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启东县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蚕茧质量。据省有关单位抽样分析表明,这个县的蚕茧出丝率平均在15%以上,其中春茧出丝率达19.65%,净度95分,解舒率达74.4%,蚕茧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启东县提高蚕茧质量的主要经验是:一是实行小蚕饲育专业化。养好小蚕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基础。全县已建立了一支2500多人的小蚕共育专业队伍。260多个共育室已有  相似文献   

2.
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近几年来,江苏东台地区不断总结和推广适合蚕农省力养蚕的实用技术,蚕茧产量和质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桑园面积10万亩,年发蚕种29万张,产茧24万担,平均张产40公斤,上茧率达93%,解舒率73%,茧丝净度93.7分,现将其大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桑蚕大蚕期是用工最多、食桑量最大、龄期经过最长,丝腺发育成长和合成丝物质最旺盛的时期。因此,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近年来,富东镇不断总结和推广科学饲养大蚕的关键性技术,蚕茧产量和质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全镇桑园面积1400hm^2,饲养蚕种5.5万张,产茧2230t,平均张产20.3kg,上茧率达92.7%,解舒率73%,茧丝净度95.3分。总结出关键性技术有五项,现将有关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区蚕茧质量经过几次蚕品种更新换代,夏蚕品种茧层率由13%提高到19.5%,茧丝长由300米增加到750米,出丝率由6%提高到12%,生丝品位由G级提高到2A级。春秋蚕品种茧层率由19.5%提高到21.75%,茧丝长由750米增加到950米,出丝率由12%提高到14.5%,生品位由A级提高到2—3A级。存在问题是蚕品种比较单一,大多数地区全年均养夏蚕品种“桂夏二号”,春蚕茧质量低,养蚕技术粗放,消毒防病差,养蚕批次密,蚕病多、产量低,喂桑不足,簇具不良,蚕茧收烘处理不合理,影响到蚕茧质量低、烘折大,解舒率和出丝率低。提高我区茧丝质量和出丝率,必须改变蚕品种单一,全年饲养“桂夏二号”的状态,加强选育和推广春、夏、秋不同季节的优良蚕品种,提高蚕种生产技术和蚕种质量。狠抓消毒防病,改革养蚕批次,推广小蚕共育,全面采用花簇,逐步扩大推广方格簇,改进原料茧收烘处理。通过以上努力,就能把我区蚕茧质量和出丝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市的蚕桑生产春蚕茧占全年35-40%,夏、秋蚕产茧占55-60%,夏秋蚕蚕茧生产是全年总产茧量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生产过程中,蚕病成了蚕茧生产丰收的最大威胁,直接影响着蚕茧的产量、质量与经济效益。据典型调查结合产茧量估算,我市近年蚕病损失约 15%左右,张种结茧率不到80%,其中传染性蚕病损失约70%,非传染性损失约占30%,传染病中病毒病约占70-80%,特别是在高温干旱,桑虫较多的早、中秋蚕期为害更甚,秋蚕期如遇多雨、阴、凉和相对湿度大,往往多发真菌病。非传染病中主要是化学农药中毒、绳、鼠敌…  相似文献   

6.
雄蚕好养、桑叶利用率高.专养雄蚕比普通养蚕可省桑节本约10%。雄蚕的叶丝转化率高,雄蚕茧的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一般要比雌蚕茧高约20%,可使蚕农受益。雄茧鲜茧出丝率高,每50kg鲜茧可多缫生丝1000g以上。从而使丝厂受益。雄蚕茧的纤度细、偏差小、丝质优.一般可缫5A级高位生丝,又可使丝厂  相似文献   

7.
<正>80年代,我市的夏蚕年平均饲养量为春蚕饲养量的51.6%,每亩桑田饲养夏蚕0.26张,夏蚕茧产量占全年蚕茧总产量的13.8%。自1990年起夏蚕的饲养量便直线下降,到1997年夏蚕年平均饲养量为春蚕饲养量的22.3%,每亩桑田饲养夏蚕0.13张,夏蚕茧产量占全年蚕茧总产量仅为7.05%。与80年代相比,8年时间夏蚕饲养量、每亩桑田饲养夏蚕张数、夏蚕茧产量占全年蚕茧总产  相似文献   

8.
叶志昌  赵纯慧 《蚕学通讯》2000,20(1):38-40,44
解舒是反映茧质好坏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影响蚕农的收益,而且还影响到缫丝厂的生丝品质和缫丝效益。 近年来,各地丝绸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对原料茧质量要求更高了。除了丝长长、上茧率和上车茧率高、缫折小以外,特别强调蚕茧解舒率在60%以上。而目前我省大部分蚕区蚕茧解舒率只有50%左右,与丝厂要求差距较大。如何提高蚕茧解舒率,成为蚕业工作者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 选育和推广优良蚕品种 选育和推广优良蚕品种,是获得高产优质蚕茧的基础。根据国家蚕品种审定机构鉴定结果,蚕品种间解…  相似文献   

9.
<正> 在1987年前后“蚕茧大战”期间,我县由于放松了对蚕茧收烘质量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蚕茧内在质量。其后,我们加强了蚕茧收烘管理,对保护蚕茧质量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坊前茧站1990年春期与1988年春期干茧试样成绩比较,解舒率由67.52%提高到73.66%,上车茧率由90.07%提高到96.49%,干毛茧出丝率由37.42%提高到40.25%。中秋茧的干茧试样成绩也有相同倾向。我们在几年来蚕茧收烘管理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正确执行茧价,引导蚕农提高茧质首先摸清蚕讯,适时开秤。一般蚕上山后到开秤的时间春蚕约7天,夏秋约5天,中晚秋蚕约8天,并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  相似文献   

