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眼”     
盆景艺术中没有“水眼”这一术语,这是我“杜撰”的。在制作水旱式盆景时,我喜欢采用极浅的长方盆,盆深仅一至二厘米。选择如此浅的盆是为了使水石部分能充分反映山石盆景的特色,收到水随山转、山依水秀的艺术效果。而用水泥隔开堆土以种植物的另一部分,我主张以不打洞为好。因为这么浅的盆,底上打洞后,洞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卉盆景》2014,(8):70-71
“好马配好鞍”,好景自然要配好盆。盆景盆,是盆景不可或缺的配角,与盆景不可分割,相得益彰。好的盆景盆能大大提升盆景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构成”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三大类。艺术家为了体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学主张,在一定的空间中安排布置表现对象的点、线、面、形、色等物质因素及其关系,使若干个别的形象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即“构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主张“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即自然物与艺术家融为一体。“意境”这个美学概念,源出于此。“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盆景,只有通过艺术构成才能成为艺术品,才会有意境这个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构成的“盆景”(实际是盆栽、盆植),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只有艺术构成的盆景才有双重的价值,即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当前,我国盆景倾向崇尚自然美。这是时代潮流和现代审美意识产生的影响。但是盆景界有一些人(这些  相似文献   

4.
盆景是以“缩龙成寸”的手法,将自然山水搬入庭院,又从庭院转入室内,置之几案,产生一种景小如盆、胸怀如海的“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由此,现代人们创作、鉴赏盆景艺术作品的基本原则是:“自然”(高于自然)、“写意”。这是当今盆景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离开了这一基本原则而制作的,拿今天的眼光来看,只  相似文献   

5.
盆景旧时也称盆玩或盆栽,它包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遗弃“盆玩”一词,无疑是明智的。因为“盆玩”总有点玩物丧志之嫌。不用“盆栽”一词,也有其一定道理,因为盆景栽培手法与盆栽花卉的栽培手法大相径庭,用盆景一词加以区别也合乎情理。随着盆景艺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盆景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盆景”一词不能很好地概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艺术本质。一般认为,盆景是“活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和中国盆景都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的,它们都是造型艺术。中国画是以毛笔、墨汁,根据作者构思在宣纸上任意挥洒,比较自由。而盆景则以盆为纸,以树石为绘,经过培育、剪、扎等,制作出“有生命的艺术”。中国画的许多理论、创作实践都可以作为盆景创作的理论指导和借鉴。 盆景与中国画的关系,试从三个方面阐述。 生境(写意): 中国画和盆景艺术是追求对象  相似文献   

7.
盆景佳作必须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在盆中艺术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貌。这盆红果盆景似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古树,虽倒挂下垂临危历险。却又蓬勃奋发,充分表现出它历尽沧桑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生动景象。  相似文献   

8.
关雄斡将形似人或动物的树木盆景,指责为“盆怪”,是对这类高难度艺术盆景的无端非议。象形树木盆景,以非凡的生机、逼真的造型、奇异的怪美而跻身于盆景艺术之林,它特具神韵,别有风采,观赏寻味,美不胜收。当然,仅仅凭借棕绳和铅丝,将蓬蓬勃勃的盆树弯弯扭扭强行扎成凤凰起舞、神龙腾跃或孔雀开屏等等,矫揉造作,违背自然,应遭唾弃。但关雄斡列举的一些作品,  相似文献   

9.
传统盆景的主要素材是树(植物)石、土、盆,而以树(植物)为其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即是山水盆景也离不开植物。没有生境,就不能成为盆景。这是盆景创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所以离开植物,否定“盆栽”这位主角,艺术造型再好,也只能是别种艺术品。例如把《鹬蚌相争》、《朽木长江万里图》、(以塑料代植物)贡石(古龙石)、等等没有生境的东西称为盆景艺  相似文献   

10.
一景二盆三几架,是盆景艺术表现的完整形式。作为盆景艺术发祥地之中国,在唐代,因结合盛世诗坛,盆景意境的表现方式之一的题咏也随之出现。故现时也有一景二盆三几架四题咏之说,井将题咏列为盆景的品评标准之一。作为一种要求,题咏(名)似乎是少不了的,因而出现了大量以“无题”为题的题咏,算是对诗坛手法的彻底借鉴,真可谓师出有名却也实属无奈了。目前很多盆景作者,除在作品上精心制作外,为题咏而煞费苦心的确实不少。很多作品本身质量很高,然题名却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犹如蛇足,有的与盆中造型风马牛不相及,真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则以古诗词典硬套,实属效颦有术;还有的以地方景色冠之,全然不顾张冠李戴;更有的专以冷僻字组合,以示艺术功底的不同凡  相似文献   

