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甲醛释放量脲醛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讨论了可用于制备低甲醛释放刨花板与胶合板的脲醛(UF)树脂制备参数,该UF树脂制备经过4个pH值(1.5,9.0,4.5,8.0)阶段,最后阶段加入尿素的量对UF树脂游离甲醛的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弱酸阶段随着甲醛与尿素摩尔比和pH值的下降,通过亚甲基键连接的尿素和高分子质量树脂含量增加,而通过亚甲基醚键连接的尿素的含量下降;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与尿素摩尔比相同的树脂,较高的pH值可以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和释放量,当添加2%-5%的胶粘剂时,可提高低摩尔比的UF树脂对木材的胶合性能当甲醛与尿素摩尔比达到1:1时,刨花板与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可达E1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型DNQ胶的工艺流程为:甲醛和尿素摩尔比1.001.30,二次尿素投入,投入比U1=65%、U2=35%,聚乙烯醇2.5%,酸性阶段pH=4.2~4.5,控制温度90℃~92℃,放料前加入甲醛吸收剂(MS),调pH=7.5~8.0。DNQ胶固体含量55%~60%,粘度35~60 S(T4),贮存期2~3个月,游离甲醛含量<0.3 mg·L-1,达到国家标准(E0<0.5 mg·L-1)。使用新型DNQ胶生产的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研制Ⅰ.合成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苯酚、尿素和甲醛为起点合成了一种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 ,并对树脂性能和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缩聚树脂贮存稳定 ,固化速度快 ;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表明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的热行为与酚醛树脂十分相似而与脲醛树脂显著不同 ;13 CNMR结构分析中分别观测到源于共缩聚结构单元o -Ph -CH2 -NHCO -(δ =4 1 .5)和 p -Ph -CH2 -NHCO -(δ =4 4.8)的吸收 ;使用PUF共缩聚树脂压制的竹木复合中密度纤维板和竹大片刨花板 ,其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明显高于脲醛树脂而与常规酚醛树脂相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竹胶板模板用脲醛树脂胶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试验研究做了介绍。试验结果表明:在制胶工艺条件控制较好的前提下,三次缩聚制胶质量优于二次缩聚制胶质量;甲醛和尿素的克分子比以1:1.6为最佳,三次投入的尿素量分别为70%、20%、10%。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13)C NMR研究了脲醛树脂合成新工艺中不同反应阶段时的脲醛树脂的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脲醛树脂的化学结构主要受甲醛/尿素的摩尔比,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对脲醛树脂中主要的官能团:游离甲醛、亚甲基、亚甲基醚、Uron等相互关系也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生产低甲醛释放量,高力学性能刨花板用脲醛树脂中主要官能团的最佳含量。  相似文献   

6.
以F/U的终摩尔比、F/U的初摩尔比、缩聚阶段pH值、缩聚阶段温度为变量,UF中游离甲醛含量和羟甲基含量为考核指标来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参数。最佳工艺参数F/U的终摩尔比1.05:1、F/U的初摩尔比2.2:1、缩聚阶段pH值5.1~5.3、缩聚阶段温度88℃~90℃。其产品游离甲醛含量小于0.15%,羟甲基含量大于10.5%。  相似文献   

7.
陈秀兰  王俊伟  王丽 《木材工业》2016,(4):43-45,52
采用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胶制备防潮刨花板,讨论密度、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胶量是影响刨花板防潮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优化的制板工艺参数,试板性能可达到GB/T 4897-2015中"P7型潮湿状态下使用的承载型刨花板"及"P9型高潮湿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刨花板"的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日本JIS A 5908:2003中F☆☆☆☆要求。  相似文献   

8.
尿素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尿素与苯酚和甲醛三元共缩聚的方法来提高酚醛树脂的固化速度。通过PF与PUF树脂的DSC分析表明,PUF在缩聚时放热峰的起始温度低于PF。PUF树脂在低于PF树脂25℃的固化温度下就能固化完全。在相同的固化温度下,PUF树脂的固化速度要快于PF。用PF和PUF制得的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德国建筑用刨花板标准DIN 68763 V100的要求,PUF刨花板的热压时间可以比普通酚醛胶刨花板缩短35%。当尿素替代苯酚量为25%-30%时,合成胶粘剂的成本可降低15%-20%。  相似文献   

9.
苯酚—尿素—甲醛共聚聚树脂研制Ⅰ.合成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官本  李君 《林业科学》2000,36(5):73-77
以苯酚、尿素和甲醛为起点合成了一种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并对树脂性能和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缩聚树脂贮存稳定,固化程度快;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表明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的热行为与酚醛树脂十分相似而与脲醛树脂显著不同;^13CNMR结构分析中同测到源于共缩聚结构单元o-Ph-CH2-NHCO-(δ=41.5)和p-Ph-CH2-NHCO-(δ=44.8)的吸收;使用PUF共缩聚树脂压制的竹木复合中密度纤维板和竹大片刨花板,其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明显高于脲醛树脂而与常规酚醛树脂相近。  相似文献   

