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试验旨在研究镰刀菌毒素对全价饲粮发酵pH、粗蛋白、钙和磷的影响。试验分为3个组,对照组为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用25%和50%含有镰刀菌素玉米和玉米蛋白粉代替基础饲粮中的玉米和玉米蛋白粉。采用复合菌种(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为6.33×10~6 cfu/g、1.05×10~6 cfu/g和8.94×10~6 cfu/g)对全价饲料粮进行固态发酵,发酵开始前所有处理饲粮水分调节至50%。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pH随着发酵时间呈线性下降(P0.05),而粗蛋白(CP)、Ca和P则随着发酵时间呈线性升高(P0.05),但是不同处理的线性斜率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0 d)的pH随着镰刀菌毒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而镰刀菌素饲粮C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末期(18 d)的pH和Ca对照组显著低于25%和50%毒素组;而对照组的CP含量显著高于50%镰刀菌素组(P0.05)。该试验条件下镰刀菌毒素能显著的影响全价饲粮发酵参数pH、粗蛋白、钙和磷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霉菌毒素污染玉米对肉鸡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饲料工业需要采取防霉措施缓减霉菌毒素的不利影响。本试验目的是探讨在屠宰前饲料中添加藻类源抗氧化剂或酵母细胞壁酯化甘露聚糖对热应激暴露前后肉鸡霉菌毒素中毒的作用效果。1225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5个饲粮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基础饲粮组饲喂未污染玉米饲粮(对照组,CON),第2组饲喂玉米天然污染霉菌毒素饲粮(污染饲粮组,CC),第3组在CC基础上添加酯化甘露聚糖,第4组在CC基础上添加藻类抗氧化剂,第5组在CC基础上添加酯化甘露聚糖和藻类抗氧化剂。42-44日龄期间所有肉鸡经过宰前热应激处理(32℃48h)。霉菌毒素污染饲粮显著降低了0-42日龄阶段肉鸡饲料转化率(P0.05),但补充抗氧剂能部分改善饲料转化率。霉菌毒素污染降低了肌肉的肉色b*值,宰前热应激也对肉色b*值有不利影响。宰前高温降低了肌肉蒸煮后水损失、提高了TABRS值,降低了宰后肌肉0、6、12、18小时的pH值(P0.05)。总之,玉米分级是降低毒素摄入的有效措施,抗氧化剂添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饲喂霉菌毒素污染饲粮肉鸡的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阶段性饲喂镰刀菌毒素污染饲粮对仔猪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以及肝脏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用体重为(8.45±0.94)kg的35日龄"杜×长×大"雌性仔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持续饲喂基础饲粮,镰刀菌毒素组持续饲喂镰刀菌毒素污染饲粮(玉米赤霉烯酮0.90 mg/kg,呕吐毒素1.43 mg/kg,烟曲霉毒素5.85 mg/kg),自然恢复组在饲喂镰刀菌毒素污染饲粮35 d后,改饲喂基础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组仔猪肝脏相对重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和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2)经21 d自然恢复后,与镰刀菌毒素组相比,自然恢复组仔猪肝脏相对重量有所降低(P0.05),血清AST、ALT和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TP和GLB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肝脏GSH-Px、肝脏T-SOD活性有所升高(P0.05),血清和肝脏M 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长期饲喂镰刀菌毒素能够造成仔猪肝脏损伤,影响肝脏的抗氧化、蛋白质合成和免疫功能,而经过21 d恢复期,仔猪肝脏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自然霉变饲粮中镰刀菌毒素对断奶仔猪脾脏抗氧化能力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分布和表达的影响。选择35日龄平均体重为(8.45±0.94)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母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镰刀菌毒素组饲喂含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N)0.90 mg/kg;呕吐毒素(DON)1.43mg/kg,烟曲霉毒素(FUM)5.85 mg/kg]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35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血清和脾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显著升高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2)镰刀菌毒素使断奶仔猪脾脏白髓区明显变小,红髓区扩张且出现近圆形小空洞,动脉周围淋巴鞘中淋巴细胞数量较少。3)镰刀菌毒素导致断奶仔猪脾脏IL-1β和IL-6阳性细胞主要集中于白髓边缘,且靠近血窦的地方阳性点更多。4)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显著升高了断奶仔猪脾脏IL-1β和IL-6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镰刀菌毒素显著影响断奶仔猪血清和脾脏抗氧化能力,并通过改变脾脏IL-1β和IL-6的分布和表达,降低脾脏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该试验旨在研究霉变饲粮中镰刀菌毒素对断奶仔猪阴户、血清代谢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选用28日龄平均体重(9.59±0.79)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雌性仔猪15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50%镰刀菌毒素组[玉米赤霉烯酮(ZEN),0.90 mg/kg;呕吐毒素(DON),1.43 mg/kg;烟曲霉毒素(FUM),5.85 mg/kg]和100%镰刀菌毒素组[ZEN,1.69 mg/kg;DON,2.03 mg/kg;FUM,9.05 mg/kg]分别用50%和100%的霉变玉米和霉变玉米蛋白粉代替基础饲粮中的玉米和玉米蛋白粉,预试期7 d,试验期1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镰刀菌毒素组试验第6 d的阴户面积显著增大(P0.05);50%和100%镰刀菌毒素组仔猪阴户面积的线性斜率和试验第15 d的阴户长、宽和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100%镰刀菌毒素组试验第8 d和第15 d仔猪血清中胆固醇和尿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50%镰刀菌毒素组显著提高试验第15 d胆固醇和尿素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镰刀菌毒素组均显著提高仔猪试验第8 d和第15 d血清中GSH-Px和SOD活性(P0.05);而MDA含量则相反(P0.05)。