卵,卵5天后即孵化  相似文献   

19.
蓝莓营养价值高,近几年产业发展迅速。蓝莓栽培对土壤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土壤环境条件直接决定其产量及品质。本试验以不同比例的椰康、草炭土、珍珠岩、菌棒、园田土为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混合基质对南高丛蓝莓‘优瑞卡’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椰糠∶草炭土∶珍珠岩=2∶1∶1(D2)的基质,蓝莓植株地径最大,为7.7 mm,体积指数最大,为6 422 cm3,新生枝条数最多,为5.0,果实花青素含量最高,为1.07 mg/kg,口感最佳,是蓝莓改善品质、规模化基质栽培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蓝莓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和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莓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水果.生产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种主要有3个:高灌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栽培最广,适于气候较温和的地区;低灌蓝莓(Vacc angustifolium),抗寒性强,适于北部地区;兔眼蓝莓(Vacc ashei),大冠类型,抗寒性差,适合在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