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给冬小麦提供"更合理、更节约、更高效"的水肥运筹技术方案,以'豫教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和施氮处理对小麦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次数、施氮量以及基追比例分别对小麦叶面积指数、产量及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在W1(底墒水)处理下叶面积指数与施氮量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在W2(底墒水+拔节水)、W3(底墒水+拔节水+灌浆水)处理条件下,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的叶面积指数与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抽穗后20天与施氮量则呈二次曲线关系,且以N3R2为最大值。在不同灌水次数条件下,产量、穗数、穗粒数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千粒重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在灌溉底墒水+拔节水+灌浆水、施氮量为240 kg/hm2及基追肥5:5处理组合下实现了水肥的高效配合,产量、穗数、穗粒数分别为8 609.60、688.2×104/hm2、37.9粒,其中产量比对照W1N0(3 517.5 kg/hm2)增产144.8%。由此可知,在小麦生长后期降雨量偏少的黄淮豫东地区,小麦生产中灌溉水的节约空间相对较小,氮肥的节约空间则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不同水肥处理下土壤无机氮动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目的在于探明河北平原高产田区水肥迁移规律,为有效指导水肥运筹、提高水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同一土层中,不同施氮水平和取样时期土壤NH 4-N含量无显著差异。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硝态氮逐渐增加,随灌水量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呈向下迁移的趋势;冬小麦生长季中土壤硝态氮的淋失主要发生在底墒水和返青灌水时期;施肥和灌水通过作用于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和植株体内含氮量来达到影响作物产量。河北平原地区小麦推荐经济施肥和灌水量为:施氮量203.17kg.hm-2,灌水量718.38m.3hm-2。  相似文献   

3.
2年的田间微区试验结果表明,宁夏彭阳县长城塬灌区玉米灌2水(底墒+拔节)处理(少次适量,灌水定额900m3/hm2)和灌3水(底墒+拔节+抽雄)处理(多次少量,灌水定额600 m3/hm2)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根据长城塬灌区实际情况,提出该灌区玉米灌2水(底墒+拔节)且少次适量、灌水定额900 m3/h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探明水肥互作对菏麦2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旨为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实现品种高产潜力的充分发挥。采用裂区二因素(主因素为灌水,副因素为施肥)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小麦春季的水肥管理,灌水条件设返青水(W_1,CK)、拔节水(W_2)、拔节水+开花水(W_3)和返青水+孕穗水(W_4) 4个水平,施肥条件设尿素225 kg/hm~2(A_1,CK)、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A_2)、尿素225 kg/hm~2+硫酸钾75 kg/hm~2(A_3)和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硫酸钾75 kg/hm~2(A_4) 4个水平,肥料在春季浇第1水时施用,研究了水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W_3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最大,产量最高,3个指标与W_2和W_4处理差异均不显著,但穗粒数和产量较W_1处理显著增加;A_4处理的产量构成三因素均最大,产量最高,但与其他处理差异均不显著;所有水肥组合中,W_3A_4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最为合理,产量最高,与除W_3A_1和W_3A_3外的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灌水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其他2个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均不显著,其中水肥互作的影响程度略高于施肥因素。在保证春浇拔节水和开花水的条件下,氮磷钾肥配施,菏麦21产量最高,达到9 762.3 kg/hm~2;仅施氮肥或氮钾肥配施,产量水平(9 596.5~9 617.8 kg/hm~2)也很高。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施肥措施在旱地小麦生产上的作用及最佳肥料施用技术,在山西洪洞县进行了4种施肥措施(农户施肥、测控施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和菌肥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对土壤硝态氮残留、肥料残留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与菌肥无机肥配施这2种施肥措施显著提高了小麦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小麦生长的土壤硝态氮当季残留主要分布在土层的0~100 cm,且在各施肥措施下其大小顺序为:农户施肥测控施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菌肥无机肥配施,测控施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及菌肥无机肥配施措施下土壤的当季硝态氮残留分别比农户施肥降低了19%,48%和55%;同时,0~200 cm土层来源于农户施肥、测控施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菌肥无机肥配施当季肥料的硝态氮残留率分别为35.87%,31.41%,22.93%和18.26%。菌肥无机肥配施、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处理下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和N肥利用率,并且可明显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残留,因此,这2种施肥措施适宜在旱作小麦种植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施氮和花后灌水频次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控制条件下,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藁城890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氮、花后灌水次数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底墒水、越冬水和孕穗水(总灌水量90 mm)的条件下,花后灌2水(60 mm)是藁城8901获得高产优质的适宜灌水量;两个施氮处理比较,基追比例5/5处理的产量、品质均优于基追比例3/7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烟241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处理比不灌水处理增产效果明显;灌拔节水和开花水的处理产量高于只灌拔节水的处理,且二者差异显著;灌拔节水和开花水的处理产量构成也优于灌拔节水的处理。拔节水和开花水的处理的千粒重、穗粒数均高于只灌拔节水的的处理,亩穗数二者差异不显著。增加灌水可明显改善小麦品质,烟2415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8.