试验条件下,自然霉变饲粮饲喂断奶仔猪6 d显著增加其外阴大小,8 d便显著改变血清代谢产物和抗氧化酶活性,这些结果对指导仔猪健康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丁酸梭菌对肉鸡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肉鸡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60只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75 mg/kg金霉素,丁酸梭菌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丁酸梭菌(活菌数1×109CFU/g)。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末重、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胸肌24 h的红度值和pH显著提高(P0.05),胸肌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胸肌24 h的亮度值和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胸肌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胸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 0.05),胸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超氧化物歧化酶1和血红素氧合酶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2)与抗生素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胸肌肉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可提高肉鸡末重,改善屠宰性能和胸肌肉品质,激活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肌肉抗氧化功能,表明丁酸梭菌可作为抗生素替代物应用于肉鸡饲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蒜粉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480羽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75 mg/kg金霉素,2个大蒜粉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1 000 mg/kg大蒜粉(1 000 mg/kg大蒜粉组)、基础饲粮+2 000 mg/kg大蒜粉(2 000 mg/kg大蒜粉组)。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大蒜粉可显著提高1~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 0.05),添加1 000和2 000 mg/kg大蒜粉可显著降低1~21日龄肉鸡的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比,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大蒜粉均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Y(IgY)、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且大蒜粉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 0.05);3)2 000 mg/kg大蒜粉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大蒜粉可显著提高肉鸡21日龄绒毛高度,添加1 000和2 000 mg/kg大蒜粉均可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隐窝深度(P0.05),并可显著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大蒜粉均可显著降低回肠黏膜Toll样受体2(TLR2)的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大蒜粉能促进肉鸡生长,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发育,减少炎症反应。本试验中,肉鸡饲粮中大蒜粉的最佳添加量为1 000 mg/kg。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镰刀菌毒素对断奶仔猪子宫的组织结构、Hsp70的分布和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择35日龄体重为(8.45±0.94)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白)雌性断奶仔猪20头,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镰刀菌毒素组饲喂含有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0.90mg·kg~(-1),呕吐毒素1.43mg·kg~(-1),烟曲霉毒素5.85mg·kg~(-1))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35d,试验结束进行屠宰取出子宫。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极显著降低了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1),引起子宫器官指数极显著增加(对照组:0.91±0.03,镰刀菌毒素组:1.90±0.10,P0.01),子宫腺腺泡数量增多、密度增大,子宫内膜厚度极显著增加(对照组:1 002.55±101.22μm,镰刀菌毒素组:1 343.09±104.57μm,P0.01)。肌层增厚一倍以上(对照组:355.58±28.26μm,镰刀菌毒素组:779.56±40.38μm),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子宫中的Hsp70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上皮和子宫腺柱状上皮内,为胞质着色。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组子宫Hsp70的免疫阳性反应明显增强(P0.01),且内环肌层也可见有Hsp70阳性细胞存在,子宫腺上皮细胞Hsp70IOD较对照组增加2倍多。