10.
用三段法制备的脲醛树脂与普通法制得的相比,稳定性能好,固化率高,适宜制造优质刨花板和胶合板。三段法加入一定量的甲醇,可有效地控制树脂中的羟甲基含量,从而控制了树脂对木材的渗透性能。三段法介绍如下。第一阶段甲醛对尿素的克分子比等于或大于2:1,最大比值为2.7:1,pH为8-9.5,温度为60-95℃,反应时间为15-50分钟,反应物的粘度达12-22秒。  相似文献   

11.
用聚乙烯醇(PVA)作为改性剂,在不同的弱酸性条件下合成脲醛树脂(UF),并用正交实验法得出了弱酸性起始条件合成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的最优工艺为:最终n(甲醛):n(尿素)=1.2:1、起始pH值为6.5、碱性阶段反应温度85℃、PVA加入量占尿素总量1%。用该工艺制备的PVA改性UF的游离甲醛含量、胶合强度均能满足GB/T 14732-2006标准要求,并且相应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为4.80mg/L,达到了GB/T 9846.3-2004标准中E_2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采用适当降低缩聚段的pH值和引入缩醛化反应,从而改善了树脂的微观结构,得到不脱水低毒脲醛树脂胶,其性能达到GB/T14732-93要求,制得的刨花板满足GB/T4897-92A类板一等品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欧洲E2级。  相似文献   

13.
以UF树脂压制多层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和湿胶合强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工艺的主要参数:F/U的终摩尔比、缩聚阶段pH值、加成阶段三聚氰胺(M1)的质量分数,探讨了它们与甲醛释放量以及湿胶合强度的关系,优化出最优方案。压制出七层杨木胶合板性能达到GB/T9846—2004中Ⅱ类指标要求,同时甲醛释放量达到E_0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进行不同条件下甲醛捕集剂和脲醛树脂系统的相容性试验,并对其进行压制纤维板的应用性试验,结果表明:甲醛捕集剂不能与脲醛树脂长期共存,可以在调胶时加入,脲醛树脂中甲醛捕集剂加量越大,pH值变化越小,粘度和游离甲醛含量越低,固化时间越长;甲醛捕集剂降醛效果明显,降醛率达50%左右,可用于生产环保型纤维板,使用时需调整固化剂用量或选用其他固化剂,适当选用添加比例和调整优化生产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脲醛树脂胶中甲醛捕捉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FS-1作脲醛树脂胶的游离甲醛捕捉剂。FS-1在调胶时加入。它有三种功能:甲醛捕捉剂、固化剂和改性剂。FS-1不仅能与甲醛迅速反应,而且能与脲醛树脂分子发生交联。试验结果表明:当FS-1甲醛捕捉剂添加量为9%时,刨花板的甲醛散发量能降低42.3%,且符合GB/T4897-92刨花板标准A类一等品要求;刨花板IB提高达83%,MOR提高达37%。胶粘剂的凝胶时间也有所缩短。  相似文献   

16.
降低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可降低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但对脲醛树酯的缩聚和粘结强度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用新研制的脲醛树脂胶粘剂在竹材碎料板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中密度板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远低于高密度板,密度在0.9g/cm3以上可获得较好的产品质量;随着施胶量的增加,静曲强度和平面抗拉强度增加,厚度膨胀率下降,施胶量以8%~12%为宜;产品质量达到刨花板质量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低毒脲醛树脂配方设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毒脲醛树脂的配方设计进行了研究,应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毒脲醛树脂的合成温度应控制在85~90℃;二次缩聚时,一次甲醛的投入量以60%为佳;反应的终摩尔比应控制在0.95~1.05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CNMR定量分析     
采用13C NMR定量分析了由选定碱-酸-碱工艺所合成的E1级胶合板用脲醛树脂.结果 表明:在初始碱性阶段有70.27 %的甲醛分子转化成了羟甲基脲,24.83 %的甲醛分子转化成了亚甲基醚键.在随后的酸性缩聚阶段中,64 %的羟甲基脲发生断裂,放出甲醛,缩聚成亚甲基键及亚甲基醚键.在酸性阶段加入的第二批尿素与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形成羟甲基脲.超过一半的亚甲基醚键在最后的碱性保温阶段发生分解,并与此时加入的第三批尿素生成羟甲基脲.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温度、浓度和尿素及其羟甲基衍生物对氯化胺-甲醛体系pH值的影响。试验中发现:1)体系的pH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随甲醛浓度的增加而下降;2)加入尿素和羟甲基脲化合物使体系的pH值下降。而且,尿素能使pH值下降约1个pH单位。  相似文献   

20.
分别就改性脲醛(UF)树脂的调胶pH值以及面粉加量对胶液胶合性能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随着pH值降低,胶合强度和预压强度增大,固化时间和适用期缩短,甲醛释放量降低;面粉用量增大对胶液粘度影响显著,对胶合强度、甲醛释放量有不利影响,但可改善预压性能.综合考虑生产实际,以pH值4.5和面粉加量2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