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宁元 《野生动物》2005,26(6):35-35
2005年7月的一天午后,浙江省岱山县渔家小姑娘林海燕像往常一样来到海浪出没的碧崖底部岩石滩上拾小螺。这时,她突然发现前方有一群乌鸦时起时落,总是盘旋在海滩泥潭周围,不停地发出“呱呱”的叫声。她觉得好奇,就十分敏捷地爬上岩石察看,偶然发现有一只胖乎乎的像鹿一样的动物在泥潭中蠕动挣扎,走近细看,“啊哟”,原来是一只负伤的野生獐陷在海涂滩的烂泥中。喜出望外的海燕来不及多想就立即卷起裤腿步入泥潭中抢救獐。当她靠近它时,由于獐胆小害怕更加拼命挣扎,在烂泥中越陷越深,这给抢救工作增添了困难。  相似文献   

2.
獐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鹿科动物,为东亚地区特有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上个世纪以来,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使獐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经历了急剧的减少,种群数量已不足10000只.迄今,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关于该物种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学研究.本文从獐的分类地位、种群分布、觅食对策、空间利用、活动节律、集群行为、繁殖与寿命等方面对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旨在归纳已有的研究发现,结合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3.
舟山群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獐的偷猎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獐(Hydropotes inermis)又名河麂、牙獐,属偶蹄目,鹿科,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中国和朝鲜。由于近年来生境改变和过度捕猎,獐种群数量显著下降。1992年盛和林等人曾估计为万头左右,但目前野生种群数量不详。其中较集中的分布区有四个:浙江舟山群岛、江苏洪泽湖地区和盐城滨海地区、江西鄱阳湖地区以及湖南、湖北的洞庭湖及广大水网地区。笔者对全国獐的研究发现浙  相似文献   

4.
河麂,又名獐,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外形似麝,与麝相比,身长体高,体重15~17 kg. 舟山獐个体较大,个别体重达19 kg.冬毛毛干粗而被毛厚密,枯草黄色;夏毛细而较短,光润而微带红棕色,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獐暗褐色,有浅色斑点,随 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有不大的眶下腺(麝无),但无麂那样的额腺.雄性无角,獠牙(上犬齿)很发达;四肢蹄较宽;尾短,被短毛,似断尾.有四胃,为反刍类食草动物.  相似文献   

5.
在很多国家中发生长刺线虫病。病原体为指形长刺线虫(Linstow,1906;Railliet Henry,1912),根据文献资料,长刺线虫寄生于牛、美洲野牛、瘤牛、绵羊、山羊和猪。(1962)发现了家养驯鹿的长刺线虫。作者提出鹿秘属动物在放牧过牛的场地时,则感染了长刺线虫。这个报道的提出是有益的。由于在远东居住着鹿科中的野生反刍兽(驯鹿、獐、麋、加拿大鹿等),它们和家养动物在同一牧场。作者提出自己的任务前,研究了鹿属动物的长刺线虫的生物学,取8只驯鹿、10只獐和2只麋做试  相似文献   

6.
铅中毒是指动物摄入过量的铅化合物或金属铅所致急性和慢性中毒。群养动物铅中毒多因舔食油漆或剥落的油漆片、油毛毡、沥青及某些含铅药物而中毒。笔者曾诊治一起草獐铅中毒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动物园人工哺育的11只幼獐(雄性3,雌性8)为研究对象,收集1—15周龄的体重(Y)、体长(X2)、前后足长(X5,X4)、肩高(X1)、胸围(X3)、耳长(X6)和尾长(X7)8项体尺数据。利用SPSS 18.0计算各体尺的平均值,对所选8项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幼獐的体重增长模型,并对影响体重较大的几项体尺构建回归方程。采用经典动物增长非线性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函数模型和Gauss、幂函数、指数函数对人工哺育幼獐体重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体重受体长、肩高、后足长和胸围影响较大,Y=-5456.11+35.80X1+60.43X2+30.25X3+160.01X4(R^2=0.978),Logistic、Gompertz、Gauss、指数函数增长模型对幼獐体重增长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本研究将为今后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振铭  胡化广 《草地学报》2009,17(3):402-404
獐毛(Aeluropus littoralisvar.sinensis Debeaux)为禾本科獐毛属植物,该属共有5种,我国有1个种和1个变种,分布在江苏省的为獐毛变种[1]。  相似文献   

9.
为了初步考察鱼胆草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獐牙菜苦苷(含量为61%)的体外抑菌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獐牙菜苦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测定其安全浓度、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獐牙菜苦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结果表明:鱼胆草提取物及獐牙菜苦苷以5 g/kg灌胃时,小鼠均无死亡发生;醇沉前后的鱼胆草提取物和獐牙菜苦苷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31.25 mg/mL;当獐牙菜苦苷浓度为1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为30.19%,浓度为100 mg/mL时抑制率为84.92%。说明可尝试用鱼胆草提取物及獐牙菜苦苷防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獐牙菜苦苷无毒副作用,有望被研发成一种新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0.
獐,别名河麂,是一种小型鹿科动物,原产地在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体长90~10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15~20千克。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发达,尾短被毛短,四肢较长。冬毛粗而厚密,枯草黄色;夏毛稀而较短,光润而微带红棕色;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獐暗褐色,有浅棕色斑点,随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在野外环境下以青草、树叶为食,分布范围广,南至广东乳源、仁化、  相似文献   