镰刀菌毒素组子宫Hsp70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镰刀菌毒素可引起断奶仔猪子宫氧化应激反应,子宫内膜上皮和子宫腺上皮通过增加自分泌Hsp70能力,一定限度内能够对抗镰刀菌毒素对子宫正常生理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镰刀菌毒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小肠二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35日龄平均体重为(8.45±0.94)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头,试验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的试验饲粮是用霉变玉米和霉变玉米蛋白粉代替基础饲粮中50%的玉米和玉米蛋白粉配制而成(含玉米赤霉烯酮0.90 mg/kg,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43 mg/kg,烟曲霉毒素5.85 mg/kg)。仔猪采用单体笼饲养,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显著降低了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升高了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乳糖酶活性、空肠和回肠的蔗糖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显著降低了空肠和回肠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升高了空肠和回肠的丙二醛含量(P0.05)。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镰刀菌毒素能够降低断奶仔猪小肠二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危害小肠健康,并对其生长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确定黄曲霉毒素B1(AFB_1)天然污染的玉米对肉鸭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器官相对重、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发育生化指标的影响。根据性别和体重一致原则,将640只樱桃谷鸭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20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鸭。试验持续5周,分别饲喂基础饲粮(CON)和100%正常玉米被AFB_1污染的玉米替代的试验饲粮。经检测发霉玉米中其他其他毒素也存在,仅发现AFB_1水平超标其含量为195.4μg/kg。育雏期饲粮AFB_1含量为2.91~120.02μg/kg,生长期饲粮AFB_1含量为2.03~153.12μg/kg。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饲喂AFB_1污染饲粮显著降低了试鸭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5),并降低了15-35日龄和1-35日龄试鸭料重比(P0.05)。饲喂AFB_1污染饲粮的试鸭死亡率增加(P0.05)。饲喂AFB_1污染饲粮的试鸭14日龄腺胃和肌胃相对重较大,在14-35日龄时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相对重也升高(P0.05)。饲喂AFB_1污染饲粮会增加35日龄试鸭回肠隐窝深度、绒毛宽度和表面积和14日龄试鸭空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表面积。饲喂AFB_1污染饲粮会增加14日龄试鸭空肠刷状缘的碱性磷酸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以及胰腺中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饲喂AFB_1污染饲粮会明显导致试鸭空肠绒毛变长变宽。综上所述,饲喂AFB_1污染饲粮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有不利影响,改变了消化系统的生理和发育。  相似文献   

11.
<正>通常认为,蛋鸡和肉鸡对镰刀霉菌属霉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ON)有很强的耐受力。Lun等(1986)研究表明,镰刀霉菌污染的玉米日粮(含有82.8mgDON/kg)饲喂蛋鸡27d对其产蛋性能没有影响。Kubena等(1987)用DON污染的小麦日粮(含  相似文献   

12.
选择头胎大白母猪,分别饲喂对照日粮(未被霉菌毒素污染,正常饲喂或限饲)、被霉菌毒素污染的日粮和添加0.2%霉可吸被霉菌毒素污染的日粮分别开展了2个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在两个试验中主要污染的霉菌毒素是属于镰刀菌属的呕吐毒素以及少量的15-乙酰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两个试验结果均表明,饲喂污染饲粮的母猪在哺乳期的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喂被霉菌毒素污染日粮的母猪,其死胎率显著高于对照和添加霉可吸伊粮的母猪(P〈0.05)。无论是否添加霉可吸,饲喂污染日粮的母猪,其断奶至发情间隔均有延长的趋势(P〈0.1)。通过比较各组间血液氨氮、蛋白质和尿素浓度的差异,饲喂被霉菌毒素污染日粮的妊娠母猪的血液氨氮浓度有升高趋势(P〈0.1),而添加霉可吸有降低血液氨氮浓度的趋势(P〈0.1),而各组间血液蛋白质浓度无差异(P〉0.05)。通过比较各组间肌肉组织中蛋白质、DNA和RNA含量,发现限饲母猪在哺乳期肌肉中DN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蛋白质:DNA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见,霉菌毒素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霉可吸可防止这些不利影响的发生,哺乳母猪饲喂霉菌毒素污染日粮产生的代谢效应归因于采食量的降低而非霉菌毒素对蛋白质代谢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厚朴总酚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3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1~28日龄饲喂基础饲粮+20 mg/kg抗敌素和12 mg/kg黄霉素,29~56日龄饲喂基础饲粮+12 mg/kg黄霉素;厚朴总酚添加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50和250 mg/kg厚朴总酚的饲粮。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 29~56日龄和1~56日龄,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黄羽肉鸡料重比随厚朴总酚添加水平的提高呈现二次变化(P0.05)。