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据2014年8月8-19日衢州市区、龙游、江山、常山、开化5个站的日气象观测资料显示,衢州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异常偏低;降水量较常年异常偏多,破历史同期降水记录;日照时数较常年异常偏少,破历史同期日照时数最少记录;期间多发强对流天气,多地出现局地性暴雨。据调查,罕见低温阴雨寡照的气候条件对衢州再生稻生产极为不利,造成较明显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2012年1月1日至3月10日衢州本市、龙游、江山、常山、开化5个站的日气象观测资料表明,衢州平均气温较常年显著偏低,降水量、雨日较常年异常偏多,日照时数较常年异常偏少,各站均破历史同期日照时数最少记录并且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据调查,低温寡照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极为不利,造成较明显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2015年菏泽市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年,菏泽市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平均降水量比常年稍偏多,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四季气候特点分别是:冬季(2014/2015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值偏多;春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值偏少;夏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值偏少,出现暴雨、大风等灾害天气;秋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值偏少,出现雪灾天气。2015年极端天气较少,总体属较好年景。  相似文献   

4.
重度低温阴雨天气对海南农业的影响及减灾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重度低温阴雨天气过程 2008年1月24日至2月16日,受强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的影响,海南大部分地区出现日平均气温小于15℃、每天日照时数少于2小时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全省平均气温14.3℃,较常年同期偏低4.7℃,创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记录;其间最低气温大部分地区小于10℃,2月12日儋州出现7.6℃的全省最低气温;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成以上,定安、五指山和文昌偏多1~3倍,1月25日文昌降水量75.9mm,突破历史同期日最大降水量极值.  相似文献   

5.
2012年1~3月,广东省天气形势异常,全省持续出现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阴雨日数多,累计雨量大,其中2012年春节期间阴雨天气气温偏低、降温幅度大,粤北一部分山区甚至出现了雨夹雪和冰冻,86个人工观测站中有26个站打破历史同期最低记录,且雨日多、降水量大,日照偏少,严重影响春节假期公众节日活动、出游或交通出行。利用广东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海温资料等,对此次罕见的低温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等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海温异常、拉尼娜事件、北极涛动异常等对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南海和孟加拉湾偏南风异常对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发生发展的影响。2012年春节期间的低温连阴雨天气与北极涛动的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与2011年/2012年形成的"拉尼娜"事件密切相关,海温异常对此次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变化和异常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形成该时期罕见低温阴雨天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2017年冬季,贵州省西部地区出现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全面评估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茶树、红心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作物的影响,利用贵州西部地区的水城、盘州、六枝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192个加密区域自动站的日平均温度、降水量等资料,分析2018年1月28日至2月13日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茶树、红心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1月28日至2月13日贵州西部地区平均气温为-5.8(韭菜坪站)~6.9℃(牂牁江站),降水量为0.2(花戛站)~36.7 mm(勺米站)。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露天蔬菜、茶叶、草莓等作物造成一定的冻害,气象条件利于红心猕猴桃溃疡病的生成和潜伏,红心猕猴桃溃疡病气象预测预警系统报警6次。此次持续低温冻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18万元。  相似文献   

7.
以2015年为例,利用气候学的原理与方法,介绍了山东省出现的主要气候事件,并对其灾情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山东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平均年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主要气候事件有雾霾、大风、暴雨、暴雪、高温、低温、干旱、风雹和阴雨寡照。总体来看,2015年极端天气较少,属一般略偏差年份。  相似文献   

8.
<正>双季晚稻在寒露风来临早的年份,常出现结实率不高的现象,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减产减收。近几年异常天气较多,不可忽视低温冷害对双晚空壳率的影响。寒露风带来的低温冷害是造成双季晚稻结实率不高的直接原因。低温冷害在晚稻生育的两个关键时期影响最大:一是减数分裂期,籼稻持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8~23℃,粳稻持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9~20℃。二是抽穗扬花  相似文献   

9.
荆州市中稻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多项式法分析了荆州市历年中稻妥穗分化期和抽穗结实期的气象条件(温度、降水、日照时间)和中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荆州市中稻产量与稻穗分化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同期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同期降水量相关不显著;与抽穗结实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同期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合肥市国家观测站(骆岗机场)2018年度常规气象资料,采用时序法分析了合肥市2018年逐日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结果表明,全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C,其中春季创历史同期新高;年平均降水量1 310 mm,较常年偏多20%,春季出现较强连阴雨;年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26 h,日照时数分布不均,夏季显著偏多。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高温干旱、连阴雨等,局地灾害重但总体上未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的农业气象灾害。2018年农业生产气象条件总体上利略大于弊。  相似文献   

11.
今年1月1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其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同期所罕见.其中广西出现了195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天气过程,全区平均气温6.7℃,比常年同期偏低4.2℃;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冻雨、冰冻,平均降水量63.2mm,比常年同期偏多1.2倍.  相似文献   

