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工艺路线、处理工艺、工艺可行性、国内外实施案例及投资与运行成本5个方面对混凝沉淀—臭氧氧化法处理纳滤浓缩液工艺进行评价,以期为工程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混凝-Ti O2光催化氧化联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探讨了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处理效果;考察了PAC用量、搅拌强度、搅拌时间、催化剂用量、紫外灯功率、反应时间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铵态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C用量为1.0 g/L、搅拌速度为150 r/min、搅拌时间为15 min、Ti O2用量为0.3 g/L、紫外灯功率为25 W、催化氧化反应时间120 min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最好;经过混凝-Ti O2光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后,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8.36%、89.96%。  相似文献   

3.
采用FeCl3·6H2O作混凝剂后进行光氧化反应,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不需调节pH值即可进行混凝;FeCl3的最经济投加量为500mg/L;在FeCl3·6H2O投加量为500mg/L和化学需氧量(COD)初始值为4 800mg/L的情况下,pH值在4左右的处理效果最好,UV/Fe(Ⅲ)工艺在pH值为4的情况下高压汞灯光照4h,COD去除率可达到70%;混凝后相同数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FeCl3溶液分段补加的处理效果好于一次补加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连续流条件下工艺参数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的效果.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催化剂投量、反应器高径比等因素对富里酸降解的影响,降解效果以TOC或CODCr去除效率表示.半连续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臭氧化比单独臭氧化具有更高的富里酸矿化效率;连续不回流实验结果显示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反应器高径比的增大有助于富里酸降解效率的提高,综合考虑运行成本,三者适宜的工艺参数分别为58 min、0.5 g·L-1和6.5∶1.针对实际垃圾渗滤液尾水,经过去除氯离子和碱度的预处理后,连续回流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对其CODCr和色度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万小娇  柴晓利  牛静  赵由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25-19327
[目的]研究化学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方法]以上海某填埋场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协同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考察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吹脱温度、空气流量、吹脱pH和H2O2浓度、Fe2+浓度、氧化pH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混凝沉淀中,添加6 g/L MgO和2 g/L Ca(OH)2混凝沉淀效果最佳。最佳吹脱试验条件确定为pH 11.0~11.5,温度≥30℃,吹脱时间为4.5~5.0 h,空气流量为6 L/(min.L),吹脱效率大于80%。Fenton氧化的最优化条件为H2O2 750 mmol/L,Fe2+28 mmol/L,反应时间45 min,pH 3。整个工艺对COD去除率达93.4%,对NH3-N去除率达95.7%。[结论]化学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渗滤液中氨氮或TN的菌株。【方法】在高浓度的初始氨氮浓度条件下从北京市南宫堆肥厂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氨氮的菌株SDB1-2,通过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rRNA分子鉴定,鉴定该菌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Citrobacter freundii,简称SDB1-2。【结果】经研究发现,其能降解初始氨氮浓度高达2 000mg/L的人造废水。在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的条件下,该菌株对北京市某综合垃圾处理厂渗滤液中氨氮,TN和COD均能实现一定程度的降解,对同一批垃圾渗滤液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后,同等条件下其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1.15%、35.03%、57.45%。【结论】为环保工作者开发垃圾渗滤液处理生化工艺中氨氮、TN或COD的高效去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臭氧氧化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并介绍了目前发展较快的催化臭氧化技术和臭氧联用技术,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每年排放的大量印染废水已经对水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然而传统的生化处理无法完全降解印染废水中的难生物降解物质,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已经对印染废水提出了深度处理的要求.臭氧氧化工艺的出现为印染废水深度脱色及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提供了可能,催化臭氧氧化工艺与臭氧氧化组合工艺研究的开展为深度处理方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该研究对近年来基于臭氧氧化工艺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进行总结对比,讨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磁性催化剂Mn-Fe/ACs,通过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N2-吸附/脱附(BET)等表征其物化性质,进一步构建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体系,探讨不同因素(催化剂种类及含量、溶液的pH、污染物初始浓度等)对磺胺甲嘧啶(SMX)催化降解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抑制剂试验及对Mn-Fe/ACs材料使用前后表面物质分析,提出Mn-Fe/ACs对臭氧催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Mn-Fe/ACs是一种理想的臭氧催化剂,建立的臭氧催化体系可实现对目标污染物的快速去除、催化材料的磁性分离.  相似文献   