2) 56日龄时,50和1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胸肌pH(45 min和24 h)与抗生素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且1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胸肌肉色45 min红度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胸肌滴水损失(24 h)和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3) 28日龄时,1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56日龄时,1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厚朴总酚能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增强抗氧化功能,且以150 mg/kg的添加水平为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富含蛋氨酸(DL-Met)或蛋氨酸二肽(DL-MMet)饲粮对艾美尔球虫(EC)感染肉鸡的肠道健康的影响。使用未添加蛋氨酸的饲粮(NS)作为对照组。试验按照2(EC感染和未感染)×3(0,DL-Met,DL-MMet)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于14日龄时进行肉鸡艾美球虫感染处理。于感染后第6天采样,检测空肠中凋亡和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分析以及血浆生化指标。不管饲喂何种饲粮,EC感染组肉鸡生长性能显著低于不感染组(P0.001)。与其他饲粮组相比,DL-Met组肉鸡日增重显著增加(P=0.004),且料重比显著降低(P=0.019)。饲喂NS+EC感染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P=0.001)和宽度(P0.001)显著降低,隐窝深度增加(P0.001),绒毛/隐窝比率(P=0.001)和吸收表面积(P0.001)显著降低。感染艾美球组肉鸡中性杯状细胞数和粘蛋白2(MUC2)基因表达(P=0.018)显著降低。饲喂DL-MMet日粮可改善EC感染肉鸡肠绒毛高度(P0.001)和固有层宽度(P=0.009)。与对照组相比,饲喂DL-Met+EC感染组肉鸡的酸性杯状细胞数量最多(P=0.005),而饲喂DL-MMet+EC感染肉鸡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最多(P=0.033)。基因表达方面,EC组肉鸡肠道CASP3(P=0.005),BCL2 (P0.001),mTORP0.001)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B1 (RPS6KB1)(P0.001)基因mRNA表达降低。而DL-Mmet组肉鸡肠道mTOR mRNA表达水平最高(P=0.004)。NS处理组(P=0.002)和感染EC(P=0.005)均会影响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其中饲喂NS+EC感染组肉鸡水平最高。饲喂NS+EC组肉鸡具有较高的肌酸激酶活性(P=0.049)。EC感染组肉鸡的血浆尿酸水平较低(P=0.004),血清粘蛋白水平较高(P0.001)。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蛋氨酸二可肽缓解艾美球虫属感染对肉鸡肠道不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10):96-99
用豆腐渣、酱渣、米酒糟、橙皮、茶叶渣等非常规饲料配制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藉UHPLC/UHPLC-MS/MS法检测其中的38种霉菌毒素。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G2(28.66±8.87)μg/kg,呕吐毒素(264.68±128.82)μg/kg,HT-2(37.80±21.15)μg/kg,伏马菌素B2(16.71±5.14)μg/kg,神经毒素C(0.47±0.13)μg/kg,青霉酸(56.80±5.20)μg/kg;麦角新素(麦角酯醇)2.57±0.84μg/kg,均未超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其他31种霉菌毒素未检出,它们分别是:黄曲霉毒素类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赭曲霉毒素类的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单端孢霉烯毒素B类的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去氧瓜萎镰菌醇-3-葡萄糖苷、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X;单端孢霉烯毒素A类的T-2毒素、二醋酸麃草镰刀菌烯醇(蛇形菌素)、Diacetoxyscirpenol、新茄病镰刀菌烯醇;伏马菌素类(烟曲霉毒素)的伏马菌素B1、伏马菌素B3;玉米赤霉烯酮类的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烯醇;青贮(青霉菌属)毒素类的展青霉毒素、霉酚酸、杂色曲霉毒素、胶粘毒素、渥曼青霉素、交链孢霉酚、疣孢漆斑菌;麦角碱毒素类的2-溴基-a-麦角新碱、麦角胺、麦角醇、甲基麦角新碱。用本日粮饲喂泌乳牛,在上海及江苏境内17个牧场采集牛奶样品109件,检测其中残留的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结果显示,其平均值为(81.75±87.28)ng/kg,变动范围为0367.27 ng/kg,都低于国家标准500 ng/kg的上限,说明本试验配制的TMR所生产的牛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选择125头始重(8.04±0.64)kg去势约×荣仔猪,采用2×2+1因子设计,研究被镰刀菌毒素自然污染的玉米以25%和50%的比例等量替换基础饲粮中的正常玉米并在此基础上加或不加葡配甘露聚糖(EGM)霉菌毒素吸附剂霉可吸TM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被镰刀菌毒素污染的饲粮降低了仔猪的生产性能,随霉变玉米替代比例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程度增加(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仔猪饲粮中有机物质、蛋白质、钙、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或P<0.01)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0.05),25%污染玉米饲粮对钙的表观消化率无影响(P>0.05);在被镰刀菌毒素污染饲粮中添加0.2%EGM吸附剂可使上述不良效应得到改善,尤以在25%污染玉米饲粮中添加0.2%EGM吸附剂可获得显著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镰刀菌毒素对断奶仔猪肠道IL-1β和IL-6的分布和mRNA转录量的影响。