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是否通过对镉(Cd)胁迫小麦褪黑素(MLT)代谢的调节作用来增强小麦Cd耐性,以小麦和摩西球囊霉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方法,研究Cd胁迫下接种AMF对小麦MLT代谢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Cd胁迫下接种AMF处理与同浓度Cd胁迫处理相比,小麦叶片5-羟色胺(5-HT)、5-甲氧基色胺(5-MT)、MLT及2-羟基褪黑素(2-HMT)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MLT合成相关酶及分解相关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MLT的合成酶基因TaASMT1、TaASMT2、TaCOMT、TaSNAT及MLT的分解基因Ta2-ODD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调。表明AMF可以通过上调Cd胁迫小麦内源MLT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来提高相应酶的活性,促进MLT的合成,同时加速MLT分解为2-HMT,缓解Cd胁迫造成的氧化伤害,增强小麦的Cd耐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几种主要的生态系统中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福建省9地市的栽培及野生豆科树木根际分离出丛枝菌根真菌2属8种。其中,球囊霉属有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摩西球囊霉(G.mosseae)、隐球囊霉(G.occultum)、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地球囊霉(G.geosporum)、何氏球囊霉(G.hoi)等7种,无梗内囊属有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1种;幼套球囊霉较其他种类出现频率高,孢子数量多,初步认为是福建省豆科树木丛枝菌根真菌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4.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和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单子叶植物小麦和双子叶植物大豆为试验材料,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研究这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和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这两种菌根真菌显著地促进了大豆的生长。丛枝菌根真菌能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进而增加叶片光合速率,提高其生物量,尤其是接种Glomus versiforme,表现更为突出。而两种真菌虽均能侵染小麦,但对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因而生物量增加不明显。说明不同作物对菌根的依赖性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贵阳市东山何首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种类及多样性,为优势AM真菌在何首乌人工栽培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和湿筛法测定何首乌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分离何首乌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何首乌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为7.5%;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AM真菌4个属55种和一个未鉴定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31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优势种主要为枫香球囊霉(G.liquidambaris)、褐色球囊霉(G.badium)、孢果无梗囊霉(A.sporocarpia)。东山何首乌AM真菌资源丰富,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的适应性强、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6.
丛枝菌根真菌有恢复植被、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改良土壤及促进根际养分循环等生态作用。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分布并分析了寄主植物、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真菌,可以降低水分、干旱、低温、盐碱、重金属胁迫和病虫害等逆境条件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提高植物在逆境中的抗性。首先介绍了 AM 真菌的形态特征,之后对各种逆境条件下 AM 真菌的作用进行论述,为 AM 真菌在逆境条件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梵净山不同海拔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高度(500~600、900~1000、1300~1400、1700~1800、2100~2200 m)植被根际土壤,利用湿筛倾析法分离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通过孢子形态进行物种鉴定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资源丰富,现确定6属23种;海拔显著影响AM真菌的多样性和分布,随海拔降低,AM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AM真菌优势群落,依次为无梗囊霉属、球囊霉属、硬囊霉属。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植被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植被自身生长两方面,分析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对植被恢复的作用,为沙化、干旱、盐碱地、污染土壤等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植被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植被自身生长两方面,分析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对植被恢复的作用,为沙化、干旱、盐碱地、污染土壤等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真菌是广泛存在于林地土壤中、与植物共生的重要的真菌类群,具有多种重要的有益功能。笔者综述了茶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形态结构、侵染率,及其对茶树在营养吸收、生长发育、矿质元素吸收、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展望,以期为开展茶树AMF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者调查了崂山植被根围内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多样性、种属组成、数量及其分布状况。从崂山样地共分离出4属17种AM真菌:球囊霉属(Glomus)9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4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2种。其中,球囊霉属孢子密度、相对多度、分布频度和重要值均最高,为崂山植被区根围内AM真菌优势属;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蜜色无梗囊(Acaulospra mellea)孢子密度、相对多度、分布频度和重要值均较高,为崂山植被区根围内AM真菌优势种。各样地之间Sorenson’s相似系数在0.64和0.79之间。植被数量与孢子密度(r=0.92,P<0.01)、植物种丰度与AM真菌种丰度(r=0.65,P<0.01),以及与孢子密度(r=0.81,P<0.01)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生态系统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是一类能与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体的根际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该文从4个方面介绍丛枝菌根真菌相关研究进展,即(1)在植物个体水平上,AM真菌主要提高宿主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并对植物生育期及生殖能力产生影响;(2)在种群水平上,AM真菌通过庞大的地下菌...  相似文献   

14.
对青岛崂山茶区茶树根际丛枝菌根(AM)真菌资源进行取样调查,共分离鉴定出3属22种AM真菌:包括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13种、球囊霉属(Glomus)8种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其中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出现的频度较高,为青岛崂山茶区AM真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5.
煤炭的大规模地下开采不仅破坏了地表植物,而且对矿区土壤造成了严重影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矿区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在采煤沉陷区紫穗槐接种菌根真菌,系统地研究菌根对紫穗槐根系形态的发育,对土壤性状的改良以及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一年后,接菌紫穗槐根际土壤菌丝密度和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菌根植物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对照增加42%,速效钾含量比对照增加9%~11%;菌根植物的根系发育状况良好,接菌紫穗槐根长比对照高30%~40%,根尖数多10~20个,根际土壤总球囊霉素接菌植物比对照高0.2~0.6 mg/g。在采煤沉陷地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改善根际土壤的性状,有利于地表植被的恢复与稳定,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立枯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versiform)对黄瓜立枯病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显著促进黄瓜生长,并能显著抑制立枯病的发生,相对防治效果达67.1%,并可诱导黄瓜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3种抗病相关酶的活性,激活植物早期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植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对番茄(Lycospersicon esukurentamu)幼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或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10d后定期采样,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各处理番茄植株根和叶片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接种20d G.mosseae处理的番茄根系菌根侵染率高达68.5%,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处理;供试AM真菌显著增加了番茄植株鲜重、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其根或叶内IAA、GA、ZR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以G.mosseae处理的根或叶中IAA、GA、ZR和ABA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林龄云南松的根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苯胺蓝染色-显微镜观察法探究云南松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的关系;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分离根际土壤AMF孢子,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苯胺蓝压片中未观察到丛枝菌根的特有结构,认为云南松根系与AMF不存在共生关系。根际土壤中共鉴定出7属25种AMF,包括无梗囊霉属6种、近明球囊霉属1种、多样孢囊霉属2种、巨孢囊霉属3种、盾巨孢囊霉属1种、球囊霉属11种、根孢囊霉属1种,其中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是云南松根际土壤AMF优势属;云南松林分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AMF多样性存在差异,Shannon-Weiner指数、孢子密度和种的丰度为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种数和优势种:幼龄林15.15个·g-1、9种、瑞氏无梗囊霉、微白巨孢囊霉、长孢球囊霉,中龄林38.13个·g-1、22种、瑞氏无梗囊霉、珠状巨孢囊霉、疣壁球囊霉,成熟林14.19个·g-1、7种...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在冀蒙农牧交错带选取3个样地,从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根围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和40~50 cm 5个土层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和土层深度对丛枝菌根各结构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有显著影响.菌丝、泡囊、丛枝定殖率和孢子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0~20 cm土层.菌丝定殖率和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泡囊定殖率和孢子密度与脲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各土壤养分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冀蒙农牧交错带柠条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丛枝菌根不同结构和孢子密度有助于土壤状况的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AM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我国盐碱土中的AM真菌资源和AM真菌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详细论述了内生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最后对耐盐性机理的研究前景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