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盐渍化农田不同埋深暗管排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暗管排盐技术与农业灌溉种植方式结合的土壤脱盐效果,为引用该技术改良利用盐碱地以及制定合理灌溉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第三师红旗农场的重度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暗管埋深(T1,暗管埋深1.2 m;T2,暗管埋深1.5 m;T3,暗管埋深1.8 m),暗管间距均为25 m,通过2年的暗管排盐实验研究1 m耕层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特征以及水平方向土壤盐分变化。【结果】暗管埋设2年后,不同埋深暗管水平方向土壤盐分含量均有所下降,但距离暗管各点降幅差异较小;各暗管处理配合地面灌溉均能有效降低1 m耕层土壤盐分含量,T1、T2、T3处理土壤含盐量分别降低了7.88、8.90、8.13 g/kg,T2处理在1 m耕层脱盐率最高为45.79 %,优于T1、T3处理,T1、T3脱盐率差异不大;不同土层脱盐效果存在差异,3个处理在40~60 cm土层脱盐率均超过50%达到最大值,但整体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结论】暗管排盐技术结合地面灌溉对降低土壤耕层盐分具有明显的作用,依据实际情况可降低灌溉量或增加暗管铺设间距。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概况及改良增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下水埋深等原因,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可利用的土地属于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但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其改良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对于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改良措施主要有暗管排盐、修筑台田、土壤肥力提升、覆盖抑盐、土壤改良剂、咸水及雨水高效利用、耐盐作物筛选及种植等技术,进一步开展水肥盐优化调控、植物耐盐机理及根际土壤耐盐微生物的筛选工作,从而为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改造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下水埋深等原因,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可利用的土地属于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但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其改良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对于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改良措施主要有暗管排盐、修筑台田、土壤肥力提升、覆盖抑盐、土壤改良剂、咸水及雨水高效利用、耐盐作物筛选及种植等技术,进一步开展水肥盐优化调控、植物耐盐机理及根际土壤耐盐微生物的筛选工作,从而为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改造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监测区土壤盐分含量、地下水埋深及自流暗管排水效果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全监测区耕地表层土壤含盐量趋于下降,不同层段土壤含盐量呈现上重下轻的趋势;监测区耕地地下水位普遍下降,耕地地下水矿化度趋于升高;自流暗管排水区与对照区相比,自流暗管排水区的降盐效果较明显,说明暗管排水对改良中低产田是十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开展了为期2年每月一次的土壤剖面盐分监测及研究。[结果]天津市沿海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对气候非常敏感,表现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冬季缓慢积盐的特征;土壤积盐程度与浅层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关系密切,浅层地下水埋深越浅,矿化度越高,土壤积盐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当地下水埋深低于2 m时,土壤盐渍化现象就较弱。植被可以有效地减轻土壤盐渍化。[结论]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控制地下水埋深和增加植被覆盖是抑制区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暗管排盐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有效治理盐碱地成为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热点,暗管排盐技术的发明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成为盐碱地治理领域的重要手段。文章综述了暗管排盐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暗管排盐关键技术进行了剖析,从管材选择、排盐管的埋深、排盐管的埋设、暗管排盐工艺等方面,对暗管排盐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管排盐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提出了暗管排盐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7.
暗管排盐对吉尔吉斯坦楚河盆地盐碱地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吉国)楚河盆地暗管排盐对盐碱地的改良机理及效应,为引用该技术改良利用新疆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采用暗管排盐技术对吉尔吉斯坦国立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盐碱地开展长期改良试验研究,对改良前和改良后(2013年)地下水水质、土壤八大离子和土壤质地等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70多年的暗管排盐改良后,土壤总含盐量由5.26;降低到0.64;以下,各离子成分含量均大幅度降低,土壤成为非盐碱化土,加上地下水位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农作物的高产和土壤肥力的恢复.另外,耕作层由重壤土改良为了中壤土,土壤孔隙率增加,提高了土壤含气量和通透性,有利作物的根系生长.[结论]暗管排盐技术对改良吉国实验农场盐碱地土壤理化特性和洗盐效果明显,引进该暗管排盐技术对改良新疆盐碱土和防止次生盐碱化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干旱盐渍化灌区非饱和-饱和带水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内部关联度,为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隆胜试验示范区作物播种前、生育期、收割后土壤水盐的时空变异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进行了交叉综合排序。【结果】内蒙古河套灌区隆胜试验示范区在播种前、生育期、收割后的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埋深均呈中度偏弱变异性,而表层(0~40cm)土壤含盐量和地下水矿化度均呈中度偏强变异性。表层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均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地下水埋深呈北浅南深趋势,地下水矿化度分布为西北高东南低。对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的水盐因子进行关联度分析发现,当地下水埋深年均值为1.5m时,对地下水埋深关联度最大的因子为土壤含水量(关联度为0.726 1),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和地下水矿化度均以地下水埋深为最大关联因子(关联度依次为0.724 0,0.683 2,0.643 2);在地下水埋深年均值为2.0m条件下,各因素间灰色关联度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当地下水埋深年均值为2.5m时,土壤含盐量与土壤含水量、地下水埋深与地下水矿化度互为关联度最大的因子。【结论】建议采取合理措施降低研究区北部地下水埋深,防止区域土壤盐渍化加剧。  相似文献   

