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婧 《茶叶》2017,43(2)
"互联网+"时代给当前社会形态带来新的冲击,正在改变着当下的商业运行模式。茶产业这一传统产业欲获得可持续发展,企业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模式必须适应新常态,谋划新经济环境下的新思路。本文分析了新经济环境下茶企业存在电子商务发展条件不完善、茶学科技人才欠缺等问题。讨论了"互联网+茶企业"发展中的企业内、外部各种影响因素,以及政府如何通过制定良好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茶旅是现代茶叶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隆林县是白毫茶种植主产区,拥有丰富的茶业、旅游资源,旅游综合优势明显。在"以旅兴茶、以茶促旅"和"全域旅游"的战略背景下,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茶旅一体化"对于隆林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隆林县茶业、旅游业以及茶旅融合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隆林县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隆林县茶旅产业未来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以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袁婧 《广东茶业》2016,(3):22-25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传统产业发展的机遇。茶是传统产业,茶叶企业欲获得可持续发展,其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模式必须适应新常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思路。本文分析当前茶叶企业在发展"互联网+"模式中存在创新持久动力不足、电子商务发展条件不完善等问题,受到企业外、内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从政府营造良好宏观环境、企业自身创造微观环境方面提出"互联网+茶叶企业"模式健康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德平 《福建茶叶》2016,(10):147-148
在人们消费模式发生转型、升级背景下,健康和养生、休闲等等新理念逐渐发展成为人们大众的新追求。与此相关的茶叶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同时,发展旅游产业,壮大旅游产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面对人们庞大的旅游消费需求,茶企业是否具备体系化开发,且充分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能力,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但从发展趋势和方向上看,开发茶旅游前景远大。本文拟从茶旅游产业开发的背景及意义入手,结合分析影响茶旅游发展的因素,从而辩证分析茶旅游发展与茶企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表现出了新常态特征,产业结构正在步入深度变革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茶企适应这一趋势构建新常态机制,实现长期、健康、稳定、持续的生产经营。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茶企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新常态理念内涵探讨了新常态下茶企生产经营的发展机遇。最后,提出了茶企新常态机制构建策略,为茶企良性循环的生产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于茶企来说,其作为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主体,其具体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饮茶需求的满足状况,同时也与当前整个时代发展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只有积极融入时代变化的客观要求,并且完善理念内涵,才能实现其最佳发展效果。本文拟从茶叶企业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欠缺分析入手,结合新常态理念内涵认知,通过融入新常态下茶叶企业发展的具体机遇和要求,从而探究茶企经营发展新常态机制的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7.
安溪茶叶发展历史悠久,唐时期就具备完善的制茶工艺,素有"中国第一重点产茶县""乌龙茶名茶之乡"的美称。虽说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发展较为成熟,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升,茶叶也逐渐成为人们过节送礼的佳品,可供人们选择的茶品牌也逐渐多了起来,面对如此庞大的茶叶市场竞争压力,安溪县只有不断进行茶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地理标志保护意识,完善从生产到包装各个环节流程的先进化、规模化、标准化,这样才能能提升安溪县茶产业市场竞争力,对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总结了"凤娇"碣滩茶创新之路的主要做法与成效,提出创新是中、小茶叶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清晰、准确企业战略定位;创建、夯实创新基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打造茶产业共享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管理、人才方面根植创新基因;积极作为,企业与各级政府创造出良好政策环境条件等,中、小茶企业就能够用创新博得市场,打开致富之门。  相似文献   

9.
安溪县茶叶农残控制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是福建安溪县的支柱产业,2011年,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5万吨,涉茶总产值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以上来自茶业.2009~2011年,安溪县持续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倍受关注,直接关系到安溪县茶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安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质量安全作为茶业发展的生命线,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抓紧抓好.现将安溪县茶叶农药残留控制对策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茶禅文化旅游立足于茶叶产销区域的茶禅文化,结合当地茶禅文化的特点和内容,立体化地加工、开发、销售当地的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文章阐述了茶禅文化旅游的含义,指出了立体化开发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条件,概括了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立体化开发的内容与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茶产业+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及价值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崂山茶代表性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条件,提出崂山茶文化旅游开发应采取"资源依赖型""精品小镇型"和"生态优先型"的发展路径,进而实现当地旅游经济价值、文化体验价值、社区治理价值和区域综合价值的全面跃升。  相似文献   

