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源农药(Botanic Pesticide)是以植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为功能成分的天然农药。植物源农药是天然产物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才能提升天然产物农药的产量?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植保所绿色靶标分子设计创新团队近日受邀于《生物技术近期评述(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系统阐述了链霉菌聚酮类天然产物农药生产中,前体代谢途径改造及菌株高产的合成生物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才能提升天然产物农药的产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绿色靶标分子设计创新团队近日受邀于《生物技术近期评述(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系统阐述了链霉菌聚酮类天然产物农药生产中前体代谢途径改造及菌株高产的合成生物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物介绍     
向文胜 博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化工重点学科带头人,省农药重点学科、黑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化工学科创新团队带头人.科研方向为微生物天然产物药物.研究领域:(1)活性化合物及菌株高效筛选;(2)微生物天然产物药物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及作用靶分子机理研究;(3)微生物天然产物药物产业化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西北农业大学博士导师吴文君教授吴文君,男,1945年生于四川洪雅县。196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药专业,1985年5月~1986年5月在美国农业研究中心进修“天然产物农药”。现任西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植保系系主任...  相似文献   

6.
一、化肥不是农药,由工厂合成的农药,往往与天然产品完全不同,是一些在自然环境中不存在的有机物.农药用以消灭虫害、病原或杂草,人们自然会认为,农药对人体也有害,不安全.事实上,一些农药成分能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积累,如有机氯;一些成分可能致癌,如某些芳香族环状化合物.农药施人农田将有部分残留土壤,可能降解较慢或降解产物有害,若在生态环境中参与循环,将会产生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杀灭家庭种植植物上的红蜘蛛等害虫,采用大蒜、生姜、烟草等植物提取液制成天然农药,进行了天然农药对红蜘蛛的杀灭效果探索试验。结果表明,3种天然农药均具有杀灭红蜘蛛的效果,且这3种天然农药之间对红蜘蛛的杀灭效果差异不显著;喷雾法比涂抹法对红蜘蛛的杀灭效果更好;浓度高的天然农药比浓度低的对红蜘蛛的杀灭效果好。建议在家庭种植植物上采用喷雾法、喷施浓度较高的天然农药,以杀灭红蜘蛛。  相似文献   

8.
正据悉,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绿色靶标分子设计创新团队近日受邀于《生物技术近期评述(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系统阐述了链霉菌聚酮类天然产物农药生产中,前体代谢途径改造及菌株高产的合成生物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种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各类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和人类有任何污染的有机(天然)食品正逐渐兴起,走俏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0.
<正>腐植酸主要是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和合成的一类天然有机大分子,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杀虫作用,在腐植酸叶面肥、冲施肥、基肥使用过程中具有"药肥"的美称。通常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常见的生物农药主要包括真菌农药、细菌农药、抗生素农药、动物农药等类别,但因为"药肥"尚不符合生物农药的国家标准,腐植酸还不能定为生物农药。腐植酸微生物农药以微生  相似文献   

11.
除虫菊农药的立体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除虫菊素和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它们的化学结构,特别是立体构型对其生物学活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综述除虫菊农药的绝对构型与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测定和拆分除虫菊农药几何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的方法,除虫菊农药酶代谢的动力学机制,并讨论了化学合成立体特异性高效除虫菊酯的可能性。 文中所述测定和拆分除虫菊农药的色谱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少、拆分效率高和分离产物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天然产物葡萄糖的衍生物烷基葡萄糖苷作表面活性剂,用乙醇作农药的溶解剂,用柠檬酸钠作助洗剂和络合剂,用玉洁新作杀菌剂,研制出了无毒、冷热贮存稳定、抑菌效果良好、卫生学指标合格的水果蔬菜专用清洗剂。  相似文献   

13.
<正>向文胜博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化工重点学科带头人,省农药重点学科、黑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化工学科创新团队带头人。科研方向为微生物天然产物药物。研究领域:(1)活性化合  相似文献   

14.
王宇博 《现代农业》2010,(12):167-167
植物是生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超过400000种(Swain.1997),其中的大多数化学物质如萜烯类、生物碱、类黄酮、甾体、酚类、独特的氨基酸和多糖等均具有杀虫或抗菌活性。以植物为原料进行植物源农药的研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农药研发的热点.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引起人们对应用有毒化学品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潜在危险和危害的重视。因此,符合环保、键康、持续发展理念的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的农药开发就成为当今农药研究的主题。在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农药活性成分命中率愈来愈低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药的研究途径。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组合)、高通量筛选技术和组合化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农药研究开发中的渗透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农药研发领域中三个热点问题: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和转基因工程农药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植物源天然绿色农药抑制茶炭疽病的效果,为茶树炭疽病的绿色防控和绿色农药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9种天然产物在100μg/mL浓度下抗茶炭疽病的生物活性,并进行EC50测定;通过抗茶炭疽病活体试验,测定生物活性最好的天然产物在500μg/mL浓度下对茶叶感染茶炭疽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在9种天然产物中,以百里香酚和愈创木酚抗茶炭疽病的生物活性较好,其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3.33%和76.55%,比阳性对照萎锈灵(74.69%)分别增加8.64百分点和1.86百分点;其EC50分别为18.55μg/mL和25.11μg/mL,比阳性对照药萎锈灵(35.53μg/mL)分别减少用药剂量16.98μg/mL和10.42μg/mL。在500μg/mL浓度下,百里香酚对茶叶感染茶炭疽病的保护活性和治疗活性分别为32.66%和38.09%,比阳性对照萎锈灵(20.42%和25.72%)分别增加12.24百分点和12.37百分点。【结论】百里香酚对茶叶感染茶炭疽病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生物农药虽对人的毒性较低,但其对环境生物的危害不容忽视。人类使用农药是从生物农药向化学农药发展的。人们对天然产物的直接利用可追溯到公元前7-5世纪。三大植物杀虫剂(除虫菊、鱼藤、烟草)已被应用数百年了。20世  相似文献   

18.
《天然源农药研究方法》是华南农业大学为天然源农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研究能力。从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的专业积累3个方面介绍了《天然源农药研究方法》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9.
天然产物害虫控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天然产物中探索新型杀虫先导化合物,一直是农药化学和农药毒理学研究的热点。在源于植物天然产物研究方面,国外已从印楝(Azadirachta inita)中分离鉴定出20多个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印楝素。从美洲大枫子科植物Ryanm speciosa提取一种生物碱尼鱼丁Ryanodine,直接作用于昆虫肌肉,但对人畜毒性也较大。我国除对苦楝、川楝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外,还对苦皮藤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研究。植物杀虫剂苦皮藤油及其制造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源于节肢动物的天然产物研究方面,从1959年以来的30多年中,仅在鳞翅目昆虫中就分离出350多种性信息素,大多数都能人工合成。开发新型杀虫剂主要集中在对各种蜘蛛和黄蜂的毒素研究方面。对昆虫神经肤的研究,到1990年已鉴定了8类昆虫神经肽,共40多种。对源于微生物的天然产物研究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对齐墩螨素的开发研究,目前已有avermectin B1(abamectin)和ivermectin应市。avermectins开发成功的更大意义,还在于这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的以γ-氮基丁酸为传递介质的突触,是杀虫剂新的作用靶标。我国研制的浏阳霉素对哺乳动物、瓢虫和寄生蜂等十分安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它又被称为天然农药,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植物源农药及天敌生物等生物农药。目前我国已登记的生物农药有3095个产品,其中抗生素占了多数,有2218个产品,其次是生物化学类和微生物类的分别拥有344、312个产品,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