9.
明沟与暗管排盐改良盐碱地技术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山东省东营市暗管排盐示范区为依托,以利津县某项目区为案例,对传统明沟排盐与暗管排盐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模式,开展技术方法、投资费用、后期管护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暗管排盐模式虽然较传统明沟排盐方式建设成本有所增加,增加部分主要集中于排水管网建设和土地整平部分,但其改良盐碱地更加快速、高效,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后期维护简单易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中障碍土层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排水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这对其治理提出了很大挑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为研究区域,实地取样调查了不同点位的复杂土壤分布特征,基于HYDRUS二维模型分析了不同黏土层位置对于暗管排水流量的影响作用,并提出复杂土壤条件下的排水建议。结果表明,土壤存在弱透水层且无其他治理措施时,土壤盐分普遍偏高,弱透水层的位置不具有固定位置和特征,总体来说,弱透水层厚度以10~20 cm偏多。当黏土层位于暗管层时,10 cm黏土层就会导致暗管排水量减少20%,暗管上部10 cm位置处的黏土层对于暗管排水效果影响最大,较常规地下排水量减少22%;当黏土层位置超过2倍暗管埋深时,对于暗管排水量的影响较小。根据不同弱透水层的位置,合理设置排水排盐方式对盐碱地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27团采用暗管排盐技术治理盐碱地,实施一年后对项目区土壤与地下水进行采样,测定并分析各项指标变化。研究表明,暗管排盐技术实施后,0~20 cm和0~100cm土层土壤含盐量分别平均降低32.19%和19.47%;节水率达17.24%;不同作物平均亩增产44.53%。暗管排盐技术效果明显,为新疆盐碱地的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当前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现状和影响机理,该文根据文献数据库和相关资料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现状和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旨在为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借鉴。结果表明:地下水和植被状况与土壤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离排灌水渠的长度、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是影响黄河三角洲次生盐渍化3个最显著的因素;黄河三角洲区域的土壤盐分主要为NaCl、Na2SO4;地下水埋深、植被利用与土壤盐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多年生的苜蓿和刺槐林对于降低表层土壤的盐分含量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土壤盐渍化防治问题,以解放闸灌域作为研究区域,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指示多元克立格法分析研究区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协同和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规律,并给出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满足一定阈值条件的概率分布图。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小于2.5m且矿化度大于2~2.5g/L时,土壤发生轻度盐渍化的风险较高;当地下水埋深小于2m且矿化度大于2.5~3g/L时,土壤发生中度盐渍化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4.
江苏滨海盐渍土区水稻秸秆暗沟排水降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江苏滨海盐渍土区,采用水稻秸秆为材料制作田间暗沟,避免就地焚烧污染环境,通过设置不同间距暗沟试验组合及对照,观测各试区地下水位埋深及土壤含水率。结果表明,使用水稻秸秆制作的暗沟可在雨后快速排除田间积水,较快降低土壤含水率,减少涝渍灾害;增加降雨入渗量,加大地下水排泄量,促进土体中的易溶盐分随水排出,有效控制深层高矿化度地下水水位上升,降低盐渍土壤返盐概率,最终达到加速盐渍土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宁夏银北地区典型试验区在春夏季的盐渍土水盐动态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土壤水平断面土壤含水率呈现出东北高西南较低的曲面形态,土壤全盐量动态变化与之相反,监测期内土壤水盐动态变化剧烈,主要受当地降雨、蒸发和地下水埋深以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排除地面积水,地下渍水及土壤盐溶水,是治理盐碱地的有效措施。排水的工程措施常有明沟,暗管和竖井等。 1.明沟排水。盐碱地的明沟排水,是把地下水位排降到临界返盐深度以下,通过排灌结合,恰当地调整来水量与排水量,  相似文献   

17.
排盐浅层暗管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表明,我区设施黄瓜生产中,铺设排盐浅层暗管结合喷灌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全盐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较常规对照可以增产300 kg/亩以上,增产率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于田绿洲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潜水蒸发强烈的干旱区,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确定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与土壤各土层含盐量的关系,有助于排水系统设计和地下水管理.根据于田绿洲实测土壤含盐量、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资料,分析了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区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并建立了表层、20、40、6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三者之间的经验公式.为盐渍化治理和地下水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次生盐渍土暗管+竖井排水控盐技术模式筛选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暗管、竖井工程在新疆南疆次生盐渍化土上的排盐效果,筛选出适宜的暗管布设间距.[方法]以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二师38团撂荒地次生盐渍化土为对象,于2016~2019年设置暗管+竖井田间排水控盐试验,选取3个相邻地块,暗管布设间距分别为6、8和10 m(依次记为T1、T2、T3),每个地块暗管埋深1.2 m,竖井...  相似文献   

20.
孙建  乔英  朱珠  叶含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763-1766,1780
分析灌区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与土壤表层全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表层盐分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与地下水矿化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