10.
两级SBR-PAC吸附混凝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近几年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以杭州市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CODCr1500~4500 mg/L,NH4+-N 795~1550 mg/L,pH8.0~9.0)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串联运行的回流式两级SBR+活性炭吸附混凝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出水COD Cr<300 mg/L、氨氮<20 mg/L、色度<20倍.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就膜生物反应器(MBR)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BR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5-112 h,化学需氧量(COD)和NH4+-N容积负荷分别为0.32-2.22和0.14-0.50 kg.m-3.d-1的条件下,MBR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81.2%-88.2%和99%以上;在C/N比为5.2,回流比为300%的条件下,系统对总N去除率为75.2%-82.2%,且随C/N变化呈直线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6.129x-0.6866(R2=0.9884).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垃圾渗滤液的综合毒性,通过盆栽实验探讨了渗滤液对拟南芥早期、成熟期和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会影响拟南芥整个生命期的生长情况,低浓度(0.1%)、短时间(24 h)的渗滤液暴露会促进拟南芥早期的萌发及根系生长,分别为对照的256%和324%,而高浓度(10%)、长时间(≥48 h)暴露则产生抑制作用,48 h的抑制效应分别为对照的67%和36%;在相同暴露时间下,芽长随暴露浓度变化不明显,仅在48 h呈现出差异,说明拟南芥幼苗的根系比芽更为敏感。不同浓度的渗滤液还会影响成熟期拟南芥的生长发育,诱导叶片氧化损伤并呈现浓度和时间双重依赖性,进而损伤其抗氧化防御系统。此外,高浓度(20%)渗滤液对晚期阶段拟南芥抽薹率和角果数的抑制效应较为明显(P0.01),在暴露15 d后分别为对照的45%和43%。研究结果说明拟南芥可有效、简单、重复性地监测渗滤液的毒性,为渗滤液的植物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老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近几年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目前老化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高氨氮和难降解物质处理等难点问题,以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的老化垃圾渗滤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试剂、超声波和超声波-Fenton联合法处理,确定了各方法的最佳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14.
影响Fenton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COD_(cr)去除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对初始pH、H2O2/Fe2+比、H2O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影响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为4,H2O2/Fe2+比为5:1,H2O2投加量为0.05mol·L-1,反应时间为2.5h。此时COD去除率可达73.1%。  相似文献   

15.
MBR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中污泥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研究了在不排泥情况下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沉降性能、颗粒分布、活性和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稳定状态的污泥浓度随容积负荷的增加而升高,本试验中反应器污泥浓度最高达10.4 g.L-1;大量胞外多聚物(ECP)等难降解物质随试验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在反应器中积累,使污泥沉降性能变差、活性降低、颗粒粒径减小、生物相变差.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福州、南平、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7个主要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污染状况、渗滤液及其对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测定、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及其浸蚀土壤中的Cd、Cr、Pb、Zn、Mn、Ni含量.结果表明:目前福建城市垃圾、垃圾渗滤液及其浸蚀土壤存在较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比,垃圾渗滤液中Mn、Ni和Cd超标;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相比,除了Zn,其余5种重金属(Cd、Cr、Pb、Mn、Ni)均超标;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级)相比,垃圾渗滤液浸蚀土壤重金属(Zn、Mn、Ni、Pb、Cd)超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垃圾渗滤液主要污染物的特征 , 通过工程实例,对三级稳定塘在垃圾渗滤液后续处理系统中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在三级稳定塘的实际运行中需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pH及离子强度对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技术分析填埋场不同填埋时期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的理化性质,研究填埋场不同填埋时期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DOM)在三个代表性pH和不同离子强度下的同步荧光特性。结果表明,pH及离子强度对DOM的荧光性质都有较大影响。DOM的荧光特性受pH影响显著,填埋前、中、后期DOM在不同pH下的荧光峰位置与强度均不一致。离子强度对DOM荧光特性影响相对较小,由于盐析等作用,随离子强度的增加,各DOM的荧光强度一般都在降低。填埋前、中期DOM在pH 13时随离子强度的变化较显著,而填埋后期DOM在pH 3时随离子强度的变化较显著。研究为填埋场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的毒性评价和污染防治提供了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泄漏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对人体健康的风险,采用网络并行电法技术获取渗滤液潜在泄漏范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导研究区域土壤样品采集工作。为进一步分析渗滤液泄漏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分别对样品中的Cu、Pb、Zn、Ni、Cr、Cd、As和H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区域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与电阻率剖面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重金属含量较高区域表现为明显的低电阻率异常,如土壤采样点S22、S23等区域;重金属含量平面分布特征表现为中部区域含量低周边高,同时内梅罗综合指数及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研究区整体污染水平较低,但Cd、Hg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垃圾渗滤液泄漏是导致该区域风险等级提高的主要原因;健康风险评价数据表明研究区重金属主要暴露途径为经口摄入,单纯某种重金属不会对当地居民构成非致癌风险,但Ni、Cr和As存在一定致癌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泄漏调查评估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