12.
适应新常态,发展茶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覆盖下,茶产业呈现了新常态,包括:发展模式从产量快速增长型转为结构优化的平稳增长型;品牌建设进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宣传和科普中热文化、冷常识;市场需求多样化;重产业规划、轻市场需求研究。为了使茶企适应新常态发展需求,作者建议:培育多样化茶树品种、促进多样化产品开发;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深入研究茶叶市场规律,合理规划产业规模;重视茶叶科普,提倡科学饮茶;通过"茶叶+"发展复合型业态茶产业;多渠道推广品牌。  相似文献   

13.
安溪现为福建最大的茶叶县,当地生产的乌龙茶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品。本文论述清以前安溪制茶业的发展历程。1关于安溪茶发源的一些问题安溪是我省产茶大县,但安溪县是什么时候开始生产茶叶,虽然有些推测,但一直苦于证据缺乏。我所见安溪茶叶的史料,最早是宋代初年。其时,当地名诗人黄夷简退居安溪后吟道:“宿雨一番宿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1)。这是福建重要茶区———安溪县生产茶叶的最早史料。但是,关于宋代安溪茶叶,我们还没有很多的史料,宋代实行榷茶制度,从《宋会要辑稿》汇集的史料来看,南宋绍兴年间,福建路榷茶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13,(1):29
近年来,安溪县各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当好"金融"保姆,推出多种信贷产品,为茶产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到2012年11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发放涉茶贷款近67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6亿元,助推安溪茶产业腾飞。小额贷款:支持千亩退茶还林2009年,安溪县提出在全县范围内每年实施100座茶山退茶还林。也就是从这一年起,茶农们纷纷扛起锄头,挖掉茶树,种上一株株绿苗,还大山以"绿装"。可是造林需要近3000万资金,除了政府投入,安溪县各金融机构积极靠前服务,为茶农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全力支持"退茶还林"。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传统茶文化和旅游产业密切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茶文化旅游对于传承茶文化,推进茶产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河南省作为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具备了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先天条件。河南各茶产地应该树立茶文化旅游意识,整合开发当地茶文化与旅游资源,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当地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福建省安溪县政府主办、安溪县茶管委承办的安溪铁观音企业质量管理大赛活动7月18日启动,将于9月中下旬揭晓颁奖,历时约两个月。此次报名参赛企业必须符合的四个条件是:企业商标注册证、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照齐全;企业注册地在安溪县现辖行政区  相似文献   

17.
王雪 《福建茶叶》2016,(10):144-145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对消费的标准不断提高,其中以茶叶和茶文化为代表的养生消费,与茶有关的旅游消费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的新需求。无论是茶文化,还是与茶有关的旅游产业,都在紧密围绕"茶"这一元素,实现了新的发展,但客观地讲,现有的旅游消费资源根本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因此丰富与完善与茶有关的旅游产品资源价值重大。本文拟从万里茶路的历史形成入手,结合万里茶路的具体价值和开发意义,探讨研究发展以万里茶路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超旅游"是对传统旅游进行综合性的提升,将给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首先对当今旅游发展背景分析,并梳理了茶文化旅游的概况;继而分析"超旅游"的概念和主要特征;最后结合"超旅游"理论,针对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新策略作初步探讨,从而有效地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旅游将茶叶资源与旅游产业资源进行完美的相结合,属于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同时也促进旅游地区茶叶销售量的猛增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提高。茶叶资源能够为旅游产业注入新鲜的发展元素,旅游产业能够促使茶叶事业的繁荣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笔者应以茶叶资源和旅游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茶资源的旅游模式开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茶文化已与旅游融为一体,组成新潮时尚的生态旅游,是旅游界的一大亮点,更是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契机。“茶旅文一体化“的旅游模式在我国茶业主产区发展日趋成熟,其逐渐成为脱贫攻坚、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一个新模式。本文在阐述安化县“茶旅文康一体化”开发情况的基础上,以白沙溪黑茶文化产业园为例探析以企业个体为单位的茶旅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