12.
菏泽市2013年气象要素对农作物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5,(1):113-114
2013年菏泽市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平均年降水量比历年偏少,日照比历年偏多。四季气候特点分别是: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春季、夏季、秋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冬季、春季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夏季、秋季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冬季、春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比历年同期值偏少,夏季、秋季平均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值偏多。总体来看2013年极端天气较少,气候条件总体上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尚属较好年景。  相似文献   

13.
选取宜春市宜丰、樟树、上高三个试验点,通过与常年(20122016年)同期平均值对比,分析了宜春市2017年6月21日2016年)同期平均值对比,分析了宜春市2017年6月21日7月2日持续强降水过程对早稻产量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产量与抽穗灌浆期间的过程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过程降水量对早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结实率的显著下降上;抽穗灌浆期间的持续强降水显著延迟了早稻抽穗至成熟阶段的生育进程,使全生育期延长了47月2日持续强降水过程对早稻产量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产量与抽穗灌浆期间的过程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过程降水量对早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结实率的显著下降上;抽穗灌浆期间的持续强降水显著延迟了早稻抽穗至成熟阶段的生育进程,使全生育期延长了48 d。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廉江国家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9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廉江市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廉江市近三十年来年平均温度整体上呈现出略微减少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09℃/10a,春季、夏季、秋季三季平均气温均呈略微上升趋势,而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量整体上呈现略微减少的变化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是-14.994mm/10a,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春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秋季、冬季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85.445h/10a。廉江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会导致水、光、热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并且还会引发高温、低温冷害、干旱、洪涝、阴雨寡照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寒露风对晚稻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建立晚稻抽穗期间千粒重和灌浆速度的模拟模型,为预测晚稻灌浆速度及评估产量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晚稻超级稻"甬优6号"在国家农业气象一级观测站柳州沙塘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观测记录晚稻生育期各阶段的开始日期至末期和千粒重数据,以及同期的温、光、水等逐日气象数据,研究分析晚稻千粒重、灌浆速度与播种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影响晚稻千粒重的主要因素是抽穗日序,在晚稻适宜播种期期间,晚稻播种期越偏晚,抽穗日数可能越短,从而影响千粒重,最终影响晚稻产量。寒露风影响年份,晚稻灌浆速度主要受抽穗日序、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影响,日平均气温越低、日照时数越少则灌浆速度越慢。【结论】寒露风出现在晚稻抽穗期会对晚稻灌浆速度产生抑制作用。建立的晚稻千粒重和灌浆速度的模拟模型显著性水平高,可用于广西晚稻千粒重和灌浆速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统计分析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普兰店地区的降水、气温和日照资料,对比常年值以得出普兰店地区冬季主要气候特点。结果表明,普兰店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量较常年异常偏少,日照时数接近常年略偏少;2017年12月降水量异常偏少,气温偏低,日照时数正常略少;2018年1月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日照时数偏少;2月降水量偏少,气温异常偏低,日照时数偏少。季内出现一次寒潮天气,雾霾天气偏少;由于降水异常偏少,土壤处于缺水状态,对春耕时土壤墒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寒露风在气象学上的定义是指在寒露节气前后,由于冷空气南下或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下出现的一种低温、干燥(有时阴雨)、伴有较大北风、日平均气温低于22℃、持续3天以上的天气.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月至3月上旬,东乡县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日照时数之少、无日照时数之多均为历史同期罕见,此次灾害性天气过程严重影响春播进度和夏收作物的生长发育.应在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分析的同时,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指导农民灾后科学管理,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用福建省晋江市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其气候变化及农业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和规律,并使用2011-2016年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晋江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气候变暖的最大贡献为冬季;21世纪以来降水量偏多的时段主要出现在夏季、秋季;1991年以来,春季低温阴雨、秋季寒露风天气发生概率明显减小,强度减弱,而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发生次数、强度明显增加,降水相对集中,严重旱灾发生概率呈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2018年夏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9,(2):87-90
本文对天津市2018年夏季(6—8月)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各区季平均气温在26.2(蓟州)~28.6℃(市区)之间,全市季内平均气温(27.4℃)较历史同期增加1.8℃,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各区季平均降水量在354.2(滨海新区)~682.8(蓟州)mm,全市季平均降水量(470.1 mm)较历史同期增加102.2 mm;各区季平均日照时数在610.5(武清)~726.2 h(滨海新区南部)之间,全市季平均日照时数(666.5 h)较历史同期增加13.0 h。结合农业生产,6月下旬的降水为夏收夏种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墒情条件,盛夏水分和热力条件总体匹配较好,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长势良好,7月份中下旬出现的几次强降水天气对农业生产总体影响不大,总体来看,2018年夏季的农业气象条件利大于弊。本文还根据秋季(9—11月)气候背景、影响秋季大气环流的海洋、冰、雪等的变化,结合气候模式对区域内秋季气象条件进行了预测,并对农事生产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