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淳安县是浙江省次贫困县之一,地处浙西山区,集边区、库区、老区、山区于一体,交通相当不便,工业比较落后,二、三产业又不发达,种桑养蚕是该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家庭收人的主要来源,蚕业生产的丰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1994年全县拥有桑园3526.7hm2,年产茧4009t,蚕茧产值7096万元,居农产品产值首位. 相似文献
2.
栽桑养蚕是我市海河、老圩与临城区等乡镇的传统骨干致富产业.2000年,蚕茧行情好,全市460hm2桑地,每667m2平均产值2027.2元,为粮田收入的4.5倍,使蚕农们真正尝到了丰产又丰收的甜头.随着蚕茧市场行情的好转,新一轮扩桑热在蚕区又悄悄涌动起来,不少乡镇都制定了扩桑计划. 相似文献
3.
推广适用技术发展规模蚕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也是我国少数几个可以垄断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当前中国已经入世,可以预期,丝绸出口关税可大幅降低,配额限制将逐步取消,原料茧生产从长远考虑将从中受益,这对发展蚕业生产是一个重大利好,给古老的蚕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重庆市蚕业发展现状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重庆市蚕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技术路线应该是结合城乡统筹规划,将蚕业布局向集中适宜区域转移,优化蚕业区域发展;改变养蚕技术模式,提高户营养蚕规模,重推省力化养蚕技术,提高科技养蚕水平;转换蚕业运行机制,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创建蚕桑利益连接共同体,实现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6.
7.
1诸暨市蚕业基本概况 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诸暨市一项重要的传统产业,已有悠久的历史,曾是浙江十大产茧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8.
9.
我镇蚕桑生产自9 0年代的大发展,到近几年的逐渐萎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史。由于近几年茧丝行情时高时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从05年始,茧丝价格稳步上涨,但相对来说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仍然很低,并未调动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1制约我镇蚕桑生产发展主要因素1·1比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蚕桑生产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户均养蚕规模也不断扩大,2003年杭州市有年产500 t茧乡(镇)6个,年产50 t茧村28个,年产0.5 t茧户2079户.但在养蚕规模扩大的同时,蚕室和劳动力紧张,食桑不足的问题也开始凸现.而建造蚕室又受到资金和土地限制,大棚养蚕恰好为养蚕生产规模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2002~2003年在总结学习各地大棚养蚕经验的基础上,杭州市进行了大棚养蚕技术的试点、示范、推广,两年来虽有少数农户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养蚕成绩不理想,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大棚养蚕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蚕茧主产区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根据蚕业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的特点,研制和推广的一种大蚕饲育方法。由于这一形式适应了现代蚕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了规模经营的客观要求,因此,在晋城市近几年的推广中,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了涟水县蚕桑生产的现状、问题和生产条件,明确提出了高效蚕业的经济指标,探讨了发展高效蚕业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蚕业生物和自然灾害频发、桑园生产能力降低、蚕业生产效益下降的实际,结合淳安县的生产情况,从蚕业技术体系创新和系统效能发挥的角度,介绍了桑园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桑保等低碳高效蚕业生产技术;从蚕桑产业功能的系统开发角度,阐述了蚕业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途经;以推广"十天养蚕法"的生产模式和兴建蚕桑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提高蚕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传统蚕业向低碳高效蚕业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蚕茧生产是震泽镇的骨干产业,年产茧在1150 t以上,年经济收入稳定在1600~2000万元.由于栽桑养蚕在太湖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有良好的蚕文化基础,因此尽管经历了几次蚕茧价格的起伏,蚕桑生产在本镇还是经久不衰,桑园面积始终稳定在1070 hm2.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传统的蚕桑生产地位正在逐渐下降,尤其是茧质滑坡更令人担忧.如何提高蚕茧质量,增强茧丝绸的竞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茧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多个方面协同作努力. 相似文献
16.
蚕业科技园推动乐至蚕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乐至县生态蚕业科技园,始建于2007年,园区涉及童家镇五通村3、4、7、11四个社,111户农户。园内桑园面积500亩,常年养蚕户50户左右,养蚕200张,年平均单产37公斤,产值约10万元。养蚕 相似文献
17.
蚕业生产是本地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蚕业这种传统小规模、零星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需要,必须走规模经营之路.蚕业生产的经营规模主要取决于桑园面积,而蚕业因季节性、劳动力、设施及单位时间劳动强度等因素的特殊性,其规模不可能与本地区的水产业相提并论.根据本地区蚕业生产现状、茧丝市场和蚕业大户的经营情况调查分析,笔者认为蚕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其存在的空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正> 桑树是养蚕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国是最早栽桑养蚕的国家,在长达数千年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首创并发展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在桑树病虫害防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蚕业的稳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确定为中国的值保方针以来,桑园也开始实行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PM)。在广大蚕桑科技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下,蚕桑综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内涵已从单一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栽桑养蚕起源于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丝绸和丝绸文化经古丝绸之路输往世界各地,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栽桑养蚕。蚕丝业含蚕业和丝绸业。历经欧洲近代蚕业和日本现代蚕业的兴衰,丰富了丝绸文化的内涵。进入21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