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鸡,顾名思义是黑色的鸡,这种鸡不仅羽毛全黑,而且骨头都是乌黑的,就连五脏六腑也如墨染一般.  相似文献   

2.
3.
《云南农业》2003,(7):20-20
乌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都高于目前的家养鸡.但由于乌鸡的品种单一,生活力、抗病力较差,成活率也不高,造成了饲养上的困难.所以,饲养乌鸡的农户要重点抓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4.
《云南农业》2003,(3):19-19
乌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5.
1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夏季天热,鸡的采食量低,不能摄入充足的营养,因此为了保证鸡多产蛋,要调整饲料配方.以往有人主张要改为低能高蛋白饲料,现在则主张要高能量高蛋白饲料,因为采食少,所以也要提供充分的产蛋用能,要饲喂高能高蛋白饲料,大约可增加5%的能量,增加10%的蛋白,这样才能不致于减少产蛋.另外在饲料中也要增加多维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6.
7.
8.
一、科学育雏1、做好进鸡准备。对育雏的鸡舍彻底清扫堵塞鼠洞,然后用2%~3%的火碱水喷洒消毒一遍,最后密闭鸡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控制温度。乌鸡体型小,雏鸡御寒能力差,可采用高温育雏法。即1~4日龄保持舍温34℃~36℃,4~7日龄保持舍温33℃~35℃,以后每周下降2℃~3℃,但应逐渐降温,不要在1天内突然降温2℃以上,到第五周后要求保持恒温在22℃左右。3、饮水与饲喂。雏鸡入舍后应先饮水,饮水2~3小时后再开食。头两周应饮凉开水,在前两天的饮水中可加入5%的白糖和0.1%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每只鸡饮青霉素1000~2000单位,这…  相似文献   

9.
10.
姜东 《农家致富》2005,(11):39-39
夏季,止值鸡群产蛋高峰.因鸡舍内空气潮湿、污浊,各种病原微生物易生长繁殖,诱发呼吸道疾病及肠道传染病,使得鸡发病牢增高,粪便变稀.且蛋重变小,蛋壳变薄,破蛋增加,产蛋量下降,给蛋鸡生产带来损失。要使蛋鸡在夏季保持高产,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乌鸡有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之功能,是治疗虚弱病和妇女病的良药。此外,当今医学实践证明,乌鸡对肺结核、心脏病、胃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小儿软骨病等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 鸡不耐高温。有炎热的夏季,若鸡舍内通风设施不健全,鸡舍内温度太高,如30℃以上的持续高温,就会引起死淘率增高、采食量减少、产蛋率下降,蛋种鸡则引起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为此,夏季应加强饲养管理,克服高温高湿给蛋鸡带来的不利影响。 1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 为解决高温条件下鸡的采食量减少、摄取的营养不足、影响产蛋性能等问题,一般把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和能量含量适当提高(5%左右),使母鸡在食量减少的情况下仍能满足营养需要。要使蛋鸡在夏天有较高的产  相似文献   

13.
14.
15.
怎样饲养日本黑丝毛乌鸡0年代初日本从我国引进这一濒临灭绝的鸡种,经与日本乌鸡杂交育成日本黑丝毛乌鸡,具有增重快、产蛋多、抗逆性强,肉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因其同时还具有滋阴壮阳、抗衰老、防癌治癌、防治妇科多种疾病等特殊药效,因而成为高档宴席上...  相似文献   

16.
、喂足初乳羔羊吃足初乳能提高抵的能力。羔羊出生后应及时吃上初操作时,应以挤出奶塞子为止,不要费初乳。对于一胎多羔的羊,要让所羊都吃上初乳,越是弱小的羔羊越要工辅助多吃些初乳。、防喂急乳羔羊出生l周以内,前3乎不用。通常羔羊吃奶后,前3个胃食管沟受乳液刺激会自动关闭  相似文献   

17.
黑凤乌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种源,具有黑丝毛、乌皮、乌骨、乌肉、从冠、凤头、绿耳、胡须、五爪、毛腿等"十全"特征,而且其舌头、内脏、血液及脂肪等呈黑色或浅乌色,正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为"入药更良"的药用乌骨鸡珍品.乌骨鸡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深受日本、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人们的欢迎.黑凤乌鸡全身俱黑,符合我国的市场需求,顺应世界食黑新潮,已引起科技界、饮食界、医药界的关注.但目前数量少,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黑凤乌鸡,又名黑羽药鸡,被誉为“保健鸡”。其饲养方法简单,投入少,经济效益高,可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库坝河滩等进行养殖.现将其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对成年乌鸡必须进行科学饲养和精心管理,严格进行防疫,以确保鸡群健康,充分发挥应有的潜力,特别是在种鸡饲料中应有足够的优质进口鱼粉,以提高种鸡产蛋率。具体应抓好以下六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