10.
1946—1985年日本共育成指定蚕品种178对,据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统计1946—1975年春蚕3龄起蚕比蛹率从91%提高到96%;夏秋蚕从87%提高到94%左右。春蚕万头收茧量从18公斤提高到21.8公斤;夏秋蚕从14公斤提高到17.5公斤。春蚕茧层率从21.7%提高到24.9%;夏秋蚕从20%提高到  相似文献   

11.
在5龄蚕第3天起添食500倍、750倍、1000倍、1250倍不同浓度的蚕用蜕皮激素,试验结果表明:对家蚕的结茧率和虫蛹率没有影响;同一天添食不同浓度的试验区5龄经过没有差异。在蚕没有见熟时添食蚕用蜕皮激素,家蚕的5龄经过比对照会缩短16小时左右,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会降低,一茧丝长短,解舒率低,净度偏低,丝质下降,蚕茧产、质量下降,养蚕效益降低。但在家蚕见熟5%时给蚕添喂蚕用蜕皮激素一次,浓度为1250倍,对蚕茧产量和质量影响不大,可以促进整批蚕上蔟齐一,节省劳力,便于集中上蔟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我市引进推广了小蚕共育技术。到九十年代我市小蚕共育率达到50%以上,平川县达到70%以上,推广好的县达90%以上,小蚕共育技术在各个共育点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实施,共育质量能得到保证,对提高我市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小蚕共育虽有所降低,但仍是提高我市蚕茧产量、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桑蓟马俗称举尾虫,属缨翅目,蓟马科,不完全变态中的渐变态,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全国各蚕区都有发生.被害叶喂蚕,蚕体虚弱,蚕茧减产,蚕茧质量也变劣.据调查:全龄使用桑蓟马为害的叶与正常叶作对比,其全茧量下降30%,茧层量下降37.5%,茧层率下降5.76%,产卵量下降18%,良卵率下降12%,孵化率下降8%,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效益和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14.
规范上蔟管理提高蚕茧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桂香 《广西蚕业》2003,40(1):40-41
蔟中管理是决定蚕茧质量的关键时期,蚕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市场销售和市场竞争力。近五年来,我市除了注重小蚕共育、大蚕饲养、防病防毒、桑园摘芯和肥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外,重点在选择优良蔟具、规范上蔟管理技术等环节上攻关,蚕茧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2年秋期发种16万张,收购鲜茧13.5万担,蚕茧上车率91.64%,解舒率73.19%,毛折264.61公斤,茧丝净度93.89分,蚕茧质量居江苏省前列。根据我们的体会,要提高蚕茧质量,在规范上蔟管理方面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 今年2月份省蚕桑学会组织了一次对溧阳县提高蚕茧质量与出丝率情况的考察。溧阳县是我省的老蚕区之一,蚕桑生产有一定基础。解放后该县的蚕桑生产几经曲折,现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生产蚕茧17293担,比1981年增产35%,比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增产64%。在提高蚕茧产景的同时,蚕茧质量与出丝率也在逐步提高,1978年以来的四年中,春茧的统鲜茧出丝率由13.62%提高到82年的16.91%,上鲜茧出丝率由14.71%提高到17.53%。四年来蚕茧出丝率提高3.3%左右,平均每年提高0.7~0.8%。  相似文献   

16.
一、蚕茧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由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合作承担的题为“提高长江流域原料茧品质的综合养蚕技术研究”,1990年完成了国家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亩产茧达152kg,亩产值达1653元,夏秋期盒种产值328.7元;蚕病损失率3.75%;上茧率95.12%,解舒率69.59%,鲜茧出丝率17.43%。该课题总结提出了适用于  相似文献   

17.
朱伟波 《蚕桑通报》1989,20(4):56-58
蚕品种改良是大幅度提高蚕茧产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嘉兴市春期大力推广菁松皓月、浙曹春晓等多丝量蚕品种,1988年优良品种率达到78%,使春茧产质量明显提高。但秋用蚕品种改良的步伐较慢,88年早秋优良品种率仅为10%,中秋期为37%(除去春用品种后统计数),已成为影响秋茧产  相似文献   

18.
雄蚕专养,桑叶利用率高,专养雄蚕比普通蚕节省桑叶10%左右,雄蚕的叶丝转化率高,雄蚕茧的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一般要比雌蚕茧高,可使蚕农受益.雄蚕鲜茧出丝率高,从而又可使丝厂受益.雄蚕茧的纤度细,偏差小,净高高,丝质优,可缫5A级高品位生丝,有利于提高我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蚕用营养饲料”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蚕用营养饲料”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添食5龄蚕,以清水添食为对照,结果表明:添食“蚕用营养饲料”,1.蚕茧产量可以提高8.95~12.33%。2.可以节省桑叶7.93%。3.可以提高茧质。其中,全茧量可以提高2.25~3.85%;茧层量可以提高1.73~5.09%;茧层率平均可以提高1.69%;4.蚕茧生产效率平均可以提高16.04%;茧层生产效率平均可以提高17.75%。5.可以减少蚕病的发生。其中,死笼率可以减少35.48%,虫蛹统一生命率可以提高4.53%。6.5龄经过时间比对照区少6小时,熟蚕体重增加1.87%。  相似文献   

20.
大蚕阶段,用工最多,食桑量最大,龄期经过最长,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近几年来,东台市富东镇不断总结和推广科学饲养大蚕的五项关键性技术,蚕茧产量和质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全镇桑园面积1 400hm2,投放蚕种5.5万张,产茧2 230t,平均张产40.6kg,上茧率达94.2%,解舒率74.3%,茧丝净度95.2分,列全市前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