11.
<正>1獐的适应能力獐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较强。2013年夏季,高温天气长达50多天,最高温度达到40.6℃,在外界没有降温设施的环境下,獐能自由觅食,母獐能正常哺乳养育仔獐,呼吸加快,未见中暑症状;冬天,在-7℃时,有的獐也睡在外面。下雪天睡在外面的獐,身体被雪层盖住,在被惊扰后迅速奔跑,待确认安全后,震荡全身,恢复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牛皮蝇蛆病是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黄牛、牦牛或水牛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偶尔也侵害马、驴和野生动物(獐、鹿),在发病地区患病动物附近工作的人员也会遭到侵害。由于皮蝇的寄生,可使受害动物的皮张皮革质量降低,患畜消瘦,发育不良,产乳量下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麝香为我国特产的珍貴药材之一,又是芳香工业的重要原料;产于西藏、云南、青海、四川等省。以往參采用杀鸡取卵的办法,卽打死公獐割下香囊,猎捕时公母老幼不分,一并弄死。这样不仅产量下降,且有絕种的危险。圈养野獐及人工取香将給我国麝香生产开辟一条新的广闊途径。我場經将近一年的摸索,初步养活了野獐,試驗取香三次,被取公獐依然正常生长。现就我們实际工作的几点体会,作一介紹。一、獐的生活特性及生理特点獐是一种性情急燥(严重时容易死亡)、孤僻,善于奔跑的野生偶蹄哺乳动物,他的跳跃能力很强,能平地跳起2公尺以上。獐的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統均与牛相似,食  相似文献   

14.
牛皮蝇蛆病是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黄牛、牦牛或水牛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偶尔也侵害马、驴和野生动物(獐、鹿),在发病地区患病动物附近工作的人员也会遭到侵害。由于皮蝇的寄生,可使受害动物的皮张皮革质量降低,患畜消瘦,发育不良,产乳量下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对川西獐牙菜中三种环烯醚萜苷抗炎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建立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提高药材的利用率。以川西獐牙菜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三种环烯醚萜苷为研究对象,考察提取次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以及提取温度5个因素对川西獐牙菜中三种环烯醚萜苷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和Box-Behnken优化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川西獐牙菜中三种环烯醚萜苷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60 min,液料比46 mL·g-1,乙醇浓度73%,提取温度50℃;验证结果显示在该条件下川西獐牙菜中三种环烯醚萜苷的提取率为4.73 mg·g-1,与预测值4.75 mg·g-1相差0.0 255 mg·g-1,RSD<5%。实验所采用的超声法提取川西獐牙菜中三种环烯醚萜苷的优化工艺可行,耗时短、效率高、简单易行,能够满足提取要求。  相似文献   

16.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又名獐子、香獐,属偶蹄目鹿科反刍动物。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生活在海拔2400—3800米的高寒山林中,体重一般只有7、8千克,胆小机警,善于蹦跳。雄麝腹下有一香囊能分泌珍贵的麝香,是我国重要的药用动物资源。为扩大林麝资源,1982年  相似文献   

17.
<正>河麂别名獐、牙獐,属于鹿科,学名为Hydropotes inermis。是鹿科动物中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的种类,有驯养前途,产于江苏、浙江、湖北和湖南,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圈养河麂至2014年已有10余年的历史,园中存有河麂种群数量已达50余只,受场地以及饲养密度过大等影响,河麂已成为园内疾病高发的动物种类之一。1传染病1.1巴氏杆菌病概述: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散发,以炎热潮湿的季节  相似文献   

18.
赵小军  王涛  柯君 《青海草业》2014,23(4):19-21
目的:测定川西獐牙菜中獐芽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条件:SunfireTM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超纯水,分析时间为60min,(梯度洗脱:0min时,A:B体积比为25:75;25min时,A:B体积比为60:40;26min时,A:B体积比为90:10;36min时,A:B体积比为25:75,持续至60min),流量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25℃;进样量为10μl。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可快速有效地测定川西獐牙菜中獐牙菜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河麂又名獐,属鹿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岱山,河麂多生活在茅草山坡或稀疏林间,以草本植物和灌木嫩枝叶为食。河麂胆小怕惊,每年5月底至8月初母河麂产仔期间,一旦遭受惊扰,刚出生不久的幼年河麂可能被母河麂遗弃。通过几年来对幼年河麂的抚养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在吉林省东部山区野外调查获得的96份獐(Hydropotes inermis)的位点数据及16份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Linkage Mapper工具识别獐潜在适宜分布区及连通性,构建生态廊道,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现实指导。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较高,AUC值高达0.9以上,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獐主要分布于珲春市、敦化市、白山市和集安市等海拔偏低且坡度平缓的部分地区,植被类型多为草本覆盖层。对獐潜在适宜分布区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包括植被类型-草本覆盖层、海拔、植被类型-灌溉农田、人为干扰和坡度等。以MaxEnt模型分析的獐适宜区分布情况为研究基础,构建的9条生态廊道多为水源丰富,且远离人群居住的区域。生态廊道是实行生境适宜性恢复的相关措施,廊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调节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关键作用,相关部门可依据其重要性,为实施物种保护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