选择35日龄体重为8.45kg±0.94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雌性仔猪4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镰刀菌毒素组饲喂含有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0.90mg·kg-1,呕吐毒素1.43mg·kg~(-1),烟曲霉毒素5.85mg·kg-1)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35d,试验结束每组随机选取10头仔猪进行屠宰取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组仔猪小肠IL-1β和IL-6的阳性细胞呈现由分散在固有层向绒毛内淋巴细胞集中的趋势,而结肠的IL-1β和IL-6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固有层;十二指肠IL-1β、十二指肠和空肠的IL-6以及结肠IL-1β和IL-6的mRNA转录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小肠和结肠IL-1β和IL-6mRNA转录量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镰刀菌毒素可通过改变肠道IL-1β和IL-6的分布和表达,影响肠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合乳化剂替代部分米糠油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08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肉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饲喂降能饲粮(基础饲粮代谢能降低0.23 MJ/kg)+复合乳化剂150 g/t,试验B组饲喂降能饲粮(基础饲粮代谢能降低0.43 MJ/kg)+复合乳化剂150 g/t。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肉鸡1~21 d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提高比例为14.00%。在饲粮代谢能降低的情况下,添加复合乳化剂后肉鸡其他各阶段生长性能、肉鸡屠宰率、腹脂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2)在饲粮代谢能降低0.23 MJ/kg和0.43 MJ/kg的情况下,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只肉鸡净利润分别提高0.89元和0.11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4.83和1:1.57。综上所述,在肉鸡饲粮代谢能降低的情况下,添加复合乳化剂能够弥补饲粮代谢能的降低,改善肉鸡前期生长性能,提高肉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色氨酸(Trp)对热应激(HS)肉鸡肝脏、肠道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反应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选取180只健康体质量接近的18日龄雌性AA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适应性饲养3 d后,于21日龄开始进行温度控制,试验期为21 d。适温组(TN)肉鸡饲养于正常温度(23±1)℃,饲喂基础饲粮;热应激组(HS)肉鸡饲养于高温环境(34±1)℃、8 h/d,饲喂基础饲粮;热应激+0.18%色氨酸组(HS+0.18%Trp)肉鸡饲养于高温环境(34±1)℃、8 h/d,饲喂基础饲粮+0.18%色氨酸。结果表明:1)与TN组相比,热应激显著降低肉鸡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回肠黏膜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与HS组相比,HS+0.18%Trp组肝脏CAT活性和T-AOC、空肠黏膜SOD活性和T-AOC以及回肠黏膜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2)与TN组相比,热应激显著增加肝脏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8和肿瘤...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T-2毒素联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抗氧化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评价吸附剂的脱毒效果。选取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448羽,采用2×2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4羽(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吸附剂,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 AFB_1+1.0 mg/kg T-2毒素,Ⅲ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吸附剂+0.2 mg/kg AFB_1+1.0 mg/kg T-2毒素。对照组和Ⅰ组为空白组,Ⅱ组和Ⅲ组为霉菌毒素组。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1)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肉鸡1~21日龄时的料重比(F/G)(P0.05),显著降低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添加吸附剂显著提高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2)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肉鸡21日龄时的脾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42日龄时的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吸附剂缓解了42日龄时的法氏囊萎缩,但效果不显著(P0.05)。3)添加霉菌毒素显著降低肉鸡21日龄时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42日龄时的血清总蛋白(TP)含量(P0.05),显著提高21日龄时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添加吸附剂对血清抗氧化能力改善效果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21日龄时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显著提高42日龄时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P0.05)。综上所述,吸附剂可有效缓解AFB_1和T-2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作为一种有效脱毒剂添加到肉鸡饲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