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西瓜花叶病毒2号遗传变异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域广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大.西瓜、甜瓜在新疆种植面积较广,其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较重.西瓜花叶病毒2号(Watermelon mosaic virus 2,WMV-2)是致病的主要毒源之一.前人对WMV-2的研究仅限于病原鉴定以及它对瓜类氨基酸的影响,而对它的遗传变异未做研究.为了深入研究新疆不同地域WMV-2致病性的差异,有必要弄清楚新疆的WMV-2有无遗传变异的发生.PCR-SSCP是一种基于PCR的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分析技术,主要用于DNA已知突变的检测或未知变异的分析[1].  相似文献   

2.
葱属(Allium Linnaeus)植物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植物资源.中国新疆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亚洲中部,且具有丰富的葱属植物多样性.查证葱属植物相关书著、文献资料及标本信息记录,探讨新疆葱属植物资源及其区系地理特征,为该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已有的葱属相关记录和...  相似文献   

3.
新疆树木区系的地理成分及其地理区域分异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新疆树木的地理分布,将新疆树木区系划分为13类地理成分。用树木区系分布区型谱图解探讨了新疆树木区系的地理区域分异。西伯利亚——阿尔泰成分、欧洲——西伯利亚——阿尔泰成分在阿尔泰山地森林占优势;中亚山地成分在天山占主导地位。新疆南部昆仑山、帕米尔以帕米尔——青藏高原成分为主。中亚荒漠成分在南北疆荒漠占显著地位;准噶尔盆地以中亚西部——准噶尔成分占优势为特色;中亚东部成分在塔里木盆地起主要作用。新疆树木区系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铃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滞育性状和抗寒性分化等的系统研究表明,我国棉铃虫由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和新疆型4个地理型组成,各地理型对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高度专化适应性。受东亚季风影响,5~7月份温带型1代和2代棉铃虫成虫随偏南风向北迁移,可迁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等非越冬区的中温带地区。温带型3代和4代棉铃虫于8月中旬以后,随偏北风向南回迁。成虫种群密度过大和所处的不良环境是引起迁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铃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滞育性状和抗寒性分化等的系统研究表明,我国棉铃虫由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和新疆型4个地理型组成,各地理型对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高度专化适应性。受东亚季风影响,5~7月份温带型1代和2代棉铃虫成虫随偏南风向北迁移,可迁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等非越冬区的中温带地区。温带型3代和4代棉铃虫于8月中旬以后,随偏北风向南回迁。成虫种群密度过大和所处的不良环境是引起迁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千里光族在新疆有4属28种,即橐吾属11种、千里光属13种,多榔菊属3种和款冬属1种。该族植物区系的各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疆植物区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方睿  ;钟俊鸿 《植物保护》2007,33(3):58-61
采用线粒体COⅡ基因为分子标记对中国南部4个台湾乳白蚁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4个地理种群共有9个多态位点和8种单倍型;种群间遗传分化统计量Fst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探讨了台湾乳白蚁种群分化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河子、伊宁地区黄瓜花叶病毒株系分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新疆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分子变异及株系分化,对从石河子和伊宁地区采集的205个加工番茄、23个辣椒、4个番茄、2个南瓜样品进行酶联免疫检测和RT-PCR检测.在4种寄主上均检出了亚组Ⅰ型CMV,其中加工番茄的感染率高达74.15%.进一步对来自辣椒的YN-6、LJ-4、L-10,加工番茄的S1-1、S1-14,番茄的YN-2,以及南瓜的YN-9等7个样品CP、RNA3、MP核苷酸序列进行相似性和进化树分析.7个样品与CMV亚组ⅠB株系分离物的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最近,均可归为CMV亚组ⅠB.而来自辣椒的LJ-4、L-10与其余5个样品的序列相似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在进化树上形成独立分支.说明在新疆加工番茄及其它蔬菜上广泛流行的CMV存在分子变异.  相似文献   

9.
新疆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及分化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冯缨  刘斌  吕光辉  王习勇 《干旱区研究》2014,31(6):1100-1108
利用核[WTBX]ITS、叶绿体trnL F(含trnL内含子和trnL trnF间隔区)[WTBZ]DNA序列,研究分布在新疆的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本区十字花科短命植物与非短命植物之间的系统关系,并利用分子钟原理,估算短命植物的分化时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短命植物不是单系群,而是聚为多个分支,镶嵌在非短命植物类群中;短命植物分支(属/种)分别与分类学上相近的非短命植物分类单位(近缘属/同属物种)具有很近的系统发育关系,说明短命植物并非单一起源,其分化和发育并未超越属种的演化关系。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的亲缘关系:涩荠属、丝叶芥属、鸟头荠属、念珠芥属、四齿芥属、绵果荠属、棒果芥属和紫罗兰属亲缘关系较近;离子芥属、脱喙荠属和异果芥属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舟果荠属、菘蓝属、厚翅荠属3个属的物种嵌合在一起,并与线果芥属的关系较近;四棱荠属和螺喙荠属系统发育关系很近;庭荠属、独行菜属、高河菜属的短命植物均与同属的物种聚在一起,高河菜属与四棱荠属、螺喙荠属的关系较近。计算表明,涩荠属短命植物的分化时间大致在14~6 Ma,即中新世中期至晚期,要早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结论。短命植物在这个时间段的分化可能与期间青藏高原的不断隆起密切相关,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亚洲内陆气候的干旱化以及干旱、半干旱区逐渐形成,促进了短命植物在新疆的进化和发育。  相似文献   