不同肥料对盐碱地小麦花后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复合肥(CK)、有机肥(T1)、过磷酸钙(T2)、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混施(T3)4种施肥处理,进行盐碱地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旗叶生理特性的研究,进而确定盐碱地小麦的合理施肥配方。结果表明,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各处理旗叶中的丙二醛(MDA)及游离脯氨酸(FP)含量均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相较于其他3种处理,T3的MDA含量增长速度较慢且积累量较少,游离脯氨酸含量增长迅速且积累量较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其他处理相比,T3有较高的SOD、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T3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衰老特性及产量来看,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混施(T3)是盐碱地较为合理的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新麦19产量、干物质转运、水分利用效率、籽粒全氮含量和面团粉质拉伸参数的影响。试验于2009—2010年度,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辉县试验基地一号地和辉县市孟庄镇高村同时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三次重复。试验设5个处理: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底墒水+拔节水,底墒水+越冬水+孕穗水,越冬水+孕穗水,越冬水+起身水+开花水+灌浆水(对照)。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对新麦19的产量、干物质转运、水分利用效率及籽粒品质性状有显著的影响,两地结果基本一致。“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处理的产量最高,两地平均比对照增产5%,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率、水分利用率、降水利用效率、灌水利用率和品质性状均高于对照。“底墒水+拔节水”处理的水分利用率最高,比对照高出6%以上。小麦全生育期灌两水以上时,随灌水量的增加籽粒品质将变劣;花后灌一水与花后不灌水处理的籽粒品质性状差异较小,二者均优于花后灌两水的处理。综合籽粒产量、品质、水分利用率多方面因素,在河南北部地区强筋小麦生产中适宜采用“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的水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肥水调控对强筋小麦中优9507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通过灌水和氮、磷、钾肥料的不同处理对优质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氮合理配合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不同蛋白质组分对水肥的反应有一定差异,清蛋白对灌水处理反应敏感,对肥料处理反应迟钝;球蛋白对灌水和氮、磷处理反应敏感,对钾处理反应迟钝;醇溶蛋白对水和氮处理反应敏感;谷蛋白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增施氮肥可提高吸水率,减少灌水次数可显著提高沉降值,增施氮肥使湿面筋含量显著提高,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随灌水次数减少而增加。试验中以全生育期灌2次水,配合高氮、磷、钾处理的产量和品质均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黄土塬区播前底墒变化和生育期差别供水(降水+补充灌溉)对冬小麦产量、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田间试验,揭示该区域农田有限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调控机制,明确现有措施下冬小麦旱作生产潜力可实现水平。【方法】划设田间试验小区,在夏闲期通过覆盖保水与生物耗水措施形成底墒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如下试验:(1)由不同底墒+生育期降水形成4个冬小麦全生育期无补灌处理,以分析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播前底墒变化的响应。其2 m土层底墒变化范围为350—550 mm。(2)相同底墒下不同生育期灌一水处理:在平均底墒约为500 mm下分别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补充灌溉40 mm,探讨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对等量灌溉的响应差别。(3)高底墒542.3 mm与571.6 mm下分别进行灌2水与4水处理,形成冬小麦全生育期比较充分的供水条件,研究冬小麦在低水分胁迫下产量提升的可能程度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特征。【结果】(1)在黄土塬区降水季节分布特征下,播前底墒对冬小麦产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产量随底墒线性增加。在做好夏闲期蓄水保墒的基础上,旱作冬小麦产量可达到充分供水情况下能够取得产量的88%—90%水平。