11.
附石盆景是中国盆景中的一门传统技艺,它通过树与石的互相依附,紧密配合,去开拓盆景艺术的表现范围,增强盆景的表现力。柽柳作为河南盆景的地方树种之一,在历次盆景展出中受到盆景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张瑞堂先生的《丰收在望》开创了柽柳“垂枝式”盆景的先河,王选民大师又进一步深化,细作了柽柳的“垂枝式”,使柽柳得到了升华。除做“垂枝式”外,柽柳还可作“仿松式”、“朵云式”、“自然式”等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一景二盆三几架”不仅是人们品评盆景的序列,同时也成了盆景品评的范围。然而,所谓盆景,顾名思义就是盆中之景。“一景二盆”自然在盆景二字之内。那么几架,是否也应列在盆景品评的范围之内呢? 毫不否认,几架对于提高盆景的观赏价值关系很大。“精隽之盆栽,如不配合几座,则如同一个人衣冠齐整,而不穿鞋”(《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盆景艺术就有“一景二盆三架”之说。一件好的盆景作品,不仅要布局合理,制作精细,还要有比例适宜、造型优美的盆、架配置,以起到烘托主题、突出意境的作用。一、盆钵的选配盆钵不仅是盆景景物的容器,同时本身也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是盆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盆景所用的盆钵种类很多,按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砚式盆景:所谓砚式盆景,是筑景于形似观台的自然形板块上的景致。这是一种新演变而成的盆景艺术形式。它是融和了盆景及中国砚台等其它工艺美术品类的特点而产生的。砚式盆景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在西安中堡村盛唐墓出土的一具唐三彩砚,观池底部如平坦的浅盆,前端是水池,后端是群峰环立。山上还有树木及小鸟。三彩砚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山水盆景的艺术形成,同时也说明唐代就已出现了砚式盆景的雏形。如果说,三彩砚给砚式盆景划定了“起跑线”的话,那么,中国的天然“云盆”,那多变的线条,岩块剥落而形成的自然残刻,随时都流露了一种天成的  相似文献   

15.
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六朝时期,盆景的发展就己初具面貌,加之其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宜人,植物资源丰富,盆景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金陵盆景正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吸取了古老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营养和金陵画派——“密笔短皴、积墨重渲”“平中求奇、拙中寓巧”的艺术传统后发展起来的。南京玄武湖公园是金陵盆景的创作和专业化生产基地。在著名盆景作者华柄生的带动下,经过长期摸索,在“浅盆薄土、裸根露干,自然飘逸、苍劲古朴”上发掘和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创作了一大批独具风格的作品。其中,真柏《横绝碧空》、刺杉《锦泊云雨》、雀梅《石城逸老》等在全国盆景展览中荣获一等奖。今天,这里已成为融树木、山石各类大、中型盆景几千盆、小型盆景上万盆的综合型商品盆景生  相似文献   

16.
盆景,作为一门独立的、纯欣赏的艺术,早在中国的唐代就已确立。但是,时至今日,在中国、在海外,对盆景艺术的本质问题,仍然没有真正弄清楚!据说国际上有个“盆栽联盟”的组织,他们举办的会议、展览,往往把“盆栽”与“盆景”混为一谈,将“技艺”和“艺术”等同起来!而我们中国的一些盆景艺术家,自觉不自觉地跟着“潮流”走,甚至主张把“盆景”统一改为“盆栽”,因为国际上都用“Bon sai”这个词! 一、盆栽与盆景有区别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和中国花卉盆景编辑部在北京举办的第七期盆景、园艺培训班上,赵庆泉先生为学员们讲述了水旱盆景的制作过程,使我这个喜爱水旱盆景创作的工作者从实践中又提高了一步。现将赵先生的讲述,按我的学习体会记录下来,与喜爱盆景的同道共享。中国盆景与优美的自然景致有着密切联系。可说是微型的造园艺术,可以表现树木的景象,亦可表现山水的景象。水旱盆景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树木盆案和山水盆景的有机结合,是以植物、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在浅口水盆里表现水、旱、树、石兼而有之的自然景象。赵庆泉先生在继承中国传统水旱盆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逐渐形成了清新、秀丽的个人风格。他创作的水旱盆景以树木为主,山石为辅,表现大多为比较“完整”的自然号观。  相似文献   

18.
壮哉,神女峰     
山石盆景创作一直沿袭“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以使盆内景物之间互相谐调,从而达到“自然缩影”的艺术境界。而《神女峰》(《中国花卉盆景》90年1期插四)一作则突破了这传统原则,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神女峰的雄奇、俊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壮哉,神女峰。  相似文献   

19.
从历届全国及省级盆展中,我们高兴地看到盆景艺术从形式到格局都具有新的突破。不少作品都以较强的艺术内涵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在立意布局上,已不满足于靠简单规范的形式表现景物,而以明确的主题喻示其艺术底蕴,向更高层次的意境深度开拓。如上海段子敏的《丛林狮吼》,以“狮吼”为鲜明主题,用太湖石为素材,“狮尾”部栽植小叶虎刺,点出丛林景观效果。该作品大胆采用艺术的奇特手段,既体现出“雄狮”猛健的壮观神韵,又具有浓郁的山水风情,把自然美与艺术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布局独特,立意新奇,使人顿足留连,耳目一新。盆景和中国画异曲同工,讲究“意在笔先”,但创作所采用的材料不同,能表现的意境深度也各有差异。中国画是平面构图,而盆景创作则是利用具体材料表  相似文献   

20.
善于吸收他国文化之长,使之具有本国的鲜明特色,这是日本民族性的独特天赋。这一点已在广泛的文化领域里表现出来,盆栽便是其中一例。日本自平安朝末期至镰仓朝初期从我国南宋全盘吸收了盆栽(即树桩盆景)、“盆山”、“盆岛”这些艺术形式后,逐渐与本国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历室町、江户、明治等时代的演进,今天的“自然盆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