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综述了富士在苹果品种构成中的作用。(1)以富士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及实生选种等途径,已选育出150多个新品种(系),其中不少品种已经成为主产国的主栽优良品种,著称21世纪苹果的富士为丰富世界苹果品种构成,发挥了巨大作用;(2)提出了富士苹果今后的研究趋势:以富士为亲本,与其它优良苹果品种杂交,进一步选育出适宜不同区域;抗逆性强等新品种,以富士为种质,进一选育出着色更好,果  相似文献   

2.
苹果新品种     
王芳 《油气储运》2005,(5):12-12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针对我国苹果主栽品种多为国外引进品种,只跟踪不创新,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落后状态的实际,历经二十多年的杂交育种、实生选种、芽变选种和引种选优等工作,选育出八个优良品种(系)。同时,系统研究了八个品种(系)的综合经济性状,掌握了生长结果习性。  相似文献   

3.
枣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已发展成我国生态经济林的一个优势树种,具有显著地经济和生态效益。而优良枣品种的选育是发展枣产业的前提,本文就目前枣品种选育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品种选优、实生选种、单株选育、芽变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及生物技术在枣树育种上的特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柿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世界上柿主要生产国尤其是我国和日本对柿品种资源的拥有及研究现状:对柿的育种从引种、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各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生物工程方法进行种质创新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柿种质资源及育种提出努力的方向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梅花种质资源以及梅花育种研究的总结,对梅花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得到270个梅花品种的详细性状信息;结合对花梅和果梅的性状研究分级,选出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并且通过芽变选种选出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板栗育种可通过实生选种、芽变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进行选育,实生选优是当前板栗品种选育的主要途径,人工杂交育种,辐射诱发等为辅助途径。育种程序一般要经过选育、试验、繁育推广3个阶段。板栗抗旱,耐瘠薄,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燕山山区调整产业结构和脱贫致富的主要树种。京东板栗产区栽培历史悠久,由  相似文献   

7.
苹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根据苹果易产生芽变的特点进行芽变选种成为重要的育种手段。介绍了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苹果芽变品种以及在生产中的作用,对今后苹果芽变选种工作和生产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很多优良的果树品种都是通过果树芽变的方式进行选育的,可以说芽变选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芽变选种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果树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无核椪柑育种的基本情况以及各主要品种无核的机理,通过芽变选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可获得无核椪柑。指出了无核椪柑育种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大选育早熟和迟熟无核椪柑的力度,着力改善现有无核椪柑的品质和抗性。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虽然是柑橘、苹果、梨、桃、龙眼、枇杷、香蕉、猕猴桃、李、杏、枣和柿等多种果树的起源演化中心(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果树资源国,但野生种质和名特优地方品种的发掘、创新与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2.按照遗传变异的来源,果树常规育种主要有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两个途径;果树杂种一代广泛分离,每一次育种都选择杂种优势最强的基因型,通过无性繁殖成为新的营养系品种,并在生产上长期利用,而显性、超显性和上位性3大假说是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遗传基础;对‘富士’和‘鲁丽’苹果、‘玫瑰香’葡萄及‘山农酥’梨等新品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分析发现,选择具有互补性状的品种作为杂交亲本,并选择遗传背景复杂的品种作为杂交母本,是果树杂种优势高效利用及其亲本选择选配的重要结论;杂交育种是根据产业的品种需求确定育种目标,进行亲本选择与选配,培育双亲性状互补、杂种优势明显的新品种,而芽变选种是利用体细胞自然突变及其表观遗传对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个别性状进行修缮和改良;因此,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有机结合是解决果树产业品种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3.面对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及关于“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深度解读了农业科技人员必须坚持“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良法配套”的科研思路及其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1.
继实生选种和杂交育种后,辐射诱变育种也成为创造果树新种质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辐射诱变,大大提高了果树基因突变频率,而且可以产生小量突变,获得常规育种难以获得的新种质。开展果树辐射诱变育种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经创造出许多的具有优良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果树新种质,辐射材料、诱变剂和诱变方法不断得到补充和改良,短枝型变异、早熟变异、抗性变异、无籽变异等辐射效应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地开展起来。同时,笔者认为果树辐射诱变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果树离体培养相结合是其今后发展的方向,辐射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相结合在农作物育种上有诸多成功的例子,为其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栗育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栗实生选种、芽变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抗病虫害育种、航天育种及遗传规律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的栗育种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以便对栗育种的现况有一个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13.
目前龙眼、荔枝育种方法有实生选种、芽变选种、引种和杂交育种等.近年来龙眼、荔枝的杂交育种在全国科研单位中陆续开展.笔者在开展龙眼、荔枝杂交育种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龙眼、荔枝杂交苗的培育方法,为今后龙眼、荔枝杂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不分杈、高产、优质、抗性强为选种目标,采用芽变选种的方法,从红头品系中选育出优良杞柳新品种丽白。总结了丽白的选育经过、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苹果是宁夏主要发展的经济树种之一,为了培育短枝型矮化密植、综合性状优良,适用于世界果树发展必然趋势和适合宁夏栽培的苹果新品种,“宁红”芽变从18年成龄园中选出,经观察、记载、研究和繁殖栽培,该品种短枝型性状明显,稳定,果实中大,色艳红、丰产,5年生果树540.35kg/亩,比元帅高94.6%,比新红星高38.3%,结果株率达100%,抗花期霜冻、耐贮,是一个很值得推广的元帅芽变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百合等球根花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根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市场需求。通过育种研究提高球根花卉的品质和栽培性状,已成为国际花卉市场竞争的核心。总结了以百合为代表的球根花卉当前的重点育种目标,结合百合的育种历史和近期育种研究进展,对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得出,球根花卉的育种目标逐渐从提高观赏性转向重视栽培和采收性状,育种方法趋向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和传统育种手段结合。国内球根花卉育种工作者有待充分利用我国特有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我国生境的新品种选育工作,早日建立起优良品种培育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玉簪是优良的耐荫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国内外资源与育种概况两个方面对玉簪属植物育种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引种选育、实生选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辐射育种及分子育种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并对我国玉簪属植物育种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加快我国玉簪属植物育种进程,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簪属植物新种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苹果矮化砧木选育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苹果矮化砧木选育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杨进(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66100)自60年代以来,我国果树育种单位利用引进的M系苹果矮砧与当地苹果实生砧术进行杂交育种,结合系统选种和诱变育种,选育出一大批优良矮砧品种,并大面积应用于苹果矮化栽培,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19.
茶花育种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为茶花的现代分布中心,茶花育种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对我国茶花在黄色等其他新奇花色、彩斑、花瓣质感、花型、香味、花期、株型、叶型、抗逆性等方面性状改良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出传统的自然选种和人工杂交(主要是芽变选种和花粉杂交)对茶花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仍是茶花育种的主要方法,但只有结合现代育种技术才能快速、高效地实现茶花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20.
都昌大白桃     
一、基本情况   都昌大白桃是都昌县经济技术作物站在本地桃树芽变中选育而获得的优良早熟品种。该芽变品种于 1987年发现芽变单株,即开始选育, 1997年被九江市科委列为重点科研课题, 1999年 6月通过省级鉴定,鉴定认为:“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已达到国内同类品种的先进水平”。同时,该品种在 1999年被列为向全省推广的优良果树品种之一。 二、经济性状   都昌大白桃果实近圆形, 5月底至 6月初成熟;果顶微凹或平,缝合线浅,两半较对称;果皮乳白色,茸毛一般,果顶有少量红晕;果肉乳白色,质地致密,汁液中等,可溶性固形物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