(2)与2 m土层底墒为500 mm且生育期无补充灌溉的处理比较,供水增加同为40 mm时,表现为底墒增加处理的产量提高了11.8%,次之是在拔节期与孕穗期分别补灌的处理,但三者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播前底墒较高并在拔节期及孕穗期补充灌溉的处理冬小麦产量达到试验年份较高水平,且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也得到提高。(3)冬小麦产量与耗水量表现为Logistic曲线关系,随着耗水量的增大,产量提升速率表现为先快后慢,边际水分利用效率(MWUE)则持续降低,而WUE表现为上升、达到峰值和下降三个阶段,且WUE到达其最高值的耗水量小于产量到达其最高值的耗水量。【结论】黄土塬区气候条件下,播前底墒差别与生育期差别供水对冬小麦产量均有影响,由底墒或不同生育时期分别增加等量供水在总供水水平相同时其增产效应基本一致;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冬小麦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产量、耗水量及WUE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肖军  加孜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15-8918
[目的]研究滴灌下水肥耦合对北疆冬小麦生理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确定北疆滴灌冬小麦最佳水肥施用量.[方法]供试作物为当地主栽小麦品种新冬8号.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2因素为灌水量和施氮量,灌水量3个水平分别为2 700、3 600、4 500 m3/hm2,施氮量3个水平分别为150、450、750 kg/hm2;对照为常规畦灌处理,灌水4次,灌水量为3 600 m3/hm2,施肥量为450 kg/hm2.[结果]滴灌和畦灌条件下冬小麦株高变化趋势为返青分蘖期至抽穗期急剧增长,抽穗后株高增长相对缓慢;拔节期水分增加对小麦株高的影响较大;在相同灌水量的情况下,冬小麦株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施氮量的情况下,滴灌冬小麦株高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滴灌和畦灌条件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在生育期内呈正态曲线变化,随着小麦生育期推进LAI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孕穗期LAI最高;在相同灌水量的情况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LAI也增大;在相同施氮量的情况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LAI随着增大;水肥耦合对小麦产量、穗数、千粒重和质量影响较大,但对穗粒数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大面积推广冬小麦滴灌技术和制定合理的灌溉施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生育期间极度干旱的条件下,以冬小麦生育期间灌拔节水和抽穗水(各40mm),夏玉米生育期间灌两水(共计100mm)的处理夏玉米产量最高,达7466.58kg/hm2。而且该处理的叶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高于其余各处理,气孔阻力和叶温等生理指标则低于其余各处理,以上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是由于前茬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灌溉而造成的。本试验同时表明,研究作物的水分问题应与特定的种植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新疆伊犁河流域新垦土壤土层薄、坡度大、保水保肥差等特性,开展研究获得新垦区最佳水肥调控措施.[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水、氮两因素对冬小麦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纯氮量、灌溉总量是影响冬小麦生理性状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施肥比例和灌溉频数;极差分析说明,施氮量和施肥比例对旗叶SPAD值的影响大于灌溉量和灌溉频数;而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的主次排序是灌溉频数>施氮量>灌溉量和施肥比例.[结论]综合小麦叶片SPAD、净光合速率Pn以及产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推荐伊犁河流域新垦区冬小麦种植最佳施纯氮量为375 kg/hm2,灌溉量为4 500 m3/hm2,优化施肥制度为,全生育期追施两次氮肥,分别在返青期与拔节期,施肥量分配比例为6∶4,优化灌溉频数为6次.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粮食两熟产区小麦冬前应变灌溉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选取的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和黑龙港区的6个县(市)为样点,通过统计各地1973—2007年35年气象资料,分析了与灌溉决策有关的气候条件和冬前应变灌溉方案。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玉米两熟产区1/3年份的降水可满足播种出苗需要,这时趁墒播种应为首选。其他年份应尽量采取灌足底墒水播种的方式。若因农时紧张需适时抢播,播后应马上灌"蒙头水"。由于冬季气候变暖,越冬前的灌水应以保证越冬期和返青至拔节期水分供应为主,防御冻害为辅,应通过合理的冬前灌溉保证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能推迟到拔节前后。  相似文献   

16.