10.
采用RAPD-PC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51株不同地理来源、寄主来源的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的遗传多态性。从94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18条引物,对所有试验菌株进行RAPD-PCR扩增,共获得96条扩增片段,其中81条片段表现多态性,占84.1%。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51株菌株间的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52~0.98,表明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供试菌株在相似性系数0.7的水平可分为4个组群。按菌株DNA多态性与地理及寄主来源的聚类分析表明,大多数菌株的DNA多态性与地理或寄主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长期的地理环境和寄主适应性可能形成了种群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生物赋有两个非生物没赋有的特性,即变异性和遗传性。生物就是因为有这两个特性才能适应各式各样的环境。变异导致产生各式各样的类型以适应各种环境,其中绝大部分由于自然选择被淘汰掉了,余下少许是极小的一部分能生存下来,再依靠遗传性产生大量与亲本遗传性相同的,至少几乎完全相同的后代。如此一代一代传下去,并不断地发生变异,使生物生存愈长久愈能更好的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这样长时期的变异和遗传导致生物进化。所以生物进化是遗传适应性的结果,寄生菌和寄主的关系也是遗传适应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绿蟾蜍的繁殖与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蟾蜍Bufo viridis(Laurenti)是新疆农田、草地、林园等处最常见的一种两栖动物。以成、幼蜍休眠越冬。翌春清明前后出蛰,在静水坑塘和河湾等处觅偶繁殖。喜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中生活。能在农田中捕食多种害虫,有良好的灭虫除害保护庄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我国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黄萎病严重阻碍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针对新疆棉区采集分离的140个菌株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地域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差异显著,新疆棉区以菌核型、落叶型菌株为主;与此同时,建立了一种苗期棉花黄萎病抗性快速鉴定新方法——育苗块定量...  相似文献   

14.
新疆北部棉区黄萎病菌种群致病性分化及变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检测技术和鉴别寄主法对新疆北部棉区41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进行检测,以期明确黄萎病菌种群致病性分化及变异。特异性引物(ND1/ND2和D1/D2)PCR检测结果显示,供试菌系中落叶型菌系16个,占39.0%;非落叶型菌系24个,占58.5%;1个菌系未能检测出致病类型。鉴别寄主法测定结果显示:41个供试菌株中致病性强、中、弱的菌系分别为21、12和8个,分别占51.2%、29.3%和19.5%。落叶型菌系的致病力明显高于非落叶型,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39.4和25.8。研究表明,无论落叶型菌系和非落叶型菌系,接种后都可产生落叶症状,但落叶的程度有明显差别,其落叶症状的轻重不仅与菌系的致病类型有关,还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科学院党组根据“要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国家队”的总目标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战略要求,以及区域发展战略重要性的加强和新疆科技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对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地理研究所进行联合重组,建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通过联合重组,集中力量,形成拳头,克服分散,创出特色,尽快在新疆建成一个在中国西部绿洲、荒漠及其区域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心和国家级研究基地,为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998…  相似文献   

16.
梭梭种子性状和繁殖力的遗传变异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梭梭6个种源的种子性状和繁殖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和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其质量指标差异大于形态指标,即单株种子重差异最大,千粒重次之,果翅长度最小;成活率的差异性明显大于发芽率。(2)各种源区间的种子性状和繁殖力之间的遗传差异为极显著水平,环境差异为显著水平,梭梭种子质量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而种子繁殖力则受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及土壤等多重因素控制。(3)种子各性状与成活率均呈正相关。除果翅长度与成活率相关不密切外,其它性状之间均为极显著相关。(4)在种子果翅长度、千粒重、单株种子重、发芽率和成活率等5个指标中,变异程度最高的是单株种子重,最低者为成活率;各种源区种子各性状具有较高的重复力(0.8580~0.9737),受强度遗传基因控制,通过种源选择可望获得良好效果;通过对发芽率指标选择,可比直接从成活率选择提高2.40%~24.86%(10%的选择率)的遗传进度;经综合选优评价,内蒙磴口种源的种子性状和繁殖力最好,青海次之,其次为甘肃和内蒙乌后旗,内蒙额旗和新疆最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不同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 COⅠ、COⅡ和Cytb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研究了我国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发现,玉米螟赤眼蜂群体内线粒体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且各地理种群之间已产生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中性检测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进化遵循中性模型,且在过去呈现种群扩张趋势.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0.020之间.种群系统聚类树分支结构和Mantel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疆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的遗传特征,分别采用叶盘接菌法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新疆吐鲁番、阿克苏、石河子等11个不同产区的葡萄霜霉病菌菌株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各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来自新疆不同地区的菌株种内存在着致病性分化现象,依据其在鉴别寄主上致病性的差异,将供试菌株划分为强、中、弱3类,其中强致病性菌株为优势菌株,且种间致病性分化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SSR标记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并且菌株之间亲缘关系都较近,在相似系数为0.93时,48株菌株聚为4大类,且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新疆不同地区的葡萄霜霉病菌菌株之间存在致病性分化与遗传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情况,通过测定19个地理种群214头老熟幼虫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利用MEGA 6.0和Dna SP 5.0软件对不同地理种群间序列变异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14条408 bp的COI基因序列中发现46个变异位点,获得49种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8277,固定系数为0.59,基因流为0.17。总群体Tajima’s D检验结果不显著,说明在较近时间内大豆食心虫未经历群体扩张。大豆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间基因交流较少,贵阳种群、都安种群与其它地理种群分化明显,整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地理距离是影响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北塔山为中蒙边境的界山,地处新疆境内,属典型干旱山区,植物种类贫乏,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1种,隶属16科16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6种,新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与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联系紧密,中亚分布类型有微弱渗入;珍稀濒危种水平分布西多东少,集中分布于海拔900~2 000 m,且以旱生灌木、半灌木为主,仅有少量中生和湿生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