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产乳牛生产瘫痪的诊治体会黄全云(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兽医院,810003)生产瘫痪也称为产乳热,是高产乳牛生产前后突然发生的以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钾、低血镁等为主症的代谢性疾病。少部分乳牛会因诊断延误,用药与护理不当,继发其它疾病而淘汰。现将笔者的诊...  相似文献   

2.
乳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或乳热症,多发生于乳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以知觉消失和四肢麻痹卧地为特征的疾病。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西兽医结合疗法治疗15例乳牛生产瘫痪,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乳牛生产瘫痪又叫乳热症,是乳牛生产前后的急性低血钙病,属于严重的代谢性疾病,为乳牛常发病.本病的特征是四肢麻痹、知觉减退或消失,瘫痪卧地.  相似文献   

4.
乳牛生产瘫痪一般发生于3胎以上的高产乳牛产前12小时至产后48小时。据报道,本病发病率一般为5—10%,死亡率4%。根据我场1982年10月至1985年9月统计,三年内3胎以上乳牛生产97头次,发生生产瘫痪10例,占10.31%。发病10例中,死亡或被迫淘汰4头,经济损失较大。自1985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提早补钙预防乳牛生产瘫痪的办法,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乳牛个体产奶量不断提高,而乳牛生产瘫痪的现象也呈上升趋势。目前,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养殖业中多发疾病之一,占奶牛疾病的47.9%左右,对奶牛业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通过对门源县大滩和皇城两个地区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并对不同的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指导生产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钙对骨膜的通透性、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及某些酶系统的激活都有重要影响。钙离子能使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之间的间隙致密,从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渗出液减少,炎症及水肿减轻,故有消炎、消肿、抗过敏的作用。缺钙引起乳牛生理机能紊乱。多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上用钙制剂治疗乳牛疾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阐述如下:1乳牛生产瘫痪1.1病因和症状生产瘫痪通常是在乳牛分娩后1天~3天内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临床上表现以昏迷和瘫痪为主要特征。由于本地区乳牛长期舍饲,运动、光照不足,以及日粮搭配不当,钙…  相似文献   

7.
乳牛产后瘫痪,是乳牛产后急性低血钙症。其特征是知觉减退,四肢麻痹,瘫痪卧地,为产乳母牛常发疾病。  相似文献   

8.
乳牛产乳热又叫乳牛生产瘫痪,是一种高产乳牛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之一。本文在分析乳牛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乳房送风治疗乳牛产后瘫痪的探讨张奎银(黑龙江省鹤山农场四队,嫩江161443)乳牛产后瘫痪是众所周知的奶牛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对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乳房送风、补钙等,笔者对乳房送风进行初步探讨,报告如下。笔者自1991年1-3月份对7头患产后瘫痪乳牛采用...  相似文献   

10.
乳牛低血钙所致的瘫痪最常见于产后及怀孕后期,俗称“乳牛热”,而发情期的所谓非生产性瘫痪虽有过文献记载,但临床很少见。笔者于1983年发现并治愈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剩余奶(residual milk),是挤完奶后乳房中残存的奶(残存奶complementary milk)。主要是机器挤奶后乳房中未挤完的奶,不是指奶业加工中机器或容器中没有清除干净的奶。剩余奶约占奶总量的15%~20%。在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有意保留一些奶在牛的乳房中,不挤干净。以避免乳牛发生产后低钙血症而导致乳牛生产瘫痪。  相似文献   

12.
阐述现代乳牛场常见的乳牛产后瘫痪发生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能取得明显疗效。该病会造成乳牛淘汰,将给乳牛场带来严重损失,日常应注重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乳牛产后瘫痪是乳牛较常见的一种重要代谢疾病,对奶牛的危害比较大。由于病情急剧,如不及时确诊和有效的治疗,则会很快昏迷而致死。一般病程不超过72小时。一、发病因素1.乳牛产后瘫痪多发生在分娩后第1次榨乳后24小时以内。这是乳牛泌乳前期对钙的需要量增加,已经形成了低血  相似文献   

14.
乳牛生产瘫痪、瘤胃酸中毒、醋酮血病是乳牛饲养业中的常见疾病,尤以产乳量高的奶牛产后易发,其病因和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诊治时容易发生混淆而延误治疗,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这三种病的鉴别做一些介绍,以供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乳牛生产瘫痪是高产乳牛生产后突然发生的以低血钙、低血糖、低血磷和低血钾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代谢疾病。多发生于第2~3胎和高产乳牛产犊后1~3d内,病牛表现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头颈向后侧转,丧失知觉等。  相似文献   

16.
乳牛生产瘫痪是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代谢病。多发生于产后3日,少数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近几年共治疗生产瘫痪35例,治愈率为100%,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生产瘫痪的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乳牛生产瘫痪严重威胁着养牛业的发展,笔者于2001—2003年接治30例,经过中西药治疗抢救,全部治愈。多数病例发生在产后第一次挤奶到产后72h期间,也有个别奶牛发生于产后第4天。  相似文献   

18.
乳牛生产瘫痪为乳牛分娩前后(多为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钙代谢调节障碍性疾病。该病最多见于饲养良好的青、壮年高产乳牛,一般为散发,但在个别奶牛场,其发病率可高达20~30%。病症典型者,如不经治疗,可于病后12~48小时死亡,病死率50~60%。  相似文献   

19.
乳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乳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严重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3-6胎次的高产乳牛,多为散发,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娩低血钙也称乳热症或生产瘫痪,是一种多发生于乳牛分娩期的钙代谢紊乱性疾病。患分娩低血钙的乳牛,由于泌乳的关系,机体不能满足钙需要量的急骤增加,血浆钙含量低于正常分娩牛,并由此导致瘫痪。乳牛因患此病平均减少泌乳年限3、4,年若不予治疗,死亡率可高达60—70%。分娩低血钙与围产期其它疾病的关系,目前论及尚少。Hull与Wass在一项研究中试图阐明真胃变位与分娩期低血钙的关系,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很小。Jacobsson与Knudsen曾报导过低血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