选用春小麦品种宁春50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节水处理研究灌水次数对春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1水的W1处理可显著增加0~120cm同层土壤贮水的利用,尤其增加60~100cm深层同层土壤贮水的利用;而随着灌水的增加,春小麦深层同层土壤贮水及0~120cm同层土壤贮水的利用率随之降低。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总的耗水量增加,春小麦拔节至开花期的耗水量降低,但春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增加。春小麦灌水次数过少的W1处理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旗叶叶绿素含量、旗叶叶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春小麦开花以后的叶面积系数、旗叶叶绿素含量、旗叶叶面积随灌水次数增加明显增加;生育后期灌水有利于提高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量,灌水次数过少的W1处理不利于春小麦开花后的干物质积累。增加灌水次数,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比例,降低土壤贮水的利用比例,增加春小麦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但春小麦灌水利用效率明显降低;灌水次数较多的处理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降低,生育后期物质向籽粒转移量增加,灌水次数过少的W1处理春小麦穗数、穗粒数明显降低。综合考虑春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物质生产等因子,确定灌二棱水+拔节水2水的处理是春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麦播种期间降水多易形成晚播弱苗的实际,综合了近几年来晚播小麦的高产经验,总结并提出了以提高播种质量、促弱转壮、增穗增粒为应对管理目标,以适当增加播量、晚冬灌、早春返青期肥水管理、适时化控、拔节期肥水齐攻等为关键点的应对技术措施,对指导区域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现小麦优质高产节水省肥提供科学合理的水氮运筹模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灌水次数及施N时期对小麦旗叶Pn、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灌水次数对旗叶Pn、Fv/Fo、Fv/Fm、qP、qN及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不灌水与灌水处理间差异较大;N肥全部基施与返青期追施(40%)处理间旗叶的Pn、Fv/Fo、Fv/Fm、qP和qN差异不大,但2个处理的光合参数与产量均明显低于拔节期或孕穗期追施(40%)处理。[结论]灌水次数与施N方式对Pn、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性状的调控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其中以W2N4处理组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王怀树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6957-6959
[目的]研究河西绿洲不同灌溉条件下,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对植株叶片水分状况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方法]设5个处理,分别为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 000 m3/hm2(F1)、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0 00 m3/hm2+抽穗水1 000 m3/hm2(F2)、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000 m3/hm2+抽穗水1 000 m3/hm2+灌浆水1 000 m3/hm2(F3)、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 000 m3/hm2+抽穗水500 m3/hm2+灌浆水500 m3/hm2(F4)、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 000 m3/hm2+抽穗水1 000 m3/hm2+灌浆水500 m3/hm2(F5),灌水总量分别为2 500、3 500、4 500、3 500、4 000 m3/hm2。[结果]抽穗期到开花期,各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20~40和6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相关;开花期至灌浆前期,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其中6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显著相关;灌浆前期至灌浆中期,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正相关,但整个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未达到显著相关。灌浆中期的降雨提高土壤上层含水量,因此0~40 cm耕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87~0.91);而灌浆后期,二者却表现出负相关(r=-0.55~-0.97)。[结论]该研究可为春小麦节水栽培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或不还田"与"地下水或黄河水灌溉"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济麦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种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或不还田"与"地下水或黄河水灌溉"对冬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的小麦根际脲酶活性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折线变化趋势,转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总体均成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秸秆还田处理在4个生育期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小麦根际脲酶活,同时,除灌浆期外,地下水灌溉比黄河水灌溉更利于小麦根际酶活性的提高。各处理对小麦转化酶活性影响不明显。生育前期,各处理对小麦根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在拔节期,秸秆还田处理和地下水灌溉处理能显著提高2种磷酸酶的活性,促进植物和微生物对磷素的吸收和转运;孕穗期地-还处理下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另外3种处理方式。[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分析土壤酶活性与作物生长及土壤根际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动态变化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