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廉洁美德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传统廉德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应该遵循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情感关怀和价值关怀相结合、榜样示范和先进典型引领相结合、社会参与和生活体验相结合、全员化和全方位渗透相结合等方法。通过运用这些既契合大学生身心特征又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有助于增强廉洁美德教育的效果,帮助大学生树立廉洁观,廉洁品格,廉洁行为。  相似文献   

2.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加强德育、体育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这已经在教育界形成共识。但是,人文教育的内涵与特质、人文教育与社会科学关系,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加强人文教育……,本文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普罗泰戈拉篇》对话录中,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置于挑战者和反驳者的角色上,在与普罗泰戈拉针锋相对时,先是有些生气和厌倦,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复归于友好和融洽的激辩过程中,呈现了他们在美德思想、教育途径、政治哲学认知途径、国家观念、政体思想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差异,解析这些观念对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美德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精髓,历经岁月磨砺与代代传承发扬更显其滋养民族后人品格、陶冶后人情操的"传家宝"品质。我国高校承担着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强盛培养高知型接班人的重任,立德树人的责任任重而道远,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不能缺少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以明确的内容、积极的引导、强化践行地开展对大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文化人的对大学生敦品修德,打下大学生人格品质中民族美德的鲜明底色和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5.
高校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作用于培养大学生个性品质的塑形,即:育人。道德教育对大学生塑形于社会素质的修身标准,即: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塑形于心理素质的养心标准,即:心育。二者兼为作用于高校育人的目的。因此,就高校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意义来说,二者同等重要,相互联系,不可缺失,必须同时加强,相互助力,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论大学生的责任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责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部分,在我国高校德育实践中责任教育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责任教育有研究和开展的必要性,高校应在德育中加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以实施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教育界开始反思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教育下高校主要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在学生适应社会方面并没有很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即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既培养高校大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同时带动了大学生就业,给我国高校就业指引了新的方向,对于新一代的大学生有了更加灵活自由的就业方式,促进了高校传统式就业方式向多形式转变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建设和道德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养成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的关键时期。所以,大学德育教学作为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的重要教育形式,我国一直把德育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它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由此可知:大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大学生德育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本文分析了大学德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时代是一把双刃剑,为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指问学校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我们应当利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立德树人"作为当代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与价值内涵。在当前的大学生管理体系中,存在管理理念、文化、体制机制、队伍等滞后诱发的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中缺失的问题,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以精准帮扶与体验为方式、以大学生自我管理为切入,探寻"立德树人"在大学生管理事务中的铸建路径。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书院主要有以科举考课为主的书院,以讲习理学为主的书院,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以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知识为主的晚清西学书院等四种类型。清代各类型书院在办学宗旨上都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具体教学制度也充分体现道德教育功能。这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诸多的启示:要注重发挥我国传统经典文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同样重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者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注重发挥礼仪仪式和规章制度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美术就是其中的一门课程。在我国美术是在小学里开启的一门课程,和传统的学科一样也是一门开设六年的学科,而且也因为美术的德育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的重要作用与无比广泛的用途,美术的德育的培养在初进入职前的农村小学里的全科教师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职前的小学全科教师需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养成要比较长的时间和投入更多的精力投,这就和与大学美术学科教学时间不相匹配,因此就产生了职前小学全科教师美术德育培养的矛盾焦点。在职前的全科教师的美术德育培养过程中要落实德育的作用、将德育的培养作为主干,用主线的造型来贯穿始终"的策略,即抓住"线造型"这条主线在美术课程内容的教学中,用"形与色"为两边的重点来展开。在进行相应美术基础能力训练的同时,在教学中来强调对美术学科基础性、典型性、原理性知识的理解与相关技能的掌握,从而科研让职前小学的全科教师来获得胜任小学美术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应增强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卫平  夏法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43-3845
生态文明的兴起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环境教育和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切实抓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促进高校德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德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培养渗透于大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了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文章探讨了图书馆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基地,针对大学生毕业环节,围绕大学生德育答辩和评价、诚信教育、择业观创业观教育、道德法纪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方面开展各项研究,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微"媒体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迅速占领高校舆论"微阵地",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微时代"。从界定"微时代"内涵特征入手,进一步分析"微时代"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相应对策,即占领高校德育"微"阵地,培养高素质德育工作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德育在我国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数学在基础教育中也是非常受重视的。高等教育中数学教育和德育一样均是大学教学计划的公共基础教育。数学文化与德育看似毫无关系,其实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通过"德"的字形结构以及由来,找出"德"的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精益求精",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广大学生坚定信念、爱岗敬业、奋发向上,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本文试图从理工科大学生的角度,探讨高技术、高水平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基于此,在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活动中,也应从育人的总体目标出发,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自觉主动地把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外,延伸到学校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中去。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寓德于体育教学之中,笔者的实践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9.
麦金太尔的美德观是在重述西方美德传统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对美德概念的详尽的历史探究和对美德传统的深刻反思,麦金太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美德概念。为表明与亚里士多德美德观的区别,麦金太尔引入了"实践"的概念,确立了美德的意义和功能。他的美德观从生活实践的内在性、整体性、超越性出发,对于今天我们的个体美德教育、公共精神的培养以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具有开创性和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技术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环境和道德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技术通常以思维、知识和产品三种方式作用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面对技术给大学生道德认知带来的巨大冲击,大学德育应采取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教育,对现有大学德育课程进行改革,注重大学生道德认知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